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5加油站安全评价毕业论文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1970-01-0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西安市防10.防雷、防静电装置应有资质部门出具的检测报告。 雷设施检B 测中心出合格 具的合格报告 11.加油加气站的汽油罐车和液化石油气罐车卸车场地,应设罐车卸车时用的防雷电接地装置,并宜设置能检测跨接线及监视接地装置状态的静电接地仪。 12.在爆炸危险区域内的油品、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管道上的法兰、胶管两端等连接处应用金属线跨接。当法兰的连接螺栓不少于5根时,在非腐蚀环境下,可不跨接。 GB50156-2002设置静A (2006年版) 电接地卡合格 及报警器 第10.3.2条 法兰的GB50156-2002连接螺栓A (2006年版) 少于5根合格 时,均跨第10.3.3条 接 13.建筑物经公安消防部门验收合格。 14.每2台加油机应设置不少于2只4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或1只4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和1只泡沫灭火器。加油机不足2台按2台计算。 15.地下储罐应设35kg推车式干粉灭火器1个,当两种介质储罐之间的距离超过15m时,应分别设置。 16.一、二级加油站应配置灭火毯5块,沙子2m3;三级加油站应配置灭火毯2块,沙子2m3。 17.其余建筑的灭火器材配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的规定。 A 符合要求 合格 GB50156-2002设置8kgA (2006版) 第9.0.10条 第2款 (2006版) 第9.0.10条 第4款 GB50156-2002(2006版) 第9.0.10条 第6款 GB50156-2002(2006版) 第9.0.10条 第7款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6台 35kg推车式干粉灭火器2个 灭火毯、合格 GB50156-2002罐区设置A 合格 A 沙子数量合格 符合要求 A 符合要求 合格 注1、类别栏标注“A”的,属否决项;类别栏标注“B”的,非否决项; 注2、根据现场实际确定的检查项目全部合格的,为符合安全要求; 注3、A项中有一项不合格,视为不符合安全要求;

注4、B项中有5项以上不合格的,视为不符合安全要求,少于5项(含5项)为基本符合要求;

41

注5、对A、B项中的不合格项,均应整改,但整改后必须由评价机构认定,达到要求也视为合格,并修改评价结论。

注6、表中“-”代表无此项或此项为非检查项。

加油站与站外建构筑物距离安全评价检查表如表5-2所示;

表5-2 加油站与站外建构筑物距离安全评价检查表 站外设施 方向 参照物 罐区 居民楼 北侧 通气管口 加油机 罐区 某某北段 西侧 通气管口 加油机 罐区 居民楼 南侧 通气管口 加油机 罐区 居民楼 东侧 通气管口 加油机 标准要求距离(m) 12 12 12 8 8 8 12 12 12 12 12 12 实际距离 (m) 20 20 35 >8 >8 12 20 20 35 20 20 35 三类民用建筑 三类民用建筑 主干路 备注 三类民用建筑 加油站内设施防火间距安全评价检查表如表5-3所示: 表5-3 加油站内设施防火间距安全评价检查表

相邻建构筑物名称 与埋地油罐 与站房 与站区围墙 燃煤锅炉房、燃煤厨房 与密闭卸油点 与站房 与道路、与围墙 燃煤锅炉房、燃煤厨房 燃煤锅炉房、燃煤厨房 与站房 与站房 燃煤锅炉房、燃煤厨房 规范要求/m 0.5 4 3 18.5 3 4 3 18.5 15 5 5 15 实际距离/m 0.5 31.2 30 19 >3 31.2 30 19 19 31.2 13 >15 备注 埋地油罐 通气管口 密闭卸油点 加油机 评价小结:加油站“A”、“B”类检查项有些方面不合格。根据加油站安全评价检查表的规定,该加油站基本符合安全要求。

42

5.2 对某某加油站工艺单元的定量评价

对于某某加油站工艺单元的定量分析运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对其进行安全评价。即:D=L×E×C。 (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由于加油工艺单元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发生事故,但可能性小,可以设想,故根据表4-1可知,L应取值为0.5。

(2)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由于加油工艺单元是工作人员经常接触的,其影响整个加油站的正常运行与安全,所以工作人员在每天工作时间内都会触及,必须对其监管、检查,故由表4-2可知E取值为6。 (3)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结果(C)

由于加油工艺单元是工作人员经常接触的,也是加油车辆接触的。所以。综上所述,可知本单元发生事故可能造成严重伤残,故由表4-3查得C值为7。

确定了上述3个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作业条件的分值,并按公式D=L×E×C进行计算,即可得危险性分值为

D=0.5×6×7=21

评价小结:由表4-4可知该加油工艺单元危险性分值D=21处于20~70之间,其危险等级属于“一般危险,需要注意”的范畴。

5.3 对某某加油站储油库单元的定量评价

储油罐单元是一个容易引起火灾和爆炸的场所,该加油站的油罐区设置了4个容积均为50m3的埋地油罐,其中3个为汽油罐,1个为柴油罐,即最大的汽油储量为150m3,0#柴油储量为50m3。本次采用1993年推出的美国道化学公司(DOW)“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第七版),对该站的火灾、爆炸危险性进行定量评价。 (1) 确定物质系数(MF)

