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余干县瑞洪中学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0-22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余干县2014年瑞洪中学校舍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4.3 水土保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建设项目中水土保持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要求,防治水土流失。

一、防治目标

根据工程建设特点,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防治目标为: 1、扰动地表治理率: 100% 2、造成水土流失面积的治理度:100% 3、水土流失模数的控制比:1.0 4、水土流失控制率:95% 5、植被恢复系数:100%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

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年第253号令)。 5、《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水利部·2005年);

6、《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利部、国计委、国家环保局水保[1994]513号);

金正大工程管理

45

余干县2014年瑞洪中学校舍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7、《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2001年第12号令);

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水利部·2005年)。

9、《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三、规范标准

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水利部;

2、《长江流域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3、《水土保持制图标准》;

4、《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

5、《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利部,2003年); 6、《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水利部,2003年); 7、《水土保持工程造价编制指南》,(水利部,2003年); 8、《工程造价》,(上饶市,2014年第5期); 9、《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 四、水土保持措施

1、施工过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

(1)修建临时性围墙封闭施工,将水土流失尽量控制在项目区内进行防治。既有利于阻挡水、土外流,防止对四周造成危害,又有利于施工管理。

金正大工程管理

46

余干县2014年瑞洪中学校舍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增加临时排水措施和沉沙池工程。本工程全面扰动地表,施工建设期土体裸露面积大、裸露时间长,且在雨季施工,易产生严重水土流失,因此在采取永久性防治措施之前,应采取临时性措施,控制施工期水土流失。为减少成本可与永久排水系统设置综合考虑。

(3)划定表土临时堆置区。为了保护和充分利用不可再生的表土资源,提高工程绿化时的造林成活率,减少工程绿化的造林成本,须设置表土临时堆置区,并对其采取临时性水土保持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在项目场地平整前,剥离场内部分表层腐殖土并集中堆置,并采取必要的防护,待工程基本建成后将腐殖土覆盖在绿化区域。

2、设计中的水土保持措施

(1)项目主体设计永久性排水工程,采用雨、污水分流方案。区内雨水排水管网采取明、暗沟或暗涵形式,有组织有计划地铺设。排水管沿区内主干道路布设,排水沟沿各单体建筑四周布设,雨水经区内排水沟、雨水管收集后,通过沟管排入市政工程系统。项目永久性排水工程,能满足项目区范围内的雨水、污水排放,对项目区及周边地区将不会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危害,可以避免因径流对地表的冲刷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2)项目应充分利用空闲地,运用道路绿化、园林绿化等相结合的形式,尽可能地提高项目区绿化率,有效地改善项目区内的小气候。环境绿化工程,采用乔、灌、草立体绿化方案,增加地表植被覆盖,有效地控制降雨及地表径流的侵蚀作用;植物根系固结土壤,提高了地表土体的抗蚀性能力,能很好地保护土壤,涵养水分,从长远来看其水土保持功能显著,同时有利于控制环境污染,美化环境。

金正大工程管理

47

余干县2014年瑞洪中学校舍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4.4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4.4.1 劳动安全措施

1、严格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人员疏散、消防设备设计均应符合规范规定。

2、建筑物应进行防雷设计,电器设备设置保护接地装置。 3、建立完善的消防系统,加强防火意识教育。

4、由专人对本项目范围内定时进行清扫、清洗和洒水防尘。 5、定期对公共设施进行消毒杀菌处理,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 6、严格执行有关行业的职业卫生及劳动保护的规程规范和标准,保证本项目内的各类人员的健康安全。

7、健全防护保障措施,杜绝各类危险事故的形成和产生。 §4.4.2 消防措施

一、设计依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二、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该项目的防火建筑分类为二类,耐火等级为二级。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等极 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h) 防火墙 承重墙、楼梯间、电梯井和住宅单元之间的墙 非承重外墙、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 房间隔墙 柱 梁 楼板、疏散楼梯、屋顶承重构件 吊顶 耐火等级 二级 不燃烧体3.00 不燃烧体2.00 不燃烧体1.00 不燃烧体0.50 不燃烧体2.50 不燃烧体1.50 不燃烧体1.00 难燃烧体0.25 48

