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初2015级化学3月月考试题
全卷共100分 时间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H-1 C-12 S- 32 O-16 Na-23 Cl-35.5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在下列变化中,有一个变化与其他的本质不同,该变化是( ) A.风吹草动 B.百炼成钢 C.玉石粉碎 D.滴水成冰
2.塑化剂是塑料软化剂,又称增塑料,毒性是三聚氰胺的20倍,被禁止用作食品添加剂。塑化剂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无色粘稠液体 B.熔点-50℃ C.有慢性毒性 D.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3.用微观粒子知识对下列一些事实的解释正确且完全合理的是( ) A B C D
4.下列装置或操作肯定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事实 O3和O2的化学性质不同 瘪乒乓球在热水中鼓起 空气比水容易压缩 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解释 分子的构成不同 分子受热变大 空气分子比水分子小,但分子间间隔大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5.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氢气、干冰、冰水混合物 B.天然气、煤、石油 C.液氧、二氧化碳、纯净的盐酸 D.稀有气体、酒精、熟石灰
6. 有一种叫“干水”的物质,每个“干水”粒子是外层包上沙质硅的小水滴,它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普通水高3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硅是氧化物 B. “干水”是纯净物
C. “干水”就是“干冰” D. “干水”的应用有利于缓解室温效应
7.大蒜中含有一种有效成分辣素“硫化丙烯”, 其化学式为C3H6S,能杀菌,具有一定
的抗病功能和食疗价值。下列关于硫化丙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个硫化丙烯分子中含有3个氢分子 B.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1
C.1个硫化丙烯分子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构成 D.分子中C、H、S元素原子质量比为3︰6︰1
8.随着日本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碘泄漏,碘这种元素被人们所认知。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碘元素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 B. 碘原子核外共有53个电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
C.碘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D. 碘盐中含有碘酸钾(KIO3),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9.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错误的是 ( ) A.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
B.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C.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D.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10.对A、B、C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实验研究过程如下:(1)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A、C表面出现红色物质,B表面没有现象。(2)取大小相等的A、C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A、C表面都产生气泡,但A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C的快。则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
A.A>C>B B.C>A>B C.C>B>A D.A>B>C 1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甲 3 10 乙 5 5 丙 20 8 丁 7 待测 通过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得反应后丁物质的质量为10g B.乙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参加反应的甲、丙、丁是的质量比是 7:12:5 12.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
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 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 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2
A.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B.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 C.金属活动性:乙﹥甲﹥丙 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13.右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5% C.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蒸发溶剂 的方法
D.t2℃时,将50克甲物质放入100克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为 150克
14.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A B C D CO2 CaCl2溶液 CuO Cu(NO3)2溶液 所含杂质 CO CaCO3 Cu AgNO3 除去杂质的方法 点燃 过滤、洗涤、干燥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 加入足量铜粉,过滤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8分)
二、填空题
15.(2分)现有H、Cl、O、Na四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各一个:
⑴生活生产中最常用的溶剂_________;⑵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酸____________; ⑶厨房清洁剂中含有的碱_____________;⑷食盐水中的溶质__________。
16.(11分)学习化学知识后,观察物质世界就要从化学视角看。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在日常生活和实验室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 1)某天然矿泉水标签中有如下文字叙述:水质主要成分(mg/L):
K:0.62~3.25,Na:18.75~29.8,Ca:17.8~26.2, C1:l4.2~30.8,硫酸根:41.6~70.2,碳酸氢根:l84~261,pH:7.3。
3
+
+
2+
–
硫酸根离子的化学符号是 ,Ca中数字“2”的含义是 ,
Na的结构示意图为 ,K与碳酸根结合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 。矿泉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水是生命之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①在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使硬水软化成软水。
②公共场所可利用“活性炭+超滤膜+紫外线”组合工艺获得直饮水,其中活性炭主要起 作用。
(3)从变化角度看: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伴随能量变化。
①水通电分解生成未来最理想的能源—氢气,是将 能转化为化学能,但该方法不节能,需要寻找更为有效的节能方法,以促进水的分解;②水参加植物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H2O 6O2+X,则X的化学式: 。
光照 叶绿素 +
+
2+
(4)热水瓶胆壁上的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可用醋酸溶解除去。已知醋酸与氢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OOH + Mg(OH)2 = (CH3COO)2Mg +2H2O ,则醋酸与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7.(10分)(1)4月26日,全省最大的啤酒生产企业重啤集团盐城公司20万千升重啤项
目正式投料生产。
①公司花园式的厂区里飘溢着阵阵麦芽香味。能闻到香味说明 。 A.分子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②啤酒酿造过程中,酵母是“魔术师”,能将葡萄糖C6H1206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其转化方程式为: 。 酵母的作用是 。
③啤酒贮存和运输时要防止阳光暴晒,原因是 。
④打开啤酒瓶有大量泡沫溢出,其原因是 。
4
(2)有资料称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被氧化,称为还原剂,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被还原,称为氧化剂。2Na+2H2O=2NaOH+H2↑该反应中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CaO+H2O=Ca(OH)2 该反应 (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三、计算题
18.(6分)为测定某纯碱样品(含少量氯化钠杂质)中碳酸钠的含量,取12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经测定,所得溶液常温下为不饱和溶液,其质量为107.6 g(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试计算: (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四、工艺流程图题
19.(8分)某化学实验小组实验结束时,将含有CuSO4、ZnSO4、FeSO4的废液倒在废液缸里,为回收有关金属和硫酸锌固体,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试回答:
5
(1)向废液中加入过量X,操作步骤①中所需的玻璃仪器是 。 (2)写出步骤①中任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要检验步骤④中加入的稀硫酸是否足量的方法是 。
(4)在固体B中加入盐酸,看到的现象是 (写两点)(5)在D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其现象是 (至少一点), 化学方程式为 。
五、实验题和实验探究题
20.(9分)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和有关性质的研究。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甲同学选用
A
装置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
(3)乙同学选用B装置制二氧化碳,并检验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若选用浓盐酸和大理石制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使石蕊溶液变红的酸
6
(1)向废液中加入过量X,操作步骤①中所需的玻璃仪器是 。 (2)写出步骤①中任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要检验步骤④中加入的稀硫酸是否足量的方法是 。
(4)在固体B中加入盐酸,看到的现象是 (写两点)(5)在D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其现象是 (至少一点), 化学方程式为 。
五、实验题和实验探究题
20.(9分)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和有关性质的研究。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甲同学选用
A
装置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
(3)乙同学选用B装置制二氧化碳,并检验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若选用浓盐酸和大理石制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使石蕊溶液变红的酸
6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届九年级化学3月月考试题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