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填报报2006年高考志愿的几点建议
作者:守护 普通高校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93 更新时间:2006-6-5
对填报2006年高考志愿的几点建议
宜宾市招办 曾代静
莘莘学子,十年寒窗,在高三这最后时刻,要充分实现这十年劳动成果的价值,有两个决定因素:一是调整好心态,考出好成绩;二是知己知彼,填报好高校志愿。二者缺一不可。
高考成绩已经定性,而志愿填报则是新一轮斗智斗勇的拼搏和考验。谁志愿填报得当,谁就能最大程度地实现付出所得。反之,则会因把握不好而降低录取档次,甚至掉榜。这是每一位考生及考生家长最不愿看到的事情。在此,我以这些年从事招生工作的实践经验给考生们提几点参考意见,希望能对你们有所帮助。
志愿填报随机性很大,不确定因素太多,如何才能减少这些不确定因素,提高志愿填报的有效性,我个人认为应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一、专业定位
专业定位就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科目优势,身体条件等综合因素,来确定所选的专业范围。
填报志愿时,取其什么侧重点各说不一。有的认为应首选城市,再选学校,最后选专业。但我更倾向首选专业。大学里所学的专业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甚至决定他一生的职位。再则,据有关权威部门调查,在校大学生近60%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满意,难以调动学习积极性,更谈不上发挥其潜能。毕业后,跨门类、跨专业报考研究生又受到很大的制约和影响,特别是理科生更难转向,在时间、精力、财力各方面都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如果报考前自己已有了明确的人生目标和专业倾向:就应慎重地选择专业,填报志愿时不要局限在“只要能上大学就行”或“只要能上名牌大学就行”等短浅眼光之内。一定要把目光放长远,力求选择的专业与自己的个性相匹配,与以后的奋斗目标相吻合。确定好专业后,再以专业兴趣为导向,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作志愿。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否学好一个专业并在该领域内成就一番事业,有时,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有人说,只要从事的是自己喜爱的专业,再苦也是甜。即便在这个领域内做不出什么轰轰烈烈的惊天伟业,选择一个自己所喜爱的事业相伴终身,这也是人生难得的一件幸事。
当然,如果你目前还没有确定的人生目标和专业倾向,那么你就应该选择一所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学校。因为,这种大学文化和氛围是几十上百年的沉淀积累所形成的。这种无形的文化对学生素质的影响不是多读几本书可相提并论的。而正是这种无形的文化和熏陶,才真正的成就了大学的内在品质和真正意义。所以这种氛围会对你素质的全面提高,人格的形成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选择专业时还应有前瞻性,特别是对于实力不是很强的学生,更应理性地考虑专业的选择。不要太在乎专业现在是热门还是冷门,因为今天一个看似冷门的专业,并不等于日后没有发展前途。何况今天的热门专业也许四年之后就变成了冷门专业。再则,各高校往往对热门专业的招生在数量上也较大,而敢于填报热门专业的学生又都是藏龙卧虎,这给在校期间的学习和毕业后就业都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和压力。所以我们要扬长避短,理智回避。
填报志愿时,无论是选择专业还是选择学校,首先应选择一个充满机会的城市,一个优秀的城市,在你四年的生活中,他会给你留下这个城市很多的烙印,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你的前途命运。 二、学校定位
首先是理性地选择与之相匹配的专业,其次是合理地选择志愿,特别是第一志愿。我们四川省的志愿填报各批次的一、二志愿是按“志愿优先“的录取原则进行投档的,所以,一志愿的填报更为重要。因为,第一志愿填报不当,你会失去很多的录取机会。有人说:“高考填报志愿,其实就是在填报第一志愿”。这句话说得有一定的道理,从录取程序上看,首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从录取院校看,绝大多数院校都希望录取第一志愿考生;从录取结果看,第一志愿录取率占了录取计划的很大一部分。 我对04、05年我省本科各批第一志愿的录取率作了一个统计:
