從仲夏夜之夢淺談莎士比亞感情觀
篇名
從仲夏夜之夢淺談莎士比亞感情觀
作者
陳欣怡。國立大里高中。三年四班
1/8
從仲夏夜之夢淺談莎士比亞感情觀
壹●前言
莎士比亞(Shakespeare,1564-616)--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卻也是個充滿謎團的人物。他被喻為「奧林匹亞山上的宙斯」,所留下的三十七部戲劇和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詩、兩首長篇敘事詩也被公認為文學史上不朽的典範。
英國有句諺語﹕「寧可不要一百個印度,也不能沒有莎士比亞。」說明了莎士比亞是有史以來最負盛名的作家。打開莎士比亞的戲劇集,讓人不由自主的驚嘆,處處迸出智慧的火花,時時閃爍著藝術的光芒,他的戲劇影響了整整四百年的文學發展,他塑造的人物形象各有各的特色,他們的思想、感情、行為、生活、道德觀等思想也遠非是隔世的,他們的喜怒哀樂至今仍然不斷地感動著我們。(註一)
「仲夏夜之夢」是莎士比亞的喜劇中頗負盛名的代表作,一般認為是莎士比亞早期的愛情喜劇,而莎士比亞的喜劇一般是以輕鬆、浪漫、明亮的筆調加上歌誦友情和愛情為主。值得一提的是「仲夏夜之夢」其中提及的小以子、小精靈以及以王以后魔法的種種傳說,皆是莎士比亞童年時期所熟知的民間故事人物,所以說「莎士比亞的喜劇是一幅題材豐富的英國鄉間生活的織錦畫」一點也不為過。 因為學校英文話劇比賽的關係,「仲夏夜之夢」是我第一部接觸到也比較了解的莎翁喜劇,故事中有趣的人物及所要表達的愛情觀,讓我對莎士比亞文學產生了極度的興趣。所以我以「仲夏夜之夢」為主軸,來探討莎士比亞的感情觀及要表達的內涵。
貳●正文
一、仲夏夜之夢簡介 01.產生時代
與莎士比亞同時代的學者米爾斯(Francis Meres)在他的《才子寶庫》(1598)中以讚賞的語氣列舉了莎翁的六種喜劇和六種悲劇,「仲夏夜之夢」即為其中的一種喜劇。這是有關於「仲夏夜之夢」的寫作年份的唯一過硬的資料。
有些學者認為這一喜劇當初有可能是為了慶賀貴人的婚禮而寫作,並列舉自
2/8
從仲夏夜之夢淺談莎士比亞感情觀
1594—1596年有好幾家英國貴族曾舉行婚禮,卻缺少說服力。(註二)
學者根據這一喜劇的語言風格,包括有較多的韻詩等等特質,認為1594—1595年是最有可能的寫作年份。這是他創作第一時期時的作品,是樂觀主義和生氣蓬勃的代表。 02.劇中人物 A.主要主角 a.希休斯:雅典大公
b.喜波麗妲︰希休斯的未婚妻 c.伊吉斯:雅典貴族
d.荷米亞︰伊吉斯的女兒,與萊桑德戀愛 e.萊桑德:貴族少年,與荷米亞是一對情人
f.狄米崔斯:貴族少年,追求荷米亞。伊吉斯希望將荷米亞嫁給他 g.海倫娜:少女,與荷米亞是好友,迷戀狄米崔斯 h.菲羅特萊:希休斯的侍臣,掌戲樂之官 B.演戲的工人們 a.昆斯︰木匠
b.線團兒︰織工,後來被帕克變成驢子戲弄的人 c.笛管兒︰修風箱匠 d.噴嘴兒︰補鍋匠 e.瘦鬼兒︰裁縫
3/8
從仲夏夜之夢淺談莎士比亞感情觀
f.合縫兒︰細木工匠 C.神以和精靈 a.奧伯朗︰以王 b.蒂坦妮雅︰以后 c.帕克︰奧伯朗的跟班精靈
d.豆花、蛛網、飛蛾、芥子︰侍奉以后的小精靈們 03.場景
雅典,以及附近的森林 二、故事大綱
仲夏日在西方世界是指六月二十一日(或二十四日),亦即一年中晝最長、夜最短的日子,人們往往把握良辰美景,在仲夏之夜約莫六小時的光景,以節慶的弖情徹夜歌舞狂歡。莎士比亞妙用這個月色醉人的背景,編織了一齣如夢似幻、眾生顛倒的浪漫喜劇。「仲夏夜之夢」的劇情與人物都比大部分的莎士比亞戲劇平易近人。本戲大致可以歸納為五個層次:
01.雅典的希休斯大公與亞馬森部落(全族都是女戰士)的女王喜波麗妲大 婚。
02.以凡共計四對戀人或重歸舊好或結為連理的義大利式浪漫劇。 03.以王以后的童話故事,包裝在充滿花卉和精靈的森林世界裡。 04.六個英國無厘頭工匠的社會寫實劇。
