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辽宁省鞍山市第十八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复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1970-01-0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辽宁省鞍山市第十八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

复习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一、选择题:

1.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A.0°E、160°W B.20°W、160°E C.0°、180°W D.90°E、90°W 2.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用数字式比例尺表示是:( ) A.1∶10000000 B.1∶100 C.1∶1000000 D.1∶100000 3.关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山地的迎风坡气温都比背风坡高 B.山地的迎风坡气温都比背风坡低 C.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水比背风坡少 D.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水比背风坡多 4.造成地球日益变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数量日益增大 B.地震日益增多

C.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日益增大 D.大气中尘埃日益增多 5.一天当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

A.正午 B.正午后的任一时刻 C.正午前后12时 D.正午过后的2时左右 6.下列地区人口稠密的是:( )

A.热带雨林地区 B.地势高峻的高原山 C.高纬度严寒地区 D.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区 7.下列国家中,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是:( )

A.印度 B.英国 C.美国 D.日本

12.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是:( )

A.亚洲 B.北美洲 C.南美洲 D.南极洲 13.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基督教三教的圣城是:( )

A.麦加 B.巴格达 C.耶路撒冷 D.大马士革 14.居民使用英语,大多属于白色人种的发达国家是:( )

A.俄罗斯 B.法国 C.美国 D.巴西 15.成为亚洲与非洲分界线的是:( )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白令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16.下图天气符号,表示的天气状况是:( )

A.阴转小雨,西北风六级 B.多云转小雨,东南风六级

1

C.晴转大雨,东南风六级 D.阴转小雨,西北风三级 17.我国新疆降雨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深居内陆,距海远 B.纬度偏高,气温低

C.海拔高,海风吹不到 D.距海不远,但受山脉阻挡 18.下列地区以黑种人为主的是:( )

A.北美洲、南美洲 B.非洲的北部 C.非洲的南部 D.东亚、东南亚 19.泰国的的国教是:( )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喇嘛教 20.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都有聚落 B.聚落的形成与自然条件无关 C.富有特色的传统民居应加以保护 D.聚落的发展破坏了人类居住条件 21.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

A.汉语 B.英语 C.阿拉伯语 D.西班牙语 22.下列属于发达国家的是:( )

A.中国 B.法国 C.巴西 D.泰国 23.下列国家中,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有:( )

A.印度 B.中国 C.巴西 D.日本 24.关于国际合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贸易组织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B.发达国家总是向发展中国家出售原料购进产品 C.欧洲联盟简称欧佩克 D.联合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 25.世界最大的岛屿是:( )

A.马达加斯加岛 B.大不列颠岛 C.格陵兰岛 D.加里曼丹岛 26.下列国家中,经济最发达的是:( )

A.韩国 B.日本 C.印度 D.印度尼西亚 27.在全年炎热多雨的热带,乡村聚落中常见:( )

A.冰屋 B.窑洞 C.高脚屋 D.平顶房 28.地跨亚欧两洲及东西半球的国家是:( )

A.俄罗斯 B.埃及 C.土耳其 D.美国 29.下列高原中,平均海拔最高的是:( )

A.西伯利亚高原 B.东非高原 C.青藏高原 D.巴西高原 30.下列地点中,位置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 A.165°E,20°N B.21°W,7°N C.15°W,25°S D.15°W,25°N 31.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

A.6357千米 B.6371千米 C.6378千米 D.6336千米 32.不涉及地理知识的内容是:( )

A.天气和气侯 B.河流和湖泊 C.思想和感情 D.语言和宗教 33.魏格纳提出了:( )

A.日心说 B.海底扩张说 C.大陆漂移假说 D.板块学说 34.位于亚洲与欧洲分界线上的是:( )

2

A.巴拿运河 B.苏伊士运河 C.乌拉尓山、乌拉尓河 D.尼罗河 35.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

A.亚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南极洲 36.当鞍山的中学放寒假时,澳大利亚处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7.甲地位于120°E,40°N,乙地位于100°E,20°N,乙地位于甲地的:( ) A.东南方 B.东北方 C.西北方 D.西南方 38.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叫:( )

A.岛屿 B.半岛 C.海湾 D.大陆 39.聚落是:( )

A.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B.工厂和学校,因为在那里人们可以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 C.人群集中的地方,如超市或集贸市场

D.从事不同职业人们的住宅,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有分散有集中 40.下面国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大和最小的是

A.巴西 B.尼日利亚 C.英国 D.美国

41.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座房子,房子四面的窗户都对着北方,应当说这样的房子是可能的,你认为应该建在:( )

