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6届山东九年级政治全册教案第3单元+第8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1970-01-0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及人口多对许多方面产生的深刻影响。人口问题也好,资源环境问题也好,归根到底是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只有从总体上、全局上,分析、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非常突出;我国面临着严峻的人口形势,人口问题影响着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影响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虽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相对短缺,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我国生态环境虽然局部在改善,但总体上还在恶化,生态赤字逐渐扩大,环境恶化家具自然灾害的发生,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们身体的健康。

现实和历史都告诉我们,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正确的选择。 (四)作业

(1)查阅有关资料,分析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2)看了上面的表格,你有什么感想,能得出什么结论?

(3)查阅资料分析我国的环境存在着哪几类问题?环境问题对我们有什么危害? (4)“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怎样理解这句话?

(5)如何认识这简单却又复杂的“乘除法”?(教材P92)

第2课时(总第49课时)

教学内容:可持续发展是正确选择。 导学过程: (一)导入本课 1、导入语: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可知,人口问题也好,资源问题也好,归根到底是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都是人口、资源、环境状况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这就决定了我国只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是正确的选择。

2、板书标题:可持续发展是正确的选择

(二)新课导学

知识点二:可持续发展是正确的选择

1、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与经济发展的关系(P92—93) 教材支持: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人口增长过快,对物质资料需求和消耗随之增大,就会造成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破坏;而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破坏,又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和危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就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基本观点:

①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②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就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情境活动:(见教材P92页)

1981年内蒙古某地发展起了一个羊绒衫集团。生产羊绒制品需要在当地大规模地发展养羊业,但似乎,超载放牧却导致了草原生态严重失衡,造成该地几年没有降雨,水井干枯。该地原有200多户居民,四散各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导致经济萎缩,进而使牧民生活走向贫困。

当地牧民说:“羊绒衫长,你要牺牲多少自然资源换取经济利益;而你又将用多少经济利益才能恢复和保持自然平衡?”

想一想,议一议:

¤ 这个羊绒衫集团当初该不该建?

¤¤ 这个羊绒衫集团现在还能否存在和发展下去? ¤¤¤ 牧民的呼声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案:¤ 这个羊绒衫集团当初就不该建。

¤¤ 因为超载放牧造成了对资源的过度消耗,破坏了生态平衡,而恶劣的环境又导致牧民远走他乡,无人放牧,资源枯竭,经济萎缩的恶性循环。由此可见,这个羊绒衫集团已经无法再存在和发展下去了。

¤¤¤ 牧民的呼声再一次地警示我们:发展经济绝不可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让经济建设与保护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形成良性循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P93)

教师讲述: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要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就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关链接:

1994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提出了我国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资源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利用,保证人类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也就是既要满足人类的需要,也要维护自然界的平衡;既要注重人类当前的利益,也要注重人类未来的利益。在发展过程中,要改变那些只管建设、不管保护,滥开发、不治理,只顾眼前的增长、缺乏长远的打算,中局部利益、轻整体利益的错误做法。

阅读教材P93页“相关链接”,说说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其要求是什么?(作业) 答案: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资源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利用,保证人类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也就是既要满足人类的需要,也要维护自然界的平衡;既要注重人类当前的利益,也要注重人类未来的利益。

误区警示:

有人认为:“当前我们以经济建设为工作的中心,只要有利于经济发展,环境可以作出牺牲”。这种观点对吗?(作业)

答案:这种观点不对。我们应该认识到:保护和改善环境也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实践证明,无论什么地方,无论什么时候,保护好环境就能增强投资吸引力和经济竞争力。加快经济建设,决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决不能把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对立起来或个裂开来,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位置,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P93) 基本观点:

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

教师讲述:

要想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人们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 查阅有关资料,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 搜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事例,理解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意义。

答案:¤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

其一,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也就是说,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的生存和发展,而人的发展不仅是指当前的发展,还是指子孙后代的发展。其二,科学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即社会的发展不仅是指经济的发展,还包括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以及人自身的发展。其三,科学发展观是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相互协调的发展观。其四,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即人类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包括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比可持续发展内涵更丰富的概念,是一种比可持续发展更高的理念。

¤¤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是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新时期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努力把握发展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解决发展难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倡导解决好“三农问题”,退耕还林、坚持可持续发展等都是以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体现。

探究交流:(见教材P94)

小芳的家坐落在一条小溪旁。以前,小溪清澈见底,人们常在小溪里捕鱼捉虾,洗衣洗菜。后来,小溪的水逐渐变得浑浊起来,可爱的鱼虾不见了踪影,人们也不敢在小溪里洗衣洗菜了。原来在小溪的上游建了一家造纸厂,厂里的污水直接排放进小溪,日子长了,小溪被污染了。

当地一些居民认为,在造纸厂打工能赚钱,一点污染算计不了什么。还有一些居民认为虽然造纸厂能带来一时的经济效益,但从长远来看,得不偿失。

议一议:

¤ 你赞成当地居民中的哪一种观点,为什么?

