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课时练习
一、据注音填写汉字并解释:
①滕子京zhé( )守巴陵郡 ②百废jǖ( )兴 _______ ③zhǚ( )予作文以记之_______ _④bó( )暮冥冥 ____ ⑤心kuàng( )神yí( )__________ ⑥宠辱xié( )忘___ 二、解释加点的词:
越明年( )增其旧制( )予观夫巴陵胜状( )朝晖夕阴( )....前人之述备矣( )至若春和景明( )沙鸥翔集( ) 而或长烟一空( )....去国怀乡( )( )迁客骚人( )连月不开( )把酒临风( )波澜不惊( ) .......三、
用“/”给下列句子划节奏:
1、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2、是进亦忧,退亦忧。 3、前人之述备矣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属予作文以记之 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四、
翻译下列句子:
1、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3、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4、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5、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6、 微斯人,吾谁与归?
7、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8、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五、
据课文内容填写、默写:
1、 文中表明滕子京被贬后仍积极治理政事并取得成绩的句子是 。
2、 文中具体写从岳阳楼眺望洞庭湖远景的句子是 、 、 、 、 、 。 3、登斯楼也, , , ,感极而悲者也。 登斯楼也, , , ,其喜洋洋者也。
4、而或 ,浮光跃金, , ,此乐何极!
5、《岳阳楼记》,作者 ,字 , (朝代)文学家。 是他的谥号。 6、地震灾区如今焕然一新,人民安居乐业,可用《岳阳楼记》中的是:“ , ”来表述。
7、《岳阳楼记》中,“古仁人“能够有异于常人的超然情怀,是因为他们做到了“
1
, 。” 六、阅读课文第5节: 1、 解词:
或异二者之为 不以物喜 微斯人 吾与谁归 .....古仁人之心 、 居庙堂之高 、 是进亦忧 .......
2、“二者”指哪两种心情?(用文中句子回答) 3、“进”指的是 。“退”指的是 。 4、“以物喜”照应前文 ,“以己悲”照应前文 。
5、“是进亦忧”中的“是”指代的是 。
6、这段文中,表达作者阔大情怀的句子是 。 7、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文中句回答) 。 8 在文中用“//”给本段分层,并简述每层大意:
① ② , ③ 。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居庙堂之高”意思是居住在高高的庙堂里。B、“处江湖之远”意思是在遥远的江湖间漂泊流浪。 C、这段文字中的三个问句都是设问句。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明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 七、
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1、“去”在古汉语中有多种意思,请你为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去”选择正确的义项, 去:A.距离 B.离开 C.除掉,去掉
①去国怀乡( ) ②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 ③委而去之 ( )④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 2.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语句的意思。(2分)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与文章第二段所描 的景色、气势相近,都突出了洞庭湖 的特点。(2分)
4.选文第三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 ,第四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 ;如果请你朗读第二、三两段文字,应注意分别读出 和 的语气语调。(4分) 5.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这三段文字是为了借题发挥引出议论,阐明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与他同时代的欧阳修则在《醉翁亭记》中以“乐”字贯穿全篇,抒写情怀。请将下面两个句子补充完整,要求补写后的句子能分别体现这两篇文章的中心。(每句填7个字)(2分) ①范仲淹 。 ②欧阳修 。
2
6、由“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我们自然想到《岳阳楼记》中的名句 。 八、链接中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 一10 题
(一)至若春和景明??微斯人,吾谁与归? 5解释下加点的词.(2分)
①沙鸥翔集 ②不以物喜 ..6 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7 “其喜洋洋者矣”是一种‘乐”, “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是一种‘乐’.两种“乐”有何不同?( 2 分)
(二)宋人或得宝,献诸子罕,子罕不受。献玉者日:“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日:“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8 .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A.宋人或得宝 或遇其叱咄 B.献诸子罕 投诸渤海之尾 C.故敢献之 温故而知新 D.玉人以为宝也 不足为外人道也 9 .翻泽下面的句子。(2 分) 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10 .谈谈你时“宝”的认识。(2 分)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第11-15题。(共11分)
(甲)嗟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1)二者之为: (2)宜: .12、翻译下列语句。(2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译文:
13、指出(甲)(乙)两段在表达方式上的相同点,修辞方法上的不同点,并分析修辞方法的作用。(3分)
14、找出(甲)(乙)两段中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分别抄写下来。(2分)
3
15、两段文字中哪句话触动了你的心灵,说说你感悟。(2分)
三、 读《岳阳楼记》选段,完成第11—15题。若夫淫雨露霏,??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1.下列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樯倾楫摧 倾家荡产 B.忧谗畏讥 乐以忘忧 C.去国怀乡 触目伤怀 D.或异二者之为 神情异常 1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山岳潜形潜:—— (2)薄暮冥冥薄:—— ..(3)把酒临风把:——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微斯人,吾谁与归?
