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思修课程标准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09-2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课程类别: 人文素质教育课程 适用专业: 学 时: 62学时

编写执笔人: 编写日期:2010年7月10日 审定负责人: 审定日期: 2010年9月10日

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1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课程,也是教育部规定的大学生必修课程,同时还是高职院校进行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

本课程以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道德、法律及其相关科学知识,依据高职学生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学生加强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增强自身道德修养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该门课为××专业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达到未来工作岗位素质要求起到支撑作用,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该课程的前导课程是《军训》、《入学教育》,同修课程是《形势与政策》,后续课程包括《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以及《就业指导》、《创新》、《职业生涯规划》、《军事理论》、《劳动合同法》、《合同法》、《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大学生人文素质修养》等。

1.2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的设计以我院“优秀员工的摇篮, 职业经理的基地”办学理念为根本,突出了高职教育教学特点,根据学生不同年级的特点以及课程设置要求,把“工学结合”的思想贯穿在课程教学过程当中,借鉴专业课模块化教学经验进行设计,把理论教学、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践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改革目标。

设计中贯彻四个基本理念。

第一,立德树人导向的育人观。“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强调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第二,终身学习导向的教育观,强调可持续发展。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掌握技

能,学会工作,还应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第三,多元智能导向的学生观,强调学生主体。要立足高职学生特点,确定多维教学目标,实施多元评价考核。

第四,构建主义的课程观,强调活动体验。课程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背景和已有经验,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参与、活动、情感体验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

1.3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教学从××专业学生实际出发,以围绕学生需解决问题或生活事件、社会事件,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实施任务驱动或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以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为核心目标,以培养能生存能发展的社会人与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职业人相结合为目的,进行教学内容整合;以价值观和职业核心能力为载体,划分主题教学单元和主题实践项目,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以“工程思维”理念为指导,以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社会适应能力提高为前提,以单元教学设计为重点,探索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重在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尽快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

评价体系上,注重过程考核,实行综合评定与评价主体多元化相结合。遵循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相结合、平时表现与顶岗实习表现相结合、学生政治课成绩与班级管理的量化考核相结合的方法,真正做到班级管理与企业管理模式相契合,培养学生的企业角色意识,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

2、课程目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重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对高职学生进行法学基础理论、法律常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2.1知识目标

2.1.1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掌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方法。

2.1.2理解理想信念的含义、特征、意义;理解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及实现理想的条件和途经。

2.1.3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认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认识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培养爱国情操;增强国防观念。

2.1.4理解人生观、人生态度和人生目的的内涵和意义;理解价值观的内涵,认

识人生价值的标准和评价,认识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认识自我身心关系、个人与他人关系、个人与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

2.1.5理解道德的本质、功能、作用;认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理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以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认识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尤其是诚信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2.1.6认识公共生活及特点、公共秩序及维护手段;理解社会公德内涵、特点、主要内容;认识公共生活的法律规范。

2.1.7认识职业生活中的道德及法律基本要求;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认识爱情婚姻与家庭以及其中的法律规范。

2.1.8认识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体系和运行,从而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认识民主与法制观念、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从而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认识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从而确立国家安全意识。

2.1.9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实体法的法律制度以及程序法的法律制度。

2.2能力目标

2.2.1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认知能力;包括社会认知能力 、行业认知能力、企业认知能力 岗位认知能力

2.2.2提高处理理想与现实矛盾能力,包括化解矛盾的能力。

2.2.3正确处理身心健康、个人与他人关系、个人与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能力;包括体能、生活能力、生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处事能力、驾驭坎坷能力、认识自己的能力。健康行为能力。

2.2.4正确处理爱情与友情的能力。 2.3情感目标

2.3.1培养学生奉献国家、奉献社会的精神。

2.3.2培养学生大公无私、先国家后自己,先人后己的美德。 2.3.3培养学生奉公守法、遵守公德、严以律己的作风。 2.3.4培养学生养成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的好习惯。 2.3.5培养学生感恩意识、关爱意识 2.3.6培养学生的爱家、爱校、爱国意识 3、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3.1教学单元设计

