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2年秋季高二上期中试卷(文科)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0-1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2年秋季高二数学(文)期中考试试题

命题:曹燕 校对:肖海东

★祝同学们考试顺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直线3x+y?1?0的倾斜角是 ( )

A.150o B.135o C.120o D.30o 答案:C

解析:直线斜率k??3,则倾斜角为120o.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一定大于这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 B.一组数据不可能有两个众数

C.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一定是这组数据中的某个数据 D.一组数据的方差越大,说明这组数据的波动越大 答案:D

解析: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介于这组数据中的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之间,所以A错;众数是一组数据

中出现最多的数据,所以可以不止一个,B错;若一组数据的个数有偶数个,则其中中位数是中间两个数的平均值,所以不一定是这组数据中的某个数据,C错;一组数据的方差越大,说明这组数据的波动越大,D对.

3.抛掷一颗骰子,则事件“点数为奇数”与事件“点数大于5”是( )

A.对立事件 C.不是互斥事件 答案:B

解析:事件“点数为奇数”即出现1点,3点,5点,事件“点数大于5”即出现6点,则两事件是互斥

事件但不是对立事件.

B.互斥事件但不是对立事件 D.以上答案都不对

4. 把1010(2)化为十进制数为( )

A.20 C.10

答案:C

解析: 1010(2)=1?2+0?2+1?2+0?2=103210

B.12 D.11

1

5. 某程序框图如图1所示,现输入如下四个函数:

2f(x)?x,f(x)?sinx,f(x)?1x,f(x)?ex, 则可以输出的函数是( ) A.f(x)?x2 C.f(x)?答案:B

解析:有程序框图可知可以输出的函数既是奇函数,又要存在零点.满足条件的函数是B. 6. 设不等式组??0?x?2?0?y?21x B.f(x)?sinx D.f(x)?ex 图1

表示的平面区域为D,在区域D内随机取一个点,则此点到坐标原点的

距离小于等于2的概率是( ) A.

?4 B.

??22 C.

?6 D.

4??4

答案:A

解析:平面区域D的面积为4,到坐标原点的距离小于等于2的点所到区域为?,有几何概型的概

率公式可知区域D内一个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小于等于2的概率为

?4.

7.采用系统抽样方法从960人中抽取32人做问卷调查,为此将他们随机编号为1,2,…,960,分组后在第一组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到的号码为9.抽到的32人中,编号落入区间?1,450?的人做问卷A,编号落入区间?451,750?的人做问卷B,其余的人做问卷C.则抽到的人中,做问卷B的人数为( ) A.7 C.10

答案:C

B.9 D.15

解析:方法一:从960中用系统抽样抽取32人,则每30人抽取一人,因为第一组号码为9,则第

二组为39,公差为30.所以通项为an?9?30(n?1)?30n?21,由451?30n?21?750,即152230?n?252130,所以n?16,17,?25,共有25?16?1?10人.

方法二:总体中做问卷A有450人,做问卷B有300人,做问卷C有210人,则其比例为15:10:7.抽到的32人中,做问卷B有32?1032?10人.

238.如图2是某几何体的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分别是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和菱形,则该几何体体积为( )

正视图2侧视图A. 23 B. 43 C.4 D.2 答案:A

2

2俯视图图2

解析:有三视图可知几何体是底面为菱形,对角线分别为2和23,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为底面菱形

对角线的交点,高为3,所以体积为V=?3112?2?23?3=23.

9.如图3是某算法的程序框图,则程序运行后输入的结果是( ) 开始 T?0k?1k?2(k?1)?2是 sin?sin是 a?1 ? T?T?ak?k?1k?6?否 输出T 结束 否 a?0 图3 A.1 B.2 C.3 D.4 答案:C

解析:当k?1,a?1,T?1; 当k?2,a?0,T?1;当k?3,a?0,T?1;

当k?4,a?1,T?2;当k?5,a?1,T?3,则此时k=k?1?6,所以输出T=3.

10.函数y?9?(x?5)2的图象上存在不同的三点到原点的距离构成等比数列,则以下不可能成为该等比数列的公比的数是( ) A.

34 B.2 C.3 D.5

答案:D

解析:函数等价为(x?5)2?y2?9,y?0,表示为圆心在(5,0)半径为3的上半圆,圆上点到原点

的最短距离为2,最大距离为8,若存在三点成等比数列,则最大的公比q应有8?2q2,即

q122?4,q?2,最小的公比应满足2?8q,所以q22?14,q?12,所以公比的取值范围为

?q?2,所以5不可能成为该等比数列的公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

11.点B是点A(1,2,3)在坐标面xOy内的射影,其中O为坐标原点,则OB等于 ________. 答案:5

解析:点B是点A(1,2,3)在坐标面xOy内的射影,可知B(1,2,0),有空间两点的距离公式

可知

????OB=5.

