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避免措施:
从生产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以下几方面措施可以避免粗颗粒产生
3.1 紧急措施为:
(1)适当增加缓冲剂用量,以维持聚合体系PH值在中性或碱性范围。 (2)增大水油比,增强连续相悬浮能力及增强传热作用; (3)适当增加分散剂用量及调整分散型和保胶型配比;
(4)适当延长分散剂加入后与引发剂加入间隔时间,以便分散剂对VCM液滴初步形成保护后,引发剂能和缓均匀的对VCM液滴进行分布。 (5)稍微降低入釜水温
3.2 其他防范措施
(1)注意分散剂配置工艺操作,以利入料后较易溶解和对VCM液滴进行分布。分散剂配置后存放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受外界泄漏气体侵蚀及氧、细菌的作用引起变化。 (2)入精馏系统前有固碱干燥单体装置。为避免VCM含碱进入聚合系统,要加强对固碱干燥器碱水的排放,同时加强对水分离器的排水。
(3)加强合成氯乙烯压缩机机前机后脱水操作控制,减少VCM含水。VCM含水则会含酸,产生的Fe3+会促进VCM的分解。
(4)氯乙烯合成、聚合系统避免氧的进入,以免形成含氧氯乙烯低聚物,聚合时会释放出氯化氢。
3、 结论:
4.1聚合反应粗料预测
(1)当分散剂加入后,搅拌电流下降不明显,说明分散剂没形成很好分散保护,将产生粗料。
(2)当引发剂加入时,搅拌电流呈上升趋势,不平稳,将产生粗料; (3)反应初期搅拌电流上升幅度>0.3 A/Min,将产生粗料;
(4)反应初期夹套冷却水阀开度较正常反应时大,冷却水出口水温较正常反应时低,将出现粗料。
(5)反应初期1~1.5h,搅拌电流突然呈下降趋势,肯定出粗料无疑。
4.2体系PH值下降,偏酸性使分散剂失去稳定性是产生粗料主要因素。 4.3避免粗料措施:
(1)适当增加缓冲剂用量; (2)增大水油比; (3)增大分散剂用量;
(4)同时注意VCM含水、带碱、体系含氧、分散剂配置等诸因素。
参考文献
[1]翁志学,潘祖仁.聚氯乙烯工艺学 化工出版社135-137 1990年6月出版
[2]计文忠.氯乙烯悬浮聚合过程中PH调节剂的应用研究 PVC 2004 <2>-14页 [3]薛之化.粗料预测 PVC 1998(6)-1页
[作者简介]李金凤(1971-),女,工程师,1995年毕业于锦州工学院自动化工程系仪表专
业,毕业后一直从事仪表及自控工作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引起聚合粗料原因探索与预测(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