物质系数MF,查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方法(第七版)附表A,汽油的物质系数MF=16。

(2) 确定火灾、爆炸危险指数(F&EI)

如表5-4所示:

表5-4 加油站埋地油罐火灾、爆炸指数表 工艺过程中的物料:汽油、柴油 操作状态:设计-开车-正常操作-停车 1.一般工艺危险(F1)

确定MF的物质:汽油、 危险系数采用危险系数 物质系数(MF):汽油16 43

范围 基本系数 A.放热化学反应 B.吸热反应 C.物料处理与输送 D.密闭式或室内工艺单元 E.通道 F.排放和泄露控制 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1) 2.特殊工艺危险 基本系数 A.毒性物质 B.负压(<500mmHg=66.66KPa) C.罐装易燃液体 D.粉尘爆炸 E.压力 F.低温 G.易燃及不稳定物质的重量 物质重量(kg)物质燃烧热(J/kg×106) H.腐蚀与磨损 I.泄露—接头和填料 J.使用明火设备 K.热油、热交换系统 L.转动设备 特殊工艺危险系数(F(2) 工艺单元危险系数(F3=F1×F(2) 火灾、爆炸指数(F&EI=F3×MF) 注1:无危险时系数用0.00

①工艺中的液体及气体 ②储存中的液体及气体 ③储存中的可燃固体及工艺中的粉尘 1.00 0.30~1.25 0.20~0.40 0.25~1.05 0.25~0.90 0.20~0.35 0.25~0.50 1.00 0.20~0.80 0.50 0.50 0.25~2.00 0.20~0.30 0.10~0.75 0.10~0.15 0.15~1.15 0.50 汽油 1.00 1.00 0.00 0.50 0.00 0.00 0.00 2.50 1.00 0.20 0.00 0.00 0.00 0.16 0.00 0.25 0.20 0.10 0.10 0.00 0.00 2.01 5.03 80.4 由表可知汽油的灾爆炸危险指数(F&EI)=80.4,与表4-6中查得危险指数相比较,属II级,较轻危险程度。因此,某某加油站的危险等级为2级,固有危险程度属于较轻。

(3) 确定暴露区域面积

依据公式(4-3)、(4-4),可得: 暴露区域半径为

R=0.84×0.3048×80.4=21m 暴露区域面积为

44

S=212π=1384m2 (4) 确定暴露区域财产更换价值

暴露区域内的财产价值可由区域内含有的财产(包括在存的物料)的更换价值来确定,跟据相关资料知,该加油站场暴露区域成本约为400万人民币,增长系数可取为1.1,故由公式(4-5)计算得:更换价值=400×0.82×1.1=361万人民币。

(5) 确定危害系数

危害系数是由单元危险系数和物质系数按图5-1确定的,查得150m3汽油的HF=0.58。

图5-1 物质系数与危害关系

(6) 确定基本最大可能财产损失

基本最大可能财产损失是由暴露区域内的财产价值与危害系数相乘得到的。根据图5-1所示的物质系数与危害系数的关系,查得危害系数为0.58,危险系数表明1384m2的暴露面积区域将有58%遭受破坏。由公式(4-6)计算可得:

基本最大可能财产损失=361×0.58=209.38万人民币 (7) 计算安全补偿系数(C)

某某加油站储油库安全补偿系数如表5-5所示:

表5-5 该储油库安全补偿系数 项 目 1.工艺控制安全补偿系数 a.应急电源 b.冷却装置 c.抑爆装置 d.紧急切断装置 e.计算机控制 f.惰性气体保护

补偿系数 0.98 0.97~0.99 0.84~0.98 0.96~0.99 0.93~0.99 0.94~0.96 采用补偿系数* 汽油 1.00 1.00 0.90 1.00 1.00 1.00 45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 目 学生姓名 学号 加油站安全现状评价 专业班级 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某某加油站概况与安全生产现状; (2)某某加油站的危险、危害因素分析; 设计(论文)内容及基本要求 (3)某某加油站重大危险源辨识; (4)评价单元划分及评价方法的选择; (5)各单元定性、定量评价; (6)评价结论及对策措施。 基本要求: (1)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献,熟悉安全评价的相关理论及方法; (2)熟悉某某加油站的工艺过程,收集相关资料; (3)对文献和加油站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 (4)要有定量的评价分析; (5)按学校要求完成英文文献翻译(不低于一万五千字符); (6)按学校要求撰写课题的开题报告; (7)按学校要求和任务书的要求进行论文撰写。 设计(论文)起止时间 设计(论文)地点 指导教师签名 系(教研室)主任签名 学生签名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某某加油站安全现状评价研究

