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固液共存 甲有熔点,乙没有熔点 16.4.00cm 38.4℃ 85km/h 17.(1)40.0(1分) 25.0(1分) (2)小(2分)
(3)同一位置(1分) >(2分)
18.拍塑料膜一次或每次拍塑料膜的快慢相同(2分)
拍动塑料膜 轻拍、重拍塑料膜 烛焰是否摆动 烛焰摆动幅度是否改变(4分)
点拨:本题考查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探究。在探究声音是否具有能量时,可拍动塑料膜,观察烛焰是否摆动,若烛焰发生摆动,则说明声音具有能量。要探究“声音的能量与响度是否有关”,要控制声音的频率不变、声源到烛焰的距离不变,轻拍和重拍塑料膜,观察烛焰摆动幅度是否改变,若发生改变则说明声音的能量与响度有关。
19.(1)98(1分)
(2)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的底部(2分) 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液柱面水平(2分) (3)如图所示(2分)
(4)98(2分) (5)B(2分)
20.答:因为北方的冬天气温低,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就是利用凝固时放热,使菜窖内温度不致太低,菜不致冻坏。所以就在菜窖里放几桶水。
21.解:(1)这一路段上,车辆最大速度不能超过40km/h(3分);
s550m0.55km(2)t=v(2分)===0.1375h=8.25min(2分)。
40km/h40km/h
22.解:声音传播的距离s声=2s1-s车(2分)=2×355m-30m=680m(1分),声音传播的时间即汽车s声s车680m30m
行驶的时间t=t声=(2分)==2s(1分),汽车行驶的速度v车=(2分)==15m/s(1分)。
340m/st2sv声
全册综合测试题(一)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为非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是80℃
C.在第5min时物质已全部熔化 D.第10min时物质处于液态
2.如图所示,下列图片中的物理现象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
3.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 B.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C.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D.人向平面镜靠近0.2m,像将远离平面镜0.2m
4.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可快速登录网页,访问网络数据。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 )
A.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
B.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 C.二维码是光源
D.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反射光,白色部分吸收光
5.有一体积为20cm3的均匀固体,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160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天平测它的质量时,砝码应放在天平左盘 B.此固体的密度为8×103kg/m3
1
C.把此固体带到月球上,质量变为原来的
6
D.把此固体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为4×103kg/m3 6.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你所在考场的温度约50℃ B.你考试所用答题卡的宽度约3m
C.你正常呼吸一次所用时间约1min D.你答题用的2B铅笔的质量约为8g
7.为了响应“低碳生活”,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他看到路边的风景树向后“飞过”,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树 B.地面 C.旁边的楼房 D.自行车
8.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全程50m,通过前一半路程用了4s,通过后一半路程用了6s,则该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A.10m/s B.6.25m/s C.5m/s D.4.17m/s 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频率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色
C.汽车禁止鸣笛,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10.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A.春天,河里的冰逐渐变成水 B.洒在教室地面上的水慢慢变干
C.夏天,剥开冰棒的包装纸,看到“白气” D.放在电冰箱冷冻室中的矿泉水结成了冰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1.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下面的实验仪器:
(1)图甲中测得物体的长度是cm。 (2)图乙中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是g。 (3)图丙中家用寒暑表的示数是℃。
1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若以“山”为参照物,轻舟是的;若以“轻舟”为参照物,山是的。猿声是通过传入诗人的耳朵的。
13.月亮在河里倒影的“影”、立竿见影的“影”、雨过天晴后悬挂在天空的彩虹,分析它们的成因可知其原理不同,它们分别是由于光的、和 引起的。
14.“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诗句中,“蝉”和“鸟”叫声的区分依据的是声音的 不同;茂密的森林有吸声和消声的作用,是在控制噪声。
15.在炎热的夏天中午,取两只相同的茶杯,盛入等量清水,将A杯盖上杯盖,B杯敞开,如图所示。将它们放在通风良好的室内桌上,经过两个小时,杯中的水温较低,这是由于这杯水(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更快所致。
16.在高考体检时,医生让李华同学观察前方平面镜中的视力表来确定视力,视力表在李华的后方,他在镜中看到的是视力表的一个立、等大的虚像。测试后,医生发现李华眼睛近视,他需配戴透镜矫正视力。
三、作图题(共3分)
17.(3分)请根据图中信息完成光路图。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20分)
18.(4分)小明家中有一个玻璃钢实心小球,他想通过实验测定制作小球的玻璃钢的密度。
(1)称量质量时,当小明依次往右盘中添加了1个20g和1个10g的砝码后,指针偏向了分度标尺的右边(如图甲所示),接下来小明的正确操作应是(填选项前的字母)。
A.向右移动游码
B.取下20g的砝码,换上5g的砝码 C.取下10g的砝码,换上5g的砝码 D.再往右盘添加5g的砝码
(2)小明用天平正确称量小球的质量时,右盘上砝码总质量是25g,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球的质量为g;把小球浸没在装有20cm3水的量筒中,水面升至如图丙所示位置,则小球的体积为cm3,测得的玻璃钢密度为g/cm3。
19.(6分)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时间/min 温度/℃ 0 91 1 93 2 95 3 97 4 99 5 99 6 99 7 99 8 99 ? ? (1)图甲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式正确的是。 (2)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综合测试题及答案三套(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