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单元 第23讲
课时跟踪训练
考点 育种原理及方法的选择 基因工程原理及育种应用 育种方案设计与应用综合
一、选择题
1.(2018·广州测试)有关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多倍体育种过程都要使用秋水仙素 B.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定向培育优良品种 C.用于大田生产的优良品种都是纯合子 D.杂交育种与单倍体育种的原理都是基因重组
解析:选B 人工诱导多倍体时,可以使用秋水仙素,也可以低温诱导,A错误。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而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D错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培育优良品种,B正确。用于大田生产的优良品种并非都是纯合子,如实践中播种玉米时我们常常利用的是杂交一代种,C错误。
2.下列关于育种方法及其所利用的原理、采用的主要技术的对
题号 1、2、3、4、5、6、9、13 11、12 错题统计 7、8、10、14、15
应关系正确的是( )
A.诱变育种——基因重组——物理射线或化学诱变剂处理 B.多倍体育种——基因重组——秋水仙素处理
C.基因工程育种——基因突变——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D.单倍体育种——染色体变异——花药离体培养
解析:选D 诱变育种利用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多倍体育种利用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基因工程育种利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3.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要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最简单的方法是( )
A.人工诱变育种 C.单倍体育种
B.细胞工程育种 D.杂交育种
解析:选D 杂交育种虽然需要的时间长,但由于操作简单、技术要求不高,即杂交后自交选种提纯,一直被广泛运用于农作物育种工作中。
4.(2018·天津模拟)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成功发射,分别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对接。神舟飞船发射时一般都塔载有植物的种子,以进行太空育种。下列有关太空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培育出的新品种都是地球上原本不存在的物种
B.从太空返回的植物种子基因结构一定发生了变化
C.与地面种子相比,太空种子发育成的植株具有产量高、营养物质丰富等优点
D.从太空返回的种子需进行筛选才能获得需要的性状
解析:选D A项错,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不一定产生新的物种;B项错,植物种子在太空中不一定全部发生基因突变;变异具有不定向性,太空种子发育成的植株不一定都具有优点,所以需要进行筛选才能获得需要的性状,C项错、D项正确。
5.(2018·济南模拟)如图是三倍体无子西瓜培育过程的部分图解,在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中,接受花粉的植株是( )
A.甲 C.甲和丙
B.乙 D.丙
解析:选C 培育无子西瓜时,首先用秋水仙素将二倍体母本处理为四倍体(甲植株),然后授以二倍体的花粉,所得种子为三倍体,三倍体种子种下去即是三倍体植株(丙植株),由于三倍体植株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所以无法形成正常的配子,但此时可以授以二倍体的花粉刺激三倍体植株的子房发育成果实。
6.解决粮食危机,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离不开育种技术。下列有关几种育种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改良缺乏某种抗虫性状的水稻品种可采用杂交育种 B.具有产量高、抗逆性强等优点的超级水稻,是多倍体育种的
结果
C.诱变育种可获得新的基因,从而产生新的性状类型 D.单倍体育种中获得的单倍体幼苗需用秋水仙素处理 解析:选B A项对,通过将缺乏抗虫性状的水稻品系与另一具有抗虫性状的品系杂交,可改良水稻品种;B项错,具有产量高、抗逆性强等优点的超级水稻是杂交育种的结果;C项对,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可获得新的基因,从而产生新的性状类型;D项对,单倍体育种过程中,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幼苗需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7.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
1→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纯种的矮秆(d)易染锈病(t)――2→雄配子――3→幼苗――4→选出符合要求的品种 F1――
下列有关该育种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过程3为单倍体育种 B.过程4必须使用生长素处理 C.过程3必须经过受精作用 D.过程2为减数分裂
解析:选D 育种过程1为杂交,2为减数分裂,3为花药离体培养,4为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