摘 要:加油站是为各种机动车辆添加油料的专用场所,是储存和经营危险化学品的重要地点。其主要的危险化学品有汽油和柴油等,一旦发生事故,不易控制,同时造成的后果也相当严重,进行安全评价可有效预防事故发生,减少事故,对全过程、全方位提供安全指导。

本文是对某某加油站进行安全现状评价,通过大量材料的调查研究,论述了国内外安全评价的发展现状、加油站安全现状、 安全评价的目的和意义。通过收集加油站资料,分析加油站的工艺流程,对加油站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结合加油站的这些特点,将其划分为三个评价单元:辅助单元、加油工艺单元、储油库单元。其中,对辅助单元运用安全检查表法进行了定性分析,运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和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法分别对加油工艺单元和储油库单元进行定量分析。

经过分析得知该加油站的辅助单元基本符合要求,加油工艺单元和储油罐单元都处在较安全的状态。最后针对安全管理、加油工艺、总平面布局及电气消防设施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对策措施,得到安全评价结论。

关键词:加油站;安全评价;道化学分析法;对策措施。

Safety Assessment for the Taihua Road’s Gas Station

Abstract: Gas station is a special place for all kinds of motor vehicles to refuel.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place for storage and management of hazardous chemicals. The main hazardous chemicals are petrol and diesel, which are difficult to control when accident occurs,and the consequences are also quite serious . Safety evaluation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accidents .It can also provide safe guidance of the whole process. This article is an assessment of Taihua station safety status. Through a large amount of material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afety evaluation and the situation of gas station security evaluation. Through collecting the gas station information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technological process of gas station, this article analysis and research the Possible risk factors in the gas station.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as station, evalu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units: auxiliary unit , refueling process units, oil deports and auxiliary unit. Among all above safety check list method is used for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using the operation conditions risk assessment method of chemical fire and explosion index method, respectively, the refueling process units and units of oil depots in quantitative analysis.

Assessments indicate that auxiliary unit of the gas station basically meet the requirements. Fuel cell process units and tanks are in a safer state. It also put forward safety assessment conclusion and some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of security management, refueling craft, overall layout and electrical fire control facilities at the end of this article.

Keywords: gas station; safety assessment; Dow Chemical analysis; countermeasures.

目 录

1 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课题的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 1.2.1 国外安全评价现状 .................................................................................. 2 1.2.2 我国安全评价现状 .................................................................................. 3 1.3 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 4 1.4 本文的技术路线................................................................................................... 4 2 某某加油站工艺流程分析.............................................................................................. 6 2.1 某某加油站简介................................................................................................... 6 2.2 某某加油站工艺流程........................................................................................... 7 2.2.1 储油工艺.................................................................................................... 7 2.2.2 卸油工艺 .................................................................................................. 7 2.2.3 加油工艺.................................................................................................... 8 2.2.4 油气回收工艺............................................................................................ 8 2.3 本章小结............................................................................................................... 9 3 某某加油站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1 3.1 危险危害性分析................................................................................................. 11 3.1.1 汽油的理化特性...................................................................................... 11 3.1.2 柴油的理化特性 .................................................................................... 12 3.1.3 汽油、柴油的物质危害性分析.............................................................. 13 3.2 经营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4 3.2.1 工艺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5 3.2.2 作业过程的危险、危害因素辨识.......................................................... 15 3.2.3 其他过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21 3.2.4 自然条件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21 3.2.5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22 3.3 本章小结 ......................................................................................................... 22 4 评价单元划分与评价方法选择.................................................................................... 23 4.1 某某加油站安全评价单元划分......................................................................... 23 4.1.1 评价单元的概念...................................................................................... 23 4.1.2 划分评价单元的目的和意义.................................................................. 23 4.1.3 评价单元划分的原则.............................................................................. 23

I

4.1.4 某某加油站安全评价单元划分.............................................................. 24 4.2 加油站安全现状评价方法的选择 ................................................................... 24 4.2.1 安全现状评价的定义.............................................................................. 24 4.2.2 安全现状评价目的 ................................................................................ 24 4.2.3 安全现状评价内容.................................................................................. 24 4.2.4 安全现状评价工作程序.......................................................................... 24 4.2.5 评价方法选择原则.................................................................................. 25 4.2.6 评价方法的选择过程.............................................................................. 25 4.2.7 某某加油站安全评价方法选择.............................................................. 26 4.3 评价方法的介绍................................................................................................. 26 4.3.1 安全检查表法.......................................................................................... 26 4.3.2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28 4.3.3 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 30 4.4 本章小结............................................................................................................. 35 5 某某加油站定性定量评价............................................................................................ 36 5.1 对某某加油站的定性评价................................................................................. 36 5.2 对某某加油站工艺单元的定量评价................................................................. 43