A.北极点上 B.赤道和0°经线的交叉点上 C.南极点上 D.赤道和180°经线的交叉点上 42.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 )

A.欧洲、北美洲 B.欧洲、亚洲 C.南极洲、亚洲 D.非洲、南美洲 43.某山山脚下温度为22℃,山顶温度为10℃,这座山相对高度约为

A.600米 B.3666米 C.200米 D.2000米 4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指:( )

A.天气 B.气候 C.温度 D.季节 45.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大多发生在:( )

A板块内部 B地壳比较稳定的地带 C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 D.岩层褶皱、断裂地带

三、综合题:

3

1.看图,回答问题:

A点位于 经 度, 纬 度。B点位于中低高纬的 纬度。

A在B的 方,C在B的 方,D在B的 方。A点所处的温度带是 ,B点所处的温度带是 。

2.回答下列问题: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①地形: 。

②土壤: 。 ③水资源: 。 ④交通: 。 3.读右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上写出七大洲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 (2)在图上写出四大洋名称:,⑧ ,⑨ ,⑩ ,⑾ 。 (3)在图上适当位置写出五带名称:

(4)五带中有阳光直射的是________,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既没有阳光直射又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四季变化最显著的是________。

4

6.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为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环境下生活的人们设计房屋。(可以用语言叙述,也可以用画画的形式表现) 4.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小河流向是从 方流向 方。

(2)水电站在学校的 方,医院在学校的 方。 (3)图中水电站与农机站间的直线距离有 km。

5.读等高线地形图,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

C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 在这幅图中,

最高点的海拔至少在_______米以上。

②图中A处位于B处的___________方向。 ③如果要从A、B两处爬山,则选择从_____处爬山要容易些。

7.根据下表的数据,完成下列各小题: 月份 气温(℃) 降水(毫米) 1 13 40 2 11 80 3 14 77 4 17 102 5 22 160 6 24 210 7 26 140 8 27 120 9 25 98 10 23 20 11 19 26 12 15 20 (1) 在坐标网络中,请你绘出此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2) 分析此地最热月出现在 月,最冷月出现在 月,气温年较差 ℃。 (3) 降水主要集中在 月。

(4) 归纳此地的气候特点是:夏季 ,冬季 。

七年上册地理复习题(二)

5

一、选择题:

5.下列关于经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经线都是圆 B.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C.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D.本初子午线指180°经线 6.下列关于春分日的描述,正确的是:( )

A.9月23日前后 B.太阳直射在赤道上 C.这时北半球昼长夜短 D.南半球是春季 7.当美国纽约是正午时,中国北京是:( )

A.正午 B.傍晚 C.早晨 D.深夜 8.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澳大利亚悉尼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A.昼短夜长 B.昼长夜短 C.昼夜等长 D.极昼期间 9.两位同学分别从上海和武汉沿着各自所在地的经线向北走, 他俩相会的地点在:( )

A.北极圈 B.北极 C.南回归线 D.南极 10.北半球的冬季是:( )

A.1、2、3月 B.3、4、5月 C.IO.Il、12月 D.12、l、2月 11.下列几种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

1A.1:500000 B.5000000 C.0 50千米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500千米

12.下列地图中,图幅大小相同,所表示的内容最详细的是:( ) A.世界地图 B.亚洲地图 C.中国地图 D.北京市地图 13.某考察队从A地出发,向南行200千米,再向东行进400千米,再向北行进200千米,发现又回到了A地,则A地的位置为:( )

A.南极 B.北极 C.经度0°,纬度0° D.30°E,90°S 14.下列四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

45° 55° 40° 60° 55° 56° 45° 48°

45° 40° 45° 15°

6

55° 20° 46° 16° A B C D 15.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包围的大洲是:( )

A.北美洲 B.南美洲 C.南极洲 D.大洋洲 16.跨经度最多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17.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火山、地震多分布在:( )

A.大陆内部 B.大陆边缘 C.板块内部 D.板块边缘 18.下面的证据中,能证明海陆是不断变化的是:( )

A.庞贝古城的消失 B.太平洋洋底发现许多瓷器 C.在山上旅游拾到一块贝壳 D.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人们发现了古河流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 19.印度半岛属于:( )

A.印度洋板块 B.亚欧板块 C.非洲板块 D.太平洋板块 20.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和最大的岛屿分别位于:( )

A.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 B.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C.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 D.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

21.魏格纳从哪两个洲的轮廓吻合得到启发,而开始研究大陆漂移的:( ) A.亚洲、欧洲 B.南美洲和北美洲 C.非洲和南美洲 D.南极洲和大洋洲 22.下列传述中,描述天气的是:( )

