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新课标)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八古代诗歌阅读专题作业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0-2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专题八 古代诗歌阅读

1.(2017广东中山统考)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11分)

放 慵 陈与义

暖日薰杨柳,浓春醉海棠。 放慵真有味,应俗苦相妨。 宦拙从人笑,交疏午自藏。 云移稳扶杖,燕坐独焚香。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首联选取了“暖日”“杨柳”“浓春”“海棠”这些春日里优美的景色,是乐景哀情的写法。

B.“浓春醉海棠”的诗意是“浓浓春意使海棠也沉醉”,“醉”用拟人的修辞,把海棠的形象表现得活灵活现,富有诗意。

C.“放慵真有味,应俗苦相妨”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了放下官务的悠闲自在和应对官场俗务的苦恼。

D.“燕坐独焚香”中的“独”与李白“独坐敬亭山”中的“独”表达的情感不一致。 E.本诗首联的“醉”是诗眼,因为被陶醉的不只是海棠,还有欣赏春色的人,颔联、颈联、尾联叙事抒怀。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作者哪些思想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答:

2.(2017江西二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11分)

次韵黄斌老所画横竹

黄庭坚

酒浇胸次不能平,吐出苍竹岁峥嵘。 卧龙偃蹇雷不惊,公与此君俱忘形。

1

晴窗影落石泓处,松煤浅染饱霜兔。 中安三石使屈蟠,亦恐形全便飞去。

[注] ①黄庭坚贬戎州时,与黄斌老交往。黄斌老善画竹,画了一幅横竹送黄庭坚,黄庭坚因而作了此诗。②石泓:石砚。③霜兔:用兔毫制成的笔。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吐”字写出了黄斌老画竹动作熟练,一气呵成;“峥嵘”写出所画之竹不同凡响。 B.诗中把竹比作“偃蹇”之卧龙,是说竹子屈服在雷霆之下,暂时失去刚直的品性。 C.黄斌老把自己的品格灌注到所画竹子之上,与竹“俱忘形”,才画出气节不凡的竹。 D.第三联的意思是,在晴明的窗下,黄斌老用兔毫笔饱蘸松烟墨画出了这幅横竹图。 E.尾联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写出竹子直耸云天的气势,突出了黄斌老画技之高超。 (2)诗歌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答:

3.(2017安徽安庆一联)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问题。(11分)

[双调]折桂令 九日

[元]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 ①九日:又称“重九”,即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②张可久:曾任典史等小吏,一生怀才不遇,时官时隐,仕途上很不得意,平生好遨游,足迹遍江南各地,晚年居杭州。此为张可久晚年之作。

(1)对这首作品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前三句,写作者登高时所见之景,“秋”“归雁”之意象传达出困倦游子对功名未就、仕途失意的烦躁。“强整乌纱”表现了作者怀才不遇的苦闷。

B.“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三句,写尽了自己现在所居官场宴客场景的繁华热闹,采用了写实的手法。

②③

2

C.“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是作者有感于眼前之景,有思于今非昔比的境况而发出的深沉感慨。

D.面对已凋谢的黄花,连蜂蝶都要发愁,作者感叹:人生易老,好景不长,游子不要留恋他乡。 E.综观全曲,一个“思”字贯穿全篇。语言清丽,对仗工整,清雅自然,具有典雅蕴藉之美,堪称元散曲中的精品。

(2)作品末尾三句化用宋代词人秦观的《满庭芳》的句子“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表达情感颇具特色,请结合全曲简要赏析。(6分) 答:

4.(2017河北保定摸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11分)

西江月 苏 轼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注] ①此词为苏轼被贬黄州时作。其春夜行蕲水边,过酒家,饮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枕臂醉卧少休。拂晓,见乱山攒拥,流水淙淙,宛如仙境,书此词于桥柱上。②障泥:马鞯,垂于马两侧以挡泥土。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写词人濒临溪流,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鞯,即欲眠于芳草。既侧面描绘出月下溪景之美,又表现了词人的喜悦心情。

B.“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一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琼瑶,本是美玉,这里代指月色,水月交辉,有如晶莹剔透的珠玉。此句传神地写出水月之静美。

C.“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一句用“解鞍欹枕”这个特写镜头表现出词人的随意豁达,而“杜鹃春晓”写出空山春晨的喧闹和生机。

D.本词写词人爱惜一溪风月,不让马踏碎溪月,解鞍酣眠直至春晓,描写了一个醉心自然、随性洒脱、乐观豁达的词人形象。

3

E.词人以空山明月般澄澈、空灵的心境,描绘出一幅富有诗情画意的月夜图,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化到大自然中,忘却了世俗的荣辱得失和纷纷扰扰,表现了自己与造化神游的畅适愉悦。 (2)“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两句精妙,请简要赏析。(6分) 答:

5.(2017四川绵阳一诊)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11分)

被檄夜赴邓州幕府 [金]元好问

幕府文书鸟羽轻,敝裘羸马月三更。 未能免俗私自笑,岂不怀归官有程? 十里陂塘春鸭闹,一川桑柘晚烟平。 此生只合田间老,谁遣春官识姓名?