5.3 对某某加油站储油库单元的定量评价............................................................. 43 5.4 本章小结 ........................................................................................................... 47 6 某某加油站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48 6.1 安全对策措施的基本要求和遵循的原则......................................................... 48 6.1.1 安全对策措施的基本要求...................................................................... 48 6.1.2 制定安全对策措施的原则...................................................................... 48 6.2 对策措施............................................................................................................. 49 6.2.1 安全管理方面的对策措施...................................................................... 49 6.2.2 加油工艺的对策措施 ............................................................................ 52 6.2.3 总平面布局的对策措施 ........................................................................ 52 6.2.4 电气及消防设施的对策措施.................................................................. 53 6.3 本章小结 ........................................................................................................... 54 7 结论................................................................................................................................ 55 参考文献 ............................................................................................................................. 56 致 谢 ............................................................................................................................. 57

II

5 某某加油站定性定量评价

5.1 对某某加油站的定性评价

依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等标准规范,对某某加油站即其总平面布置、安全管理、加油工艺及设施、电气及消防设施采用安全评价检查表进行评价,如表5-1所示:

表5-1 加油站安全评价检查表

项目 项目检查内容 类别 依据 实际情况 结果 管理制度齐全,合合格 格 有培训合格的培训合格 证书 1.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A 国安全生产法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第四条 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 中华人民共和2.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经过培A 国安全生产法 训,考核合格,并取得上岗资格。 第二十条 安 全 管 理 单 元 其他从业中华人民共和3.其他从业人员经本单位专业培训或委托人员未经不合B 国安全生产法 专业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资格。 过培训合格 第二十一条 格 中华人民共和4.特种作业人员经有关监督管理部门考核无特种作A 国安全生产法 — 合格,取得上岗资格。 业人员 第二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5.有安全管理组织,配备专职(兼职)安全配备专职A 国安全生产法 合格 管理人员。 安全员 第十九条 6.危险化学品经营销售单位应当有健全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危险化学品经有健全的A 营许可证管理岗位安全合格 办法 第六条 操作规程 编制了应急救援预不合案,未能格 够定期演练 7.建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对人员进行培训,按演练计划进行演练。 B AQ/T 9002—2006

36

8.重大危险源应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告知从中华人民共和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按规定将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B 国安全生产法 已经登记 合格 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第三十三条 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GB50156-2002A (2006版) 三级站 第4.0.2条 1.在城市建成区内不应建一级加油站。 合格 2.油罐、加油机和通气管口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GB50156-2002表4.0.4的规定。 油罐、加油机和通GB50156-2002气管口与B (2006版) 站外建构合格 筑物的防第4.0.4条 火距离符合要求 3.加油站的工艺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25m以及小于等于GB50156-2002表4.0.4中防火距离的1.5倍时,相邻一侧应设置高度不低于2.2m的非燃烧实体围墙。 加油站的工艺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大于GB50156-2002表4.0.4中防火距平 离的1.5倍且大于25m时,相邻一侧应设置面 隔离墙,隔离墙可为非实体围墙。 布 置 4.加油站内设施之间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单 GB50156-2002表5.0.8的规定。 元 GB50156-2002B (2006版) 符合要求 合格 第5.0.1条 GB50156-2002B (2006版) 符合要求 合格 第5.0.8条 GB50156-2002B (2006版) 分开设置 合格 第5.0.2条 GB50156-2002(2006版) 站内道路B 合格 符合要求 第5.0.3条 第1、2款 GB50156-2002(2006版) 混凝土路B 合格 面 第5.0.3条 第3款 GB50156-2002无油性植B (2006版) 合格 物 第11.3.1条 5.车辆入口与出口应分开设置。 6.站内单车道宽度不应小于3.5m,双车道宽度不应小于6m,站内道路转弯半径不宜小于9m,进出口道路的坡度不得大于6%。 7.站内停车场和道路路面不应采用沥青路面。 8.站内不得种植油性植物。

37

GB50156-2002A (2006版) 第6.1.2条 GB50156-2002油罐人孔2.油罐的人孔,应设操作井。 B (2006版) 第6.1.5条 GB50156-20023.油罐的各结合管应设在油罐的顶部。 4.汽油罐与柴油罐的通气管应分开设置,管口应高出地面4m或以上,沿建筑物的墙(柱)向上敷设的通气管口,应高出建筑物顶1.5m以上,其与门窗的距离不应小于加 4m,通气管公称直径不应小于50mm,并通气管管口距离围墙不应小于油 安装阻火器。3m(采用油气回收系统时不应小于2m)。 工 艺 及 设 6.油罐顶部覆土应不小于0.5m,周围加填沙5.油罐的量油孔应设带锁的量油帽。 B B GB50156-2002通气管设(2006版) 第6.2.14条 置符合要合格 求 B (2006版) 第6.1.8条 符合要求 合格 设置操作合格 井 埋地油罐 合格 1.加油站的汽油罐和柴油罐,严禁设在室内或地下室内。 GB50156-2002(2006版) 第6.1.11条 GB50156-2002B (2006版) 第6.1.6条 GB50156-2002B (2006版) 第6.1.9条 GB50156-2002A (2006版) 第6.2.1条 GB50156-2002B (2006版) 第6.1.4条 GB50156-2002(2006版) 第6.2.10条 GB50156-2002B (2006版) 第6.2.12条 管道未穿过站房 合格 符合要求 合格 密闭卸油 合格 符合要求 合格 符合要求 合格 符合要求 合格 施 子或细土厚度应不少于0.3m。 单 应向下伸至罐内距罐底0.2m元 7.油罐进油管,处。 8.油罐卸油必须采用密闭卸油方式。 9.当油罐受地下水或雨水作用有上浮的可能时,应采取防止油罐上浮的措施。 10.油管线应埋地敷设,管道不应穿过站房等建(构)筑物;穿过车行道时,应加套管,B 两端应密封。 11.管线设计压力应不小于0.6MPa。 符合要求 合格