A.四季如春 B.山前桃花山后雪 C.终年炎热干燥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3.一天中气温最高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 )

A.2点和下午2点 B.14时和日出前后 C.午后2点和8点 D.12点和20点 24.按照一般规律,下列地点中温度最高的是:( )

A.10°S B.45°S C.30°N D.60°N 25.南北纬30°-40°附近的大陆东岸:( )

A.夏季少雨,冬季多雨 B.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C.春季多雨,秋季少雨 D.常年湿润多雨 26.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方被称为世界的“雨极”,它是:( )

A.印度的乞拉朋齐,位于山地的迎风坡 B.巴西的亚马孙河口,位于赤道附近 C.夏威夷群岛,位于太平洋上 D.好望角,位于非洲南端 27.被称为世界“干极”的阿塔卡马沙漠90多年都不曾下雨,它位于:( ) A.南回归线附近,南美大陆的西岸 B.南极大陆

C.远离海洋的亚欧大陆中心 D.非洲撒哈拉沙漠的中心 28.“勿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指:( ) A.气候 B.天气 C.降水 D.温度

29.某地8时、14时、20时、2时观测到的气温分别是6°C、16°C、9°C、5°C,其中在8时和20时测得的降水量分别是16mm、20mm,其日平均气温和日降水量分别是:( )

A.8°C、18mm B.9°C、36mm C.12°20mm D.36°C、18mm

7

30.夏季的白天,陆地和海洋受热情况是:( )

A.陆地增温快,比海洋热 B.陆地增温快,比海洋温和 C.陆地增温慢,比海洋冷 D.海洋和陆地一样热 31.一年之中,南极洲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 A.1月 B.3月 C.7月 D.10月 32.我国庐山成为夏季的避暑胜地,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33.如果北方城市每年需要大量鲜花,除本地鲜花外,广州是重要的供应地, 那么每年广州对北方城市鲜花供应量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4.北非的居民,主要属于:( )

A.白种人 B.黄种人 C.黑种人 D.混血人 35.下列国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A.英国 B.德国 C.巴西 D.尼日利亚

36.世界上的人种分为白种、黄种和黑种三个主要人种,其区分依据是:( ) A.生活习惯特征 B.语言文字特征 C.宗教信仰特征 D.体质方面特征 37.下列地区中,人口较为稠密的是:( )

A.南极大陆 B.巴西亚马孙平原 C.撒哈拉沙漠 D.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

38.下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

人口死亡率3.0 ·④ A.① B.② C.③ D.④ (%)2.0 ·③ 1.0 ·①·②

1.0 2.0 3.0人口出生率(%)

43.下列国家中,属白色人种、信仰基督教、使用英语的是:( )

A.埃及、沙特阿拉伯 B.英国、巴西 C.加拿大、澳大利亚 D.巴基斯坦、伊拉克 44.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的主要差异是:( )

A.人口数量的差异B.人的收入有差异 C.房屋数量有差异 D.从事的生产方式有差异 45.下列地聚落分布密集的地方是:( )

A.高山地区 B.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 C.热带雨林地区 D.荒漠地区

8

46.北极地区气候寒冷,生活在这些地区的因纽特人为了适应这里的环境,修建了:( ) A.窑洞 B.冰屋 C.高架屋 D.四合院 47.世界上有一座城市被称为“水城”,一百多条河流纵横全市,河多桥也多,运河两侧多棕红色屋顶的矮楼,少有高层建筑。这座城市是:( ) A.上海 B.苏州 C.杭州 D.威尼斯

48.我国有一座古城,古朴自然兼有水乡之容、山城之貌,它作为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城市,建筑融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并具有纳西族独特的风采。这座古城是:( )

A.云南丽江古城 B.北京四合院 C.山西平遥古城 D.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竹楼 49.下列划分埃及与苏丹之间国界线的依据中,正确的是:( ) A.山脉 B.河流 C.湖泊 D.纬线 50.下列国家中属于发达国家的是:( )

A.中国 B.日本 C.巴西 D.印度 51.下列国家中没有地跨两大洲的是:( )

A.土耳其 B.巴拿马 C.俄罗斯 D.沙特阿拉伯 52.划分南美洲的阿根廷与智利之间的国界线是:( ) A.河流 B.经线 C.纬线 D.山脉 二、读图题:

A 1.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 10° (1)图中A点的经度是 , · B20° B点的纬度是____。

