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上册教案
第一课 寻找快乐密码
【主题说明】
情绪是人类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我们一般将高兴、喜悦、愉快等情绪称之为积极情绪或良好情绪,而将愤怒、哀伤、恐惧等情绪称之为消极情绪或不良情绪。高兴、喜悦、愉快等情绪能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反之,恐惧、悲伤等情绪会危害其身心健康。
四年级是培养学生情绪控制能力的关键期,如果教育和引导得当,可以使学生经常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如高兴、快乐、幸福、满足,积极的情绪体验会成为学生新的活动动机,使他们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和集体活动中。
对于小学儿童来说,快乐应成为主导心境。本活动设计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体验到快乐情绪,感受好心情;初步掌握寻找快乐的方法,并把自己的快乐传递给别人。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初步了解快乐是人的基本情绪之一,理解快乐情绪的积极作用。 2. 情感目标: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体验快乐情绪,感受好心情。 3. 行为目标:初步掌握寻找快乐的方法,并把自己的快乐传递给别人。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验快乐情绪,感受好心情。
难点:学习更多寻找快乐的方法,学会调节情绪。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将学生分成两队,强调规则意识。 学生准备:一段快乐经历。
【教学设计】
教 学 设 计 环 节 目 标 操 作 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观察岛中三个场景图片:小鸟在快乐的唱歌;小蜜蜂在花引出本课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丛中快乐地采蜜;小羊在高兴地晾晒衣服。 2. 思考:小动物的心情是怎样的? 3. 教师小结:这些小动物们快乐的情绪也感染了我们,我们多么希望自己每天也这么快乐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寻找快乐的密码》。 活动营 体验快乐情绪,感活动一:微笑对对碰 - 1 -
建 议 1.此处教师可酌情调整活动方式。 2.本环节用时约5分钟。 观察岛 (热身暖心) 1.学生游戏时(体验分享) 受好心情。交流寻找快乐的方法,并能把自己的快乐传递给别人。 1. 老师讲解活动规则及流程: 规则:全班同学分站成两排,相隔一定的距离,两两相对站好 。每次各队派出一位同学,先各自站在原地向对方相互鞠躬,身体要弯腰成90度,并高喊对方同学的名字问好。 然后相对前行,走到面对面时,再相互鞠躬并高喊一次名字,然后归队(鞠躬者与其余成员均不可笑,笑出声的同学就被对方俘虏,排至对方的队尾)。按排队顺序更换代表人选,直至本队全部同学都参与一次。哪一队俘虏的人多就胜利。 2. 全班交流:你有什么感受? 活动二:分享快乐密码 3. 音乐响起来的时候传起快乐球,音乐一停,球在谁的手上就请谁给大家说说自己觉得快乐的事情,让别人也分享他的快乐。 4. 在音乐声中传球,音乐一停,球在谁的手上就请谁给大家说说自己克服不快乐的方法,分享寻找快乐的策略。 5. 心理引导:快乐是人的基本情绪之一,快乐情绪具有积极作用,能使我们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和集体活动中,体验好心情,所以我们要学会寻找快乐的策略,让自己感受更多的快乐。 1. 活动结束后,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你会用什么方法保持快乐的情绪呢? 2. 全班交流。 遵守游戏规则。 2.学生交流时教师要给予反馈。让每个同学都有表达的机会。 3.本环节用时约20分钟。 1.总结归纳一定要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3. 教师总结,并展现教材中提出的几种方法: 行。 分享屋 (总结提升) 归纳出寻找快乐的方法。 (1)每天晚上想一想当天令自己快乐的事。 2.教材中的方(2)接触能让自己开心的事物,如笑话、相声、小品、漫画、滑稽剧等等。 法可让学生通过默读、齐读等(3)向朋友和家人倾吐心中的忧愁和烦闷。 方式,在头脑中(4)积极地自我暗示,提醒自己要保持快乐。 留下印象。 (5)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别人。 (6)转移注意力,进行适度的体育活动。 3.本环节用时约10分钟。 - 2 -
快乐可以创造,让我们天天享受好心情! 1.教师要引导学生再次感悟1. 听故事《伞和草帽》 拓展园 (拓展延伸) 运用寻找快乐的方法,学会调节情绪。 2. 交流:老奶奶为什么后来变得快乐了?从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3. 学完这堂课,你觉得用哪些方法可以调整自己的情绪,让自己保持快乐呢?快把你的快乐密码写下来吧! 调节情绪的重要性。 2、每个学生可以结合不同的成长经历运用不同的方法。 2.本环节用时约5分钟。 教学后记:
- 3 -
第二课计划引领学习
【主题说明】
