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 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阴阳离子结合生成 的反应。 [应用] 判断在水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a+、H+、Cl-、CO32- b、H+、Ba2+、Cl-、SO42- c、Cu2+、Na+、NO3-、OH- d、H+、K+、Cl-、SO42-
+-+2-[练习] Ag + Cl = AgCl↓ 2H + CO3 = CO2↑+ H2O[归纳] 沉淀、气体和水 d
15.(北京)亮亮做家务时接触到下列用品。 用品 脱氧剂 洁厕灵 炉灶清洁剂 有效成分 还原铁粉 盐酸 氢氧化钠 (1)他清理垃圾时发现一袋脱氧剂,拆开后看到还原铁粉已生锈,铁生锈的原因是 。
(2)他选用洁厕灵清除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 。 (3)他清洗炉灶时戴上橡胶手套,以防清洁剂与皮肤直接接触,其原因是 。
(4)做完家务,他用Vc泡腾片冲了一杯饮料。下列Vc泡腾片的主要成分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维生素C(C6H8O6) B.柠檬酸(C6H8O7) C.碳酸氢钠(NaHCO3) 1)Fe与潮湿的空气接触(2)CaCO3+2HClCaCl2+H2O+CO2? (3)NaOH有强腐蚀性(4)A,B
16.(北京)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K1、K2、K3均已关闭。
内容 装置 【实验1】制备气体 【实验2】测定气体含量 Ⅰ.打开K1,用注射器向盛有锌粒的A中注入稀硫酸,直至液面浸没下端导管口 Ⅱ.在K1上方导管口收集气体 Ⅰ.A(容积350mL)中为用排空气法收集的CO2,B中装满水。用注射器向A中注入15mL NaOH溶液(足量),充分反应 Ⅱ.打开K2和K3 (1)检查装置气密性:保持K1关闭,打开K2、K3,向B中加水至液面浸没下端导管口,用手捂住A瓶外壁,说明装置在左侧气密性良好的现象是 ;用同样原理可以检查装置另一侧的气密性。
(2)实验1中,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气体收集完毕后,在不拆卸装
置的情况下,使A中未反应的稀硫酸大部分转移到B中的操作是 。 (3)实验2中,当B中液面不再变化时,测得B中减少了160mL水,则A中CO2的体积
分数约为 %。 (1)B装置左侧导管口有气泡冒出(2)Zn+H2SO4ZnSO4+H2? (3)打开k2,k3,关闭k1(4)50%
17.(北京)众所周知,酚酞溶液遇NaOH溶液变红。但是,在分组实验中(如右图所示),
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现象:有的溶液变红后褪色;有的出现白色浑浊物。 【提出问题】分组实验中,出现意想不到的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酚酞溶液由酚酞固体溶于酒精配制而成。 【猜想与假设】
Ⅰ.红色褪去,与NaOH溶液和空气中的CO2反应有关。 Ⅱ.红色褪去,与NaOH溶液的浓度有关。
Ⅲ.出现白色浑浊物,与酚酞溶液的浓度有关。 【进行实验】 实验 1 实验操作 向盛有2 mL Na2C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5滴0.5%的酚酞溶液 实验现象 溶液变红
2 1号试管0.1min红色褪去 2号试管5min红色褪去 3号试管30min红色明显变浅 4号试管120min红色无明显变化 酚酞溶液浓度/% 5 2 0.5 浑浊程度 大量浑浊物 少量浑浊物 无浑浊物 3 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2 mL水,?? 【解释与结论】 (1)NaOH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1的现象表明,猜想与假设1 (填“成立”或“不成立”)。
(3)由实验2得出结论:出现“溶液变红后褪色”现象的原因是 。 (4)实验3的操作步骤: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2mL水, 。 【反思与评价】
(5)依据现有实验,为了确保红色不变,若酚酞溶液浓度为0.5%,建议选用NaOH溶液
的浓度为 %。
(6)有同学认为,仅通过实验3得出“猜想与假设Ⅲ成立”证据不足,理由是 。
1)2NaOH+CO2Na2CO3+H2O(2)不成立
(3)与NaOH浓度有关,浓度过高会使酚酞褪色
(4)分别向三支试管中滴加5滴5%,2%,0.5%的酚酞溶液(5)0.5% 18.(成都)用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和酚酞溶液。按下图步骤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1)无色溶液A 是 ,仪器C 的名称是 。 (2)实验中滴入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3)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步骤⑤的操作名称是 ,当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应 (5)实验步骤②和③两次使用了滴管,用完后需要洗涤的是 (填②或③)。
19.(海南)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的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进行了有关 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猜想】
猜想I: 没有变质; 猜想Ⅱ:已经变质;
【实验和推断】
(1)加入的适量 A 溶液是 (填名称),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说明氢氧化钠 已经变质。
(2)若现象b为 ,说明氢氧化钠没有变质。
【反思】氢氧化钠的保存方法是 (填“A”或“B”)。 A. 密封保存 B. 不需密封保存
20.(陕西)下图是甲、乙两位同学一起在实验室进行的氢氧化钠与盐酸中和反应的实验。
(说明:图中A1、A2、A3、B1、B2、B3均为溶液编号)
根据上图实验,请你与甲、乙同学一起完成下列探究: 探究环节 提出问题 甲同学的探究 A3溶液为什么不变红? 乙同学的探究 B3溶液中溶质成分是什么?(酚酞不计) 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HCl 取少量B3溶液加入盛有少量铁粉的试管中,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 。据此,你认为乙同学的猜想 (填“一”或“二”)成立。
作出猜想 实验过程中,酚酞变质了。 (1)取少量A3溶液于另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变红,说明甲同学的猜想 (填“成立”或“不成实验验证 立”)。 (2)你认为,在常温下A2溶液测出的pH应 (填“>”、“=”或“<”)7。 (1)甲、乙同学的实验中,反应均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是 。 (2)A3溶液未变红,你认为原因是A2溶液中 较多,加入的NaOH溶液交流反思 未将其完全中和。 (3)甲、乙同学经过实验对比探究,一致认为做化学实验时应注意药品用量的控制。 21.(2015?株洲)醋酸(CH3COOH)是一种常见的酸,具有酸的通性.例如: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醋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NaOH=CH3COONa+H2O. (1)氢氧化钾与氢氧化钠一样,也是一种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请写出醋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的盐的化学式 CH3COOK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5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和碱(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