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8丹东市中考物理考试说明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09-2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丹东市2018年中考物理考试说明

根据《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制定丹东市2018年物理学科学业考试说明。 一、考试范围

考试范围为《物理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所规定的全部内容,包括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部分。其中科学探究融于科学内容之中进行考查。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物理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标准按主题的形式分为三大部分: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个一级主题。

一级主题(3个) 物 质 (14个三级主题) 运动和相互作用 (25个三级主题) 能 量 (24个三级主题) 二级主题(14个)、三级主题(63个) 1.1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4个三级主题) 1.2 物质的属性(4个三级主题) 1.3 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4个三级主题) 1.4 新材料及其应用(2个三级主题) 2.1 多种多样的运动(3个三级主题) 2.2 机械运动和力(9个三级主题) 2.3 声和光(7个三级主题) 2.4 电和磁(6个三级主题) 3.1 能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3个三级主题) 3.2 机械能(4个三级主题) 3.3 内能(3个三级主题) 3.4 电磁能(7个三级主题) 3.5 能量守恒(3个三级主题) 3.6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4个三级主题) (二)课程目标要求及行为动词界定

《物理课程标准》将课程目标划分为认知性目标、技能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三大类。认知性目标分为:“了解、认识、理解”3个水平层次的要求; 技能性目标分为:“独立操作”1个水平层次的要求; 体验性目标分为:“经历、认同、内化”3个水平层次要求。具体说明如下: 类型 知识性目标行为动词 水平 各水平的含义 所用的行为动词 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了解、知道、描述、了解 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 说出、列举、举例说明、说明 认识 位于“了解”与“理解”之间 物理《考试说明》 第 1 页 共 10 页

认识

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解释、理解、计算 理解 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 技能性目标行为动词 独立操作 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或改进;尝试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 会、会测量、会选用、会使用、会根据、……估测、会用……测量 尝试、观察、经历、探究、能 体验性目标行为动词 在从事科学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时相类似的探究过程;学习科学家经历 的科学探究方法;建立对物理知识的感性认识;逐步形成和运用物理学中分析和研究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实验探究技能等 认同 内化 在经历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关心、关注、有……做出相应反应等 意识 具有稳定的态度、一致的行为和个性化的价值观念等 养成

(三)课程内容标准的水平层次要求(考点)

类型 考点数 99 知识性目标 技能性目标 体验性目标 10 24 水平层次要求 了解 认识 理解 独立操作 经历 认同 内化 主题一:物质(4个二级主题、14个三级主题) 类型 考点数 24 知识性目标 技能性目标 体验性目标 3 7 水平层次要求 了解 认识 理解 独立操作 经历 认同 内化 考点数 考点数总计 22 0 2 3 3 4 0 34 考点数 考点数总计 81 11 7 10 17 7 0 133 物理《考试说明》 第 2 页 共 10 页

1.1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13个水平层次要求) 1.认知性目标(9个)

了解:(9个)

(1)描述固、液、和气三种物质的基本特征。

(2)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及其应用。 (3)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4)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5)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

(6)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7)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8)用水的三态变化说明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 (9)了解我国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 2.技能性目标(1个) 独立操作:(1个)

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3.体验性目标(3个)

经历:(2个)

(1)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2)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 认同:(1个)

有关心环境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1.2 物质的属性(8个水平层次要求) 1.认知性目标(6个)

了解:(4个)

(1)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如弹性、磁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 (2)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物质的这些属性。 (3)知道质量的含义。

(4)了解人类关于物质属性的研究对日常生活和科技进步的影响。 理解:(2个)

(1)通过实验,理解密度。

(2)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2.技能性目标(2个) 独立操作:(2个)

(1)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3.体验性目标(0个)

1.3 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9个水平层次要求) 1.认知性目标(7个)

物理《考试说明》 第 3 页 共 10 页

了解:(7个)

(1)知道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2)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3)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

(4)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 (5)了解人类探索太阳及宇宙的历程。 (6)知道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7)了解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大致尺度。 2.技能性目标:(0个)

3.体验性目标(2个) 认同:(2个)

(1)关注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新进展 (2)关注探索宇宙的一些重大活动。

1.4 新材料及其应用(4个水平层次要求) 1.认知性目标(2个) 了解:(2个)

(1)通过收集信息,了解一些新材料的特点及其应用。

(2)了解新材料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 2.技能性目标(0个)

3.体验性目标(2个) 经历:(1个)

能在个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作为。 认同:(1个)

有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主题二:运动和相互作用(4个二级主题、25个三级主题) 类型 考点数 40 知识性目标 技能性目标 体验性目标

2.1 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6个水平层次要求) 1.认知性目标(6个)

物理《考试说明》 第 4 页 共 10 页

水平层次要求 了解 认识 理解 考点数 考点数总计 31 6 3 4 11 0 0 55 4 11 独立操作 经历 认同 内化

了解:(6个)

(1)知道机械运动。

(2)举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3)通过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热现象,了解分子热运动的一些特点。 (4)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5)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6)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 2.技能性目标(0个)

3.体验性目标(0个)

2.2 机械运动和力(23个水平层次要求) 1.认知性目标(16个) 了解:(10个)

(1)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2)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 (3)用示意图描述力。 (4)知道二力平衡条件。 (5)知道简单机械。

