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期高中二年级期中质量评估
数学试题(文)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复数
?1?3i=( ) 1?iA.1?2i B.2?i C.2?i D.1?2i
2.年劳动生产率x(千元)和工人工资y(元)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10?70x,这意味着年劳动生产率每年提高1千元时,工人工资平均( )
A.增加80元 B.减少80元 C.增加70元 D.减少70元 3.有一段“三段论”,推理是这样的:对于可导函数f(x),如果f'(x0)?0,那么x?x0是函数f(x)的极值点,因为f(x)?x3在x?0处的导数值f'(0)?0,所以x?0是函数
f(x)?x3的极值点.以上推理中( )
A.大前提错误 B.小前提错误 C.推理形式错误 D.结论正确 4.如图是根据变量x,y的观测数据(xi,yi)(i?1,2,3?,10)得到的散点图,由这些散点图可以判断变量x,y具有相关关系的图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若i为虚数单位,图中复平面内点Z表示复数z,则表示复数
z的点是( ) 1?i
A.H B.G C.F D.E
6.已知结论:“在三角形ABC中,若D是边BC的中点,G是三角形ABC的重心,则
AG?2”若把该结论推广到空间,则有结论:在棱长都相等的四面体ABCD中,若?BCDGDAO的中心为M,四面体内部一点O到四面体各面的距离都相等,则等于( )
OMA.1 B.2 C.3 D.4 7.下列有关线性回归分析的四个命题( ) ①线性回归直线必过样本数据的中心点(x,y);
②回归直线就是散点图中经过样本数据点最多的那条直线; ③当相关性系数r?0时,两个变量正相关;
④如果两个变量的相关性越强,则相关性系数r越接近于1.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8.下图中的程序框图的算法思路来源于我国古代数学著名《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术”.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a、b、i的值分别为8、10、0,则输出a和i的值分别为( )
A.2,5 B.2,4 C.0,5 D.0,4
9.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整系数一元二次方程ax?bx?c?0(a?0)有有理根,那么a,
2b,c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下列假设中正确的是( )
A.假设a,b,c都是偶数 B.假设a,b,c都不是偶数 C.假设a,b,c至多有一个是偶数 D.假设a,b,c至多有两个是偶数
10.已知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x,y之间的一组数据如下:
x y 0 2.2 1 4.3 2 3 4.8 4 6.7 t 且回归方程是?y?0.95x?2.6,则t?( ) A.2.5 B.3.5 C.4.5 D.5.5
11.在整数集Z中,被5除所得余数为k的所有整数组成一个“类”,记为[k],即
[k]?{5n?k|n?Z},k?0,1,2,3,4.给出如下四个结论: [2];0]?[1][2]?[3]?[4]?①2018?[3];②?2?③Z?[的充要条件是“a?b?[0].”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12.将自然数按如下规律排数对:(0,1),(1,0),(0,2),(1,1),(2,0),(0,3),(1,2),(2,1),
;④“整数a,b属于同一‘类’”
(3,0),(0,4),(1,3),(2,2),(3,1),(4,0),?,则第60个数对是( )
A.(6,4) B.(5,5) C.(4,6) D.(3,7)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90分)
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2?i的共轭复数是 . 1?2ix14.已知函数f(x)?,则
1?x111f(1)?f(2)?f(3)???f(2018)?f()?f()???f()? .
23201813.复数
15.执行如下图的程序框图,输出S的值是 .
16.已知集合{a,b,c}?{0,1,2},且下列三个关系:①a?2;②b?2;③c?0,有且只有一个正确,则100a?10b?c? .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已知复数z?11?(5?9i). 2?2i4(1)求复数z的模;
(2)若复数z是方程2x?mx?n?0的一个根,求实数m,n的值. 18. 设a、b、c均为正数,且a?b?c?1,证明:
21a2b2c2???1. (1)ab?bc?ac?;(2)
3bca19. 微信是现代生活中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工具.据统计,某公司200 名员工中90%的人使用微信,其中每天使用微信时间在一小时以内的有60人,其余的员工每天使用微信时间在一小时以上,若将员工分成青年(年龄小于40 岁)和中年(年龄不小于40 岁)两个阶段,那么使用微信的人中75%是青年人.若规定:每天使用微信时间在一小时以上为经常使用微信,那么经常使用微信的员工中
2都是青年人. 3(1)若要调查该公司使用微信的员工经常使用微信与年龄的关系,列出并完成2?2 列联表: 经常使用微信 青年人 中年人 合计 不经常使用微信 合计 (2)由列联表中所得数据判断,是否有99.9%的把握认为“经常使用微信与年龄有关”?
(3)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经常使用微信”的人中抽取6人,从这6人中任选2人,求选出的2人均是青年人的概率. 附:
P(K2?k) k 20.010 6.635 0.001 10.828 n(ad?bc)2. k?(a?b)(c?d)(a?c)(b?d)20. 已知函数f(x)是(??,??)上的增函数,a、b?R. (1)若a?b?0,求证:f(a)?f(b)?f(?a)?f(?b); (2)判断(1)中命题的逆命题是否成立,并证明你的结论.
