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研究报告
——商品过度包装的危害 以及解决方案探讨
摘要:为了自身商品拥有更好的市场,对商品进行包装本无可厚非,但是近些年来,商家 对商品包装的程度已经大大超越了对商品质量本身的追求。过度的豪华包装不断涌现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由过度包装引发的环境生态等问题已经不容忽视。我们小组本次的研究旨在探究过度包装的危害以及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过度包装 定位 现状 危害 原因 解决方案 小组成员:张帆(00613059)、袁泉(00613076)、刘萌(00613083) 具体分工:刘萌和袁泉主要负责研究过度包装的危害; 张帆主要负责研究过度包装的解决措施。
研究内容:商品过度包装问题的危害及解决方案 研究方法:
针对过度包装的选题,我们制定了以下研究方法: 首先收集和查阅中央文件资料,研究中央文件内容和下发文件的相关背景,对课题进行总体的把握。
其次通过查阅书籍资料对目前我国面临的商品过度包装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同时查找网络资源辅以佐证。数据资料的搜集主要从商品类、包装形式、包装程度以及包装成本等方面进行。在研究过程中,小组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面向对象主要有北京大学学生(30份),中关村太平洋、海龙电子城消费者(50份),问卷共发放80份,回收73份,回收率91.25%,其中有效问卷66份,占回收问卷90.41%。
过度包装所带来的资源浪费和随之产生的不必要的环境污染是研究的重点,除了一般数据资料,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事例也应是分析的对象,主要剖析现象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最后是对解决方案的探讨,小组成员对收集资料进行讨论并参考有关文献,从而得出最终结论。
研究过程及结果:(小组问卷调查结果将穿插于各要点之中) 一、政府政策和相关背景:
2007年2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宣部、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环保总局发出通知,强调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反对商品过度包装。
2月26日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发布在遏止商品过度包装中作表率倡议书,倡议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及全体工作人员在工作和生活中注意消费习惯,拒绝使用经过过度包装的商品。
发展改革委正在制定规范商品价格的暂行规定,对搭售物品占整个商品价格的比例严格限定;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查处利用商品过度包装进行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
在包装行业的“十一五”规划中,也把解决目前商品过度包装,破坏环境的问题,减少商品过度包装造成的资源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作为工作重点。
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部门的高度协调共管使得商品过度包装已经成为风口浪尖的热门话题。
问卷调查相关结果:(结果直接以百分数形式表示) 问题1。请问您是否了解商品过度包装?
a.了解 b.较了解c.仅仅知道这个名词d.完全不知道
问题2。请问您是否清楚六部委联合下发文件反对商品过度包装? a.清楚 b.不太清楚
结果:1。 a。62.12% b。33.33% c。3.03% d.1.51%
2。 a。39.39% b。60.61%
问题1主要考察对商品过度包装的了解情况。从中可见被试者对商品过度包装问题都较为清楚。问题2是对问题1的补充,可以看出被试对相关文件了解程度并不高,分析可知,宣传力度不足和社会普遍关注方向差异是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 二、商品过度包装的定位
首先对商品过度包装进行一个定性。商品包装是指企业在生产流通过程中,为了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照一定的技术方法,所采用的容器及外部包扎。包装的目的,一是保护产品,在制造、运输、仓储、销售过程中避免产品的破损和变质;二是美化、宣传产品,促进销售。而商品过度包装是一种功能与价值过剩的商品包装,也就是说过度包装是超出正常包装的程度,造成物资和能源的大量浪费的错误行为。 目前,商品过度包装主要存在于食品、奢侈品、日常用 品等各种商品,一类是保护过度,为了强调包装严谨,服务 周到,里三层外三层地包裹内容物,比如运动鞋、纪念品等; 而另一类则纯粹是为了奢华精美,美化过度,通过繁琐光鲜 的包装吸引眼球,以达到促进消费的目的。商品过度包装的 表现形式,从量上看,包装体积过大和虚泡,如所用材料过 多,体积过大,装饰奢华;从质上看,包装性能扭曲或有欺 诈之嫌,如包装层次过多、材料过当;结构设计过当、包装 功能过剩;表面装潢过度、包装成本过高等。 问卷调查相关结果:(结果直接以百分数形式表示) 问题3.您是怎样理解过度包装的?