一志愿 一志愿 一志愿 一志愿 一志愿 一志愿 本一理年 本一文科 本二文科 本二理科 本三文科 本三理科 科 完成计 完成计 完成计 完成计 完成计 完成计 份 计划数 计划数 划率% 划率% 04 81 88 13696 计划数 划率% 62 72 35743 计划数 划率% 68 76 5863 计划数 划率% 81 87 9636 计划数 划率% 82 79 05 2896 90.4 17760 87 06 07 08 从以上统计数据不难看出,第一志愿的出档率成上升趋势。如果第一志愿未被录取,二志愿被录取的机会就很小。再则,你所填报的第二志愿也许就是别人的已录满的第一志愿,所以,第一志愿不慎重填报,掉榜的可能性就很大。各位考生一定要格外慎重地注意第一志愿的“命中率”。
怎样才能提高“命中率”呢?我建议注意以下几点: 1、了解我省普通高校招生的报名情况
今年我省普通高校报名人数约50万人。其中普通类约45.5万人,对口高职约4.5万人。 2、了解当年我省招生计划计划情况 (A)、各类别招生计划的结构比例与涨幅 (1)总计划
年 总 涨幅 录取率% 本科 涨幅 占总计划比% 高职 涨幅 占总 份 计划 % 26.54 20.33 61.14 61.84 计划 86835 99785 % 8.59 14.91 37.2 35.6 专科 146613 180543 % 40.27 23.14 计划比% 62.8 64.4 04 233448 05 280328 06 07 08 (2)普通类
年 普通类 涨幅 占总计 本科 涨幅 占普通类 专科 涨幅 占普通类 份 04 05 计划 190524 228334 % 22.97 19.84 划比% 81.61 81.45 计划 77345 90018 % 8.27 16.38 计划比% 40.6 39.42 计划 113179 138316 % 35.57 22.21 计划比% 59.4 60.58 06 07 08 其中
年份 04 05 06 07 08 文科计划 57689 74788 涨幅% 30.44 29.64 占该类计划比% 30.28 32.75 理科计划 132835 153546 涨幅% 19.99 15.59 占该类计划比 69.72 67.25 (3)艺体类
年 艺体类计划 份 04 05 06 16410 22074 涨幅 占总 本科 涨幅 占该类 专科 涨幅 占该类 % 17.35 34.51 计划比% 7.03 7.87 计划 7083 8017 % 15 13.18 计划% 43.16 36.32 计划 9327 14057 % 19.21 50.71 计划% 56.84 63.68 (4)职教师资和对口高职类
年 对口高职计划 涨幅 占总计划比% 对口 涨幅 占总 对口高职 涨幅 占总 份 04 05 06 07 08 % 70.21 12.84 11.35 10.67 高职(本) 2407 1755 % 计划比 1.03 0.63 (专科) 24107 28165 % 82.46 16.83 计划比 10.33 10.05 26514 29920 1.77 -27.08 (B)、普通类各录取批次招生计划、增长幅度及录取率 (1)提前批(注:录取率按普通类报考人数382825人计算)
年 提前批 增幅 报考 录取 本科 增幅 录取 专科 增幅 录取 份 04 05 06 07 08 计划 5834 5933 % 13.19 1.69 人数 287019 382825 年 率% 2.03 1.55 计划 4301 4569 % 6.14 6.23 率% 1.5 1.19 计划 1533 1364 % 39.11 -11.02 率% 0.53 0.35 文科 增幅 报考 理科 增幅 报考 录取 年份 份 录取率 计划 % 人数 率% 计划 % 人数 04 04 1446 11.4 97991 1.47 4388 13.8 189028 2.32 05 05 1650 14.1 143801 1.15 4283 -2.39 239024 1.79 06 07 08 (2)本一批(注:录取率按普通类报考人数减提前批录取人数计算。即382825-5933=376892人)
录 录 录 增幅 年份 本一计划 % 报考 取 文科计划 增幅 报考 取 理科计划 增幅 报考 取 人数 率 % 人数 率 % 人数 率 % 04 05 06 07 08 18606 20320 17.27 281185 6.61 9.21 376892 5.39 2693 2855 % 16.98 96545 2.79 6.01 142151 2.00 15913 17465 % 17.32 184640 8.61 9.75 234741 7.44 (3)本二批(注:录取率按376892-20320=356572人)
