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t1℃时, ▲ 和 ▲ 的溶解度大小相等。
②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关系是 ▲ 。
③t2℃时,将A、B、C三种物质各25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能形成饱和溶液
的是 ▲ ,将其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 、 ▲ 。
18.(7分)金属是一类重要的材料,研究其性质十分必要。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
(2)人们对铝的利用比铜和铁晚。金属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的先后顺序主要与 ▲ (填
序号)有关。
A.金属的活动性 B.金属的导电性 C.金属的导热性
(3)下面是某小组同学对金属镁和铁性质的对比研究。
①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如右图所示实验。试管内的镁和铁
表面均被打磨过,且形状、大小均相同,向两支试管中同时
加入相同质量的稀盐酸。
可观察到单位时间内产生气泡多的是 ▲ (填“镁”或
“铁”),可得出的结论是:金属活动性 ▲ > ▲ (填元素符号)。
②已知化学反应一般伴随着能量变化,因此,还可以观察到反应在相同时间内,两支长
颈漏斗内的液面高度不同,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高的是 ▲ (填“镁”或“铁”,下同),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单位时间内,等质量的镁、铁分别与等质量的盐酸反应放出的热量
多的是 ▲ 。
19. (4分)将24g由木炭和氧化铜组成的混合物充分加热,其中木炭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
将剩余物冷却,称得固体质量为19.6g,请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克?
(2)反应前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2013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期末调研试题 新人教(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