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有效解决群体性上访和越级上访
在新的形势下,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增多,当前信访形势十分严峻,反映在不仅信访量增加较多,而且群体上访和越级上访日益突出,不仅成为困扰各级机关和领导的一大难题,也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诱因。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特别是群体上访和越级上访,是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直接体现,关系到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望和声誉。我们要科学分析、正确对待群众信访活动,切实把思想和工作统一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只有把人民群众的事情办好了,党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保证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经济顺利发展。基于此,笔者就如何有效解决群体上访和越级上访的问题作个粗浅的探讨。
一、群体上访和越级上访的现状及危害
当前群众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反映的问题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复员退伍军人的优抚安置问题,特困、破产企业的两个确保问题,离退休老同志的待遇保障问题,农村减负、责任田土变动、村级财务公开问题,司法公正及政府决策带来相关利益冲突问题等等。其危害表现在:
(一)严重损害党的形象,危及国家政权巩固。群体上访和越级上访的成因大多由共同利益的驱使,近年来,影响群众安居乐业的热点、难点问题带来的上访甚至闹事呈多发趋势,此类群体由于共同利益所系,一般组织较为严密,目
的明确,核心、骨干人物能量大、号召力强,为达个人目的,由于“法不责众”的错误认识,容易出现过激行为酿成事端。
(二)破坏党政机关正常的办公秩序。一些本来可以通过少数个别人反映的问题,却集结几十上百人聚集在上级党政机关办公场所、堵塞交通、言语嘈杂,而且容易情绪失控,酿成群体性闹事事件。一些本来可以在下级机关得到解决的问题,却层层上访上级机关,严重扰乱了上级机关正常的办公秩序。
(三)分散主要领导的工作精力。群体上访和越级上访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找上级机关,找主要领导,认为“官越大越能解决问题”。由于上访群体形成这样一种定势,加之部分基层信访人员认为自己解决不了问题,也不负责任地让其找领导解决,这样大大牵制了主要领导的工作精力,更谈不上抽出大部分时间抓建设抓发展。
(四)影响安全团结的稳定大局。一方面是对社会公众的不良影响。不可否认,相当部分群众的上访是有正当理由的,所反映的问题也是能通过上访所解决的,但这种方式却在另一个层面上给社会其他人员造成了一种错误的暗示,形成了不论什么理论,只要上访就能得到解决的惯势,极易造成恶劣影响。另一方面,随着上访规模的不断扩大,上访次数的增加,政府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和更多的警力来解决,不但扰乱了政府的正常办公和社会的正常秩序,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容易使矛盾更加激化,不但有损于政府的形象,而且造成了干群关系紧张。
二、群体上访和越级上访的原因分析
(一)部分群众确实自身利益受到损害,基层推诿拖延,致使群众有冤无处诉。由于一些基层单位对信访工作不重视,机构不健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些单位甚至将一些老弱有病的同志安排到信访部门“养老”,信访接待日制度形同虚设,更谈不上对信访工作的责任追究。正因为思想上不重视,措施上不落实,群众反映的问题许多得不到满意答复,甚至遭遇白眼呵斥,在失望之余,群众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上级机关和上级领导。
(二)部分群众法制观念淡薄,心理失衡,认为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经过长期的农村普法教育,应该说,群众的法制观念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法制环镜。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群众的法制观念还是显得相对滞后,因此,当其合法权益或假想中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威胁时,许多人不是通过正常的渠道去反映或解决问题,而是采取了集体上访甚至是围堵政府等极端方式来解决。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相当一部分群众在思想上还存有“法不治众”的错误意识。
(三)少数上访群众意图通过无理上访捞取好处。一些群众在上访中尝到甜头,抱着不正常的心理,明知自己提出的是无理要求,但还是要往上跑,无理纠缠,趁机捞取好处。如XX县XXX乡XX村农民周某(男,60多岁)系村中一名无赖,群众多有指责,他于2001年因殴打他人被当地派出所责令
赔偿对方医药费并处以治安罚款200元。该案本来事实清楚,定性准确,程序合法,但周某却编造派出所勾结社会烂仔报复他的虚假事实,故意衣着破烂、臭味熏天地前往省市县有关部门上访,市县经多次调查,证实纯系诬告,但见周某相貌可怜,分别给了他几百元救济款,劝其息访。周某尝到甜头后,不但不息访,反而变本加厉地上访,并扬言:“派出所若没有问题,市县领导怎么会给钱给我?”至今上访不休。
三、对策措施
朱镕基同志曾经说过:信访工作是反映民意的“寒暑表”,政策的“调节器”,听取群众意见的“民主窗”。群体上访和越级上访影响地方形象,也影响社会稳定,影响上级机关的正常工作,但基本上是人民内部矛盾,必须引起重视并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笔者认为,解决信访问题一个总的原则是:要使有冤屈的群众不上访便能就地及时解决问题,有理上访能依法尽快解决问题,无理上访取闹应依法予以追究。
(一)建立健全基层信访工作机制,将问题解决在基层。有关信访部门在长期信访工作中分析总结得出了信访工作三个80%的观点,即信访事由80%发生在基层,80%问题有一定道理或有实际困难应该解决,80%问题基层有能力解决。这个观点完全符合基层信访工作的实际情况,信访对象、信访问题来自基层,基层是信访源头、信访基础。1、要建立健全基层信访工作制度。一是建立基层信访工作责任制,基层党政一把手为信访工作第一责任人。严格信访总量和越级
上访指标控制,重大活动,敏感期进京,到省上访“零”指标控制,任务、指标以“禁令”的形式量化到基层、到单位、到部门,对因工作失误或失职造成严重后果的,据其情节和后果,实行一票否决和引咎辞职。二是坚持基层领导阅批来信,接待来访,研究解决信访问题的制度。三是完善基层领导接待日制度,定期接访群众,就地解决问题。四是要提高基层信访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基层信访工作任务重、条件差、困难多,要把那些政治素质过硬,能够立足岗位、克服困难、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人安排到信访工作岗位上,并教育其加强学习,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律、学业务,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为人民提供优质服务。2、坚持领导下访到基层。近年来,各级领导改进工作作风,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实践证明,领导下访群众,是听民声,察民情,得民心的好制度,深受群众欢迎。各级领导要深入到群众中去,深入到热点难点较多的地方中,开展调查研究,访贫问苦,扶贫帮富。带着对群众的感情解决群众最想、最急、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保持与群众的密切联系。特别是要结合实际,开展回访老上访户,解决老问题活动,对老上访户深入做工作,劝其息访,以情感人,体现党和政府对老上访户的关爱。
(二)建立健全依法接访机制,让上访人员受到教育找到出路。1、加强法规宣传,引导群众依法信访。要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介及各方面的宣传阵地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控告申诉工作条例》、《监察机关举报工作办法》和《信访条例》等依法信访的知识。信访人既有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浅谈如何有效解决群体性上访和越级上访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