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施工质量控制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桩基施工质量控制
前 言
武汉市黄陂区滠水河前川景观桥工程位于黄陂二桥与双凤大桥之间,该桥梁全长324m,桥梁全宽6.96m,跨径布置为(12+40+60+100+60+40+12)m,设人字形纵坡,主跨100m范围内纵坡为1.0,其余桥跨范围内纵坡为2.5%。桥型采用变高度连续钢桁梁结构,采用两片桁架,桥头设下堤梯道,西岸梯道长7.1m,东岸梯道长13.5m。
本桥共有桩基24根,桩径主要为1.20m,孔深最大72m;采用C30钢筋混凝土,其中钢筋用量为38.17t,混凝土用量为349.29m3。该段地层主要以素填土层、细砂层、粉质粘土层、砂砾层、风化板岩为主,主要采用冲击钻挖钻施工。
武汉市黄陂区基础设施项目
桩基施工质量控制
为方便现场作业人员和检查人员在施工生产中能够方便、简捷、快速及清晰地了解施工,熟悉质量控制要点,以达到质量控制的目的,特编写此手册。
武汉市黄陂区基础设施项目
桩基施工质量控制
一、 工艺流程图
武汉市黄陂区基础设施项目
桩基施工质量控制
二、
武汉市黄陂区基础设施项目
桩基施工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要点、对应规范及检查内容。 1、 施工前准备 1.1质量控制要点:
1.1.1工程施工前做好施工场地三通一平工作,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应编报实施性施工技术方案及施工前技术交底工作,对图纸进行审核。
1.1.2做好施工的现场准备,建造施工临时设施,安装调试施工机具,建立工地实验室,标定试验机具;开展用于施工的原材料、商品构件的试验检测,并做好材料的储备工作。进行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复测和优化加密。
1.1.3调制泥浆,根据地质情况选用适当的钻机和泥浆及泥浆循环系统。
1.1.4全程做好施工纪录和旁站记录。 1.2相关规范:
武汉市黄陂区基础设施项目
桩基施工质量控制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T F50-2011)第3.1、8.1.2、8.1.4、8.3.2、8.3.3、8.3.5条款。
1.3检查内容
1.3.1现场查看三通一平工作;检查质量保证体系资料、三级技术交底记录、图纸会审记录。
1.3.2抽查仪器设备标定报告、试验报告、测量记录。 1.3.3查看技术方案,抽查泥浆技术指标; 1.3.4抽查施工记录、旁站记录。 2、钻机就位 2.1质量控制要点:
2.1.1桩位放样必须经常查验,做好桩位保护控制桩,确保中心误差不大于2cm。
武汉市黄陂区基础设施项目
桩基施工质量控制
2.1.2护筒高度宜高出地面0.3米或水面1.0—2.0米。护筒埋设采用十字对中法进行校核,护筒中心除设计另有规定外,平面允许误差为50mm,竖直线倾斜不大于l%,并在护筒上做红漆标记。
2.1.3钻机安装后需校正机身,底座和顶端应平稳,在钻进中不应产生位移或沉陷。
2.2相关规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T F50-2011)第8.31条款。
2.3检查内容:
2.3.1抽查,进行测量复核;
2.3.2抽查,尺量,水准仪、全站仪复核; 2.3.3抽查目测。 3、钻孔
武汉市黄陂区基础设施项目
桩基施工质量控制
3.1质量控制要点:
3.1.1钻头的直径要求:对于回旋钻,钻头不宜小于设计桩径;对于冲击钻,冲锤直径小于设计桩径20mm为宜。
3.1.2开钻时应慢速钻进,待导向部位或钻头全部进入地层后,方可加速钻进;采用正、反循环钻孔(含潜水钻)均应采用减压钻进。
3.1.3钻孔作业应连续进行,填写好钻孔施工记录。经常对钻泥浆进行检测,不合要求时,及时改正。
3.1.4在钻进过程中应经常注意地层土质变化;在钻孔排渣、提钻头除土或因故停钻时,应保持孔内具有规定的水位和要求的泥浆相对密度和粘度。处理孔内事故或因故停钻,必须将钻头提出孔外。
武汉市黄陂区基础设施项目
桩基施工质量控制
3.2相关规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T F50-2011)第8.33条款。
3.3检查内容:
3.3.1抽查,尺量
3.3.2抽查,目测、尺量;
3.3.3抽查施工记录、泥浆检测报告; 3.3.4观察 4、成孔
4.1质量控制要点:
武汉市黄陂区基础设施项目
桩基施工质量控制
武汉市黄陂区基础设施项目
桩基施工质量控制
4.2相关规范: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T F50-2011)第8.3.3、8.6.1-8.6.3条款。