8.(2018·合肥检测)将纯种的某二倍体植物品种甲(AA)与近缘纯种乙(EE)杂交后,经多代选育出如图所示的新品种丙(图中的同源染色体,黑色部分是来自品种乙的染色体片段,品种甲没有此片段)。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杂交选育过程中一定发生过染色体结构上的变异 B.杂交选育过程中一定发生过DNA上碱基对的替换 C.丙品种的产生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D.丙品种自交后代中有1/2个体能稳定遗传
解析:选B 据题图中染色体上基因的种类可知,在杂交育种过程中一定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DNA分子上碱基对的替换是基因突变的原因之一,杂交选育过程中可能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属于生物可遗传变异的来源之一,能够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丙品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EE∶AaEE∶aaEE=1∶2∶1,其中AAEE和aaEE能稳定遗传。
9.(2018·攀枝花模拟)在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培育抗虫棉和培育能生产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都是通过基因工程实现的
B.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此育种原理最大的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C.培育青霉菌高产菌株是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 D.培育无子西瓜和培育无子番茄的原理相同
解析:选D 培育无子番茄利用的是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
理,培育无子西瓜利用的是染色体变异原理,前者属不可遗传变异,后者属可遗传变异。
10.基因a、B为玉米的优良基因,分别控制矮秆和抗叶斑病。现有基因型为AABB、aabb的两个品种(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右图表示不同的培育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过程的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定向产生新基因a B.⑤和⑦过程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
C.表现型为矮秆、抗叶斑病的植株经④过程后,子代中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所占比例是5/6
D.②过程是将优良基因集中于同一生物体
解析:选D ①过程利用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因此不一定能产生新基因a;⑦过程只能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而不能对萌发的种子进行处理;表现型为矮秆、抗叶斑病的植株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1aaBB∶2aaBb,子代中aaBB所占的比例为1-2/3×3/4=1/2;②过程即杂交过程,其目的是将位于不同个体的优良基因集中于同一个体。
11.下列不属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取的药物是( ) A.从大肠杆菌体内制取白细胞介素
B.从酵母菌体内获得干扰素 C.从青霉菌体内获取青霉素 D.从大肠杆菌体内获取胰岛素
解析:选C 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使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来生产基因产品,A、B、D均为外源基因的表达,而青霉菌产生青霉素是一种正常基因的正常表达,故青霉素不属于基因工程药品。
12.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重组DNA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
B.所有的限制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C.选用细菌作为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是因为细菌繁殖快 D.只要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就能成功实现表达
解析:选C 重组DNA技术所用的工具有三种,但其中工具酶是限制酶和DNA连接酶,运载体不是工具酶;限制酶具有专一性,每种限制酶只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不一定就能成功实现表达,需要通过检测来确定。
二、非选择题
13.下图为水稻的几种不同育种方法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B过程常用的方法是______,用到秋水仙素的过程有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2)打破物种界限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用图中的字母表示),该方
法
所
运
用
的
原
理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你想培育一个稳定遗传的水稻品种,它的性状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最简单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都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为缩短育种时间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用图中的字母表示)。
