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职业技能:(1)交流表达(2)数字运算(3)改革创新(4)自我提高(5)合作协调(6)解决问题(7)信息处理(8)外语应用
2、职业道德:(1)遵纪守法(2)创造性地完成任务(3)团结协作(4)维护组织利益(5)奉献精神
二、职业的社会特征 1、产业性 2、行业性 3、层次性 4、组群性 5、时空性
三、职业的社会功能 1、从个人角度上看: (1)个人经济收入的来源 (2)促进个性发展的手段
(3)个人在社会劳动中的具体体现
(4)个人获得的名誉、权力、地位是在职业中产生的 2、从社会角度上看:
(1)职业的活动构成了社会的活动 (2)职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
(3)职业分工构成经济运行的主体 (4)职业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手段
(5)职业的运动变化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第二节 职业分类 一、国外的职业分类
1、按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性质、层次进行分类
(1)白领工作人员:专业、科技性人员、行政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办公室人员 (2)蓝领工作人员:手工艺、运输工、农场以外工人和服务性工人 2、按心理的个性差别差异进行分类
(1)现实型(2)研究型(3)艺术型(4)社会型(5)企业型 3、依据各个职业的主要职责或从事的工作进行分类
国际标准职业分类:八大类(1)专家、技术人员 (2) 政府官员、企业经理(3) 事务工作人员(4)销售工作人员 (5)服务工作人员 (6) 农、林、牧、渔工作人员(7)生产工作人员 (8)其他。
二、我国的职业分类
八大类(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 (1)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 (2)专业技术人员 (3)办事人员
(4)商业、服务业人员
(5)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 (6)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 (7)军人
(8)其他从业人员
三、职业分类的基本特征
(1)科学生(2)适用性(3)先进性(4)开放性(5)国际性 四、劳动力资源市场
(一)劳动力资源市场的发展
- 46 -
(二)劳动力资源市场的现状
(三)发挥劳动力资源市场作用的办法 三、小结
本节主要讲了有关职业的含义、特征、功能以及职业的分类
第2课时 一、主要教学内容
第三节 职业发展趋势 二、教学过程
第三节 职业发展趋势
一、职业整体发展趋势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形势 (一)当前职业的发展态势及特点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职业在不断地分化、重组,新的职业层出不穷,旧传统职业面临消亡。就我国而言,由于农业、工业和信息社会和并存,第一、二产业的社会职业以消亡和重组为主,第三产业则迅猛发展,特别是信息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其特点:
一是社会职业种类越来越多(种类变多)。 二是社会职业结构变化越来越快(结构变快)。 三是脑力劳动者职位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脑劳变大)。 四是劳动岗位的地域空间越来越小(地域变小)。
五是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的复合程度越来越高(复合变多)。 (二)未来职业发展趋势 1、出现大批新兴职业
2、技术性职业将成为各行业职业主体 3、现代行政办公型职业得到迅速发展 4、服务型职业广泛发展
5、未来职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6、职业者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7、执业资格制度将促进职业的规范化 8、未来职业将更加重视体现人的自我价值 (三)在上述趋势的引导下,人才流向的特征
1、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人才流动具有强烈吸引力 2、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是人才流动的重要导向 3、人才流向更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工作环境 4、人才流动国际化趋势正在加强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形势 (一)毕业生就业的基本形势
1、国内经济发展给毕业生就业带来机遇 2、国家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
3、市场经济给大学生就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4、连续扩招给大学生就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5、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大学生就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6、信息网络化给大学生就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二)毕业生就业中应该处理好几个问题 1、高校毕业生要正视面临的就业形势 2、高校毕业生要正确认识自我,转变观念
- 47 -
3、高校毕业生要做好多方面的准备
三、未来职业的发展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趋势 (一)世界未来职业发展趋势 20个主导行业:(1)法庭会计师(2)广告业(3)文化艺术与娱乐(4)咨询业(5)教育(6)化学工程(7)交叉学科(8)医学(9)市场营销(10)生物制药(11)计算机技术(12)通信业(13)电子工程技术(14)金融(15)公共事业(16)社区医疗服务(17)社会工作(18)信息服务(19)法律(20)执法
(二)21世纪中国急需的人才
1、未来10年科技领域发展潜力有:(1)生物技术(2)信息技术(3)新材料(4)新能源(5)空间技术(6)海洋技术
