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有消化系统疾病,如萎缩性胃炎、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慢性腹泻等,可造成铁吸收障碍而发生缺铁贫;
3.慢性失血是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原因,如消化系统肿瘤致慢性出血,女性月经量过多等。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全身无力、易疲劳、头昏、爱激动、易烦燥、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易感冒等。妊娠期女性出现缺铁性贫血可造成胎儿慢性缺氧,引起胎儿发育迟缓、新生儿贫血,甚至早产、死胎,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的风险。
防治:缺铁性贫血宜早发现、早治疗,及时给予铁剂补充(口服、肌注及静滴3种方式),同时查明造成体内缺铁的原因也很重要,老年人尤其应当排除消化系统肿瘤。 要改进膳食习惯,增加铁的摄入和生物利用率。适当进食动物性食物,如肉类、动物肝脏,其中含铁多,且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率高;植物中木耳、菠菜也含铁,但人体对这种铁的吸收很少。摄入足量的多样化的食物,不偏食及挑食。 尽可能减少铁吸收的抑制因素,如减少多酚类(茶、咖啡|)的大量摄入。
肺 癌 宣 教
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大多在40岁以上,男性比女性高1倍。主要发病因素与吸烟,长期接触石棉,镍,锡,砷等致癌物质有关。
早期信号
1.长期反复咳嗽:45岁以上长期反复咳嗽的病人尤其应警惕
2.痰中带血:间断性长期少量血痰,持续数月以上。
诊断方法
1. 临床表现:中年及吸烟的男性,出现咳嗽,血痰,声嘶、颈部淋巴结肿大等应警惕肺癌。
2. 特殊检查:
1)胸片或CT检查是诊断肺癌最常用的检查,但不能作为确诊依据。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血液肿瘤科健康宣教(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