报考 年份 本二计划 增幅% 人数 04 05 46983 49547 3.87 262579 17.89 5.45 356572 13.89 12861 13900 录取率% 文科计划 增幅% 报考 录取率% 理科计划 增幅% 人数 11.53 93852 8.07 139296 13.70 9.97 34122 35649 报考 录取率% 人数 1.24 168727 20.22 4.47 217276 16.40 06 07 08 (4)本三批(注:录取率按356572-本二批计划计算。即356572-49547=307025)
录 增 增幅 年份 本三计划 % 人数 率 % % 04 05 06 07 08 7455 15580 18.54 215596 3.45 108.98 307023 5.07 2758 5576 23.95 80991 102.17 125396 3.40 4.44 4697 10004 报考 取 文科计划 幅 人数 % 报考 录取率% 理科计划 幅 人数 增 报考 录 取 率 % 15.57 134605 3.49 112.98 181627 5.50 (5)高职(专科)一批(注:录取率按307025-本三计划计算,即307025-15580=291445人)
增幅 报考 年份 专一计划 % 04 05 06 07 08 34601 33567 人数 12121 11609 14.8 录取率% 文科计划 增幅% 报考 录取率% 理科计划 人数 78233 15.49 9.68 22480 21958 增幅 报考 录取率% % 人数 15.22 208141 16.62 -2.98 291443 11.51 15.45 129908 17.30 -2.32 171623 12.79 -4.22 119820 (6)专二批(注:录取率按291445-专一计划计算。即291445-33567=257878人)
专二 年份 计划 增幅 报考 录取率% 文科计划 增幅 报考人数 录取率% 理科计划 % 25810 39198 58.24 66112 30.45 29.02 51235 64187 增幅 报考 录取率% % 人数 % 人数 04 77045 47.16 173540 44.39 05 103385 34.18 257876 40.09 06 07 42.14 107428 61.54 25.27 149665 42.88 65.84 108211
08 (C)、艺体类招生计划与录取率(专科录取率按37511-本科计划计算。即37511-8017=29494人)
年 艺体 增幅 报考 录取率 本科计划 增幅 录取率 专科 增幅 录取率 份 计划 % 17.35 34.51 人数 28781 37511 % 57.01 58.84 7083 8017 % 12.71 13.18 % 24.60 21.37 计划 9327 14057 % 19.21 50.71 % 42.98 47.66 04 16410 05 22074 06 07 08 (D)、对口职教师资和高职的招生计划与录取率(专科录取率按32933-本科计划计算。即32933-1755=31178人)
年 总计划 份 04 05 06 07 08 26514 29920 增幅 报考 录取率 对口资师计划 增幅 录取率% 对口高 增幅 录取 % 70.21 12.84 人数 27087 32933 % 97.88 90.85 % 1.77 -27.08 8.88 5.32 职计划 24107 28165 % 82.46 16.83 率% 97.67 90.33 2407 1755 3、了解招生录取的专用术语
(1)、什么是录取控制分数线——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是根据考生的考试成绩,并按招生计划数扩大一定比例等综合因素,分析划定的各批次各科类的最低成绩标准。是所有高校应共同遵守的录取分数底线。
我省划定各类、各批次控制分数线的原则是:本一批,理科约扩大20%;文科约扩大30%。本二批,理科约扩大15%;文科约扩大20%。本三批,文、理科基本按低于本二批30左右来划定录取控制分数线的。 前两年本科各批次划线比例具体情况如下表:
本一 年份 计划比例 文科 03 04 05 06 分数线 本二 计划比例 分数线 本三 计划比例 分数线 理科 文科 理科 文科 理科 文科 理科 文科 理科 文科 理科 400 455 29.26 22.53 522 29.55 26.2 541 488 19.88 10.98 463 538 24.91 17.17 490 430 47.91 33.11 433 483 62.14 41.88 464 07 如:本科第一批(即重点院校批)的理科控制分数线的划定办法。一般在当年本一招生计划扩大25-30%的基础上划定。假定,本一批理科计划17000名,根据当年的生源情况给再加25%即4250名,两项数字相加即21250名。又假定,第21250名考生的分数为530分,那么,这个530分也就是当年的本科一批理科的控制分数线。
