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重庆一中高2008级(文科)政治半期试题2006.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0-1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高2008级(文科)政治半期试题2006.4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1. 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

力量。在国际经济发展趋缓的形势下,确保我国经济较快增长的根本之策是 ( )

A.刺激和扩大国内需求 B.扩大我国商品出口量

C.扩大国债发行规模 D.扩大吸引外资规模

2. 2006年我国财政收入保持良好的增长趋势,第一季度首次接近9000亿元。与此同时,国家用于经济建设等各项事业的支出也同步增长。这说明( )

A.财政收入是财政支出的目的 B.财政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保证

C.合理的财政支出能够增加财政收入 D.财政应该保持节余

3. 2006年中央财政对“三农”的计划投入比上年增长20%以上,主要用于

支持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对粮农的直接补贴、发展农村科教文卫事业。其目的是为了 ( )

A.强化政府在农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B.深化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

C.发挥市场对财政投向的决定作用 D.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要重点向“三农”倾斜,向社会发展倾斜,向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倾斜,向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改善困难群众生活倾斜。回答12—14题。

4. 财政的五个倾斜表明,财政 ( )

A.能够加强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B.能够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C.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1

D.对我国不同地区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5. 要充分发挥财政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关键是要 ( )

A.发展经济,增加国民收入 B.扩大财政赤字,刺激消费和投资 C.增加财政收入

D.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6. 推进农村税费改革是减轻农民负担的重要措施。费改税之所以能够减轻

农民负担,是因为( )

A.我国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

B.税收具有固定性,费改税能够从根本上治理对农民的乱收费

C.税收具有强制性,各种收费具有随意性 D.国家征收的税收可以返还一部分给纳税人

2006年3月14 日《经济日报》指出,经济增长是财政收入的基础,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工作基本上就是围绕着生财、聚财、用财进行的。“三财”之道:生财为根本,聚财要有度,用财讲效益。回答15—16题。

7. 生财之道根本在于 ( )

A.调整分配政策,提高财政收入在GDP中的比重

B.强化税收征管,堵塞税收漏洞 C.减少财政支出,增发国债

D.发展生产,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国民收入 8. 聚财之度在于 ( )

A.财政收入的增幅要与国民收入同步

B.财政收入的增幅要高于国民收入的增幅

C.财政收入的增长应与企业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相适应 D.保证避免财政赤字的出现

9. 国家税务总局负责人强调要继续加强对税收的监控和征管力度,尤其是

个人所得税,这 ( )

①可以使财政收入得到切实保障

②是国家行使宏观调控职能的具体体现 ③有助于了解和掌握经济运行态势 ④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在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必须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据此回答

2

10—11题:

10.积累与消费的关系是否恰当中,主要看 ( ) A.能否保持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B.人民生活水平是否得到大幅度提高 C.能否正确处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D.能否使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2006年国家税务部门的重点是加强税收征管,依法征税,打击各种形式的偷税、漏税、抗税。这并不是要增加税赋,而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据此回答16—17题:

11.上述材料中各形式的违反税法的行为会导致 ( ) ①国家经济秩序的混乱 ②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损失

③国家的财政收入减少 ④国家和公民和谐统一关系的破坏

A.②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2.上述材料说明 ( )

A.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形式,是调节经济的杠杆 B.税收具有固定性 C.税收具有无偿性

D.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在我国,银行作为信贷中心、转帐结算中心和现金出纳中心,是资金活动的中枢神经,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关键部门,是整个经济活动的总枢纽,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作用。根据相关知识回答:

13.中国人民银行及时制定信贷政策,引导贷款投向。这说明

A. 银行是我国的金融管理机关

B. 信贷政策是国家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 C. 贷款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基本业务

D. 中国人民银行既是金融管理机关,又是经营性企业 14.国库券是中央政府代表国库发行的债券,主要用来

A. 为大型基本建设项目筹集资金

B. 弥补国库暂时性资金短缺,平衡财政收支

3

C. 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筹集建设资金 D. 为人民生活稳定提供保障资金 15.对国债认识正确的是

A. 是由国家发行的,因而也是一种货币符号

B. 和股票有相似之处,都是入股凭证,都以取得红利为补偿重要条件 C. 可以在到期前在证券交易所上市 D. 是一种金融债券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以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为经营原则。”随着银行商业化进程加快,各商业银行都把“存款第一、效益第一”作为本行的根本宗旨。据此回答16—17题。

16.商业银行把“存款第一、效益第一”作为根本宗旨的根本原因在于

A. 商业银行以经营工商业存、货款为主要业务 B. 商业银行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 C. 保证商业银行的各项职能的发挥 D. 它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17. 国家开发银行今年表示,今后一段时间,将把支持西部大开发作为信贷

工作重心。原因是

A. 国家开发银行是我国管理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的国有商业银行

B. 承担为国家大型重点项目提供专项贷款是国家开发银行的主要职能 C. 国家开发银行的业务范围不受专业分工限制

D. 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重大举措

18.近几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存款储蓄日益攀升.在发达国家,居民家庭金

融资产中用于储蓄存款的份额通常只占5%左右,高的时候到7%、8%。而在中国,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的结构中用于储蓄存款的达到80%以上.其原因是

