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 http://www.77cn.com.cn
全国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 天量课件、教案、试卷、学案 免费下载 | http://www.77cn.com.cn 故选C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方法,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元素组成和物质组成,然后再根据各类物质概念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出处:21教育名师】
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烟
B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黑烟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Fe 3O 4
D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专题】元素与化合物;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A 、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 、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 、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 、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选项说法错误.
B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故选项说法错误.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Fe 3O 4,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D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2-1-c-n-j-y
7.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A .湿衣晾干﹣﹣分子不停地运动
B .水结成冰﹣﹣分子发生变化
C .干冰升华﹣﹣分子间间隔变大
D .轮胎充气﹣﹣分子间有间隔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逐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 、湿衣晾干是因为水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运动到空气中去了;故选项解释正确.
B 、水结成冰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而不是分子发生了变化;故选项解释错误.
C 、干冰升华是因为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正确.
D 、给轮胎充气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隙,加压时分子间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B .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8.NO 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而生成红棕色的NO 2气体.在实验室中,收集的方法是( )
A .排水集气法
B .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C .向下排空气集气法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安徽省宿州市泗县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