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教科版
24、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等。
25、土壤分层实验中,最底层是沙砾(小石子),中间是沙和粉沙,最上层是颗粒最小的黏土,浮在水面上的是一些植物残体。
26、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
27、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28、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
29、在坡度大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会被侵蚀;在坡度小的地方,河流流速慢,会发生沉积。所以一般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
30、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
31、房屋应该建在坡度比较平缓的地方,在坡度较大的地方应该植树和种草,来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32、(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二、名词解释:
1、风化: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2、腐殖质:土壤里含有一些可以燃烧的东西,主要是土壤里动植物肢体腐烂以后变成的,叫做腐殖质。
3、侵蚀: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带走了,这就是侵蚀。
4、冰川:地质学家把在地表缓慢移动的大冰体称为冰川。
三、问答题:
1、地震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危害?
答:地震是由地球内部运动形成的,它能引起地裂、水灾、火灾等。
2、引起岩石变化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答:主要有①冷和热的作用②水流的作用③植物的作用④动物活动的作用。
3、土壤是由哪些成分构成的?
答:土壤是由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构成的。
4、说说黄河水变黄的原因,我国为什么要治理黄河?
答:黄河在流经黄土高原时,因为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覆盖着黄土,没有树,没有草,下大雨时,雨水秀容易把黄土冲下山坡,流入黄河,黄河里的泥沙多起来,水就变黄了。
因为黄河流到下游,流速变慢,水中泥沙沉积到河底,使河床越来越高。在雨季水大时,非常容易泛滥成灾,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教科版(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