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从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她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坛占有一席之地,并对后世作家与作品有着深远的影响。从张爱玲"遗作"小团圆的畅销着手,简单介绍张爱玲的生平及其作品。着重分析了张爱玲作品的特点及艺术风格,并对其作品的艺术成就进行简单探讨。
2010.07
学教育
26
迫离开自己的家乡,继而被爱人抛弃,家人遭不幸,真是历尽了人间沧桑。通过“救赎”,苔丝最后获得了她来之不易的对引诱她的亚莱克、对丈夫安吉尔、对自我以及对社会更清醒的认识,由此她实际上获得了精神上的“再生”。因此,在最后因谋杀罪面临警察的逮捕时,苔丝显得异常平静,坦然地接受命运对自己的安排。
二、人物上的圣经原型。
与原型主题相呼应,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苔丝,安吉尔和亚莱克也被塑造成神话和《圣经》人物。苔丝一方面被描写成夏娃及异教女神,另一方面又被比作耶酥基督。哈代将苔丝比作夏娃,意在强调她的纯洁与无辜;将她比作耶酥基督,意在强调她的美好品德和悲惨命运;将她比作异教女神则强调了她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安吉尔的原型主要是太阳神阿波罗和基督教上帝。安吉尔的性格以及哈代对他的态度都是矛盾的。哈代将安吉尔比作太阳神阿波罗,揭示了安吉尔的双重性,即,他既给苔丝带来幸福,也给她带来灾难和毁灭,将安吉尔比作上帝,则表达了哈代对基督教的复杂态度,因为在他看来,基督教既有仁慈的一
面,也有惩罚的一面;正如对太阳神阿波罗的崇拜既带来生命,也带来毁灭一样,对上帝的信仰既给人慰藉,也使人遭受审判。亚莱克的原型则主要是《圣经》中的撒旦;哈代将其比作撒旦,揭示了其欺诈、邪恶的本质。
三、结构上的圣经原型。
在结构上,小说中存在两种原型,即“圆圈”型叙述结构和《圣经》悲剧结构。苔丝的经历呈现出几个“圆圈”;在每个圆圈的开头,她从一个新的起点开始,但在圆圈的结尾她又神秘地回到原来的状态或处境,甚至更悲惨的境地。同时,苔丝的生命历程又符合如下的《圣经》悲剧模式:陷入困境一作出选择一落入灾难一遭受痛苦一逐渐觉醒一最后毁灭。在情节方面,哈代采用了《圣经》中的善恶冲突情节,并将其转化为各种类型,即,苔丝和亚莱克之间明显的“外部冲突”,苔丝和安吉尔各自的“内心冲突”,以及理想和现实之间的“隐含冲突’,。苔丝的内心冲突使她对自己和安吉尔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安吉尔的内心冲突则使他最后摆脱了传统道德和基督教僵化与刻板的束缚,转而趋问于宽容与仁慈。另一方面,苔丝的内心冲突使她更具艺术魅力,安吉尔的内心冲突则进一步暴露了他性格上的双重性。
通过对原型的使用,哈代表达了他对维多利亚时代传统道德、基督教以及男权文化的尖锐批判与抨击;同时,这些原型也大大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和深刻性,丰富了小说的内涵。正是这种可读性、深刻性和丰富的内涵奠定了《苔丝》作为一部具有永恒艺术魅力的伟大文学作品的基础。
宗教文化尤其是集中体现基督教思想的《圣经》文化,对整个西方的影响十分巨大,几乎所有文学大师都从中汲取营养,运用其典故、意象、思想。作为一个在浓郁的宗教环境中长大,熟谙宗教文化,熟悉《圣经》的作家,哈代的作品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这与他深厚的宗教文化底蕴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哈代的宗教思想对他的创作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浅析张爱玲作品的特点及其艺术成就_陈光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