05.戲中戲搬演的「皮拉摩和瑟斯貝千古恨事—最苦的喜劇」是一個希臘的古典故事。(註三)
4/8
從仲夏夜之夢淺談莎士比亞感情觀
本劇敘述雅典城內的一對戀人荷米亞和萊桑德,荷米亞的父親反對他們在一起,他要求希休斯大公下令,若荷米亞不肯嫁給狄米崔斯,就要判她死罪。荷米亞深愛萊桑德,又因德狄米崔斯曾對摯友海倫娜示愛,所以不願依從父命。荷米雅和萊桑德決定逃出雅典,而熱愛荷米亞的狄米崔斯和迷戀狄米崔斯的海倫娜,亦跟隨這對戀人逃進森林。
林子裡的以王奧伯朗因為爭搶以后收養的男孩,兩人正鬧得不愉快。以王命精靈帕克集「閒情花」的花卉汁液做成「媚藥」,並遣帕克灑到以后的眼中,讓她會愛上醒來第一眼看到的任何人或東西。以王同時注意到狄米崔斯對海倫娜冷淡無情,因此也命帕克灑點媚藥到狄米崔斯眼裡,以幫助海倫娜贏取狄米崔斯的愛。帕克第一件任務成功的開了以后一個玩笑,讓她醒來愛上第一眼瞧見的工匠線團兒,他稍早被帕克惡作劇的戴上驢頭。第二件任務卻陰錯陽差,帕克搞錯對象,把情水滴在萊桑德的眼上,使萊桑德愛上海倫娜。奧伯朗得知後,趕緊把情水滴在狄米崔斯的眼裡,讓他也愛上海倫娜,讓兩對男女玩起大風吹,海倫娜反而被兩個少男同時追逐。奧伯朗再把解藥倒進萊桑德的眼裡解除魔法,而讓狄米崔斯繼續迷戀海蓮娜。荷米亞的父親發現荷米亞和迪米崔斯各有意中人後,也就答應了荷米亞和萊桑德的婚事,最後這兩對戀人就雙雙在同一天舉行婚禮。(註四) 三、「仲夏夜之夢」中莎士比亞感情觀之展現
01.莎士比亞透過四對戀人的關係帶出愛情婚姻的多種面向:
兩對戀人的關係代表愛情的變幻無常;希休斯與喜波麗妲的關係代表著即將步入婚姻的成熟愛情,以王奧伯朗與以后蒂坦妮雅的關係則展示既有婚姻關係中的風暴。這些看似嬉鬧荒誕的情節其實可以視為莎士比亞對現實人生裡愛情的反諷:愛情的易變,愛情的盲目,正如一般人所感嘆的:「愛情的道路從不平坦。」 02.諧謔而弔詭的對比
相對於「仲夏夜之夢」的婚慶主題和愛情鬧劇,工匠上演的劇中劇則形成一種諧謔而弔詭的對比。在仲夏夜森林的魔力下,兩對戀人的愛情像兒戲,說變就變。以后也可以因為「閒情花」的影響一會兒愛上驢頭,一會兒愛上以王。甚至連希休斯與喜波麗妲的婚姻都帶有武力征服的可議色彩,兩人之間代表雅典父系文明與亞馬遜母系蠻族征服關係的辯證,亦深化本劇主題的複雜面向。而以后和以王在戲一開始,又各自戀著希休斯和喜波麗妲,形成微妙的四角關係。跟前述戀情比較起來,劇中劇的皮拉摩和瑟斯貝的殉情戀曲變得崇高、淒美而偉大。
5/8
從仲夏夜之夢淺談莎士比亞感情觀
弔詭的是,莎士比亞卻將這段戀情設計成劇中劇,而且由工匠編導演出,形成不倫不類、肥皂味十足的庸俗彆腳戲。莎士比亞這樣的安排一方面反轉了前述愛情鬧劇和皮拉摩悲劇戀情的既定形象,轉諧成莊,化莊為諧;另一方面也透過村人的拙劣演出嘲諷當時劇中劇的濫情演出形式。可以說,劇中劇的設計深化了劇中情愛關係的複雜面向。 03.婚姻慎始觀
結婚儀式完成,三對新人各自就寢後,已是午夜時分。全劇在以王率眾以子為新人祝禱的童話夢幻中結束。令人深思的是劇中呈現的社會意義--婚姻慎始,一切宜依禮行事,才能得到以界的祝福。 04.婚姻終究受到祝福
整體而言,在這場喜劇的糖衣下,包涵的是愛情的多變和婚姻的多面向。愛情的多變在這場婚禮嘉年華中只是喜劇的催化劑,當太陽昇起時,一切只是仲夏夜的一場夢,一切終將趨向和諧,婚姻終究受到祝福。
除了愛情、婚姻之外,「仲夏夜之夢」也以相當詼諧揶揄的口吻反映戲劇實務本身:從劇本的誕生、物色導演、選角、排練、布景到登台上場。工匠為了慶賀公爵大婚,一本正經地準備大戲以娛嘉賓,但是每一個製作過程都笑話百出,顯示他們品味低俗,空有一腔熱情。嘲諷的同時,似乎也透露,一齣戲的製作乃至於呈現,每一個階段都有其衝突與困難。演員與劇團為了博君一粲,實已卯足全力,努力贏得觀眾青睞。(註五)
參●結論
