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小学数学《比的应用》教学设计与反思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0-2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小“目标教学模式”备课表

课题 比的应用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与分数的联系,已掌握简单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一个课例,掌握了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方法,不仅能有效地解决生活、工作中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也为以后学习“比例”“比例尺”奠定了基础。 教材对于按比例分配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曾遇到过,甚至解决过,每个简析 学生都有一定体悟和经验,但是对于这种分配方法没有总结和比较过,没有一个系统的思维方式。通过今天的学习,将学生的无序思维有序化、数学化、系统化,总结并内化成学生的一个巩固的规范的分配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比在生活、生产和数学中的应用,能用比的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教学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采用合理方法目标 的实践能力。 3、情感价值观:体会数学的价值,在学习中进行积极思维的情感渗透。 课时1课时 安排 预习 自学例题,完成书本做一做 教学流程 目标分解 通过生活事例解决,体会按比分配的意义,探索按比分配的方法 达标教学 教学操作内容、程序(实施) 一、引入新课: 1、情景创设,提出问题: 要搬运100箱书籍.六4班去了男同学13人,六5班去了7人。下面的三种分配方案哪个比较合理些? A、 六4班搬50箱 六5班搬50箱 B、 六4班搬40箱 六5班搬60箱 C、 六4班搬70箱 六5班搬30箱 2、探索解决方法(出示数学问题): 要搬运100箱书籍。六4班和六5班去搬书的人数比是13:7,如果按照人数分配,那么他们应该分别搬几箱? (1) 学生自主探索解决方法。 (2) 汇报交流。介绍自己的方法,说解决思路。 (A、根据六4班和六5班去搬书的人数比是13:7可以知道六4班应该占分配总数的13/20,六5班占分配总数的7/20,就是分别求出100的13/20和100的7/20是多少? B、根据六4班和六5班去搬书的人数比是13:7知道总份数是20

份,把总数平均分成20份,求出每份是多少,再用每份数乘以各个数对应的份数求出各部分数量) 通过应用比较,了解“比的应用”的结构特点,概括解决方法。 二、练习与应用: 1、揭示课题:比的应用。 (在生活和生产中,经常有这一类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去分配的情况,这就是比的应用) 2、练习应用。课堂作业25页第1题。 3、比较小结。 刚才我们都是根据比的应用在解决问题。 了解这类题的特点:这两道题有什么共同特点?解决的方法怎样? (已知一个总数量和各部分的比,求每部分的量) (方法1:先根据比求出总份数,再求出每一份是多少?再根据每一部分的份数,求出各部分数量) (方法2:先根据比求出总份数,用总数乘以各部分所占的分率) 三、深化练习: 1、生活与生产中的应用: 张叔叔和王伯伯都要把自己公司的场地进行重新用混凝土进行浇筑。为了节约成本,他们决定一起出资购买原料请建筑队来施工。请你根据下面的信息帮他们算一算。 A、混凝土共需要20吨。为保证质量,水泥、沙子和石子的比必须是2:3:5。 B、张叔叔公司共有工人56人,场地面积2700平方米;王伯伯公司共有工人42人,场地面积1800平方米; C、这次施工总花费15万元。 问题1:水泥、沙子和石子各需购买多少吨? 问题2:张叔叔和王伯伯各分摊多少费用比较合理? 独立完成后交流解决的方法。 (师:当没有明确按照什么来进行分配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寻找合理的分配标准,这样才能正确公平地进行分配) 2、数学中的应用: 1、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为1:2:3,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是多少度?这是个什么三角形? 2、用铁丝扎长方形框架,长、宽的比必须是2:3,铁丝长50厘米,那么扎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厘米? 质疑:对于上面的题目有疑问吗?(第1题分配的总数在哪里?) (第2题验证长和宽式20和30厘米吗?为什么?) 通过应用比的知识解决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应用”及解决方法,培养主动搜索信息的能力

课堂总结 深化“比的应用”的解决方法。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比的应用,你认为在应用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 2、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目标★课堂作业第2-4题 达成★★三(4)班学生有40人,有乐器特长的人数与总人数比是1:4,有乐器特长的练习 学生有几个?

教学反思:

“比的应用”这个内容以前叫“按比例分配”,我总觉得还是以前的说法比较明确清楚一点,不过这个是题外话,不说它了。

对于“比的应用”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曾遇到过,甚至解决过,每个学生都有一定体悟和经验,但是对于这种分配方法没有总结和比较过,没有一个系统的思维方式。通过今天的学习,将学生的无序思维有序化、数学化、系统化,总结并内化成学生的一个巩固的规范的分配方法。

分析教材的时候,我认为这个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应该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课前我让学生自学了例题后再完成做一做的练习,发现有70%左右的能够正确解决(有一部分是问了家长后完成的)。了解了一部分不会做的学生,说是看不懂例题。确实,例题中是把一种浓缩清洁液按一定的比去稀释,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远,而且还画了一个按不同比稀释的瓶子,确实不好懂。我想如果是学生有一定生活经验的例子的话,看不懂例题的应该会不太多了。不过即使预习不懂也没有关系,一般的学生通过新课的学习后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既然方法的掌握不是难点,我就把这堂课的重点放在了应用上面。我的思路是这样的,按比分配的这类题型,有其特有的固定模式,难免会有学生学习后其实并没有掌握按比分配的思想,而只是“依样画葫芦”,这样在教学上肯定是不到位的。所以我在练习设计的时候,出现了多种形式,有的从题目中直接找不出总数,有的分配的总数其实不是题目中所出现的总数,也

有的没有直接告诉分配的比,而要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去选择。通过这样的多种练习,学生突破了既定的思维定势,在应用中体会到了按比分配的真正内涵。

这节课的优点可能就在教学的设计上吧,自己也还觉得满意。但是由于自己的教学能力的问题,在教学上总是感觉不到位不流畅,该让学生讲清楚地地方没讲清楚,特别是没有抓住重点句子:XX和XX的比是A:B,你知道了什么?没有让学生理解清楚。课堂上学生的表达能力也不好,这都是我的教学上的问题。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人教版小学数学《比的应用》教学设计与反思在线全文阅读。

人教版小学数学《比的应用》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2457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