(2)从东西半球看,A点位于__半球。 170° 170 (3)B在A的___方向。

2.读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列内容 10° 0° 10 (1)读出A、B两点的经纬度A ;B 10° ·A (2)判断A、B两点的半球位置:从南北半球看, 20° A点属于 ,从东西半球看。B点属于 。 30° ·B 3.读下图,完成下列内容: ① ⑦ (1)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五带名称 ②

① ② ③

③ ④_____⑤____

③ (2)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纬线的名称和纬度:

⑥ ⑥名称 纬度___ _ ④

⑦名称_ ___ 纬度_____ ⑤ 4.读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完成下列内容: (1)在图上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写出地球运动至A、B、C、D四个位置时的节气(北半球) A._____ B._____ C._____ D._____

(3)地球公转至A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此时北京的

9

昼夜长短情况是

5.读下图,图上600米表示的是 高度,550米表示的是 A

高度,A地的海拔高度是 米。 600米 6.根据下两幅图填表 B 550米 中国地图 北京市地图 比例尺 海平面 比例尺 1:8000万 A 1:400万 B 比例尺大或小 表示范围的大或小 表示的内容详或略 A

B

7.读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量算两个山顶之间的距离:

(2)判断山顶乙在山顶甲的什么方向?

(3)计算山顶甲与山顶乙的相对高度。

(4)在图中适当位置用字母标出代表的 A、山脊 B、山谷 C、鞍部 D、陡崖

8.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C、D两处登山,何处较为省力?原因是什么?

(2)A、B两山峰之间有高山电缆车相通,电缆车的速度 是300米/分钟,乘电缆车从B山峰到A山峰大约需几分钟 (假设比例尺为1:750000)

10

(3)山峰A的海拔是多少?

9、读亚非欧分界线图,完成下列内容 (1)将图中字母表示的大洲名称写出: A 、B 、C (2)图中数字表示的海域名称是: ① ②

(3)写出欧洲与亚洲的分界线名称:

A 山 b 河 c 山 (4)写出非洲与亚洲的分界线:d 运河。

10.读气温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各月气温大都在 °C以上,气温年较差最 ,属于 带。 (2)B地七月气温约在 °C,一月气温约为 °C,气温年较差为 °C。 (3)A、B、C三地都位于 (南或北)半球。

11.读“某地气温变化和降水量各月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最热月是 月,气温约为 °C; 最冷月是 月,气温约为 °C

(2)该地降水量最多的是 月,降水集中在 季。 (3)该地位于 半球(南或北)。

12.读右两幅气温和降水图,完成下列内容: (1)A、B两地气温年较差大的是 。 (2)读图可判断A地位于 带,

11

B地位于 带(寒、温、热)。

(3)A、B两地中属于终年多雨的是 , 冬季多雨的是 。 13.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山地 坡降水多, 坡降水少。

(2)若海平面平均气温为30°C,那么山顶的气温约为 °C

14.读“世界等温线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从等温线的弯曲状况看,北半球等温线 ,南半球等温线 ,原因是 。 (2) 气温从赤道向两极有什么变化规律?原因是什么?

(3)年平均气温在20°C以上的地带,大致相当于五带中的 带,0°C以下的地

带,大致相当于 带和 带,0°C-20°C地带,大致相当于 带和 带。

15.阅读下面的资料,完成下列内容:材料一:世界人口增长表 年 份 1830 1930 20 1960 30 1975 40 1987 50 1999 60 2001 61 人口(亿) 10 材料--:联合国发表的《2001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说,世界人口到2050年将增加50%,即从2001年的61亿增加到93亿。报告说,世界人口目前正以每年1.3%也就是7700万人的速度增长,其中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1)根据表格数据,在右侧绘制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 (2)说明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16.下表为某地一年中气温和降水量统计数据,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

12

月 气温 (°C) 1 5.2 2 7.7 3 11 4 16.4 5 19.4 6 22.3 7 26.8 8 23.1 9 20.7 10 16.6 11 10.5 12 6.8 降水量 (mm78 ) 90 82 63 57 39 9 28 70 131 129 111 (1)绘制该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2)根据上图归纳该地的气候特征: 17.读下列材料和漫画,回答问题: 各年份中大气中CO2含量一览表 年份 CO2的体积分数 1955 3.10×10-4 1960 3.14×10-4 1965 3.10×10-4 1970 3.17×10-4 1975 3.25×10-4 1980 3.28×10-4 1985 3.32×10-4 1990 3.35×10-4 (1)上述资料和漫画共同揭示了一个全球主 要的环境问题 。

(2)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 。 (3)为了防止和治理这种问题,应该采取哪些政策?

13

1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辽宁省鞍山市第十八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复习在线全文阅读。

辽宁省鞍山市第十八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复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2100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