a.包装追求豪华而繁杂多余且并无实际价值 b.可要可不要的包装 c.包装层数过多
结果:3. a.96.97% b.3.03% c.0.00%
问题3主要调查消费者对过度包装的定位,从结果看来,问题区分度不高,设计问题有欠考虑,但是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消费者对过度包装的认识是基本正确的。 三、过度包装问题的现状
目前,市场上的过度包装主要存在于食品、茶叶、酒品、保健食品、日化产品等商品中,尤以礼品包装最为豪华,被业内人士称为豪华包装。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商品中,豪华包装者比比皆是,一些商品,不仅包装用材高档,而且不乏“盒套盒”者,有的东西包装成本已经占到总售价的70%-80%,而且有的附加内容物的价值竟大于主导物品的价值。至于包装中的内容物品质如何,往往很难分辨。
如此光鲜繁复的包装,在商品使用后,转瞬间就变为生活垃圾。
统计数字表明:我国年包装材料消耗量绝对数约3000多万吨。全国每年平均生产衬衫12亿件,包装盒用纸量就达24万吨,相当于砍掉了168万棵碗口粗的树。每生产1000万个纸盒月饼,包装耗材就需砍伐上百万棵直径在10厘米以上的树木。而在洗衣粉行业,单是把500克一袋变成300克一袋的包装,由于袋子大小没变,洗衣粉比重变小了,或者剩余空间加大了,一年下来的浪费包装费用就达到了4亿多 元。
目前,包装造成的垃圾已占到北京市民生活垃圾的 35%左右。处理一吨垃圾需要150元,每年北京处理垃 圾的费用高达10亿元,如果减少不必要的过度包装, 可以节省2亿元。而据北京环卫部门的统计数据表明,
在近300万吨垃圾中,各种商品的包装物大约占83万 吨,其中有60万吨为可减少的过度包装物。 四、对案例的分析启发
对某月饼的过度包装情况了解得到以下内容: 包装形态:货箱裸饼→简单纸装→卡纸包装→简单集装盒装→精装集装盒装→附加商品集装→超级附加集装?? 价位等级: 0.5元→1.5元→5.00元→8.00元→20.00元→50.00元→80.00元→150.00元→250.00元→500.00元→无限高??
用途定位:自食→家人共享→友谊互赠→ 用以亲情礼仪→商务礼品?? 从以上这份月饼包装程度可以发现,一份月饼
成本不超过0.50元,即使经过适当的包装后应该只 需数元,但为了追求完全是毫无本质价值的包装的 高档奢华,而消费的实质——月饼并没有任何改变, 价格竟然成百倍的增加,甚至可以卖到原价的1000 倍。这只是月饼这一种成本不高而且基本上有自身 消费时段的商品的过度包装情况,其他更加昂贵普 遍的商品的过度包装背后又隐藏着多少惊人的浪费 和暴利。
问卷调查相关结果:(结果直接以百分数形式表示) 问题4.您或者您的家庭是否购买过过度包装的商品? a.从未购买过 b.偶尔购买 c.经常购买
问题5.你购买这种商品或者您认为包装过于精美的商品的主要用途在于: a.自己使用 b.馈赠佳品 c.其包装可用作装饰品 结果:4. a.15.16% b.74.24% c.10.60% 5. a.6.06% b.86.36% c.7.58%
问题4主要调查消费者购买过度包装商品的频率,因为一部分被调查者是学生,因此问题设计为“您或您的家庭”。从结果看来,多数消费者购买过过度包装商品,结合问题5来看,绝大多数购买过度包装商品的消费者是为了馈赠亲友。可见,过度包装商品对于消费者自身的实用价值几乎为零。 五、过度包装的危害