墙 金正大工程管理

余干县2014年瑞洪中学校舍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建筑消防

建筑物内部设计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 利用整个校区规划道路网,在各区域内形成顺畅的消防环线。 新校区建筑群的内院短边长度超过24米时有消防通道,满足防车进出。

根据宿舍建筑人流大,并且有阵发性的活动规律规划将人流集中的建筑沿主干道两侧布置,结合广场作为瞬时疏散面。

单体建筑均按多层建筑防火规范要求进行设计。 四、消防给水 1、消防用水量

消防用水量

名称 室内消水栓系统 室外消火栓系统 用水定额(L/S) 20 25 火灾延续时间(h) 2 2 备注 2、室外消防栓系统

室外消防栓系统沿校区主要道路布置环状管网(DN150),环状管网上设有阀门,设有地上式消火栓。在主干道的一侧每隔120米设室外消火栓,以保证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不超过150米。

3、室内消防栓系统

消防给水管道布置成环状,消防竖管的布置应保证同层内相邻两

金正大工程管理

49

余干县2014年瑞洪中学 校舍改造工程建设项目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江西金正大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2014年6月

余干县2014年瑞洪中学校舍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

第1章 项目总论 .................................................. 5

§1.1 项目背景.......................................................................................................................... 5

§1.1.1 项目名称 ........................................................................................................... 5 §1.1.2 项目承办单位 ................................................................................................... 5 §1.1.3 项目拟建地点 ................................................................................................... 8 §1.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 8 §1.1.5 项目建设背景 ................................................................................................... 8 §1.1.6 项目建设必要性 ........................................................................................... 10 §1.2 项目规模及实施进度 .................................................................................................. 10

§1.2.1 项目规模 ....................................................................................................... 10 §1.2.2 建设期 ........................................................................................................... 11 §1.3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11 §1.4 社会效益分析 .............................................................................................................. 11

第2章 项目建设条件及场址选择 ................................... 13

§2.1 项目建设条件 .............................................................................................................. 13

§2.1.1 地理位置及概况 ........................................................................................... 13 §2.1.2 建设条件 ....................................................................................................... 16 §2.1.3 交通条件 ....................................................................................................... 16 §2.1.4 水电条件 ....................................................................................................... 16 §2.1.5 内部条件 ....................................................................................................... 17 §2.1.6 自然环境条件 ............................................................................................... 17 §2.2 场址选择...................................................................................................................... 19

§2.2.1 场址现状 ....................................................................................................... 19 §2.2.2 场址条件 ....................................................................................................... 19 §2.2.3 施工条件 ....................................................................................................... 19 §2.2.4 其它 ............................................................................................................... 19

第3章 主要建设内容及建设方案 ................................... 20

§3.1 主要建设内容 .............................................................................................................. 20 §3.2 设计依据...................................................................................................................... 20 §3.3 规划设计理念 .............................................................................................................. 20 §3.4 设计原则...................................................................................................................... 21 §3.5 主要场所布置方案 ...................................................................................................... 21 §3.6 场地竖向设计 .............................................................................................................. 22 §3.7 建筑空间与风格 .......................................................................................................... 22 §3.8 建筑造型设计 .............................................................................................................. 23 §3.9 消防设计...................................................................................................................... 23 §3.10 结构设计.................................................................................................................... 24 §3.11 给水 ............................................................................................................................ 27 §3.12 排水方案.................................................................................................................... 29 §3.13 强电 ........................................................................................................................... 30 §3.14 防雷 ........................................................................................................................... 33

金正大工程管理

余干县2014年瑞洪中学校舍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15 弱电 ........................................................................................................................... 34 §3.16 管线综合工程 ............................................................................................................ 38 §3.17 消防规划.................................................................................................................... 38 §3.18 环境规划.................................................................................................................... 39 §3.19 规划实施措施 ............................................................................................................ 39 §3.20 无障碍设计 ................................................................................................................ 40 §3.21 安全卫生与环保 ........................................................................................................ 40