上了控制分数线,只是有了参加某批次填报志愿的资格。并不等于能上学校投档线。要取得某学校的录取资格,还需上某学校的投档线。如,某理科考生高考成绩620分,清华理科投档线698分,川大理科投档线598分,该生能上川大的投档线,却不能上清华的投档线。 (2)、什么是院校投档分数线——院校调档分数线是以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计划和学校在学校招生简章上公布的投档比例(一般在1:1.2以内),在省招办计算机内根据已设置好的程序,在出投档过程中自然形成院校第一志愿的投档最低成绩标准。
如,某学校在川招收本一批文科计划为70名,他提供的投档比例为20%,即可在原计划基础上可多投档14名,原计划数和扩大计划投档数两项合计,实际投档数就应为84名。这个第84名考生的分数为620分就是该校、该科类的投档线。如该分数有并列的考生,不论是一个还是若干,都实行全投的投档原则投放给学校,由学校审录。 第一生源不足的院校,其投档线等于该批、该科类的控制分数线。 (3)、什么是志愿分数级差?省招办对志愿分数级差的院校如何投档?
“志愿分数级差”是指录取填报该校的第二志愿考生的分数差额。如:某高校规定的志愿分数级差为40分,第一志愿调档分数为530分,那么,第二志愿的投档分数线就为570分。第一志愿生源充足,而且规定了志愿分数级差的院校,省招办按投档比例,投完一第志愿考生档案后,再按招生院校的志愿分数级差将第二志愿且分数在级差之上的考生档案投放给学校,由学校审录。 (4)、什么是专业分数级差?专业分数级差在分配专业时怎样操作?
“专业分数级差”是指录取非第一专业考生时的分数差额。如:某高校规定的专业级差为5分,学校在分配专业时,将第二专业志愿的考生成绩减去5分后,与第一专业志愿考生同时投档录取。部分没有规定专业级差的学校,在分配专业时,一般采取志愿优先的原则,即优先满足第一专业志愿的考生。该专业录取不满额时,再依次录取后续专业志愿的考生。 (5)、什么是高考总分、特征分和投档分?
高考总分是指考生高考各科成绩的总和;特征分是指考生的政策性照顾分;投档分是高考总分加特征分的总和。如:一2006年受省教厅表彰的省级三好学生,其高考总分为550分,按《四川省2006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实施规定》中对该类“三好生”加10分的政策性照顾规定,他的特征分是10分。其投档分就应是高考总分加特征分的总和,即550分加10分等于560分;而一普通考生高考总分为550分,没有特征分,其投档分为550分。省招办依据投档分投档。
在院校录取时,录取的规则是不一样的。尽管你的档案加分后投放给了学校,但在学校录取时,有的学校只认高考总分,有的学校使用投档分。因此,考生选报学校志愿时,一定要详细阅读高校招生章程,搞清楚选报学校的录取原则。
如:天津大学在录取专业时,是认高考分。某甲考生报考天津大学的建筑设计专业,高考分为620,有20分省级优秀学生加分,其投档分为640分。而某乙考生也同样报考天津大学的建筑设计专业,高考分为630,无加分,其投档分也就为630分。两考生在录取时,天津大学实行的是分数优先的录取原则,乙考生就理所当然地排在甲考生的前面进行录取。
又如:厦门大学录取专业时,是认的投档分。假定还是上面的甲、乙两考生报考同样的专业,甲考生就理所当然地排在乙考生的前面进行录取。
因此,考生选报志愿时,一定要详读学校的招生简章,扬长避短,最大程度的使用好你的分数。 (6)、什么叫独立学院、报考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独立学院是指由普通本科院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相对独立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一些普通本科高校按公办机制和模式建立的二级学院“分校”,以及其他类似的二级办学机构,不属此范畴。
独立学院应具有独立的校园和基本的办学设施,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独立进行招生;独立颁发学历证书;独立进行财务核算;应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报考时,一看,是否在教育部批准的学校之列;二看,独立学院的母体院校情况;虽然是“独立”,但“独立”却是相对的,不可忽视“母体”的办学实力、办学风格、师资水平、校园文化对他的影响;