2、21世纪发展潜力巨大的行业有:(1)网络信息咨询(2)房地产开发(3)社会保险(4)家用汽车制造(5)邮政与电信(6)老年医疗保健品(7)妇女儿童用品(8)旅游(9)建筑与装潢(10)餐饮、娱乐与服务
3、21世纪的主导职业有:(1)会计(2)计算机技术(3)软件开发(4)环境保护(5)健康医药(6)咨询服务(7)保险(8)法律(9)老年医药(10)家庭护理和服务(11)公关(12)市场营销(13)化生技术(14)心理学(15)旅游(16)人力资源
(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趋势 1、供求形势将发生变化 2、无形市场发展加快 3、就业市场更加规范 4、就业市场的功能更完善 5、宏观调控将进一步加强 三、总结
本章节主要讲了职业的含义、特征及分类,具体分析了国内外职业休整发展趋势和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形势及要求,它将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48 -
第四章 职业素质 教学目的
1、了解现代社会职业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要求
2、明确当代大学生如何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时代的要求 教学内容
一、职业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二、职业基本素质
三、各类职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教学重点
1、职业基本素质
2、大学生职业基本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教学内容
1、第一节 职业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2、第二节 职业基本素质 二、教学过程
第一节 职业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一、职业素质及其特征
1、职业素质是指劳动者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劳动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发挥作用的一种基本品质。
2、特征
(1)职业性(2)稳定性(3)内在性(4)整体性(5)发展性 二、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1、现代社会对毕业生职业素质有客观的要求 2、用人单位非常重视毕业生职业素质
3、职业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第二节 职业基本素质 一、优秀的道德品质
1、道德品质是社会现象在个体身上的反映,是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体的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
- 49 -
是个体在社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特征和倾向。
2特征:(1)爱祖国,爱人民(2)遵纪守法(3)明礼诚信(4)敬业奉献 二、扎实的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是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即你对所学习的专业及非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程度。
三、健康的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是指人体肌肉活动的基本能力,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工作中的综合反映。 四、良好的心理素质
1、心理素质是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方面所表现出的本质特征。 2、表现:
(1)精神愉快,适应能力强
(2)恰当地了解自我,具有容纳自己的态度
(3)工作学习效率高,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即心理效能发挥得好 (4)人际关系和谐 (5)行为的统一协调 五、广泛的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包括:
(1)真诚(2)宽容(3)谦和(4)协作精神 六、强烈的竞争和创新意识
1、强化创新意识(求知欲、进攻性)
2、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侧向思维、逆向思维、直觉思维和灵感、想象) 七、一专多能的素质
即精通“一专”的基础上,努力扩展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实现“多能”地发展 八、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信息采集、分析、存储、加工、运用、交流等能力)包括: 一是计算机操作能力,即使用计算机以及软件的能力
二是数据处理能力,即收集、积累、检索和加工那些有助于开展业务的数据能力
三是行业信息能力,即对行业活动中产生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并根据结果进行决策 三、小结
本节主要讲了职业素质的含义、特征以及当代大学生加强职业教育素质的必要性,还讲了对八大职业素质的基本认识
第2课时 一、主要教学内容
第三节 各类职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二、教学过程
第三节 各类职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职业 类型 职业道德 1、坚强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2、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职业能力 1、敏锐的观察力 2、丰富的想象力 3、迅速吸收新思想的开放心态 4、不断创新的精神和能力 5、特殊气质和全神贯注的创作冲动 1、勇于创新的精神及科技成- 50 -
知识结构 1、良好的美学知识 2、对主流文化的充分了解 社 会 文 化 应
1、要有不辞劳苦、艰苦奋斗1、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专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