(6)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7)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8)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9)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10)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认识:(3个)

(1)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2)认识牛顿第一定律。 (3)通过实验认识浮力。 理解:(3个)

(1)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用物体的惯性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3)通过实验理解压强。 2.技能性目标(4个) 独立操作:(4个)

(1)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 (2)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3)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4)会测量力的大小。 3.体验性目标(3个)

经历:(3个)

物理《考试说明》 第 5 页 共 10 页

(1)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2)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3)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3 声和光(13个水平层次要求) 1.认知性目标(9个) 了解:(7个)

(1)了解乐音的特性。

(2)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 (3)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的方法。 (4)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5)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6)通过实验,了解白光的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的现象。 (7)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 认识:(2个)

(1)通过实验,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2)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2.技能性目标(0个)

3.体验性目标(4个) 经历:(4个)

(1)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 (2)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

(3)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4)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4 电和磁(13个水平层次要求) 1.认知性目标(9个) 了解:(8个)

(1)知道地磁场。

(2)通过实验,了解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3)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 (4)知道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5)了解电磁感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6)知道电磁波。

(7)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8)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认识:(1个)

通过实验认识磁场。 2.技能性目标(0个)

物理《考试说明》 第 6 页 共 10 页

3.体验性目标(4个) 经历:(4个)

(1)观察摩擦起电现象。

(2)探究并了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探究并了解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方向。

(4)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主题三:能量(6个二级主题、24个三级主题) 类型 考点数 35 知识性目标 技能性目标 体验性目标 3 6 水平层次要求 了解 认识 理解 独立操作 经历 认同 内化 考点数 考点数总计 28 5 2 3 3 3 0 44

3.1 能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5个水平层次要求) 1.认知性目标(5个) 了解:(3个)

(1)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2)描述各种各样的能量和生产、生活的联系。 (3)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认识:(2个)

(1)通过实验,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

互相转化。

(2)结合实例,认识功的概念。

2.技能性目标(0个) 3.体验性目标(0个)

3.2 机械能(9个水平层次要求) 1.认知性目标(9个) 了解:(9个)

(1)知道动能、势能和机械能。

(2)通过实验,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3)举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量的转化。 (4)知道机械功和功率。

(5)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机械功和功率的含义。

物理《考试说明》 第 7 页 共 10 页

(6)知道机械效率。

(7)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义。 (8)了解人类使用机械的历程。

(9)了解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技能性目标(0个) 3.体验性目标(0个)

3.3 内能(6个水平层次要求) 1.认知性目标(5个) 了解:(4个)

(1)了解内能和热量。

(2)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 (3)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

(4)知道内能的利用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认识:(1个)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2.技能性目标(0个) 3.体验性目标(1个)

经历:(1个)

尝试用比热容说明简单的自然现象。

3.4 电和磁(14个水平层次要求) 1.认知性目标(8个) 了解:(5个)

(1)知道电压、电流和电阻。

(2)说出生产、生活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3)了解串、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特点。 (4)知道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5)了解家庭电路。 认识:(1个)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理解:(2个)

(1)理解欧姆定律。

(2)结合实例理解电功和电功率。 2.技能性目标(3个) 独立操作:(3个)

(1)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物理《考试说明》 第 8 页 共 10 页

3.体验性目标(3个)

经历:(2个)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2)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焦耳定律,用焦耳定律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认同:(1个)

用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的意识。

3.5 能量守恒(5个水平层次要求) 1.认知性目标(4个) 了解:(3个)

(1)知道能量守恒定律。

(2)列举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3)知道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 认识:(1个)

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的角度认识效率。

2.技能性目标(0个) 3.体验性目标(1个)

认同:(1个)

有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意识。

3.6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5个水平层次要求) 1.认知性目标(4个) 了解:(4个)

(1)结合实例,说出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2)列举常见的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3)知道核能等新能源的特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4)了解我国和世界的能源状况。 2.技能性目标(0个) 3.体验性目标(1个)

认同:(1个)

对于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三、试卷结构、题型及分值分配

物理试卷满分120分,试题总长度不宜超过32题。答题卡版面的试题编写格式与排

物理《考试说明》 第 9 页 共 10 页

版格式,要有利于试卷网评的分割截图。 1.题型及分数分配:

一、选择题:30分,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单选7个小题,多选3个小题,区

分单选和多选)

二、填空题:22分,10个小题 三、作图题:9分,3个小题 四、简答题:4分,1个小题

五、计算题:20分,3个小题(6分、6分、8分或6分、7分、7分) 六、实验探究题:35分,5个小题

命题范围含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八年级上册、下册、九年级全一册中的所有 “演示”、“实验”栏目涉及的所有内容。

2.分值所占比例:

(1)各知识体系所占分值比例约为: 力学42分,占35%左右;

电学42分,占35%左右; 热学14分,占12%左右; 光学14分,占12%左右;

声学、能源、信息8分,占6%左右。 (2)各内容主题所占分值比例约为:

物质18分,占15%左右;

运动和相互作用48分,占40%左右; 能量54分,占45%左右。

3.易、中、难比例为7:2:1

物理《考试说明》 第 10 页 共 10 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8丹东市中考物理考试说明在线全文阅读。

2018丹东市中考物理考试说明.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16936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