¤¤ 假如自己是小芳,面对被污染的小溪会有什么感受?

¤¤¤ 就如何处理好材料中经济发展与造纸厂污染的关系,提出你的建议。 答案:¤ 认为虽然造纸厂能带来一时的经济效益,但从长远来看,得不偿失,这一观

点的居民是正确的。因为谋求经济发展,搞经济建设必须要与保护环境协调发展,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这样才能取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对失去了美好自然环境的惋惜,向环保等相关部门反映,采取相应措施,尽量减少污染,让曾经的美丽重现。

¤¤¤ 可以安装污水处理设备;也可以将造纸厂迁址,远离水源地,在投产前一定要先安装取水处理设施。

(三)课堂小结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发展经济要与保护环境相协调,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

(四)作业

(1)说说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其要求是什么?

(2)有人认为:“当前我们以经济建设为工作的中心,只要有利于经济发展,环境可以作出牺牲”。这种观点对吗?

(3)搜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事例,并说说什么是可续发展观?

二)我们在行动

教学内容:讲授第二框:我们在行动。 课时安排:两课时授完 第1课时(总第50课时) 教学内容:计划生育好。 导学过程: (一)导入本课 1、板书标题: (二)我们在行动

2、导入语:为了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我国30多年来坚定不移地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成功地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道路,给世界、给国家、给每一个家庭都带来了好处。

(二)新课导学 知识点一:计划生育好

第八课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课标内容

四、4.5了解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教育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国情、了解社会、激发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

能力:增强对身边事物及社会现象的观察、分析、认识能力;提高对我国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资源等基本国策的理解能力。

知识:认清我国当前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明确我们要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就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知道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过程与方法: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培养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搜集我国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材料,并分析其特点,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提高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关系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2.“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正确的选择”既本课的教学重点又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四课时授完。

(一)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教学内容:讲授第一框: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课时安排:两课时授完 第1课时(总第48课时)

教学内容:我国存在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导学过程: (一)导入本课

1、导入语:(详见教材P89页) 2、板书标题:

(一)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新课导学

知识点一:我国存在着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1、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非常突出(P90) 教材支持:

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危害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严重问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非常突出,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右图——人口增长)

基本观点:

①人口膨胀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严重问题.

②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非常突出,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探究讨论:(详见教材P89—90)——读图、感悟 图片一:太挤了; 图片二:沙尘暴肆虐北京城; 图片三:被毁坏的林区; 图片四:被污染的河流。 想一想:从以上图片和资料中自己感悟到了什么?

试一试:搜集反映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图片、数据、文字等资料,与同学们交流。

教师点拨:

四幅图片资料让我们触目惊心。生活中出现这些现象一次又一次地让我们警醒——我们的生活空间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人越来越多,地越来越少,水越来越脏……

通过搜集资料,可以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到我国人口、环境、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同时也能感悟到这些问题已经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答案:从图片中我们感悟到:我国存在着严重的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问题。 2、我国的人口问题(P90) 教材支持:

我国面临着严峻的人口形式。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影响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点:

①我国面临着严峻的人口形势.

②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和规模,影响综合国力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探究交流:(教材P90页)

※乘公共汽车太挤了 ※一个班级人太多了 ※超市交钱还要排队 ※招聘市场人海人山 ¤ 你是否熟悉这些场景?身临其境,你会有怎样的感觉? 查阅有关资料,分析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作业)

答案:¤ 这样的场景让我们感到,我国人口众多,过多过快增长的人口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给人们的升学、就业、求职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

¤¤ 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的特征,如此人口特点给资源环境带来严重的负担,给就业带来压力,更影响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资料链接:

1982年我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以后,国外一家刊物针对这一资料,算里一笔帐:假如将所有的中国人按4人一排编队,每队相距1.8米,以5.8千米每小时的速度走过天门广场,将需要十多年的时间才能全部通过。按中国人口增长率以降低到千分之十一点四计算,每分钟大约出生38人(平均不到2秒钟就有一个婴儿诞生),每小时出生约273人,每天出生大约五万多人。在把他们的父母在10年内以同样的速度走过天安门期间所生的婴儿计算在内,那么这支队伍全部通过天安门的时间还要再加20个月。而在这段时间里,仍然有新人口不断出世……截止2005年1约6日,我国总人口已达到13亿,约占世界人口的21%。这就是说,世界上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

3、我国的资源问题(P91) 教材支持: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相对短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对资源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再加上开发不合理、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更加剧了资源形势的严峻性。