三看,学校实力和声誉。按规定,校园占地不少于150亩,规划用地不少于300亩。教学行政用房建筑面积不少于4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不少于1000万元,图书不少于4万册。师资不少于100人的,聘用期一学年以上的,相对固定的专任教师队伍。专任教师中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比例应不低于30%;四看,毕业生就业情况;五看,学校招生程序是否规范。
独立学院的招生计划,是在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在国家下达的普通本科招生计划总数内统筹安排。其录取工作必须在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统一进行,不得擅自违规录取考生。未经生源所在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办理录取手续的,考生将一律不予学历电子注册。 (7)、什么是大类招生
大类招生就是按科学门类招生,是相对于按专业招生的名称而言。按教育部2001年规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分类,共分11个学科门类,如: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等;11个学科门类下设71个专业类,如:中国语言文学类、历史学类、数学类、机械类等;在71个专业类下又细分为专业,如: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
具体的说,大类招生具体操作,如以北京大学为例,该校2000年进入第一届元培计划班学习的本科学生只分文科和理科,不再分具体的院系和专业。
(8)、什么是国防生
国防生,又称国防定向生。是根据军队建设需要,依托地方普通高校,从参加国家统一招生考试的普通中学应届高中毕业生招收培养的青年学生。国防生在校期间享受军队提供的国防奖学金,完成规定的学业,达到培养目标,取得毕业资格相应学位后,定向分配到军队,按协议办理入伍手续,并任命为现役军官。国防生在校期间,除参加统一组织的军政训练等活动外,在管理上与其他在校生相同;在学业上,与本专业同年入学的在校生全部课程内容相一致。国防生与军校生相比;由于暂时不承担现役军人的义务,学习上具有比军校生更宽松的环境。毕业入伍后与军校生享受同等待遇。 (9)什么是“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
定向西藏生,就是符合普通高校招生报考资格的非西藏生源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并有本人书面申请自愿报考教育部指定的13所学校为援藏培养的定向生。定向西藏生,可享受高校调档线降40分,以及每年8840元的经费补助的优惠。但毕业后,必须在西藏工作不少于15年。违约者将赔偿甲方所有支付。 4、了解我省招生录取的政策规定
要想填报好高考志愿,首先要熟悉招生录取的有关规定,这是填报好高考志愿的起码要求。很多人连最基本的高考名词、术语都没弄明白,怎么能填好志愿呢?在这方面,重点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我省录取批次、志愿设置及投档办法 (a)批次、志愿设置
批次:我省对普通类考试的录取设置:提前批、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专科第一批、专科第二批共六个批次。预科志愿在同批填报。
每一批次的招生计划,都在招生考试报《2006年招生计划合订本》上刊登。
志愿:我省今年的《高考志愿卡》上共设置了40个志愿,分别是:提前批四个志愿(三个本科志愿、一个专科志愿);本科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及专科第一批、第二批,每批个五个志愿;提前批预科一个志愿;本科第一批预科、本科第二批预科、本科第三批预科、民族专科预科、普通专科预科各两个志愿。预科之外的其他志愿,每个学校可填四个专业,每个学校设置了专业愿否调配栏,每批第一志愿设置了愿否定向栏,本科每个批次也设置了院校愿否调配栏。 (b)投档办法
①、一、二志愿按“志愿优先”的原则投档。
提前批的1、2、3志愿,本科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专科一批、专科二批的1、2志愿用都是采用“志愿优先”的投档办法。 什么是“志愿优先”?
