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丙到丁发生的染色体变化,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D .形成戊的过程未经过地理隔离,因而戊不是新物种
6.研究人员将抗虫基因(SCK 基因)导入水稻,筛选出SCK 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体上的抗虫植 株(假定SCK 基因都能正常表达)。某些抗虫植株体细胞含两个SCK 基因,假设这两个基因在 染色体上随机整合,出现如图所示三种情况。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个体自交,F 1中抗虫植株和非抗虫植株之间的比例为3∶1
B .乙图个体与正常水稻进行杂交,子代中抗虫植株和非抗虫植株之间的比例为1∶1
C .丙图个体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有1/2含SCK 基因
D .丙图个体自交,F 1中抗虫植株和非抗虫植株之间的比例为9∶1
7[2014·广东卷]. 某种兰花有细长的花矩(如图),花矩顶端贮存着花蜜,这种兰花的传粉需借助具有细长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完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蛾口器的特征决定兰花花矩变异的方向
B .花矩变长是兰花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 .口器与花矩的相互适应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D .蛾的口器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8分)
8[2014·四川卷] 小鼠的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控制,其中A/a 控制灰色物质合成,B/b 控制黑色物质合成。两对基因控制有色物质合成的关系如下图: 白色前体物质――→基因Ⅰ有色物质1――→基因Ⅱ
有色物质2
(1)选取三只不同颜色的纯合小鼠(甲—灰鼠,乙—白鼠,丙—黑鼠)进行杂交,结果如下:
①两对基因
②实验一的F 2中,白鼠共有________种基因型,灰鼠中杂合体占的比例为________。 ③图中有色物质1代表________色物质,实验二的F 2中黑鼠的基因型为________。
①据此推测:小鼠丁的黄色性状是由基因________突变产生的,该突变属于________性突变。 ②为验证上述推测,可用实验三F 1的黄鼠与灰鼠杂交。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四川省邻水县石永中学高三上学期每周高考适应训练理综生物试题十(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