探究讨论:(教材P)

我国自然资源在世界上的位次:3 自然资源

总量位次

人均拥有量位次:126 森林面积:8、107 草原面积:2、76 淡水资源:6、55 矿产资源:3、80 你的感想是 资源大国 资源小国

你的结论是: 资源相对短缺

¤ 看了上面的表格,你有什么感想,能得出什么结论?(作业) 教师点拨:

图标告诉我们:我国的耕地面积、森林面积、裁员面积、淡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在世界上总量都位居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却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两组数据相差悬殊,对比强烈。

答案: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资源相对短缺。 结论;我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资源相对短缺。 基本观点:

①我国自然资源现状: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相对短缺。 ②我国资源的严峻形势:一是需求量不断增加;二是开发不合理、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

4、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 探究交流:(P91)

漫画一:太可怕了; 漫画二:钓鱼的奇遇。 ¤ 查阅资料分析我国的环境存在着哪几类问题?(作业) ¤¤ 结合生活体验谈谈环境问题对我们有什么危害?(作业)

答案:¤ 环境问题具体体现在:污染物排放总量大,高于环境自净的能力;城镇生活污染物增加;工业污染治理任务仍相当繁重;水质、土质的污染日渐突出,有些地方的农产品有害残留物超标;部分地区水土流失,荒漠化仍在加剧。

¤¤ 影响人民身体健康,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

教材支持:

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基本观点:

①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②环境问题的负面影响(危害):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资料链接:

据统计,环境污染给我国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每年高达680亿元,相当于8次唐山大地震所造成的损失。进入20世纪90年代,全国乡镇企业一年排放工业废水18.3亿吨,工业废气1.22亿立方米,产生工业废渣1.15亿吨。我国已有82%的江河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2800多千米的河段鱼虾绝迹,遭受“三废”污染的农田面积已达1.5亿亩。长江流域每年因水土流失入海的泥沙达7亿吨,相当于500多万亩土地被刮去5寸厚的地表土,长江全流域的污水排放量以每年3%的幅度增长。淮河流域的污染极为严重,20世纪,群众为此编成顺口溜:“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身心受害。”

思维拓展: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怎样理解这句话?(作业)

答案: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和征服,必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因此,我们应该于自然和谐相处,再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也要保护自然环境,注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探究交流:(教材P92)

温家宝总理2003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发表演讲《把目光头像中国》。他说:“中国有13亿人口,我常常给大家介绍一个13亿的简单、但却很复杂的乘除法,这就是多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可以编成很大的问题;多么大的经济总量除以13亿都可以变为一个很小的数目,成为很低很低的人均水平,这是中国领导人任何时候都必须牢牢记住的。”

议一议:如何认识这简单却又复杂的“乘除法”?(作业)

答案:温总理这个“乘除法”可以再一次地让我们体会到我国人口基数大这一基本国情以

1、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教材P94页) 教材支持:

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就是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具体要求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情境活动:(见教材P94)

议一议:

¤ 自己见到的我国宣传计划生育政策的标语有哪些? ¤¤ 从这些宣传标语中悟到了什么?

答案:¤ 常见的标语还有:少生优生,幸福一生;优生优育民族旺,提高素质国家强。少生优教,地绿天蓝;少生优生,富民强国;少生快富,家庭幸福;少生优生,永葆青春;优生优育优教,利国利民利家;计划生育靠你靠我靠他,优质服务为你为我为他。?

¤¤ 通过对图片信息的归纳总结可以悟出以下道理:①计划生育以人为本,有利于人民;②计划生育关系到国家富强;③计划生育有我一份,每个公民必须履行法律义务;④计划生育已专门立法,体现了国家意志(见相关链接)。

基本观点:

①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②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就是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③实行计划生育的要求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议一议: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目的、要求是什么?(②③)(作业)

2、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取得成功(教材P95) 教材支持:

我国坚定不移地实行计划生育。经过30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道路,也为解决世界人口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实行计划生育利国利民,是每个公民的光荣职责,也是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

名言:

中国目前正在实施的人口方案,是对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和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所提倡的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性别平等模式的伟大尝试,它的成功值得祝贺。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

这是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对中国实施计划生育取得伟大成功的贺词中的一段话,这段话令人信服地说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取得了伟大的成功。

思维拓展: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有何重要意义?(作业)

答案: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实践证明,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实行计划生育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下去。

知识点二:保护环境 合理利用资源

1、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是我国的又一项基本国策(P96) 教材支持:

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是我国的又一项基本国策。为贯彻落实这项基本国策,我国制定了保护环境和资源的一系列法律法规,为保护、治理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提供了法律依据,并采取了一系列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重大措施。

基本观点:

①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是我国的又一项基本国策。

②我国制定了保护环境和资源的一系列法律法规,为保护、治理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提供了法律依据,并采取了一系列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重大措施。

探究交流(P96)——看图感悟

图片一:北京高碑店污水处理厂 图片二:宁夏沙坡头治沙 图片三:节水灌溉 图片四:退耕还林 ¤ 提到“资源”、“环境”,你会联想到哪些词汇 ※绿色消费 ※节约用水 ※植树造林 ※沙尘暴 ※白色污染 ※可持续发展

¤¤ 当地政府在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作业)

¤¤¤ 我们能为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做些什么?(作业)

答案:¤¤ 修建了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厂,关闭了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从而减少了污水的直接排放,有效地保护了水资源;垃圾集中处理净化了我们的生活环境,美化了我们的生活空间,关闭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减少了污染源,有效地保护了我们的环境。

¤¤¤ 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或者公益活动时间,宣传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国

策,不断提高自我的环保意识,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探究交流:(教材P96—97)

¤我国制定的保护资源、环境的发了财法规有:

※环境保护法 ※水资源保护法 ※森林法 ※国土资源法 ※矿产资源法 ※野生动物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 ※大气污染防治法 ¤我国采取的保护环境的重大措施有:

※治理工业污染 ※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的治理 ※扩大自然保护区建设规模 ※禁止使用含铅汽油、发展循环经济 ¤我国采取的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的重大措施有:

※退耕还林,退耕还草 ※实施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天然林保护 ※防沙治沙 ※土地治理 ※控制建设用地 2、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初见成效(P97) 教材支持:

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0多年来,人口过快增长势头得到控制,资源、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步伐加快,部分地区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公民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进一步增强。

议一议: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取得了哪些成效?(作业)

答案:人口过快增长势头得到控制,资源、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步伐加快,部分地区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公民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进一步增强。

3、青少年应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P98页) 教材支持:

实施可持续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持续发展的长远计划。我们青少年应从现在开始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积极向公众宣传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培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习惯,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基本观点:

①青少年应从现在开始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积极向公众宣传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

②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培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习惯,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探究交流:(P97—98)

2003年10月,在新当选的十位中国“环境大使”中,一位名叫姚远的中学生格外引人注目。 她搞过环保小实验,写过许多环保方面的文章。例如《参观麋鹿苑有感》、《升金湖观鸟记》、《城市杨树叶的收集与利用》等。

在她家中到处都有环保的“痕迹”:对垃圾进行分类;可回收的废纸和旧瓶子摆放整齐;洗手间里放着从洗衣机里放出来的许多桶水用来冲马桶;马桶水箱里放着一个饮料瓶子,这样每次冲马桶都可以节约一瓶子水。她还在学校倡导成立了学生环境社,为学校环保做了许多工作。

¤ 一个水龙头如果一秒钟漏水一滴,一年便漏掉360吨水 ¤ 一只漏水的抽水马桶一年约漏水25吨

¤ 电器不用时将电源关掉,全国一年节约的电力相当于三峡工程发电量的1∕3。 ※ 从上述材料中自己受到什么启发,今后准备怎样行动

答案: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需要每个人的积极参与。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应该积极宣传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提高环保意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习惯,做环保小卫士。

相关链接:(教材P98页) (一)当代公民的绿色行为

¤积极参加植树造林 ¤使用可再生材料制作工作、学习用品 ¤节约资源 ¤节约只用自然资源 ¤改变不利于环境保护的饮食习惯 ¤尽量利用公共交通工具 ¤在居室庭院中种植绿色植物 ¤爱护每一块绿地

¤动员周围的人为环保尽心尽力 ¤亲近大自然,和我们的动植物朋友和谐相处 ¤关心并积极参与科技事业,使之成为改善环境状况的动力 ¤从事每项活动前,充分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预防措施 (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随手可做的20件小事

⑴使用布袋; ⑵尽量乘坐公共交通; ⑶不要过分追求穿着时尚; ⑷不进入自然保护核心区;⑸提倡步行,骑单车;⑹不用非降解塑料餐盒; ⑺不燃放烟花爆竹; ⑻双面使用纸张; ⑼节约粮食; ⑽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 ⑾随手关闭水龙头; ⑿一水多用;

⒀拒绝过分包装; ⒁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⒂尽量利用太阳能; ⒃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⒄使用节约性水具; ⒅拒绝使用珍贵木制品; ⒆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 ⒇修旧利废。 (三)课堂小结(略) (四)作业

(1)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目的、要求是什么?(2)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有何重要意义?

(3)当地政府在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4)我们能为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做些什么? (5)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取得了哪些成效?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6届山东九年级政治全册教案第3单元+第8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线全文阅读。

2016届山东九年级政治全册教案第3单元+第8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1758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