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济南版
3、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
4、免疫:最初指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现指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健康。
5、免疫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皮肤、溶菌酶、白细胞、吞筮细胞)
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人体与入侵的病原体或异物接触后产生的一种防御机能(胸腺、脾、淋巴结等)
6、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于人体后,可产生相应的抗体。
二、传染病及其预防
1、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2、传染病:由病源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疾病。
3、传染病特点:传染性和流行性。
4、人类传染病可分为:呼吸道、消化道、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等四大类。
5、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6、控制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中,缺少了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不能流行了,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①控制传染源 ②切断传播途径 ③保护易感人群。
传染病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对传染病人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
7、计划免疫: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保护易感人群措施)
优点:预防以至最终消灭传染病最简便,最经济有效的手段,是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大事。
8、“五苗”:卡介苗——结核病;百白破——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脊髓灰质炎疫苗——小儿麻痹症;麻疹疫苗——麻疹。
三.安全用药
1、安全用药:①处方药(R);②非处方药(OTC)。
2、家庭常备药物:(1)解热镇痛药:如阿斯匹林、去痛片等。(2)治感冒类药:如感康、康泰克、感冒通、维C银翘片、白加黑等(3)止泻药:如、藿香正气水、十滴水、黄连素等。(4)心脏病:速效救心丸。(5)胃病:如胃安、胃长宁等。(6)晕车、晕船:乘晕宁。(7)其他:创可贴、风油精、红花油、消毒棉签、纱布、胶布等。
3、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分析药品标签包含的信息。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
第七章 人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一、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1、自然资源分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①不可再生资源:有些资源不能更新或补充,利用一些就减少了一些(金属矿石、化石燃料)
②可再生资源:有些资源可以再生或更新。(水、生物、土壤)
2、自然资源的利用:①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原则;②合理开发利用;③避免浪费和污染环境。
3、 复合效应严重地威胁人类和其它生物的生存
二、保护我们的家园
保护生物圈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生物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济南版(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