[注] ①“岂不怀归”出自《诗经·小雅·出车》。②春官:指礼部,礼部执掌人才推荐、选拔、考试诸事。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首句中“鸟羽轻”语义双关:征召文书上插有鸟羽,表示紧急;文书传送快,如同飞鸟一般迅疾。

B.“敝裘羸马月三更”,紧承首句,“月三更”更是扣紧题目中的“夜赴”,写出了诗人连夜赶路的情景。

C.“未能免俗私自笑”,通过细节描写,传神地写出诗人被官府征召后不可抑制的满足与喜悦之态。

D.第二联中“官有程”三字,直接点明官府征召有期限要求,诗人接到文书后,不得不日夜兼程,向邓州进发。

E.本诗运用了比兴、虚实相生、用典等表现手法,收到了疏密有致、言简意丰、含蕴深厚、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2)本诗流露出作者哪些情感?(6分) 答:

4

②①

6.(2016甘肃河西五市二模,改编)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1分)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 贾谊:西汉文帝时政治家、文学家,后被贬为长沙王太傅,长沙有其故址。此诗是诗人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所作。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首联“三年谪宦”,只落得“万古”留悲,上下句意勾连相生,呼应紧凑,给人以抑郁沉重的悲凉之感。

B.颔联是围绕题中的“过”字展开描写的。其中“秋草”“寒林”“人去”“日斜”,渲染出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色。

C.颈联借用典故抒情,从贾谊见疏,湘水无情,隐隐联系到自己,达到言简意丰的表达效果。 D.尾联情景交融,暮色浓,江山寂,黄叶纷飞,加重了诗篇的时代气息和感情色彩,顺理成章地对贾谊的境遇发出悲鸣。

E.这首怀古诗表面上咏的是古人古事,实际上还是着眼于今人今事,诗人善于把自己的身世际遇、悲愁感兴,巧妙地结合到诗歌的形象中去,语言明白晓畅。 (2)结合全诗,分析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6分) 答:

7.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11分)

5

[注]

菩萨蛮 谢 逸

暄风迟日春光闹,葡萄水绿摇轻棹。两岸草烟低,青山啼子规。 归来愁未寝,黛浅眉痕沁。花影转廊腰,红添酒面潮。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暄风”,即春风。“迟日”,即春日。与《诗经》中的“春日迟迟”和杜诗中的“迟日江山丽”一样,写出了春光融融的情景,能给读者以春暖日长的感受。

B.“春光闹”化用宋祁的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运用拟人,虽是概括性描写,却能引起姹紫嫣红开遍的联想。

C.“葡萄水绿”,两岸葡萄青藤满架,倒映水中,摇曳生姿,暗示游春者的陶醉之情。 D.上阕写游春所见所闻,由“暄风迟日”到“青山啼子规”,可见时间由白天到了晚上,开启下阙的“归来愁未寝”。

E.“归来愁未寝,黛浅眉痕沁”写出主人公回来后无心整妆,写主人公眉间浅浅的黛色,既意味着残妆未整,又暗示着无人扫眉。

(2)阅读这首词,你可以看到主人公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全词具体分析。(6分) 答: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11分)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黄庭坚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注] ①宜州:今广西宜山县一带。②此词作于黄庭坚被押送宜州编管期间。③《太平御览·时序部》引《杂五行书》:“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6

A.“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一句,既预示春天的来临,又是一种地域的联想,意味着“天涯”之远,也无法隔断“江南”与“我”的联系。

B.第二句“梅破”,写到梅开。梅花开得那样早,那样突然,夜深时嗅到一阵暗香,没能想到什么缘故,及至“晓来”才发现向阳的枝头已开繁了。

C.“夜阑风细得香迟”与“夜阑卧听风吹雨”中的“夜阑”都是“夜将尽”“天亮”的意思。

D.“平生个里愿杯深”意为词人想多喝酒,以此排遣内心的忧愤之情。

E.“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一句在词情上是一大兜转,“老”加上“尽”增添了一份沧桑感,同时也透出词人失意后的一种无奈。

(2)词人是如何围绕梅花来抒发情感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答:

9.(2016广东六校联考,改编)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1分)

别舍弟宗一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注] 永贞元年(805)九月,柳宗元参与的革新运动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司马,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不久又被贬为柳州刺史。元和十一年(816)春,柳宗元的堂弟宗一从柳州(今广西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去,柳宗元写了这首诗送别。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首联写在送兄弟到越江边时,双双落泪,依依不舍。这两句诗既是铺叙,又是情语,充分表现出诗人苦涩的心境和兄弟之间的骨肉情谊。