12.从一堆苹果中任取10只,称得它们的质量如下(单位:克): 125 120 122 105 130 114

116 95 120 134,则样本数据落在?114, 124?内的频率为________. 答案:0.7

3

解析:样本数据落在?114, 124?内有7个,所以频率为0.7. 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直线l:kx?y?2?0与圆C:x2?y2?4

相交于A、B两点,M为弦AB的中点,且CM?1,则实数k?________. 答案:?1

解析:有圆的性质可知CM?AB,又CM?1,有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可得k??1. 14.某城市缺水问题比较突出,为了制定节水管理办法,对全市居民

某年的月均用水量进行了抽样调查,其中4位居民的月均用水量 分别为x1,x2,x3,x4 (单位:吨).根据如图4所示的程序框图, 若x1,x2,x3,x4分别为1, 2,3, 4,则输出的结果S为________. 答案:

52??????????

解析:有算法的程序框图的流程图可知输出的结果S为x1,x2,x3,x4的平均值,

图4

即为

1+2+3+44=52.

ax1?by1?cax2?by2?c15.设M(x1,y1),N(x2,y2)为不同的两点,直线l:ax?by?c?0,??正确的序号为 .

①不论?为何值,点N都不在直线l上; ②若??1,则过M,N的直线与直线l平行; ③若???1,则直线l经过MN的中点;

,以下命题中

④若??1,则点M、N在直线l的同侧且直线l与线段MN的延长线相交. 答案:①②③④

解析:不论?为何值,ax2?by2?c?0,点N都不在直线l上,①对;若??1,则

(ax1?x2)?b(y1?y2)?0,即kMN?y1?y2x1?x2??ab=kl,过M,N的直线与直线l平行, ②对;若

(x+x)(y+y)???1则(ax1+x2)?b(y1+y2)+2c?0?a12?b12+c?0,直线l经过MN的中点,

22③对;点M、N到直线l的距离分别为d1?ax1?by1+ca?b22,d2?ax2?by2+ca?b22,若??1,则

ax1?by1+c?ax2?by2+c?d1?d2,且(ax1?by1+c)(ax2?by2+c)>0,即点M、N在直线l的同侧且直线l与线段MN的延长.

4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本题满分12分)某市对排污水进行综合治理,征收污水处理费,系统对各厂一个月内排出的

污水量x吨收取的污水处理费y元,运行程序如图5所示: (Ⅰ)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

(Ⅱ)求排放污水150吨的污水处理费用. 16解:(Ⅰ)y与x的函数关系为:

?13m(m?50)?y??50?15(m?50)(50?m?100)?150?25(m?100)(m?100)?INPUTxIFx?50THENy?13xELSEIFx?100THENy?50?15(x?50)ELSE ????8分 y?150?25(x?100)ENDIFENDIF(Ⅱ)因为m?150?100,

所以y?150?25(150?100)?1400,

故该厂应缴纳污水处理费1400元. ????12分

END图5 17.(本题满分12分)已知向量a?(x,?1),b?(3,y),其中x随机选自集合{?1,1,3},y随机选自

集合{1,3,9}. (Ⅰ)求a//b的概率; (Ⅱ)求a?b的概率.

17解析:则基本事件空间包含的基本事件有:(-1,1),(-1,3),(-1,9),

(1,1),(1,3),(1,9),(3,1),(3,3),(3,9),共9种. ????2分

(Ⅰ)设“a//b”事件为A,则xy??3. 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有(-1,3), 共1种.

??∴a//b的概率为P???????????A??19. ????7分

(Ⅱ)设“a?b” 事件为B,则y?3x.

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有(1,3), (3,9),共2种.

??2∴a?b的概率为P?B??9. ????12分

18.(本题满分12分)如图6是歌手大奖赛中,七位评委给甲、乙两名选手

打出的分数的茎叶图.

(Ⅰ)现将甲、乙所得的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均去掉后,

分别求甲、乙两名选手得分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Ⅱ)在(Ⅰ)的条件下用方差说明甲、乙成绩的稳定性.

6

图6

6

5

(注:方差s2?1n[(x1?x)?(x2?x)?????(xn?x)],其中x222,为数据x1,x2,???,xn的平均数)

18.解析:将甲、乙所得的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均去掉后,

甲的分数为85,84,85,85,86;

乙的分数为84,84,86,84,87. ????2分

(Ⅰ)甲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分别为85,85,85;

乙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分别为84,84,85. ????6分

(Ⅱ)在(Ⅰ)的条件下,

甲的方差为[(85?85)2?(84?85)2?(85?85)2+(85?85)2+(86?85)2]=51125,

85乙的方差为[(84?85)2?(84?85)2?(86?85)2+(84?85)2+(87?85)2]=5.????10分

甲的方差比乙的方差小,则甲的成绩稳定些. ????12分

19.(本题满分12分)某校从高二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60名学生,将其期中考试的政治成绩(均为

整数)分成六段: ?40,50?,?50,60?,…, ?90,100?后得到如下频率分布直方图7. (Ⅰ)求分数在?70,80?内的频率;

(Ⅱ)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该校高二年

级学生期中考试政治成绩的平均分;

(Ⅲ)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80分以上(含80分)