学习内容 模块 单元 (单元任务) 1.1大学生活新特点,学会独立生活; 1.2、树立新的学习1. 你好,理念,目标教育; 大学 1.3学院校规校纪教育、爱校教育 1.4感恩教育 1.1了解大学生活新特点,学会独立生活; 1.2、树立新的学习理念,目标教育; 1.3学院校规校纪教育、爱校教育 1.4感恩教育 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掌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方法。 理解理想信念的含义、特8 征、意义;理解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及实现理想的条件和途经。帮助学生认识大学生活,培养良好人文素质精神和科学发展的意识。 (知识、技能、态度目标) 理论 实践 学习目标 课时 备注 第一学期共6周(第5--11周),4 每周2课时 周一下午结合班会上课 理解人生观、人生态度和人生目的的内涵和意义;理解价值观的内涵,认识人生价值2.1人生观 的标准和评价,认识实现人生2.2价值观2.1人生观 2.我的大2.2价值观教育 价值的条件;认识自我身心关教育 学我做主 2.3科学发2.3科学发展观系、个人与他人关系、个人与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提教育 展观教育 高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发展观 第二学期共6周(第1--6周),8 4 每周2课时 周一下午结合班会上课 3.1社会公3.道德——至纯追求 德 3.2家庭美德 3.3网络道德 3.1社会公德 3.2家庭美德 3.3网络道德 理解道德的本质、功能、作用;认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理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以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认识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尤其是诚12 信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认识公共生活及特点、公共秩序及维护手段;理解社会公德内涵、特点、主要内容;认识公共生活的法律规范。提第三学期共9周(第1--9周),6 每周2课时 周一下午结合班会上课

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4.1法律常识 4. 我的法律素养 4.2、法律原理 4.3法律意识 4.1法律常识 4.2、法律原理 4.3法律意识 认识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体系和运行,从而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认识民主与法制观念、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从而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8 认识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从而确立国家安全意识。 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实体法的法律制度以及程序法的法律制度。熟悉法律常识、树立法律思维、养成法律意识 第四学期共6周(第1--6周),4 每周2课时 周一下午结合班会上课 4.1了解就业信息及就业技巧 4.2掌握行业和岗位职业道德 4.3提高社5.走向职场 会适应能力,为成为优秀员工和职业经理做好心理、知识能力方面的准备 4.1了解就业信息及就业技巧 4.2掌握行业和岗位职业道德 4.3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为成为优秀员工和职业经理做好心理、知识能力方面的准备 认识职业生活中的道德及法律基本要求;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式,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认识爱情婚姻与家庭,以及其中的法律规范。培养职业道德精神、帮助学生成功就业、创业。 第五学期共4周(第1--4周),6 2 每周2课时 周一下午结合班会上课

3.2单元教学要求

模块1.你好,大学。了解大学生活的特点并尽快适应之,知道当代大学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以及如何实现历史使命。

重点掌握:正确理解大学生活及其在人生发展中的作用,确立自己新的成长与发展目标;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和重大意义。

模块2.我的大学我做主。熟悉理想、信念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了解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的科学依据;知道如何确立理想信念、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如何化理想为现实等问题。熟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方面的理论现实背景,了解人生观、价值观理论,知道如何科学而正确地解决人生中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重点掌握:理解理想信念的内涵特征及其在人生中的作用;掌握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基本内容。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掌握人的本质理论和人生价值的基本特征,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分析和理解人生问题时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论。

模块3.道德——至纯追求。熟悉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了解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知道如何联系自身实际强化社会责任感,做一位坚定的爱国者。熟悉道德的含义、作用,了解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知道如何把握和践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熟悉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的基本特点和要求,了解公共生活中道德规范、法律规范的基本内容,知道加强道德修养、培养公德法律意识的重大现实意义。