志愿优先录取办法,就是在同批控制分数线上,严格按志愿先后顺序,按不大于1:1.2的比例进行投档。如,A考生530分,第一志愿报川大;B考生560分,第一志愿报复旦,第二志愿报川大。川大调档线为530分,复旦调档线为565分,A考生可出档到川大,而B考生则既不能出复旦,也不能出川大。因为B考生的分数虽然高出川大调档线30分,但由于他不是第一志愿,所以不能出档。即便B考生愿“二视一”( “二视一”的分数级差最低不能少于40分)也不能出档。
②、平行志愿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投档。提前批本科有两个平行志愿,其他批次各有三个平行志愿。 什么是平行志愿,平行志愿如何投档?
平行志愿是指同一志愿序号中的多个并列志愿。如本一批的第三志愿为三个平行志愿,即这三个志愿同为第三志愿。
平行志愿的投档都是并列的,投档不分先后。主要根据缺额院校和考生填报的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投档,由院校择优录取。即在第一、第二志愿投档结束后,招办首先将同一科类批次投档资格线上的“自由可投”的考生先按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再按排序先后依次投档。对具体考生来说,排到自己的成绩可以投档时,是先投平行志愿中的第一志愿;若已满,再投平行志愿中的第二志愿;仍已满,则投平行的第三志愿。 (2)调配志愿
为减少高分掉榜,我省今年在本科志愿表中仍设有调配志愿,供考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报。但填报调配志愿一定要慎重,招生学校在网上审核学生档案时,只能看到是否服从专业或学校间调配,不可能满足某考生的指定意愿。有的学生在志愿表上自作主张地写上某些附加条件,在网上学校都是看不到的。
调配志愿也称服从分配志愿,它是考生假设前面所填志愿全部落空的情况下,愿意服从录取到本批次某些学校的志愿。调配志愿要成为有效志愿必须有两个前提:一是有所有志愿全部投档后仍然未完成计划的学校,二是考生所填志愿全部落选。一方面,调配志愿是考生在本批次中最后的录取机会,机会难得,机不可失;另一方面,需要录取调配志愿考生的,一般都是较“冷”的高校和专业,因此,这样的高校或专业不一定是考生所中意的,因而考生在填报调配志愿时应慎之又慎。 专科不设调配志愿。
(3)、填报志愿时,哪些院校、专业可以互相兼报?
①、提前录取院校含军队、武警院校、公安部属院校、教育部直属师范本科院校和有特殊要求的院校、专业(以《招生考试报》公布的院校专业为准,下同),各类院校可相互兼报。
②、报考外语(理)的考生,可以兼报理工类的院校或系(科)、专业;报考外语(文)的考生可以兼报文史类的院校、专业;报考艺术和体育院校或系(科)、专业的考生,可以兼报除提前批以外的同科类普通高校。 (4)、“二视一”
“二视一”只在本科第一批设置。本科一批为减少高分掉榜,降低第一志愿填报不当的风险,制定了“二视一”的录取政策。 什么是“二视一”?