38

GB50156-2002B (2006版) 第6.2.9条 符合要求 合格 12.卸油软管、油气回收软管应采用导电耐油软管,软管公称直径不应小于50mm。 13.采用油气回收系统时,应满足GB50156-2002第6.2.3的要求(油罐车上的油气回收管道接口,应装设手动阀门;密闭卸油管道的各操作接口处,应设快速接头及闷盖。宜在站内油气回收管道接口前设手动阀门;加油站内的卸油管道接口、油气回收管道接口宜设在地面以上;油罐应设带有高液位报警功能的液位计) 14.加油站的固定工艺管道宜采用无缝钢管。埋地钢管的连接应采用焊接。在对钢管有严重腐蚀作用的土壤地段直埋管道时,可选用耐油、耐土壤腐蚀、导静电的复合管材。 15.加油机不得设在室内。 GB50156-2002未采用油B (2006版) 第6.2.3条 气回收系— 统 GB50156-2002B (2006版) 第6.2.8条 GB50156-2002A (2006版) 第6.2.4条 GB50156-2002B (2006版) 第6.2.6条 B (2006版) 第6.2.7条 管道材质符合要求 合格 加油机没设在室内 非自吸式加油机 合格 16.自吸式加油机应按加油品种单独设置进油管。 合格 GB50156-2002铭牌标注17.加油枪的流速应不大于60L/min。 18.加油场地及加油岛设置的罩棚,有效高度不应小于4.5m,罩棚边缘与加油机的平面距离不应小于2m,罩棚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制作。 19.加油岛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加油岛、加气岛应高出停车场的地坪0.15~0.2m。 2 加油岛、加气岛的宽度不应小于1.2m。 3 加油岛、加气岛上的罩棚支柱距岛端部,不应小于0.6m。 20.加油站内的采暖通风设施应符合GB50156-2002第11.1的要求。 GB50156-2002B (2006版) 第11.1节 符合要求 合格 B GB50156-2002加油岛设(2006版) 第5.0.5条 置符合要合格 求 B 流速不大于60L/min 罩棚高度大于4.5m,非燃烧材料 合格 合格 GB50156-2002(2006版) 第5.0.4条

39

GB50156-2002B (2006版) 第10.1.3条 符合要求 合格 1.一、二级加油站的罩棚、营业室,均应设事故照明。 2.加油站设置的小型内燃发电机组,其内燃机的排烟管口,应安装阻火器。排烟管口至各爆炸危险区域边界的水平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a、排烟口高出地面4.5m以下时不应小于5m; b、排烟口高出地面4.5m以上时不应小于3m。 3.电气线路宜采用电缆并直埋敷设,当采用电缆沟敷设电缆时,电缆沟内必须充沙填实。电缆不得与油品、热力管道敷设在同一电 气 及 消 防 设 施 单 元 沟内。 4.加油站内爆炸危险区域以外的站房、罩棚等建筑物内的照明灯具,可选用非防爆型,但罩棚下的灯具应选用防护等级不低于IP44级的节能型照明灯具。 5.爆炸危险区域内的电气设备选型、安装、电力线路敷设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的规定。 6.油罐必须进行防雷接地,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 7.埋地油罐与露出地面的工艺管道相互做电气连接并接地。 8.独立的加油站或邻近无高大建(构)物的加油站,应设可靠的防雷设施,如站房及罩棚需要防直雷击时,要采用避雷带保护。 9.防雷、防静电装置及其接地电阻必须符合GB50156-2002第10.2、10.3的要求。 GB50156-2002B (2006版) 第10.1.4条 柴油发电机 合格 GB50156-2002B (2006版) 第10.1.6条 第10.1.7条 GB50156-2002B (2006版) 第10.1.9条 GB50156-2002A (2006版) 第10.1.8条 GB50156-2002B (2006版) 第10.2.1条 GB50156-2002A (2006版) 第10.2.4条 GB50156-2002B (2006版) 第10.2.5条 GB50156-2002B (2006版) 第10.2.2条 第10.3节 防雷设施符合要求 合格 符合要求 合格 电缆敷设符合要求 合格 照明灯具符合要求 合格 爆炸危险区域划分合格 符合要求 接地符合 要求 合格 接地设置及电阻符合格 合要求

40

安全评价方法选择过程有所不同,一般可按图4-1所示的步骤选择安全评价方法。

选择安全评价方法 明确被评价系统能够提供的 基础数据和资料 收集安全评价方法 分析被评价系统 明确评价目标 图4-1 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过程