的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6的样本,将该样 本看成一个总体,从中任意选取2人, 求其中恰有1人的分数不低于90分的概率. 19解析:(Ⅰ)分数在?70,80?内的频率为:

图7

1?(0.010?0.015?0.015?0.025?0.005)?10?1?0.7?0.3 ???3分

(Ⅱ)平均分为:

x?45?0.1?55?0.15?65?0.15?75?0.3?85?0.25?95?0.05?71

???7分

(Ⅲ)由题意,?80,90?分数段的人数为:0.25?60?15人

?90,100?分数段的人数为:0.05?60?3人; ????9分

∵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80分以上(含80分)的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6的样本, ∴?80,90?分数段抽取5人,分别记为A,B,C,D,E;?90,100?分数段抽取1人, 记为M. 因为从样本中任取2人,其中恰有1人的分数不低于90分,则另一人的 分数一定是在?80,90?分数段,所以只需在分数段?80,90?抽取的5人中确定1人.

6

设“从样本中任取2人,其中恰有1人的分数不低于90分为”事件A,

则基本事件空间包含的基本事件有:(A,B),(A,C),(A,D),(A,E),(B,C), (B,D),(B,E),(C,D),(C,E),(D,E),(A,M),(B,M),(C,M),(D,M), (E,M)共15种.

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有(A,M),(B,M),(C,M),(D,M),(E,M)5种. ∴恰有1人的分数不低于90分的 概率为P?A??515?13.. ????12分

20.(本题满分13分)如图8,圆柱OO1内有一个三棱柱ABC?A1B1C1,三棱柱的底面为圆柱底面的

内接三角形,且AB是圆O直径. (Ⅰ)证明:平面A1ACC1?平面B1BCC1;

(Ⅱ)设AB?AA1?2,在圆柱OO1内随机选取一点,记该点取自于三

棱柱ABC?A1B1C1内的概率为p.

(i)当点C在圆周上运动时,求p的最大值;

图8

(ii)当p取最大值时,求直线CB1与平面C1COO1所成的角的正弦值. 20解析:(Ⅰ)因为AA1?平面ABC,BC?平面ABC,所以AA1?BC,

因为AB是圆O直径,所以BC?AC,又AC?AA1?A,

所以BC?平面A1ACC1,

而BC?B1BCC1,所以平面A1ACC1?平面B1BCC1. ????3分 (Ⅱ)(i)有AB=AA1=2,知圆柱的半径r=1,其体积V=?r2?2r?2? 三棱柱ABC-A1B1C1的体积为V1=BC?AC?2r?BC?AC,

21又因为BC+AC=AB=4,所以BC?AC?222BC+AC222=2,

当且仅当BC=AC=2时等号成立,从而V1?2, 故p?V1V?1?当且仅当BC=AC=2,即OC?AB时等号成立,

1

所以p的最大值是

?. ????8分

(ii)由(i)可知,p取最大值时,OC?AB,即O1C1?O1B1 , O1O?O1B1 则O1B1?平面C1COO1,连O1C,则?O1CB1为直线CB1与平面C1COO1所成的角,

7

????13分

CB1622+2y C221.(本题满分14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 =2则sin?O1CB1?O1B11=6y已知圆C1:(x?1)2?y2?1,圆C2:(x?3)2?(y?4)2?1. (Ⅰ)若过点C1(?1,0)的直线l被圆C2截得的弦长为

求直线l的方程;

65 ,

C1OCx (Ⅱ)设动圆C同时平分圆C1的周长、圆C2的周长,如图9所示. (i)证明:动圆圆心C在一条定直线上运动;

图9

(ii)动圆C是否经过定点?若经过,求出定点的坐标;若不经过,请说明理由.

21 解析:(Ⅰ)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1),即kx?y?k?0.

因为直线l被圆C2截得的弦长为6,而圆C2的半径为1,

5所以圆心C2(3, 4)到l:kx?y?k?0的距离为4k?4k?12?4.

5 化简,得12k2?25k?12?0,解得k?4或k?3.

34 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4x?3y?4?0或3x?4y?3?0. ????4分

(Ⅱ)(i)证明:设圆心C(x, y),由题意,得CC1?CC2, 即(x?1)2?y2?(x?3)2?(y?4)2.

化简得x?y?3?0 即动圆圆心C在定直线x?y?3?0上运动. ????8分 (ii)圆C过定点,设C(m,3?m),

则动圆C的半径为1?CC12?1?(m?1)2?(3?m)2.

于是动圆C的方程为(x?m)2?(y?3?m)2?1?(m?1)2?(3?m)2. 整理,得x2?y2?6y?2?2m(x?y?1)?0.

?x?1?32,?x?1?32,x?y?1?0,???22由?2得或??2? x?y?6y?2?0,? y?2?32;? y?2?32.?2?2

COy C2 y C1x

333所以定点的坐标为1?32, 2?2,1?2, 2?2. ????14分

2222???? 8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湖北省黄冈中学2012年秋季高二上期中试卷(文科)在线全文阅读。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2年秋季高二上期中试卷(文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1813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