重点掌握:理解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和时代价值,掌握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和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自觉将远大的理想与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结合起来,“以热爱祖国为荣,为危害祖国为耻”。理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掌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体系,熟练掌握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和要求,自觉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理解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掌握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熟练掌握休闲生活与网络生活中道德与法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模块4.社会主义法律精神。了解新时期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所包含的基本内容,知道如何做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熟悉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重要的实体法律制度和程序法律制度,知道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的现实价值。

重点掌握:理解国家安全观,掌握国家安全的相关法律知识,熟练掌握依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重大科学内涵。理解遵纪守法和增强维护法律尊严的意义,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熟练掌握处理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的基本思路和程序。

模块5.走向职场。熟悉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和职业生活中有关法律规范的基本要求,了解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知道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爱情。

重点掌握:理解职业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掌握家庭道德的基本内容和法律对婚姻家庭的有关规范要求。

4、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素质教育指标分解、模块教育、整体提高”的教育模式。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教育》、《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学生管理制度》等内容进行整合,形成开篇、人生篇、道德篇、法律篇、社会篇五个模块,针对新生入学、思想道德素质打造、就业准备等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开展。

实施项目教学、单元设计。其中单元设计贯彻学院办学理念和教学改革总目标,依据课程标准开展。

序能力训号 练模块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教学模式 考核方法、标准 讨论法 1 你好 大学 提问法 启发法 创设情景法 角色扮演法 多媒体 教学 学生自学与教师讲授相结合;课堂教育与基地教育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思想理论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根据课堂表现和平时变现赋分,分为优、良、及格、不及格 我的大2 学我做主 道德—3 —至纯追求 情境表演法; 纠错法; 演示法 多媒体 教学 学生自学与教师讲授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思想理论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学生自学与教师讲授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思想理论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学生自学与教师讲授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思想理论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学生自学与教师讲授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思想理论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学生之间不记名评点在班级和宿舍的表现,分为优、良、及格、不及格 小组讨论互评和教师评价得分;分为优、良、及格、不及格 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分为优、良、及格、不及格 小组讨论互评和教师评价得分;分为优、良、及格、不及格

情境表演法; 多媒体课件; 纠错法; 提问法; 示范法; 讲授; 讲练结合; 4 我的法律素养 竞赛法; 纠错法; 案例分析法; 多媒体; 讲授 5 走向职场 示范法; 纠错法; 多媒体; 实训;

5、课程实施条件 5.1教学团队要求

本课程的主讲教师要求不仅具有比较深厚的理论功底,善于学习和掌握哲学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充分了解世情、国情和民意,熟悉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实际,而且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和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具有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突出能力目标的现代职业教育先进理念。

本课程的教学团队要求经常交流教学经验,探讨教学改革的有效方法。在教学团队建设中,要强化培训,尤其要加强对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使教师专业具备相关专业背景。采取集中培训和个人钻研相结合,理论和实践、实习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完善教师科研和教学相促进的激励机制,形成有利于教师队伍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

5.2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要求

5.2.1校内实践教学。准备历史资料片;爱国主义电影;反映大学生活、友情与爱情、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等的视频资料。

5.2.2 校外实践教学。结合课堂理论教学涉及到的内容,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相应的参观、调查活动,撰写实践心得。并用照片、文字做成PPT课件记录下本组社会实践的的过程和效果。

5.3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5.3.1使用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

5.3.2参考书:

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②《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德育的现代化》胡斌斌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③《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美)霍尔.戴维斯著,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版。

④《卡耐基智慧从书》高国政著,延边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⑤《法理学》周旺生著,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 ⑥《《大学生》、《青年文摘》等杂志

5.3.3自编教材

政治教研室教研室编写的新教材《大学生人文素质修养》,符合高职教学理念,对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学有指导性和针对性。

5.3.4开发常用课程资源,如挂图、视听光盘等资源,选用多媒体辅助软件。 6、其他说明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三年不断线,贯穿学生在校所有学期。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思修课程标准在线全文阅读。

思修课程标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16949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