“二视一”即本科第一批录取时,对第一志愿未上调档线,但分数又高于其第二志愿院校的调档线一定分值(志愿级差分数须在40以上,学校招生章程上未明确的按40分执行)的考生,如果其第二志愿院校明确表示愿意按收第二志愿高分考生,则将其第二志愿视为第一志愿,与该校第一志愿档案同时投放(简称“二视一”)。 报考“二视一”的学生,要注意三个问题:
①首先要了解填报的第二志愿学校是否要接收“二视一”的考生,接收的分数级差是多少。
②要报“二视一”的考生,必须明确表明意愿,把《高考志愿卡》左上角的“本科第一批愿‘二视一’”处的(1)涂黑。否则视为放弃。 ③若你档案已因“二视一”投放到你所填报的第二志愿学校,则不再享受你所填报的第一志愿学校因某种原因增加计划的补投机会。如:A考生650分,第一志愿报同济大学,第二志愿报川大,同济大学调档线652分,A考生不能出档。但A考生二志愿报川大,愿意“二视一”;川大调档线为610,又表示要收“二视一”考生,分数级差为40分,A考生两个条件都符合,出档川大并被录取。A生被出档到川大后,同济大学又追加了计划,调档分数下调到650分,显然,A考生如未表示愿“二视一”,那他就有机会出档到同济大学。当然,大学这样增加计划的概率不大,但他毕竟是有的。所以,考生对是否“二视一”的表态要慎重,要权衡得失利弊。 (5)、定向
从2005年起,各批次只在第一志愿中设置定向志愿。报考定向就业招生学校且愿定向的考生,应将该院校的“定向”栏涂黑。未涂的,录取时按不愿定向对待。未涂“定向”栏但填报了定向专业或未填报定向专业但涂了“定向”栏的,均视为愿意定向。各位考生填报时切不可误报。
定向就业招生生源范围为全省,即所有考生均可填报。其档案与该校非定向就业招生计划档案同时投放;若在该校调档线上不能录取满额,可在其调档线下20分以内,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即定向降分不能低于该批控制线)向学校补投有定向志愿的考生档案。 对按上述办法投档录取仍未完成的定向就业招生计划,转为非定向计划在全省范围内统一录取。 (6)、预科
我省目前的预科类别,根据招生对象的不同分为少数民族预科、总装备部基地本科预科和普通专科预科。 ①、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预科又分为两类报考对象:
一是省属院校举办的少数民族预科班,可在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下降低100分招收三州(甘孜、阿坝、凉山)、七县(峨边、马边、米易、盐边、石棉、北川、平武)、两区(仁和、金口河)的少数民族考生和汉源、宝兴两县的彝族、藏族、羌族考生;
二是部委属院校举办的少数民族预科班,招收当年参加普通高考的少数民族考生。少数民族族别确认以高考报名时确认的为准。 a)、本科预科其录取分数不得低于本省本科相应批次各有关高校投档线以下80分; b)、专科预科录取分数不得低于本省专科相应批次各有关高校投档线以下60分;
c)、民族班录取标准,不低于各有关高等学校在我省本、专科相应批次学校投档分数线以下40分。 ②、总装备部边远基地本科预科班
总装备部边远基地本科预科班,只招收总装备部边远基地的职工及其子女,其降分标准按原国家教委学生司(1995)72号文的规定执行。 ③、普通专科预科
普通专科预科面向全省招生。专科预科录取分数不得低于本省专科相应批次各有关高校投档线以下60分。 预科录取工作安排在有关高校本、专科统招相应录取批次内进行。专科预科录取工作安排在专二录取结束后进行。 5、了解有关学校和专业几年的录取情况
在确定专业和学校之前,要全面了解有关学校几年的招生情况。
一是通过《高考指南》上册“资料篇(一)”和《高考指南》下册“资料篇(二)”了解有关学校的收分、大小年、生源等情况、选择适合的个体条件的学校。
二是通过网络调阅学校有关材料。学校的地域、师资、历史、品牌专业等一列系情况;
三是打电话向校方咨询。特别是对专业的详细情况,有关高校人士建议,应直接将电话打到该系询问而不是学校招生办,因为他们对专业的解释更权威。四是详细阅读当年有关该校的招生章程。招生章程中将概括所有的招生要求,一定要弄懂吃透,只有详细全面地掌握有关资料,才能减少志愿填报的失误。 6、了解全省的分数段
今年是看分填志愿,届时省招办将随即公布各分数段统计数据,对填报志愿很重要,你能从中采集到你大体的占位情况,从而确定你的填报志愿档次。
在全面了解以上各种信息后,你才能较为有的放矢地确定你的志愿。 (1)、第一志愿的填报
例如:假定理科A考生考了610分,他该怎样选报自己的志愿呢?