在选择安全评价方法时,应首先详细分析被评价的系统,明确通过安全评价要达到的目标,即通过安全评价需要给出哪些安全评价结果,然后应了解尽量多的安全评价方法,将安全评价方法进行分类整理,明确被评价的系统能够提供的基础数据、工艺参数和其他资料,然后再结合安全评价要达到的目标,选择合适的安全评价方法。

4.2.7 某某加油站安全评价方法选择

根据各生产单元生产工艺的特点,结合评价方法的选择原则,各评价单元选用的评价方法如下:

辅助单元采用安全检查表法;加油工艺单元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储油库单元采用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

4.3 评价方法的介绍

4.3.1 安全检查表法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是依据相关的标准、规范,对工程和系统中已知的危险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一般工艺设备、操作、管理有关的潜在危险性和有害性进行判别检查的方法。该方法事先把检查对象分成若干个子系统,以提问或打分的形式,将检查项目列表。

安全检查表分析方法包括三个步骤,即建立合适的安全检查表、完成分析以及编制分析结果文件。安全检查表法是以经验为主的方法,可用于安全生产管理

26

和对熟知的工艺设计、物料、设备或操作规程的分析,也可用于新工艺的早期开发阶段。

根据经验或系统分析的结果,把评价项目自身及周围环境的潜在危险集中起来,列成检查项目清单,评价时依据清单逐项检查和评定。由于该法王要是凭经验进行分析和评定的定性方法,所以经常同评分法结合使用,根据评定的总分来确定安全的程度。安全检查表的作用如下:

(1) 安全检查人员能够根据检查表预定的目的、要求和检查要点进行检查,做到突出重点,避免疏漏和盲目性,及时发现和查明各种危险和隐患。

(2) 针对不同的对象和要求编制相应的安全检查表,可以实现安全检查的标准化,同时也可以为设计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提供安全设计的有用资料。

(3) 依据安全检查表进行检查,是督促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实施和纠正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有效方式。它能克服因人而异的检查结果,提高检查水平,同时也是进行安全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

(4) 它可以作为安全检查人员或现场作业人员履行职责的凭据,有利于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检查表的编制流程如图4-2所示。

系统(装置) 子系统(分装置) 部件、组件 构成要素、功能 附加形象 标准、规范、流程 人、机、环境 事故情报等资料 管理 安全检查表

图4-2 安全检查表编制程序

设想危险、推论的事故 发生频率、处理方法

在编制安全评价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7

(1) 检查表的整体性和目的性。编制出的检查表应反映检查所要达到的目的及被检查对象的全貌,只有检查表的结构体现出整体性和目的性的要求,才能为全面真买评价打下良好基础。

(2) 检查表内容条款,可从人的因素、管理因素、机器设备因素、环境因素四个万面来确定,力求内容充满。

(3) 安全检查表的内容条款不宜过多或过少,更不可漏项。多了会繁琐,不利于评价;少了,则评价不真实;漏项,易酿成事故。一般在15-20条为宜。 (4) 突出重点。针对检查评价的目的和要求,处理好一般和重点的关系,在把握整体性的同时,做到重点突出。 4.3.2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美国的K.J.格雷厄姆(Keneth.J.Graham)和金尼(Gilbert.F.Kinney)研究了人们在具有潜在危险环境中作业的危险性,提出了以所评价的环境与某些参考环境的对比为基础,将作业条件的危险性作为因变量,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E)及危险严重程度(C)为自变量,确定了他们之间的函数式。根据实际经验,他们给出了3个自变量的各种不同情况的分数值,采取对作评价的对象根据情况进行打分的办法,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其危险性分数值,再在危险程度等级表或图上查出其危险性分数值对应的危险程度。 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半定量风险评价方法。它是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个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二员伤亡风险大小的,这三个因素是: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E——人体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后果。先确定三个因素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来评价危险性的大小,即D=L×E×C。D值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少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或减轻事故损失,直至达到容许范围。 具体评价步骤为:

(1) 以类比作业条件比较为基础,由熟悉类比作业条件的人员组成专家组。

(2) 由专家组成员按规定标准给L、E、C分别打分,取三组分值集的平均值作为L、E、C的计算分值。用计算的危险性分值(D)来评价作业条件的危险性等级。 赋分标准为:

①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定性表达了事故发生概率。必然发生的事故概率为1,规定对应的分值为10;绝对不发生事故的概率为0,而生产作业中不存在绝对

28

不发生事故的情况,故实际上不可能发生事故的情况对应的分值为0.1;以此为基础规定其他情况相对应的分值,见表4-1。 表4-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值L 分数值 10 6 3 1 0.5 0.2 0.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完全可能预料 相当可能 可能,但不经常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极不可能 实际上不可能 ②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时间越多,受到伤害的可能性越大,相应的危险性也越大。规定人员连续出现在危险环境的分值为10,最小的分值为0.5,分值0表示人员根本不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情况没有实际意义。具体打分的标准见表4-2。