4.3检查内容:抽查,实测;抽查施工记录 5、清孔
5.1质量控制要点:
5.1.1钻孔深度达到没计标高后,应对孔深、孔径进行检查,符合本规范表8.6.3的要求后方可清孔。
5.1.2在清孔排渣时,必须保持孔内水头,防止坍孔。
5.1.3清孔后应从孔底提出泥浆试样,进行性能指标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表8.6.3的规定。
5.1.4不得用加深钻孔深度的方式代替清孔。
武汉市黄陂区基础设施项目
桩基施工质量控制
5.1.5沉淀层厚度符合8.6.3要求。 5.2相关规范: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T F50-2011)第8.34、8.6.3条款。 5.3检查内容:抽查,实测;抽查施工记录。 6、下放钢筋笼 6.1质量控制要点
6.1.1长桩骨架宜分段制作,分段长度应根据吊装条件确定确保不变形,接头应错开。
6.1.2应在骨架外侧设置控制保护层厚度的垫块,其间距竖向为2m,横向圆周不得少于4处。骨架顶端应设置吊环。
6.1.3骨架入孔一般用吊机,无吊机时,可采用钻机钻架、灌注塔架。起吊应按骨架长度的编号入孔。
武汉市黄陂区基础设施项目
桩基施工质量控制
6.1.4钢筋骨架的制作和吊放的允许偏差为:主筋间距±10mm、箍筋间距±20mm。
6.1.5骨架外径±10mm、骨架倾斜度±0.5%、骨架保护层厚度±20mm、骨架中心平面位置20mm、骨架顶端高箱±20mm,骨架底面高程±50mm。
6.1.6变截面桩钢筋骨架吊放按设计要求施工。 6.2相关规范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T F50-2011)第8.3.5条款。 6.3检查内容:抽查;实测,尺量;目测。 7、安装导管 7.1质量控制要点
7.1.1导管使用前应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导管应自下而
武汉市黄陂区基础设施项目
桩基施工质量控制
上顺序编号,单节导管作好标示尺度,导管吊装设备能力应充分满足施工要求。
7.1.2导管应定时进行水密试验,以确保桩基施工质量。 7.2相关条款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T F50-2011)第8.3.5条款。 7.3检查内容:抽查试验报告;试验;实测; 8、验收(二次清孔) 8.1、质量控制要点:
灌注水下混凝土之前,应再次检查孔内泥浆性能指标和孔底沉淀厚度,如超过
规定,应进行第二次清孔,二次清孔宜采用泵吸反循环以排除岩渣或泥团。 8.2相关规范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T F50-2011)第8.3.4条款。
武汉市黄陂区基础设施项目
桩基施工质量控制
8.3检查内容:实测 9、灌注混凝土 9.1质量控制要点
9.1.1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数量应能满足导管首次埋置深度(≥1.0m)和填充导管底部的需要。
9.1.2混凝土拌和物运至灌注地点时,应检查其均匀性和坍落度等,如不符合要求,应进行第二次拌和,二次拌和后仍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
9.1.3首批混凝土拌和物下落后,混凝土应连续灌注。
9.1.4在灌注过程中,特别是潮汐地区和有承压力地下水地区,应注意保持孔内水头。
9.1.5在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置深度宜控制在2~6m。
武汉市黄陂区基础设施项目
桩基施工质量控制
9.1.6在灌注过程中,应经常测探井孔内混凝土面的位置,及时地调整导管埋深。
9.1.7为防止钢筋骨架上浮,当灌注的混凝土顶面距钢筋骨架底部lm左右时,应降低混凝土的灌注速度。当混凝土拌和物上升到骨架底口4m以上时,提升导管,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m以上,即可恢复正常灌注速度。
9.1.8灌注的桩顶标高应比设计高出一定高度,一般为0.5~1.0m,以保证混凝土强度,多余部分接桩前必须凿除,桩头应无松散层,在灌注将近结束时,应核对混凝土的灌入数量。 9.2相关规范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T F50-2011)第8.3.5条款。 9.3检查内容:抽查施工记录、旁站记录;目测;实测尺量
武汉市黄陂区基础设施项目
桩基施工质量控制
10、养生、测桩 10.1质量控制要点:
在桩头凿除到位后应对桩基础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10.2相关规范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T F50-2011)第8.6.4条款。 10.3检查内容:查看试验报告;试验法 11、报验
11.1质量控制要点
自检合格后,报监理验收,验收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 11.2相关规范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第8.3.1、8.5.2
武汉市黄陂区基础设施项目
桩基施工质量控制
条。
11.3检查内容:抽查分项工程、检验批验收记录。
附件:《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T F50-2011)
武汉市黄陂区基础设施项目
桩基施工质量控制
3.1 施工准备
3.1.1 应熟悉设计文件和技术规范,进行施工环境调查及现场复查,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宜包括:编制说明,施工组织机构,施工总平面布置,施工方案,临时工程施工图,资源计划,总进度计划,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内容。
3.1.2应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其主要内容为:确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建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制定质量检验程序及质量保证措施。 3.1.3应建立健全安全施工管理体系,制定技术和组织保证措施,为施工中的技术安全和生产安全提供保障。根据其制定的安全操作细则,向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1.4应编报实施性施工技术方案,对于施工技术复杂的工程,还应做施工方案比选,以确定出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
武汉市黄陂区基础设施项目
桩基施工质量控制
H w ──井孔内水或泥浆的深度(m)。 式(8.3.5-4):V???πD (H 1?? H 2 ) / 4???πd 2h1 / 4 式中:V ──灌注首批混凝土所需数量(m3);
D ──桩孔直径(m);
H1──桩孔底至导管底端间距,一般为0.4m; H 2 ──导管初次埋置深度(m); d ──导管内径(m)
h1 ──桩孔内混凝土达到埋置深度 H 2 时,导管内混凝土柱平衡导管外
武汉市黄陂区基础设施项目
桩基施工质量控制
(或泥浆)压力所需的高度(m),即h1= H w ? w / ? c ;
H w 、 ? w、? c——意义同式(8.3.5-2)。
8.3.1 钢筋加工及安装 1 基本要求
1) 钢筋、机械连接器、焊条等的品种、规格和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和设计要求。
武汉市黄陂区基础设施项目
桩基施工质量控制
2) 冷拉钢筋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规范要求,钢筋平直,表面不应有裂皮和油污。
3) 受力钢筋同一截面的接头数量、搭接长度、焊接和机械接头质量应符合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4) 钢筋安装时,必须保证设计要求的钢筋根数。 5) 受力钢筋应平直,表面不得有裂纹及其它损伤。 2 实测项目见表8.3.1-1
武汉市黄陂区基础设施项目
桩基施工质量控制
表8.3.1-1 钢筋安装实测项目
项次 检 查 项 目 受力1△ 钢筋间距(mm) 同排 两排以上排距 梁、板、拱肋 基础、锚规定值或检查方法和频允许偏差 ±5 ±10 ±20 武汉市黄陂区基础设施项目
率 尺量:每构件检查2个断面 桩基施工质量控制 碇、墩台、柱 灌注桩 2 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筋间距(mm) 长 3 钢筋骨架尺寸 宽、高或直径 4 弯起钢筋位置(mm) ±20 尺量:每骨架抽查30% ±5 ±20 ±10 ±10 尺量:按骨架总数30%抽查 尺量:每构件检查5~10个间距 武汉市黄陂区基础设施项目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桩基施工质量控制---小册子(定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