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绳》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二、过程与方法:
发展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认真计算反复检验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课前准备:
课件、图片、实物投影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跳绳的图片 介绍多种跳绳方法: (1)单人跳绳。 (2)双人跳绳。 (3)多人跳绳。 2.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跳绳吗? 你能说说你的跳绳成绩吗?
跳绳不但是一项很好的体育活动,它里面还藏着许多的数学问题呢,你们发现了吗?
(利用“跳绳”这一情境导入新课,可以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利用学生身边的事情或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创设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学习:
1.利用跳绳的情境,讨论计算方法. 出示主题图及统计图表,提出数学问题.
这是三名同学跳绳情况的统计表,说说你从表中知道了些什么? 根据这张统计表,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A.小东、小红共跳多少下? 三人一共跳多少下? B.小东比小红多跳几下? 小红比小亮少跳几下? ??
C.要想知道“小东比小红多跳几下”你会解答吗? 板书:小东比小红多跳多少下? 62—48=
(在这一环节,让学生看懂图的意思,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问题从生活中来。同时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更乐于自己解决。)
2.根据算式,合理进行估算.
师:请你估计一下,小东比小红多跳几下?说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探索算法,合作交流.
(1)学生独立思考算法,试算62-48=( )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自己探索计算62-48的方法,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最新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下册《跳绳》公开课教学设计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