(4)现有三个水稻品种,①的基因型为aaBBDD,②的基因型为AAbbDD,③的基因型为AABBdd,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现运用杂交育种方法,利用以上三个品种获得基因型为aabbdd
的
植
株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简要描述获得过程即可)。
答案:(1)花药离体培养 C、F (2)E 基因重组 (3)AD ABC (4)①与②杂交得到杂交一代,杂交一代与③杂交得到杂交二代,杂交二代自交,得到基因型为aabbdd的种子,该种子可长成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
14.(2018·厦门检测)虎皮鹦鹉的性别决定类型为ZW型(♀ZW,♂ZZ),其羽毛绿色和蓝色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G、g控制,但同时又受到Z染色体上一对基因(A、a)的影响,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 基 现 型 因 基因 含G基因 不含G基因 请回答:
含A基因 不含A基因 绿色 蓝色 黄色 白色 (1)白色虎皮鹦鹉的基因型是______,绿色虎皮鹦鹉的基因型有______种。
(2)若杂交亲本组合为♀GGZAW×♂ggZAZa,则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
(3)现有纯合的绿色、黄色、蓝色三个品种的虎皮鹦鹉,请你利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培育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白色虎皮鹦鹉品种。
①
杂
交
育
种
的
原
理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育种的思路:
第一步:选择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的亲本进行杂交并获得F1;
第二步:________,即可从子代中获得白色品种。
解析:据题分析可知,绿色虎皮鹦鹉的基因型为G_ZAZ-、G_ZAW,黄色虎皮鹦鹉的基因型为G_ZaZa、G_ZaW,蓝色虎皮鹦鹉的基因型为ggZAZ-、ggZAW,白色虎皮鹦鹉的基因型为ggZaZa、ggZaW。亲本组合为GGZAW×ggZAZa的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绿色∶黄色=3∶1。杂交育种的原理为基因重组,欲获得白色虎皮鹦鹉,可让纯合
的基因型为ggZAW与GGZaZa的个体杂交获得F1,再让F1中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即可从子代中获得白色品种。
答案:(1)ggZaZa、ggZaW 6 (2)绿色∶黄色=3∶1(或绿色雄性∶绿色雌性∶黄色雌性=2∶1∶1) (3)①基因重组 ②ggZAW(或GGZaZa) GGZaZa(或ggZAW) F1中雌雄个体自由交配
15.(2018·雅安诊断)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开花时顶端为雄花,叶腋处为雌花,间行圴匀种植可以进行同株异花授粉和异株异花授粉。玉米的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宽叶杂交种(Aa)玉米表现为高产,比纯合显性和隐性品种的产量分别高12%和20%;另外,玉米的有茸毛(D)对无茸毛(d)为显性,有茸毛玉米植株表面密生茸毛,具有显著的抗病能力,该显性基因纯合时植株幼苗期就不能存活;上述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且其性状在幼苗期便能识别。请回答:
(1)宽叶基因和窄叶基因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保证玉米进行杂交,则必须进行人工授粉,对母本进行的处
理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有茸毛玉米同株异花授粉,子代植株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
(4)若将宽叶有茸毛玉米和窄叶有茸毛玉米进行异株异花传粉,子代只出现两种表现型,则:
①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
②F1成熟的群体中,D的基因频率是______。
③若F1个体同株异花授粉产生F2,则理论上F2成熟植株的表现型有______种。
(5)现有两种有茸毛的玉米品种,如果希望次年得到高产、抗病玉米用于生产,则在当年应如何进行培育,获得的种子次年播种后怎样留苗可达到目的?请你用遗传图解加简要说明的形式,写出培育与选苗过程。(只要求写出基本设计思路)
解析:(1)不同基因间的根本区别在于脱氧核苷酸序列不同。 (2)进行人工授粉时,需对母本进行雌花套袋—授粉—再套袋。 (3)玉米的有茸毛基因型为Dd,同株异花授粉,子代植株基因型及比例为:2Dd∶1dd,即有茸毛∶无茸毛=2∶1。
(4)若将宽叶有茸毛玉米与窄叶有茸毛玉米进行异株异花授粉,子代仅出现两种表现型,则亲本类型为AADd×aaDd,F1成熟群体的211
基因型为AaDd∶Aadd=2∶1,则D的基因频率为3×2=3,若F1个体同株异花授粉产生F2,则理论上F2成熟植株的表现型有4种,即宽叶有茸毛,宽叶无茸毛,窄叶有茸毛,窄叶无茸毛。
(5)高产、抗病玉米的基因型为AaDd,两种有茸毛的玉米品种本身不抗病且不高产,则基因型应为AADd(宽叶有茸毛),aaDd(窄叶有茸毛),利用这两种亲本杂交所得F1有AaDD、AaDd、Aadd,将这些F1种子种下后,第一类不存活,第三类无茸毛,只有第二类为目标种,由此可通过幼苗辨认并决定去留。
答案:(1)二者脱氧核糖核苷酸(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 (2)雌花套袋—授粉—套袋 (3)有茸毛∶无茸毛=2∶1 (4)①AADd和aaDd ②1/3 ③4 (5)实验名称:
(让亲本进行杂交,收获F1种子,次年播种后,选取宽叶有茸毛幼苗用于生产)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9届高考生物第一轮知识点总复习检测题5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