表4-2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分值E 分数值 10 6 3 2 1 0.5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连续暴露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每周一次暴露 每月一次暴露 每年几次暴露 非常罕见的暴露 ③ 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结果(C)

造成事故或危险事故的人身伤害或物质损失可在很大范围内变化,以工伤事故而言,可以从轻微伤害到许多人死亡,其范围非常宽广。因此,K·J·格雷厄姆和G·F·金尼把需要救护的轻微伤害的可能结果对应分值规定为1,以此为一个基准点;而将造成许多人死亡的可能结果规定为分值100,作为另一个参考点。在两个参考点1~100之间,插入相应的中间值,列出表4-3所示的可能结果的分值。

表4-3 事故造成的后果分值C 分数值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29

100 40 15 7 3 1 大灾难,十人以上死亡 灾难,数人死亡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严重伤残 有伤残 轻伤,需救护 ④ 危险性(D)与危险等级划分

确定了上述3个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作业条件的分值,并按公式

D=L×E×C (4-1) 进行计算,即可得危险性分值。据此要确定其危险性程度时,则按下述标准进行评定。

由经验可知,危险性分值在20以下的环境属低危险性,一般可以被人们接受,这样的危险性比骑自行车通过拥挤的马路去上班之类的日常生活活动的危险性还要低。当危险性分值在20~70时,则需要加以注意;危险性分值70~160的情况时,则有明显的危险,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同样,根据经验,当危险性分值在160~320的作业条件属高度危险的作业条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危险性分值在320分以上时,则表示该作业条件极其危险,应该立即停止作业直到作业条件得到改善为止,详见表4-4。

表4-4 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 危险性分值(D) >320 160—320 70—160 20—70 <20 危险程度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4.3.3 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

由美国道化学公司(Dow's Chemical Co.)提出的“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简称道氏法)是以以往事故的统计资料、物质的潜在能量和现行安全防灾措施的状况为依据,以单元重要危险物质在标准状态下发生火灾、爆炸或释放出危险性潜在能量的可能性大小为基础,同时考虑工艺过程的危险性,计算单元火灾、爆炸指数(F&EI),确定危险等级。

30

道化学法以能代表重要物质在标准状态下的火灾、爆炸或放出能量的危险潜在能量的“物质系数”为基础,分别计算特殊物质的危险值、一般工艺危险值和特殊工艺危险值,再通过一定的运算得出“火灾、爆炸危险指数”,并根据指数的大小对化工装置的危险性程度进行分级,同时根据不同的等级提出相应的安全预防措施和建议。

由于该评价方法切合实际、科学合理,并提供了评价火灾、爆炸总体危险的关键数据,可以与“化学暴露指数指南”(第2版)及其他工艺数据联合使用,形成一个风险分析软件包,能更好地剖析生产单元的潜在危险,因此,已被世界化学工业及石油化学工业公认为最主要的危险指数评价法。道化学法评价要点如图4-3所示:

特制系数MF 火灾爆炸指数F&EI 特种物质 危险度 指数 <20 20-40 40-60 60-75 75-90 >90 安全措施 危险性 低 轻 中等 较大 很大 对策 任意 提案 劝告 必须 根据有关技术 标准讨论 选取工艺单元 一般工艺过程 危险度 特定工艺过程 危险度 用清单分析检查基本的防火防爆措施 根据有关法律和法规检查 记录采取安全措施

图4-3 道化学评价法评价要点

31

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计算程序图如图4-4所示:

1.选取工艺单元 2.确定物质系数(MF) 3.计算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1) 3.计算特殊工艺 危险系数(F2) 4.确定单元危险系数(F3=F1×F2) 6.计算安全补偿系数 (C=C1×C2×C3) 5.确定火灾、爆炸指数(F&EI=F3×MF) 7.确定暴露面积 8.确定暴露区域内财产的更换价值 9.确定基本MPPD 9’确定危害系数 10.确定实际MPPD 11.确定实际MPPO 12.确定实际BI

图4-4 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计算程序图

具体评价程序如下:

(1) 选择工艺单元

进行危险指数评价的第一步是确定评价单元。单元是装置的一个独立部分,与其它部分保持一定的距离,或用防火墙、防爆墙、防护堤等与其它部分隔开。 一套生产装置包括许多工艺单元,但计算火灾、爆炸指数时,只评价那些从损失预防角度来看影响比较大的工艺单元,这些单元可称评价单元。工艺单元的划分要根据设备间的逻辑关系而定。

选择工艺单元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潜在化学能(物质系数);②工艺

32

单元中危险物质的数量;③资金密度(每平方米美元数);④操作压力和操作温度;⑤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历史资料;⑥对装置操作起关键作用的单元,如热氧化器。

(2)确定物质系数(MF)