一開始故事就提到,雅典城有一條法律規定,如果父母高興把女兒嫁給誰,就可以強迫她答應,要是女兒不肯嫁給父母替他挑選的丈夫,憑這條法律就可以判她死罪。藉此可以清楚的表達了當時封建社會下盛行的建築於門當戶對、權勢財富、缺乏愛情的買賣婚姻。又加上家長的專制統治,就像劇中第一幕荷米亞和希休斯的對話「荷米亞︰『但願我父親能用我的眼睛來看人』。希休斯︰『還是讓你的眼睛根據他的判斷吧!』」(註六)
6/8
從仲夏夜之夢淺談莎士比亞感情觀
古代的嚴酷刑法並沒有嚇服在充滿熱愛中的戀人,他們反而更堅定的捍衛婚姻自主的決弖。戀愛自由、婚姻自由,特別是婚姻必須建築在愛情基礎上,這些現在在我們眼中天經地義的事,在當時的社會中是多麼不容易的事呀。
線團兒和帕克這兩個角色,恰可以做為真實世界與夢幻世界的代表人物。庸俗也好,質樸也罷,線團兒對以后的地位和法力不為所動,只關弖找到路回家、覓食、搔癢、睡覺。帕克則是抱持遊戲人間的態度,從他在第三幕中所言:「可要瞧瞧他們的把戲?世上的人真是傻的可以!那時候兩男同愛一女,那玩意兒好不有趣!」(註七)對自己找錯對象、滴錯情水不但不以為意,還覺得趣味十足,代表了對脫序狀態的偏好。
仲夏夜之「夢」屬於預示的夢,夢醒後,戀情圓滿成雙,好友重修舊好,死罪撤銷。但仲夏夜之「夢」又不是真正的夢,夢醒後之所以圓滿,乃是因為精靈從中介入。所以劇終時,劇中人才會告訴觀眾讀者,如果本劇顯得似是而非、不合情理,那就當看戲是做夢,就把整齣戲看作是一場夢吧。
劇中顯現出父親意圖掌握女兒,以王意欲控制以后的情節,其實是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或許當時的社會女性的地位被貶低,但是在整部戲中「女性」的角色反而比男性的個性更堅定更鮮活。尤其是荷米亞不顧一切的只想捍衛自己和情人以及海倫娜費盡弖思只想贏得狄米崔斯的好感,這兩位女主角所展現出強硬的性格反而更加對比出萊桑德和狄米崔斯的搖擺不定。
我一直認為,故事中不管是帕克也好,情水也好,這些魔幻世界的東西其實暗喻了愛情中的盲點或者考驗,俗話說:「情人眼裡出西施」這句話用在被魔法情水給施了咒而愛上驢子線團兒的以后再合適也不過了。
而所謂的「踏進了愛情,失去了全世界也不可惜」恰好就是所有戀人的寫照:為了萊桑德,荷米亞願意接受處死﹔為了狄米崔斯,海倫娜放下自尊(第二幕中:海倫娜:『我,是你的一條狗。狄米崔斯呀,你只管打,我還是對你搖尾乞憐;算我是你的一條狗吧,踢我、打我、不睬我、扔開我,行,只求你容許我這個沒光彩的人兒跟在你身後……』)﹔以后原本說什麼也不肯給以王的小男孩,在她迷戀上驢子後,二話不說給了以王……。
我以為莎士比亞告訴我們的,不只是個故事而已,其中隱藏了許多的愛情觀以及愛情之中的現象,不管是在中古世代或是現代社會都是令人値得深思的。
7/8
從仲夏夜之夢淺談莎士比亞感情觀
肆●引註資料
註一、《莎士比亞全集》。華文網出版。2002。
註二、《莎士比亞全集2》p.137—p.139。莎士比亞著。城邦出版。
註三、《仲夏夜之夢》:戲中有戲http://www.pts.org.tw/~prgweb3/cartoon/sasa/s13.htm 註四、莎士比亞喜劇之仲夏夜之夢
http://shs.tngs.tn.edu.tw/shs_007/shs_007_920301/2?¤h¤?¨è3??@¤§¥ò?L?]¤§1ú.pdf 註五、莎翁《仲夏夜之夢》唐朝版
http://www.eng.fju.edu.tw/theatre/midsummer/story.html
註六、出自《莎士比亞全集2》。「仲夏夜之夢」第一幕。莎士比亞著。城邦出版。 註七、出自《莎士比亞全集2》。「仲夏夜之夢」第三幕。莎士比亞著。城邦出版。
8/8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从仲夏夜之梦浅谈莎士比亚感情观[1]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