第4章 环保与消防............................................... 42

§4.1 环境保护措施 .............................................................................................................. 42

§4.1.1 设计依据 ....................................................................................................... 42 §4.1.2 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 ........................................................................... 42 §4.1.3 控制污染和生态变化的初步方案 ............................................................... 43 §4.2 环境影响评价 .............................................................................................................. 44 §4.3 水土保持...................................................................................................................... 45 §4.4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 48

§4.4.1 劳动安全措施 ............................................................................................... 48 §4.4.2 消防措施 ....................................................................................................... 48

第5章 节能节水措施 ............................................. 51

§5.1 设计依据...................................................................................................................... 51 §5.2 节能措施...................................................................................................................... 51

第6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 ........................................... 54

§6.1 项目组织...................................................................................................................... 54 §6.2 项目管理...................................................................................................................... 54

§6.2.1 项目实施管理 ............................................................................................... 54 §6.2.2 项目财务管理 ............................................................................................... 54 §6.2.3 项目的管理职责 ........................................................................................... 54 §6.3 项目监督...................................................................................................................... 55 §6.4 项目评价...................................................................................................................... 56

第7章 项目实施方案 ............................................. 57

§7.1 项目实施进度 .............................................................................................................. 57 §7.2 质量保证体系 .............................................................................................................. 58

第8章 招投标方案............................................... 59

§8.1 编制依据...................................................................................................................... 59 §8.2 招标范围...................................................................................................................... 59 §8.3 招标组织形式 .............................................................................................................. 59 §8.4 招标方式...................................................................................................................... 60 §8.5 招标内容...................................................................................................................... 60 §8.6 招投标基本情况 .......................................................................................................... 61

第9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62

§9.1 主要编制依据 .............................................................................................................. 62 §9.2 项目总投资估算 .......................................................................................................... 63

金正大工程管理

余干县2014年瑞洪中学校舍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9.3 资金筹措...................................................................................................................... 64

第10章 社会评价 ............................................... 65

§10.1 社会评价的原则和要求 ............................................................................................ 65 §10.2 社会评价的主要内容 ................................................................................................ 65 §10.3 社会影响分析表 ........................................................................................................ 67 §10.4 社会评价结论 ............................................................................................................ 68

第11章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 ........................................ 69

§11.1 项目概况 .................................................................................................................... 69 §11.2 风险估计及初始风险等级判断 ................................................................................ 69 §11.3 社会稳定风险防范措施 ............................................................................................ 72 §11.4 项目风险等级 ............................................................................................................ 73 §11.5 结论 ............................................................................................................................ 74

第12章 结论及建议 .............................................. 76

§12.1 结论 ........................................................................................................................... 76 §12.2 建议 ........................................................................................................................... 77

金正大工程管理

余干县2014年瑞洪中学校舍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规划经批准后要维护规划严肃性,未经论证、批准不得随意改变;

(2)、加强规划宣传,将校园规划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激发师生爱校、建校热情;

(3)、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程序分期建设、逐步配套;

(4)、注重和加强校园环境建设、道路管线改造、安全设施建设,打造独特的校园文化,创造优美校园环境,实现环境育人;

(5)、建立健全规划实施制度,定期进行规划实施情况评价,保障规划实施成效。

§3.20 无障碍设计

本建筑工程无障碍设计采取下列措施:

1、室外人行道按规定设置缘石坡道和触感块材,建筑入口有室内外高差处均设置小于1:12的坡道。

2、残疾人在建筑内部可通过走道到达所有位置,每层平面无高差,所有走道和门洞宽度符合无障碍通行的规定要求。

3、公共厕所设置残疾人厕位。

4、校区人行入口与城市人行道的高差及校区内部各部分之间的高差均采用1:12坡道连系。

§3.21 安全卫生与环保

1、风管与设备均采用软连接。管道和设备均采用减振措施。

金正大工程管理

40

余干县2014年瑞洪中学校舍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风管材料采用不燃型材料。

3、公共卫生间排风机设在屋顶,风机选用低噪声并做隔声罩。 4、本工程实验室排出的有毒污水经处理后符合排放标准后排入市政管网。

5、为防止交叉感染,公共卫生间的蹲式大便器用脚踏式冲洗,小便器和脸盆用感应式开关或龙头。

6、二次供水符合GB17051-1997标准;室内空气质量符合GB/T18883-2002标准;室内噪声符合GB50118-2010标准。

金正大工程管理

41

余干县2014年瑞洪中学校舍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4章 环保与消防

项目所在地空气标准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BB3095-1996)中二级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三类水域标准。区内空气质量良好,无污染源。

拟建地点无有较大污染的工业企业及相应设施。用地范围附近主要以民用建筑为主。区内空气环境质量良好,水质清澈,非常适合项目的建设。

§4.1 环境保护措施

§4.1.1 设计依据

1.1国务院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

1.2国家计委,国家环境保护委员会(87)国环字第002号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

1.3环境质量标准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标准; (3)《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一级标准; 1.4污染物排放标准

(1)《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 343-2010); (2)《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318-2000); (3)《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4.1.2 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

一、建设期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

金正大工程管理

42

余干县2014年瑞洪中学校舍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项目建设将进行土方的开挖,水泥、砂石等建筑材料的运输、装卸、筛选、搅拌时产生的粉尘,施工运输车辆产生的道路扬尘。

2、由于项目的建设需进行大量的土方作业,将扰动地表、坡面、破坏原有植被,同时会引起地形、地貌的改变和水系流向的改变,因此会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

3、施工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打桩机、混凝土搅拌机、电锯等设备运转将产生一定的噪声,噪声声压级一般为80~100DB(A)。

4、施工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建筑垃圾,根据调查分析,施工中平均每平方米建筑面积产生垃圾约300kg。

二、营运期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 1、废气

营运期大气污染源主要为校区往来的汽车排放的尾气、燃油锅炉产生的废气,主要污物为TSP、NO2、SO2。

2、废水

废水主要污染物为SS、CODCR、BOD5、NH3-N,预计其初始排放浓度分别为300mg/L、400mg/L、200mg/L、50mg/L。

3、固体废弃物

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生活垃圾。 §4.1.3 控制污染和生态变化的初步方案

一、施工期控制污染和生态变化的初步方案

1、施工中产生的扬尘可采用洒水方式降尘。总体布置时尽量考虑施工过程中填方和挖方的平衡,以减少土方的工程量和运输量。

金正大工程管理

43

余干县2014年瑞洪中学校舍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为减少施工中水土流失量,道路和基础开挖等尽量选择在非雨季期施工,并及时清运多余的余土。

3、各种施工机械尽量安排在昼间工作,打桩机则禁止夜间施工,施工现场设置墙以降低施工噪声。

二、营运期控制污染的初步方案

1、根据不同的功能区,使交通路线形成一个合理的路线,减少汽车尾声的排放和噪声的污染。

2、室内卫生间采用污、废水分流系统,排水系统均设置专用通气立管。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与废水一并排入校园内污水管网。

3、室外采用雨、污水分流排水系统,雨水排入校园内雨水管。 4、设备专人管理,加强保养与维修,保证其良好运行状态和效率。 5、进出校区的车辆限制行使路线及速度,禁鸣喇叭。 6、生活垃圾由清洁车搬运到指定堆放点。

7、所有通风机组、水泵基础等均考虑减震、消声措施。

§4.2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是人类生态、繁衍、发展的基础,我们的建设必须坚持发展与环境兼顾的方针,注意保护和改善环境。

由于本项目主要污染源为工作人员及学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行人随弃的纸屑和残渣。不产生对环境有危害的化学有害物资,只要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对环境不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金正大工程管理