①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快,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 ②居民手中的钱太多,没处消费 ③我国缺乏有效的金融投资工具 ④我国人民具有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③

19、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市场化程度还不是很高,基本上没有银行能够算

出具体某项服务的成本是多少,也就是收费更多的是考虑市场的接受程度而不是成本,对于服务价格处于一种摸索状态。而外资银行则有很大的不同,外资银行不仅有成本意识,还通过收费来确定银行的服务定位,这些都是国内银行需要学习的。由此可见,我国的商业银行

4

A.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 B.是提供金融服务的事业单位 C.必须效仿外资银行 D.经营管理不够科学、规范

20、俄罗斯《新闻时代报》2005年7月6日报道,尽管受存贷款利差下降影

响,但俄罗斯银行仍是世界上盈利水平最高的银行之一,其成功的秘诀是积极拓展非利息收入渠道,形成多元化的收入结构。我国银行业学习外国经验,积极拓展非利息收入渠道,形成多元化的收入结构。 ①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

②有利于促进银行增加服务品种,更好满足公众需要 ③意味着存贷款业务不再是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 ④使商业银行的功能越来越多,作用越来越大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005年9月14日是,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披露的第三季度储蓄问卷调查显示,投资支出中,选择“购买股票、基金”的仅占10%,比上季度下降了13个百分点。有22.8%的居民选择了“购买国债”;有93.25%的居民认为储蓄利率偏低,他们期盼加息。回答21—22题。

21、股票、债券都是一种集资手段,但二者又有区别。主要表现为

①性质不同 ②受益权不同 ③偿还方法不同 ④流通强弱不同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2、93.25%的居民认为储蓄利率偏低,他们期盼加息。这说明 A.储蓄有利于支援现代化建设

B.储蓄能调节货币流通

C.储蓄能培养人们良好的消费行为 D.储蓄是一种投资行为

我国银行利率浮动试点工作将全面展开,近年在农村实行浮动利率的有:浙江温州存款利率最高浮动30%,贷款利率最高浮动70%;四川威远存款利率最高浮动20%,贷款利率最高浮动70%,实行了浮动利率的当地金融机构的存、贷款数量都所增加。回答23—24题。

23、上述材料说明,金融机构利率改革能够

①增加农村信用社会的资金利用率 ②合理利用农民手中的闲散资金 ③加快资金流动 ④直接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

5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4、根据市场和农村现有情况,国家规定利率浮动标准 ①体现宏观调控与市场相结合

②是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相结合

③能更好地发挥利率和汇率的杠杆作用 ④体现国家利用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管理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004年9月29日是《国际金融报》报道,截至目前,全国有邮政局局所8万多处,有邮政储蓄网点3万多个;有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的邮政储蓄金融网;有9万名深入千家万户的投递人员队伍,有邮政储蓄存款10000多亿元。回答25题。

25、我国开办邮政储蓄

①能为国家筹集资金 ②能广泛吸收社会闲散资金

③即利国又利民 ④能直接为银行贷款提供资金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26、材料一 2005年9月13日《重庆日报》报道,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如何将重庆这个“聚宝盆”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建设银行重庆市分行以支持地方经济为己任,通过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为重庆资源开发利用投入信贷资金资金53.5亿元,为重庆经济的发展“输血送氧”。

材料二 现代经济是市场经济,金融活动已与资源配置、资金供求、企业经营和市场竞争等密切联系并相互渗透,其对经济具有强烈的激化与扩张作用,是“晴雨表”和“推进器”。

材料三 列宁指出:“大银行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所必需的‘国家机关’。”“没

6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4、根据市场和农村现有情况,国家规定利率浮动标准 ①体现宏观调控与市场相结合

②是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相结合

③能更好地发挥利率和汇率的杠杆作用 ④体现国家利用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管理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004年9月29日是《国际金融报》报道,截至目前,全国有邮政局局所8万多处,有邮政储蓄网点3万多个;有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的邮政储蓄金融网;有9万名深入千家万户的投递人员队伍,有邮政储蓄存款10000多亿元。回答25题。

25、我国开办邮政储蓄

①能为国家筹集资金 ②能广泛吸收社会闲散资金

③即利国又利民 ④能直接为银行贷款提供资金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26、材料一 2005年9月13日《重庆日报》报道,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如何将重庆这个“聚宝盆”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建设银行重庆市分行以支持地方经济为己任,通过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为重庆资源开发利用投入信贷资金资金53.5亿元,为重庆经济的发展“输血送氧”。

材料二 现代经济是市场经济,金融活动已与资源配置、资金供求、企业经营和市场竞争等密切联系并相互渗透,其对经济具有强烈的激化与扩张作用,是“晴雨表”和“推进器”。

材料三 列宁指出:“大银行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所必需的‘国家机关’。”“没

6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重庆一中高2008级(文科)政治半期试题2006.4在线全文阅读。

重庆一中高2008级(文科)政治半期试题2006.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1824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