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系统。热力系统的补水,采用除盐水,补水去化学车间处理后补入除氧器。
7.4.1.4 凝汽器抽真空系统
凝汽器采用射水抽汽器抽真空。设置2台射水泵,一台射水抽汽
3
器及6m射水箱,在空气管道上设有真空破坏门。
7.4.1.5 凝结水系统
2#机组设置2台容量为设计热负荷工况下凝结水量110%的电动凝结水泵,1台运行,1台备用。凝汽器循环水采用软化水。
1台轴封加热器和3台大气式除凝结水系统设有1台低压加热器、氧器。
7.4.1.6 加热器疏水系统
本系统疏水方式为逐级自流。高加疏水疏向除氧器,在高加故障
##
时,事故疏水引入地沟。1低加疏水疏向2低加后再一起疏向凝汽器。
7.4.1.7 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
开式循环水系统采用单元制,供水取自凝汽器进口循环水管,主要向汽机房的设备,如:发电机空气冷却器、汽轮机冷油器等提供冷却水。上述设备冷却水的回水排入凝汽器出口循环水排水管。 7.4.1.8 工业水系统
工业水系统分别向送风机、引风机、电动给水泵、空压机等设备提供轴承冷却水。工业水由水工专业水泵送至主厂房外形成环网。 7.4.2 供热系统
本项目热负荷为采暖热负荷和工业热负荷,其中采暖供热为低真
空运行,热网供回水温度为65/50℃,供水压力0.6MPa。工业用汽近期为18t/h,远期为40t/h,压力为0.49MPa。
从汽轮机调整抽汽口抽出的蒸汽接入供热蒸汽母管,由蒸汽母管供热用户。其中热网疏水由疏水泵送至除氧器。
当汽机事故或停机检修时,锅炉新蒸汽将通过1台60t/h减温减压器直接进入供热蒸汽母管。从而保证供热的可靠性。
7.5厂房布置
7.5.1 主厂房布置的主要原则
7.5.1.1 原电厂为1×6 MW+1×15 MW汽轮发电机组。
7.5.1.2 主厂房布置主要满足锅炉燃烧的需要,以及适应电力生产工艺流程的要求,并且做到设备布局合理、工艺流程顺畅、管线连接短捷、整齐,厂房内部设施布置紧凑、合理;通风、采光、排水设施良好;巡回检查的通道畅通,为电厂的安全运行、检修维护创造良好的条件。 7.5.2 主厂房布置
主厂房布置采用三列制,汽机房、除氧燃料间、锅炉房依次布置,柱距6m,运转层标高为7.0m。 7.5.2.1 汽机房
汽机房跨度15m,柱距有5.6 m、6.0m 、7.2 m 及10.5m四种。
#
汽机房总长度为82.52m。汽轮发电机纵向顺列布置,1机头朝向固定#
端,2机头朝向扩建端。汽轮发电机中心线距汽机房A列柱7.5m。两
台汽轮机中心线向距35.1m。汽机房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汽机房
±0.0m布置电动给水泵及其他辅助附属设备;高、低压加热器布置在3.4m加热器层;减温减压器布置在汽机房固定端±0.0m层;7.0m层为运行层布置汽轮发电机组。
汽机房行车轨顶标高14.0m,汽机房屋架下弦标高16.5m。 7.5.2.2 除氧间、燃料间
0.0m布除氧间、燃料间跨度为7.5m。除氧间总长度为82.52m,±置有配电装置;7.0m为运行层,该层布置管道及给水操作台,并设有机炉集中控制室;除氧层标高为13m,布置四台除氧器。24.5m层为皮带层。 7.5.2.3 锅炉房
锅炉采用室内布置。锅炉运转层标高为7.0m,锅炉屋架下弦标高0.0m布置锅炉送风机等辅助设备。 为37.0m,锅炉运转层下±7.5.2.4检修设施
汽机房检修场地设在汽机房1#机和2#中间。汽机房设置一台起重量为25/5t电动双梁桥式起重机,作为汽轮发电机安装检修及电动给水泵等辅助设备检修起吊用。
7.6 除灰渣系统
本次改建工程排灰渣量按两台35t/h链条锅炉及两台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设计。
7.6.1锅炉排灰渣量估算如下表:
锅炉灰渣量
灰渣量 小时灰渣量(t/h) 灰量 0.526 4.061 4.587 渣量 合计 日排灰渣量(t/d) 灰量 渣量 合计 年排灰渣量(t/a) 灰量 渣量 合计 容量 2×35t/h 2×75t/h 总 计 2.102 2.628 10.52 42.04 52.56 1.015 5.076 81.22 20.3 101.52 13681 20521 34202 3.117 7.704 91.74 62.34 154.08 注:日运行小时数22小时计,渣占灰渣量的60%,灰占灰渣量的40%。
7.6.2除灰系统的设计
考虑到锅炉烟气除尘、灰渣综合利用及电厂原有锅炉除灰系统和电厂厂区条件等因素,本次改造工程继续沿用原有灰、渣混除的方式。 7.6.2.1电厂原有除灰系统
电厂原有两台35t/h链条锅炉,除灰系统采用灰、渣混除的水力机械、汽车外运的除灰方式。锅炉排出的炉渣经过锅炉底部的链条式输送机送至渣仓;电除尘器排出的干灰及锅炉底部排出的细灰均用水排入链条式除渣机内;渣仓内湿灰渣用汽车外运综合利用。
电厂原有两台75t/h锅炉除灰系统采用灰渣分除的方式。除灰渣系统采用机械除渣方式,在锅炉下配置一台重链除渣机(B=910 Q=8t/h),炉下渣斗及落灰管直接插入重链除渣机水封槽内。除尘器下细灰经落灰管直接灰罐车运走,渣楼设有储渣仓,两台锅炉设一个储渣仓,储渣仓单个容积为10m 3,总容积为20m3,可存灰渣28t左右,灰渣由汽车运出厂外。
7.6.2.2本期除灰系统
本期改造工程除灰系统原电厂原有除灰系统相同,并利用电厂原有渣仓等除灰设施。
7.7 给排水系统
7.7.1补给水系统
现有工程为1×6MW背压+1×15MW双抽汽机组。见水量平衡图,全厂补给水量见下表:
本期全厂补给水量表
1×6MW+1×15MW机组用水量(t/h) 编号 用水项目 夏 季 冬 季 备 注 正常 回收 消耗 排放 正常 回收 消耗 排放 1 冷却塔蒸发损失 2 冷却塔风吹损失 3 冷却塔排污损失 小计 4 化学水处理用水 5 工业用 水 6 生活杂用水 7 未见用 水 8 合 计 9 补 给 水 量 33 8 17 58 43 13 5 5 0 0 17 17 2 13 5 5 33 8 0 41 31 0 0 0 72 0 0 0 0 10 0 0 0 0 67 9 3 3 15 53 13 4 5 90 0 0 3 3 2 13 4 5 28 9 3 0 12 38 0 0 0 49 0 0 0 0 13 0 回收用于循环水补水 0 0 由中水和井水供给 由中水和井水供给 124 41 夏季 0 87 冬季 由以上补给水量计算表可见,原有工程1×6MW+1×15MW机组的用水量,夏季补给水量87t/h,冬季补给水量67t/h。采用取集地下水,用深井泵作为供水水源。建有4座深井泵房。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生物质燃料锅炉改进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可研报告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