44

余干县2014年瑞洪中学校舍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47.65m3/d。

五、雨水量计算:采用上饶市暴雨强度公式计算。 Q=Ψ.q.F

Q—设计雨水流量(l/s) q—设计暴雨强度(l/s.ha) Ψ—径流系数 取Ψ=0.6 P—设计重现期 取P=3(年) T—设计降雨历时

—地面积水时间 =5(min) —管内流行时间 (min)

m—折减系数 明管m=1.2 暗管m=2.0

§3.13 强电

一、设计依据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7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TJl6—2008 《火灾自动报警设计规范》GB50116—1998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2011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金正大工程管理

30

余干县2014年瑞洪中学校舍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规范》2009年版等国家现行规范。 二、变配电系统:

1、本工程属二类多层,应急照明、消防用电按二级负荷供电,其余用电按三级负荷供电。

2、供电电源:校园供电由市网引一路独立的10KV电源供电;高压配电电压采用10KV,低压配电电压为0.4/0.23V。根据学校负荷分布情况,在校区内设一个专用变配电房,由市网引独立的一路电源引至校区内专用变配电房。项目供电由校区内专用变配电房引一路低压电源供电。

三、负荷估算:本项目规划区内用电负荷约为180.40 KW,综合需要系数KX取0.85,则总计算负荷为153.34 KW。用电负荷计算详见下表。

用电负荷估算

负荷名称 宿舍楼 厕所 运动场 预留 合计 面积 用电指标 (m2) (W/m2) 2000.00 60 200.00 20 8000.00 5 安装容量(kW) 120.00 4.00 40.00 10% 180.40 四、配电系统:采用单回路电缆辐射式供电。 五、线路敷设:

在校内主要道路侧设置断面l尺寸为0.8 m×0.8 m的电缆沟,位

金正大工程管理

31

余干县2014年瑞洪中学校舍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置在人行道上。电缆的敷设主要沿电缆沟内敷设及埋地敷设,在穿越道路处及进出建筑物时,进行穿网管保护。

1.动力干线均采用YJV-1KV型铜芯电缆穿金属管敷设至各层配电箱,照明分支线采用BV-500V型铜芯线穿阻燃塑料管暗敷,其导线穿管管径为:2根穿PVC16;3-4根穿PVC25;5-6根穿PVC32。

2.室内所有弱电线路为经线槽后再穿PVC管暗敷;电铃系统导线、广播线、有线电视系统不与其它系统导线共管。

六、电气照明 1、电气照明:

照度标准按照《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进行设计。

学校用房的平均照度

房 间 名 称 普通教室、书法教室、语言教室 音乐教室、史地教室、合班教室 实验室、自然教室 微型电子计算机教室 琴房 舞蹈教室 美术教室、阅览室 风雨操场 办公室、保健室 饮水处、厕所、走道、楼梯间 应急照明 平均照度(Lx) 150 150 200 150 150 200 100 150 20 走道疏散照明 10 LX 规定照度的平面 课桌面 实验桌面 机台面 谱架面 地面 课桌面 地面 课桌 地面 专用配电室、柴油发电机房 200 LX 水泵房 100 LX 2、该工程设计的照明种类有正常照明,应急照明,值班照明,室外照明。

金正大工程管理

32

余干县2014年瑞洪中学校舍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各场所等格栅荧光灯具,选用高纯铝镜面反射材料,双抛物面。要求光输出比≥60,配三巷式荧光灯(Ra≥80,色温4000k)。

4、卫生间、空调采用单独回路,除壁挂空调机外插座回路采用漏电断路器保护。

5、室外照明采用庭院灯,光电自动开关控制,漏电开关保护。 6、应急照明采用自备柴油发电机供电。 七、保安措施

1.本工程接地型式采用TN-C-S系统,重复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及弱电接地等采用联合接地体,接地电阻R<1欧姆。

2.所有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如:穿线钢管、配电箱(柜)箱体、单相三孔插座的接地孔等)安装高度低于2.4m灯具及其它电气设备外露不带电的部分均应与接地保护线(PE)可靠连接。PE支线应与PE干线相连接,不得串接连接。