14.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
选文第③段“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指的是 ,“退”指的是 ;“古仁人”能够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 。 15.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请结合选文回答。?
(四)阅读《岳阳楼记》,完成6—9题。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微斯人,吾谁与归? 6.下列各组加点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
A.古仁人之心 属予作文以记之 B.不以物喜 醒能述以文者 ....C.先天下之忧而忧 云归而岩穴暝 D.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其如土石何 ....7.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4分)
(1)百废具兴( ) (2)春和景明( ) ..(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8.翻译句子。(4分)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9.请从内容、结构说说第⑤段的作用。(4分)
(1)内容上: (2)结构上: 五、深圳市2011阅读下面选文,完成6—9题。(11分)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
4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谪守: (2)属予作文以记之: ..(3)胜状: (4)春和景明: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1)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8.本文标题为《岳阳楼记》,内容上却大量描写洞庭湖的景色,试分析作者的用意。(2分)
9.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现强烈的忧患意识,而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抒发了“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范仲淹的“忧”与欧阳修的“乐”在本质上有什么联系?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六、2011年清远市文言文阅读(10分)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9.选出对下列加点文言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2分) ...
A.若夫霪雨霏霏 (代词,那) B. 去国怀乡 (前往 ) ..C. 把酒临风 (举) D. 微斯人,吾谁与归(无,没有)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答:
11.细读第1、2段,在文中各找出最能体现登楼者在阴雨天“感极而悲”和在春和景明天气下“其喜洋洋”
的两个四字短语。(2分)
(1)体现登楼者在阴雨天“感极而悲”的两个短语是 、 ; (2)体现登楼者在春和景明天气下“其喜洋洋”的两个短语是 、 。
12.纵观《岳阳楼记》全文,作者在前面几个段落进行叙述、描写、抒情的基础上,最后一个自然段发表
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等议论。请思考回答:(1)结尾段的议论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巧妙构思?
(2)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操?(3分)
答:(1) ;(2) 。 七、2011 年安顺市(一)阅读文言文《 岳阳楼记》 (节选)
予观夫巴陵胜状,?嗯!微斯人,吾谁与归? 10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 分)
① 薄暮冥冥 薄: ② 去国怀乡 去: ③ 春和景明 景: ④ 长烟一空 一: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 分)
①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文::
②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译文: 12 、“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和“退”分别指什么?( 2 分)
答:
13 、请写出选文中具体体现“二者之为”的两个短语,并说出“二者之为”所表现的胸怀与古仁人有何不
5
同?(用原文回答)( 3 分)
答:
14 、请结合选段内容,简要分析第② ③ 两段对第④ 段的作用。(3 分)
答:
八、怀化市2011(甲)若夫霪雨霏霏,………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①②③
(乙)初,范文正公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士大夫莫敢往另,王侍制质独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长者,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顾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
④
闻者为之缩颈。 (选自《渑水燕谈录》)
注:①范文正公贬饶州:范仲淹谥号文正,因上书主张革新与宰相发生冲突,遭诬告,贬官饶州。②朋党:同类的人为私利而结成的小集团。③王侍制质:即王质,侍制是官名。④缩颈:缩头,表示吃惊害怕。 1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⑴去国怀乡 ⑵先天下之忧而忧 ..⑶士大夫莫敢往别 ⑷大臣责之曰 ..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⑵王侍制质独扶病饯于国门
15.王质说“范供天下贤者”,从文段(甲)来看范公之“贤”表现在哪两个方面?(2分)
16.联系社会生活谈谈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在今天所具有的现实意义。(2分)