①、通过以上介绍的方法收集有关院校、有关专业的信息,以此确定一个符合自己兴趣爱好,成绩实力的专业。
②、大体了解省招委划线情况,测算各批次掉榜人数。如理科本一批的控制线的划定及掉榜人数情况:(提前批本一院校计划约3000人+本一批计划17456人)+(3000+17456)×25%=20465+5116=25581人,这第25581人的分数为598分,即今年理科本一批控制分数线大体为598分。5116这个数字就将会是本一批的掉榜人数。
③、根据四川省公布的分数段确定自己的定位情况:了解了掉榜人数,再参看全省的分数段,你就能基本了解你的分数将适合填报什么样档次的学校。如A考生考了610分,从分数段分析,A考生大约排名20000名左右,而理科一本计划是17465,也就是说该考生在本一批属成绩偏下,接近掉榜边缘,志愿切不可高报。
④、基本弄清自己的占位情况后,根据自己所选定的喜爱的专业,从《高考指南》筛选出与自己成绩相匹配的学校作为第一志愿。 ⑤在选报学校志愿的同时,还要认真分析该院校专业的收分情况【参照《高考指南》下册资料篇(二)】,选报好第一专业。否则,志愿虽出档,却因专业填报不当掉榜是最失败的志愿。因为,第一志愿的出档后失败,会直接丧失掉“二视一”的机会,导致双重失败。例如:宜宾某理科考生考了623分,报考复旦大学。复旦大学调档线594分。该考生的分数高出调档线29分。他所报的专业一是金融,收分628分;二是国际经济与贸易,收分635分,该生专业又不愿调配,最后复旦退档。二志愿报的是第一志愿就已满员的川大,结果掉榜。如复旦大学未出档,那年,他的分数是可“二视一”出到川大的。
这是一个十分典型而又很普遍的志愿填报失误的案例。该考生由于专业填报不当,不仅失去了第一志愿,而且失去了后续志愿,最后名落孙山。该考生有两处犯忌:一是没认真分析该校专业收分情况,专业填报不是低走而是高走;二是由于专业不愿调配;三是掉榜后错过了出档第二志愿的时机。所以,填报志愿,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大意。志愿的选报重要,专业的选报同等重要,切不可忽视志愿填报的任何一个环节。
以上只是举了一个例子,其他的考生可以此类推,选择好自己的第一志愿和第一专业。 (2)、第二志愿的填报
一志愿填报重要,二志愿的填报同样重要。毕竟二志愿还有一部分计划可投档。作为考生不应放弃任何有可能被录取的机会。那么,怎样选报二志愿呢?这里要分两种情况,一是具备“二视一”的高分考生,可选择一个愿接收“二视一”的与自己成绩相匹配的学校作二志愿;二是其他所有考生要选择一个第一志愿生源不满的学校作第二志愿(还要了解报考校是否要收二志愿考生)。什么叫第一志愿生源不满?例如:某学校招收30人,而只有20人报考,这就叫生源不满。怎样查找生源不满的学校呢?这就要通过《高考指南》上册中的“资料篇(一)”来查找。查找资料中“批线上第一志愿报考人数”连续几年都小于“实际招生人数”这样的学校来填报,才会是有效志愿。许多考生填报二志愿时犯了一个概念上的错误,误认为录取分数比第一志愿低的学校作为第二志愿填报即可,这种认识是完全不正确的。这个“低”有两种“低”法:一是前面讲的“二视一”,这只实用于高分考生;二是“第一志愿报考人数”连续几年小于“招生计划数”,这实用于所有考生。希望广大考生切记,不要因不懂而犯错。 (3)、三志愿的填报
三志愿中有三个平行志愿,填报是也要按填报二志愿的方法选择后续志愿,否则也是无效志愿。 三、看分填志愿的利与弊
看分填志愿的利是:能大体确定自己的成绩排位情况,较为恰当地选择与自己成绩相匹配的学校和专业;但弊也恰恰源于此:由于考生多,考分大体相当的也多,大家都是看分填志愿,稍微多有几个考生想法一致,志愿就扎了堆,就势必掉榜。特别是今年考题简单,考分更是拉不开距离,请大家多加注意。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对填报报2006年高考志愿的几点建议_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