B.颔联描绘了一幅凄惨迷蒙、辽阔苍茫的图景。眼前柳州地区山林瘴气弥漫,乌云密布,料想舍弟所去之地,春尽洞庭,水碧于天。运用了比拟、对比、虚实相生、融情于景等手法。

7

C.颈联“桂岭瘴来云似墨”,写柳州地区山林瘴气弥漫,天空乌云密布,象征自己处境险恶。“洞庭春尽水如天”,遥想行人所去之地,春尽洞庭,水阔天长,预示宗一有一个美好的前程。 D.尾联写别后以思念入梦,在梦中经常梦见弟弟去的“郢”一带的烟树,化虚为实,意境迷离,将思念之意表现得异常深切感人。

E.这首诗既叙“别离”之意,又抒“迁谪”之情。两种情意上下贯通、和谐自然地熔于一炉,是一首抒情佳作。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答: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1分)

书情寄上苏州韦使君兼呈吴县李明府

崔 峒

数年湖上谢浮名,竹杖纱巾遂称情。 云外有时逢寺宿,日西无事傍江行。 陶潜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 谁念献书来万里,君王深在九重城。

[注] 这首诗作于崔峒晚年,其时,崔峒在潞府功曹任上,功曹属于闲官。诗题中“韦使君”指韦应物。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首句中的“谢”是“拒绝”的意思,诗句是说作者不务政事,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 B.“竹杖纱巾”是隐者装束,这一句是说作者如隐者般逍遥自在地生活,大遂平生之愿。 C.前两联写了作者的生活情景,引出了颈联对两位友人的生活情景的描写。 D.颈联运用了典故,将李明府比作陶潜,将韦应物比作庾亮,夸赞他们的雅洁。 E.最后一联写作者不愿从万里之外给君王献书,因为君王深居禁宫无法收到。 (2)诗歌题为“书情”,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哪些感情?请简要概括。(6分) 答:

8

[注]

11.(2016安徽蚌埠三模,改编)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回答问题。(11分)

晓 征 戚继光

霜溪曲曲转旌旗,几许沙鸥睡未知。 笳鼓声高寒吹起,深山惊杀老阇黎

[注] 阇黎:梵语“阿阇黎”省略,意为高僧。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诗的前两句写景,写了行军时急步轻声,连睡着的鸥鸟都没有被惊醒,表现了戚家军军容整肃的特点,渲染了静谧的氛围。

B.“几许沙鸥睡未知”有双重意味:一是用沙鸥的安眠,反衬将士的辛劳;二是用沙鸥的未被惊醒,反衬行军的神出鬼没,了无生息。

C.后两句写戚家军在战场上冲向敌阵的战鼓声和喊杀声,能使远在深山古寺里的老僧听了也会感到害怕。

D.诗的前两句是“静”,后两句是“动”,这一“静”一“动”,动静结合,连高僧也被“惊杀”,可见戚家军声威之豪壮,足慑敌胆。

E.全诗紧紧围绕“晓征”展开正面描写,写得生动形象。戚继光作此诗,显然怀着十分得意的心情,字里行间全是风流自赏意态。

(2)请结合全诗,简析本诗的艺术特点。(6分) 答: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11分)

咏史(其二) [晋]左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9

[注]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注] ①金:指汉代金日殚,他家自汉武帝到汉平帝,七代为内侍。张:指汉代张汤,他家自汉宣帝以后,有十余人为侍中、中常侍。②七叶:七代。珥汉貂:珥,插。汉代侍中、中常侍的帽子上皆插貂尾。③冯公:指汉代冯唐,他直到年老还在做中郎署长的小官。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诗歌前两句是说松树高大却长在低处,小草低矮却长在高山上。

B.诗歌通过“涧底松”和“山上苗”的对比引出了对人世间的不公的描写。 C.诗人认为社会中的不公平现象没法改变,体现了诗人消极的思想。 D.诗歌中引用了金日殚、张汤、冯唐的典故,照应了题目“咏史”。 E.诗人认为冯唐是很有才能的,但因为金张两家的压制未能做高官。 (2)全诗在内容上可以分为几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6分) 答:

13.(2016安徽蚌埠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11分)

岳鄂王墓 赵孟兆页

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注] 赵孟兆页,宋宗室,历宋元之变。宋末官真州司户参军;入元,被元世祖重用。本诗作于暮年。岳鄂王,南宋抗金英雄岳飞。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10

③①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新课标)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八古代诗歌阅读专题作业在线全文阅读。

(新课标)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八古代诗歌阅读专题作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2833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