3.所有弱电室外电缆入户端在施工时,均应应设置适配的信息浪涌保护器。

4.本工程在每层卫生间进行局部等电位联结设计,用BVR-1X4线使局部等电位排同热水器插座PE线相连,同时卫生间地面和墙面内的钢筋网、金属管道和构件等均须与局部等电位端子排连接,具体作法详见国标02D501-2《等电位联结安装》。

§3.14 防雷

1、本工程按三类防雷建筑设计要求设防。

2、本工程接地形式采用TN—S制,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电缆入

金正大工程管理

33

余干县2014年瑞洪中学校舍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户后中性线必须做重复接地,所有用电设备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均可靠接零。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道、金属线槽及电气设备的接地端子均与防雷接地装置连接,构成总等电位联结。所有卫生间等处做局部等电位联结。

3、采用联合接地方式。避雷引下线利用建筑物柱内或剪力墙内两根φ≥l6主钢筋由上而下可靠焊接作为引下线。利用建筑物基础、桩基及承台内主筋作接地极,接地电阻不大于l殴姆:变压器中性点工作接地、防雷接地、电气保护接地等电荷联合用同一接地。

4、屋面避雷采用直径l2镀锌圆钢沿四周檐口暗敷,要求隔2 m设一高30cm的避雷小针,在屋面组成不大于20×20 m或24×16 m避雷网格,外墙上的栏杆、金属门窗等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

5、弱电设备接地:采用BV-500V一35mm2铜芯塑料绝缘线穿钢管保护引至底层的弱电小间的接地端子箱。

6、所有弱电系统电源进线开关处设置浪涌过电压保护器。 7、在配电间低压开关柜变压器进线柜设置一级浪涌过电压保护器。所有从室外进入的配电线路均设置二级浪涌。

8、过电压保护器。浪涌过电压保护器相应的线路均设置开关保护。

§3.15 弱电

一、设计依据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规范》2009年版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6

金正大工程管理

34

余干县2014年瑞洪中学校舍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民用建筑电话通讯管设计标准》DBJ13-08-92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7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2001年版)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43—2012等国家现行规范。

各工种提供的技术资料。 二、设计范围及内容: 1)通讯与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 2)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 3)消防广播系统。 4)安保电视监控系统。 三、电话系统

规划预测电话指标为下:

学生宿舍:49间(按8名学生/间计);管理用房:1间。 宿舍楼电话总门数估算为50门。按1:1.6放线比放线,则线路容量为80门。根据学校电信特点,在学校中心区设一容量为100门的虚拟网,由电信局光缆接入。在校区内沿干道埋地敷设电信电缆,各主要区设电话交接箱。

金正大工程管理

35

余干县2014年瑞洪中学校舍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四、校园广播系统

设置一套校园广播设备,对各公共场所提供广播信号。可根据需要分区进行广播。在建筑物内,无吊顶场所设置壁挂式扬声器,有吊顶场所设置嵌入式扬声器,室外结合路灯灯杆或采用草坪音箱等方式设置扬声器。

五、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消防广播系统:

1)、设计选用LD128E型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

2)、本设计采用二总线型火灾报警系统,所有报警地址点及联动模块均接在报警和控制总线上,对现场火灾情况进行监测及控制。消防栓泵、防排烟风机采用多线联动控制器控制。

3)、联动控制器控制对象

①、消防栓灭火设施:通过消火栓按钮或联动控制器控制消防泵的启停,并显示其工作、故障状态,显示消火栓按钮的动作部位。

②、防排烟设施:启动有关部位的排烟风机、正压风机和排烟阀,并接受其动作信号。

③、非消防电源切除:在消防中心联动或变电所手动切除有关部位的非消防电源,并接受其反馈信号。

④、火灾应急广播:自动切换着火层及相邻上、下层的背景广播为应急广播。

4)、火灾事故照明:火灾发生时,在消防中心控制所有的应急照明灯处于点亮状态。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线均采用阻燃型铜芯绝缘导线,导线穿钢管暗敷时,敷设在非燃烧体结构内,其保护层厚度不小