随着小学生年级的升高,学习内容日渐丰富,学习要求也不断提高。在面对复杂的学习任务要求时,学生由依赖于父母和老师逐渐转变为自主安排学习内容与任务,但小学四年级学生自主安排学习的能力还比较欠缺。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学习辅导时,有必要让学生学会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让计划引领自己的学习。
本节课从心理感知、理解、巩固和应用四个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制订学习计划的积极意义,练习制订任务明确、操作性强的学习计划,养成计划学习的习惯,分享学习计划成功执行的好处,体验计划给学习活动带来的效率感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认识制定学习计划的意义和制定学习计划的方法; 2. 情感目标:体验计划给学习活动带来的便利性和成就感;
3. 行为目标:练习制定任务明确、安排合理、操作性强的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养成计划
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难点:培养计划学习的习惯。
【课前准备】
1. 调查小学生计划学习情况。 2. 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环节 目标 过程 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观察岛中的2个场景图,并对两个场景图进行对比。第一幅场景图中,男生在写作业,书桌上乱糟糟的,看着一堆书本发呆,不知道该干什么;第二幅场景图中,女生观察岛 (热身暖心) 引出本课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校里就把老师布置的作业一项项地记录了下来,回到家后拿出本子做好计划,然后认真地开始写作业,写完一项作业就打一个勾。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更喜欢图中的哪位小朋友?为什么? 3. 请同学举手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4. 教师总结:当我们面临比较多的任务时,提前进行周密的计划,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4 -
建议 1.此处教师可酌情调整活动方式。 2.本环节用时约5分钟。 今天让我们来学习如何合理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导入本课课题。 活动一:计划大PK 1. 教师将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大组。 2. 让每组同学围坐在一起,鼓励学生交流、分享自己曾经制订的学习计划。 3. 每组选派代表呈现出自己的学习计划,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制订最佳学习计划的关键因素:任务明确,安排有序,操作性强。 引导学生认识养成计划学习的习惯,分享学活动营 (体验分享) 习计划成功执行的好处,体验计划给学习活动带来的效率感。鼓励学生分享制定学习计划的方法。 4. 参照制订学习计划的关键因素,每组投票推选出2名最佳计划制订者,参加班级终极PK赛,由老师和同学一起评出第一、第二、第三名。 5. 教师总结:我们学习的功课和要完成的任务都比较多,为自己制订一份任务明确、安排有序、操作性强的学习计划,会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同学们可以在开学前为自己制订一份学期总计划,并分解为月计划、周计划,也可以为每天的学习做一份具体的小计划。 活动二:给计划把关 6. 教师呈现案例,让学生小组讨论:蕾蕾的学习计划表是否合适?为什么? 7. 请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 心理引导: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有效的学习计划,除了任务明确、安排有序、操作性强之外,还应让计划引领学习,将计划落实到具体的学习活动中,而不是纸上谈兵。在落实计划时,应选择合适的、安静的环境,并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适当地调整计划。 1.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制订学习计划归纳出合理制订学习计划的方法。 1.总结归纳一定1.学生在分享时,教师要巡视。 2.学生交流时教师要给予反馈。 3.本环节用时控制在20分钟以内。 的方法。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 要在学生回答2. 教师给予反馈和补充。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制订学习计划的小策略。 (1)把要做的事情分类,然后从自己觉得重要的基础上进行。 2.教师的补充应有事例佐证,便于学生理解。 分享屋 (总结提升) - 5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四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湖北科技出版社)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