21. 关于某设备的使用年限x和所支出从维修费用y(万元),有如下的统计资料:
x y 2 2.2 3 3.8 4 5.5 5 6.5 6 7.0 (1)由资料可知y对x呈线性相关关系.试求线性回归方程;
????y?bx?,b(a?xy?nxyiin?xi?1i?1n)
2i?n(x)2(2)估计使用年限为10年时,维修费用是多少?
22. 某少数民族的刺绣有着悠久的历史,下图(1)、(2)、(3)、(4)为她们刺绣最
简单的四个图案,这些图案都由小正方形构成,小正方形数越多刺绣越漂亮,现按同样的规律刺绣(小正方形的摆放规律相同),设第n个图形包含f(n)个小正方形.
(1)求出f(2),f(3),f(4),f(5)并猜测f(n)的表达式; (2)求证:
11113??????. f(1)f(2)?1f(3)?1f(n)?12
(1) (2) (3) (4)
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5:DCADA 6-10:CBABC 11、12:CB
二、填空题
13. ?i 14.
4035 15. 1 16. 201 22三、解答题
17. 解析:(1)z?∴z?11??5?9i???1?2i 2?2i45
]
(2)∵复数z是方程2x2?mx?n?0的一个根 ∴ ?6?m?n??2m?8?i?0 由复数相等的定义,得:
??6?m?n?0 ?2m?8?0?解得:m?4,n?10 ∴实数m,n的值分别是4,10.
18. 解析:证明 (1)由a+b≥2ab,b+c≥2bc,c+a≥2ac得 a2+b2+c2≥ab+bc+ca. 由题设得(a+b+c)=1, 即a+b+c+2ab+2bc+2ca=1.
1所以3(ab+bc+ca)≤1,即ab+bc+ca≤3.
222abc
(2)因为+b≥2a,+c≥2b,+a≥2c,
bcaa2b2c2
故b+c+a+(a+b+c)≥2(a+b+c), 222abc
即++≥a+b+c. bcaabc
所以++≥1.
bca
19. 解析:(1)由已知可得,该公司员工中使用微信的有
人,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经常使用微信的有人,其中青年人有人,
使用微信的人中青年人有人. 所以列联表为:
经常使用微信 不经常使用微信 合计 (2)将列联表中数据代入公式可得:由于所以有
,
的把握认为“经常使用微信与年龄有关”.
人,
青年人 中年人 ,
合计 (3)从“经常使用微信”的人中抽取人,其中,青年人有
中年人有人,
记名青年人的编号分别为,,,,记名中年人的编号分别为,,则从这人中任选
人的基本事件有,,,,,,,,,,,,
,,,共个,其中选出的人均是青年人的基本事件有,,,,,,共个,
故所求事件的概率为.
20. 解析:证明:(1)∵a+b≥0,∴a≥-b. ∵f(x)在R上单调递增,∴f(a)≥f (-b). 同理,a+b≥0?b≥-a?f(b)≥f(-a). 两式相加即得:f(a)+f(b)≥f(-a)+f(-b). (2)逆命题:
f(a)+f(b)≥f(-a)+f(-b)?a+b≥0. 下面用反证法证之.假设a+b<0,那么: 由a+b<0,得a<-b, ∴f(a) 两式相加即得:f(a)+f(b) 21. 解析:(1)x?2?3?4?5?62.2?3.8?5.5?6.5?7.0?4,y??5 55?xi?152i5?90,?xiyi?112.3 i?1ii5b???xyi?15i?1?5xy?xi2?5x????2?112.3?5?4?5?1.23 290?5?4于是a?y?bx?5?1.23?4?0.08. 所以线性回归方程为:y?bx?a?1.23x?0.08. (2)当x?10时,y?1.23?10?0.08?12.38(万元), 即估计使用10年时维修费用是12.38万元. 22. 解析:(1)∵ f(1)=1,f(2)=5,f(3)=13,f(4)=25, ∴ f(5)=25+4×4=41. ∵ f(2)-f(1)=4=4×1, f(3)-f(2)=8=4×2, f(4)-f(3)=12=4×3, f(5)-f(4)=16=4×4, 由上式规律得出f(n+1)-f(n)=4n. ∴ f(n)-f(n-1)=4(n-1), f(n-1)-f(n-2)=4·(n-2), f(n-2)-f(n-3)=4·(n-3), ? ? f(2)-f(1)=4×1, ∴ f(n)-f(1)=4×[(n-1)+(n-2)+?+2+1]=2(n-1)·n, ∴ f(n)=2n-2n+1(n≥2), 又n=1时,f(1)也适合f(n). ∴ f(n)=2n-2n+1 (2)当n≥2时, 1111?1 -?=2=??, f?n??12n-2n+1-12?n-1n? 22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7-2018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Word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