在火灾、爆炸指数的计算和其他危险性评价时,物质系数(MF)是表述物质由燃烧或其他化学反应引起的火灾、爆炸中释放能量大小的内在特性,是最基础的数值。 物质系数是由美国消防协会规定的物质的可燃性Nf和化学活性(或不稳定性)Nr决定的。许多物质的物质系数,可直接由表查得。物质系数表如表4-5所示:

表4-5 物质系数确定

气体及液体的可燃性包括挥发性固体 不燃物(暴露在816℃热空气中5分钟不燃烧) F.P.>93.3℃ 93.3℃≥F.P≥37.8℃ F.P<37.8℃B.P≥22.8℃ F.P<22.8℃ NEPA325M及49 Nf=0 Nf=1 Nf=2 Nf=3 Nf=4 Nr=0 Nr=1 Nr=2 Nr=3 Nr=4 1 4 10 16 21 14 14 14 16 21 24 24 24 24 24 29 29 29 29 29 40 40 40 40 40 可燃性粉尘(Kst是指在16L或稍大的密封容器中,用强点火源作的试验值) St-1(Kst<200barm/s=St-2(Kst=201~300barm/s)St-3(Kst>300barm/s) 16 21 2 可燃性固体 厚度>40mm(木板、镁锭、纸卷) 厚度<40mm(粒状非粉尘物质)多孔物、纤维、粉状物 4 10 16 14 14 16 24 24 24 29 29 29 40 40 40 16 21 24 24 24 24 29 29 29 40 40 40 Nr=1,加温加压条件下稳定性较差的物质;Nr=2,加温加压下易于发生剧烈化学反应变化的物质;Nr=3,本身能发生爆炸分解或爆炸反应,但需强引发源或引发前必须在密闭状态下加热的物质;Nr=4,在常温常压下自身易于引发爆炸分解或爆炸反应的物质。

(3) 计算火灾、爆炸指数(F&EI) 火灾爆炸指数按下式计算:

F&EI=F3×MF (4-2) 式中:F3--工艺单位危险系数,F3=F1×F2(F3值的正常范围为1-8,若大于8也按最大值8计);

33

MF--物质系数; F1--一般工艺危险系数; F2--特殊工艺危险系数。

求出F&EI后,按下表确定其火灾、爆炸危险等级。火灾、爆炸危险等级表如表4-6所示:

表4-6 火灾、爆炸危险等级 F&EI 危险程度 危险等级 1-60 最低 I 61-96 较低 II 97-127 中等 II 128-158 高 IV >159 非常高 V (4) 确定暴露区域面积 暴露区域半径为

R=0.84×0.3048×(F&EI) (4-3) 该暴露半径表明了单元危险区域的平面分布,它是一个以工艺设备的关键部位为中心,以暴露半径为半径的圆。

暴露区域面积为

S=πR2 (4-4)

实际暴露区域面积=暴露区域面积+评价单元面积

(5) 确定暴露区域内财产更换价值

暴露区域内的财产价值可由该区域内含有的财产的更换价值来确定。 更换价值=原来成本×0.82×价格增长系数 (4-5) 式中系数0.82是考虑事故时有些成本不会被破坏或无需更换,如场地平整、道路、地下管线和地基、工程费等。如果更换价值有更精确的计算,这个系数可以改变。

(6) 确定危害系数

危害系数由单元危险系数(F3)曲线和物质系数(MF)曲线的交点来确定。它表示单元中的物料或反应能量释放所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的综合效应。 (7) 计算最大可能财产损失(基本MPPD)

基本最大可能财产损失是假定没有采用任何一种安全措施来降低的损失,其计算式为:

基本MPPD= 暴露区域的更换价值×危害系数

=更换价值×危害系数 (4-6) (8) 计算安全补偿系数(C) 安全补偿系数为:

C=C1×C2×C3 (4-7) 式中:C--安全措施总补偿系数;

34

C1-工艺控制补偿系数; C2-物质隔离补偿系数; C3-防火措施补偿系数。

(9) 计算实际最大可能财产损失(实际MPPD)

实际最大可能财产损失=基本最大可能财产损失×安全措施补偿系数 (4-8) 它表示在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后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 (10) 计算最大可能工作日损失(MPDO)

估算最大可能工作日的损失是为了评价停产损失(BI),根据物料储量和产品需求的不同状况,停产损失往往等于或超过财产损失。MPDO可由依据标准规范根据实际MPPD查出。

(11) 计算停产损失(BI)

BI=(MPDO/30)×VPM×0.7 (4-9)

式中VPM--月产值 0.7---固定成本和利润

最后根据造成损失的大小确定其安全程度。

4.4 本章小结

本章通过介绍划分单元的概念、目的和意义以及划分原则,将该加油站划分为三个评价单元(辅助单元、加油工艺单元、储油库单元);对安全现状评价的定义、目的等进行介绍后,针对已经划分好的评价单元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最后介绍了与本文相关的三种评价方法。

通过分析与研究,本文将对辅助单元采用安全检查表法进行定性分析、加油工艺单元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储油库单元采用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进行定量分析。

3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5加油站安全评价毕业论文在线全文阅读。

2015加油站安全评价毕业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2632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