九、若夫淫雨霏霏,……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而乐亦无穷也。 9.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春和景明 景: ②四时之景不同 景: ..③而或长烟一空 或: ④把酒临风 把: ..10.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11.下列句中“/”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若夫/淫雨霏霏 B. 感极而/悲者矣 C. 其/喜洋洋者矣 D. 四时之景/不同
12.比较甲乙两个文段,在下面表格的空格处填上相应的内容。(3分)
文 段 写 景 抒 情
甲 一段 淫雨霏霏
二段 喜
乙 先写 山间之朝暮
乐
再写
6
13.乙段中“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的“乐”与甲段中作者的“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乐”,内涵有什么不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范文正公守邠(bīn)州,暇日率僚属(部属)登楼置酒,未举觞(shāng),见缞绖(cuī dié 丧服)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jí急迫地)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寄居在外的读书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fènɡ)敛棺椁(下葬的物品)皆所未具。公怃然(失意的样子),即彻(“通撤”)宴席,厚赒(zhōu救济)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范仲淹罢宴》) 24.解释加点词的意思。(2分)
(1)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 (2) 而或长烟一空 ( )[来源:学科网] (3) 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 ) (4) 乃寓居士人卒于邠( ) 25.翻译句子(4分)
(1)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2分)
译文: (2) 坐客感叹有泣下者。(2分)
译文:
26.〖甲〗文中的“古仁人”有怎样的胸襟和抱负?用原文中语句回答。请再举出一个具有这样胸襟或抱负的“古仁人”的事例。(2分)
答: 27.从〖乙〗文中摘录出最能体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思想的有关词句。(2分) (四)(共10分)
十、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
8.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4分)
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具: ⑵而或长烟一空 或: ⑶把酒临风 把: ⑷吾谁与归 归: 9.下列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属予作文以记之 虽不能察,必以情 ..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其真无马邪 ..C.予观夫巴陵胜状 夫齁声起 ..D.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山水之乐 ..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⑵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11.文中③④两段运用 的写作手法,描写出 和 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表现了迁客骚人悲和喜的心情。(3分)
12.文中划线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作者这种“先忧后乐”的思想,对我们来说有什么可以学习借鉴的意义?(3分)
7
十一、(二)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8-13题。(共14分)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余为儿童时,闻山游者说峡山寺,难为俦远地,尝以为无缘能来。及兹获游,周历五峰,然后知峡山之名于世,有其故焉。
于灵鹫寺时,述诸山居之所长,而未言其所不足。如虎丘之剑池不流,天竺之石桥下无泉,麓山之力不副天 奇 ,灵鹫拥前山,不可视远,峡山亦少平地,泉出山,无所潭。
乃知物之全能,难也。况求友择人而欲责全耶?去其所阙,用其所长,则大小之材无遗,致天下於治平也,弗难矣
【注释】①俦(chóu):伴侣,此处用作动词,结伴同游。②治平:政治修明,社会安定。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A.去国怀乡 去( ) B.至若春和景明 景( ) C.然后知峡山之名于世 名( ) D.去其所阙 阙( ) 9.选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至则无可用 B.不以物喜/皆以美于徐公 C.而未言其所不足/学而不思则罔 D.有其故焉/且焉置土石 10.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文: 11.请从修辞运用的角度品味下面的句子。(3分)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答:
12.选出对【甲】【乙】两段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甲文先写登岳阳楼所见的自然风光,接着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景不同,情亦不同,一阴一晴,一悲一喜,形成鲜明的对比。
B.甲文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把人物的感受融入景物描写之中。 C.乙文中,作者通过写童年时听旁人的讲述,从正面表现了峡山寺的美景。 D.乙文是一篇借题发挥之作,写峡山寺只是一个引子,目的是引出后面的议论。
13.【甲】【乙】两文表达的主旨虽不同,但都会给人一定的启发,请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联系生活实
际,谈谈你的看法。(3分)
答:
②
①
8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岳阳楼记课时练习定稿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