金正大工程管理

36

余干县2014年瑞洪中学校舍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于3cm,在弱电井或吊箱内采用线槽或穿钢管敷设,并在金属管或者金属线槽上涂防火涂料。

5)、接地:在消控中心设置专用接地板。采用共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接地干线选用BV-1X25mm2铜芯绝缘导线。

六、防盗及监控系统:

消控中心设有防盗报警及监控设备。在主入口及楼梯入口处设有摄相机,实行24小时监控并在中心机房随时记录出入人员的情况。

七、接地

所有弱电系统的工作接地均引自弱电接地端口箱,且该箱与建筑的联合接地系统连接,接地电阻不大于l欧姆。

八、通风、排烟设计 1、通风、防排烟

卫生间进行机械排风。换气频率15次/秒;高低压配电单独设立进行机械送、排风,换气频率10次/秒。

2、消防合用前室和防烟楼梯间

在发生火灾时,为保证前室有25~30Pa,楼梯间有40~50Pa的正压值,防烟楼梯问采取自然排烟,消防合用前室采用机械正压送风系统,正压风机均设置在屋顶,合用前室每层设一个常闭风口,火灾时,打开着火层及着火层上一层,下一层风口。该系统由消防中心集中控制。

金正大工程管理

37

余干县2014年瑞洪中学校舍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16 管线综合工程

校园工程管线主要是给水、排水、电力、电讯管线。均实行地下敷设。一般情况下,电力、污水管道布置在道路的西、北侧,给水、电信管道布置在道路的东、南侧。

各种管线均平行道路中心布置,管线距建筑物的距离由近至远的顺序依次是电信、电力、给水、污水。地下管线相互交叉时,各种管线垂直方向的相互关系由潜至深的一般次序为:电力、电信、给水、污水。各种管线均须与建筑物、绿化设施保持规范的间距要求。

§3.17 消防规划

(1)根据“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的要求,把预防火灾的发生放在首位,千方百计地防止和减少火灾的发生。重视校园消防宣传工作,利用各种形式开展消防宣传,增强消防法制观念,提高师生防火警惕性、自觉性和积极性。

(2)消防通道与防火间距:校园路规划应保证消防通道平行距离在160米之内,且主要道路宽度不得小于3.5米。

(3)有效解决消防水源,合理布局消防设施。结合校园给水管网的布局,在校园内设置消防给水管网,其给水管道直径不小于200mm,主次干道的一侧每隔120M设立室外消火栓,以保证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不超过150M。在校内区域形成顺畅的消防环线。

(4)因各栋建筑总高度均低于24M。各建筑按照多层消防规范的要求设置疏散通道,楼梯等。

金正大工程管理

38

余干县2014年瑞洪中学校舍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5)消火栓管道:管径DN>=100mm用无缝钢管镀锌,沟槽式配件连接;管径DN<100mm采用热镀锌钢管;丝扣连接。

§3.18 环境规划

重视整体生态环境建设。结合校园周边生态环境特征,合理利用自然地形,灵活布局校园建筑,进行绿色设计,使建筑协调、自然地融入校园环境景观体系;校区景观、绿化、小品结合地方自然特性,突出生态适宜性,体现校园文化特质,营造环境教学素材。校园环境景观体系建设应保护、利用并有机融入区域环境景观系统,营造多层次、有特色、和谐的整体校园环境。

(1).校区规划体现积极主动的环保意识,在保护的基础上更注重营造环境。

(2).减少新建设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将有污染源的建筑适当集中,并尽量布置在基地主导风向的下风侧,减少对中心区的污染,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

(3).利用基地的有利因素治园,上人屋面做覆土植被,不上人屋面与部分墙面布置绿化爬藤,从而形成多层次的空间绿化效果,创造生态宜人环境,熏陶和培养师生的环保意识。

(4).设置袋装垃圾收集点,收集生活垃圾,由清洁车统一运出,减少二次污染。

§3.19 规划实施措施

科学规划,分期实施。

金正大工程管理

39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余干县瑞洪中学在线全文阅读。

余干县瑞洪中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2684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