1.商品过度包装侵害消费者利益。 消费需求拉动是商品过度包装的主要生存土壤需求拉动的力量,一是公款消费需求或以权钱交易为目的的私人购买;二是虚荣性消费需求,商品过度包装迎合部分国人讲排场、重“面子”的从众、奢侈等消费心理。然而,消费者尤其是虚荣性消费者,是商品过度包装最直接的受害者。商品过度包装很大一部分出现在食品保健品和化妆品行业,这些行业的商品大多属于后验商品(指消费者购买时通常只能依赖包装判断,购买后才能对商品的价值进行检验的商品),消费者往往会得到价与值完全不符的结果。厂家为取高额利润,通过增加包装成本,夸大包装功能,把巨额包装费用转化为产品附加值,强加给消费者,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例如,普通月饼盒与月饼的价值比为 1∶1,而中秋节的高档月饼盒与月饼的价值比为2∶1。凭借过度包装的视觉冲击力,给人以高档的假象。消费时才发现,高价购买的不是月饼,而是一堆无用的由泡沫和硬纸组成的包装物。 2. 商品过度包装影响企业的持续发展。 企业依靠商品过度包装,短期内可能会达到吸引消费者,扩大商品市场占有率的目的,带来高额利润。但从长远看,这种做法严重损害企业的信誉形象,使企业丧失核心竞争力,最终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而且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
和商品生产的要求越来越高,过度包装带来的资源浪费和废弃物处理必将与企业挂钩,企业在面临过度包装的市场越来越狭窄情况的同时还要背负因此带来的经济负担,最终将一无所获甚至影响到正常经营,对企业十分不利。
3.商品过度包装浪费资源。 包装中用的最多的纸盒取自于树木,森林的快速消失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沙漠化蔓延,区域生态功能失调。中国陆地水资源总量为 2.8 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但人均占有水资源却只有 2200 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 4,排在世界第 88 位,每年因缺水造成企业停产而减少工业产值 1000 亿元。目前已有成片森林变成了包装纸,商品过度包装使濒临枯竭的自然资源雪上加霜。过度包装需要的资源还有电力、化工原料、贵金属等等,在目前资源紧缺的大背景下,不应该将完全可以避免的因过度包装产生的资源包袱家在国家和人民身上。
4.商品过度包装污染环境,加大垃圾处理费用。 各种精美豪华的包装,转到消费者手中瞬间就变成了垃圾,失去了价值。生活垃圾是困扰城市环境治理的重要污染源。目..............
前对生活垃圾最有效的处理法是做到减量化、资源化、循环化,其中减量化居于治理之首。只有在源头上减少垃圾量,才能减轻后续治理的负担。包装用的塑料制品需要 200年以上才能被土壤吸收,这些化学垃圾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中国每年可综合利用的固体废弃物和可回收利用的再生资源中,没有得到回收利用的就达 500 多亿元。某年中秋节后,仅广州市丢弃的月饼盒就可平铺 2500 个足球场,这些月饼盒中除铁盒外,大部分纸盒与普通生活垃圾一起被投进垃圾压缩机,经压缩后运到了填埋厂。这种处理方式没有使月饼盒的价值真正发挥出来,从某种程度上讲,纯粹就是一种浪费。 问卷调查相关结果:(结果直接以百分数形式表示) 问题6.您对这种商品的态度?
a.高档,应该推广 b.是富人的商品 c。没有必要,应该禁止 问题7.您认为过度包装有哪些危害?(多选) a.助长奢侈浪费之风 b.浪费资源 c.造成污染
d.增加成本,影响企业发展 e.其它_______________
结果:6. a.1.51% b.13.64% c.84.85%
7. a.81.82% b.71.21% c.45.45% d.53.03% e.10.60%(滋生腐败等)
从问题6的调查情况看,大多数消费者对于过度包装均持反对态度,同时由问题7看来,消费者都已经意识到了商品过度包装存在危害,并对危害较为了解,但是对于造成污染项的选择相对较少,消费者的环境保护观念还需进一步加强。 六、过度包装的原因
1.商品生产企业方面,商家在利益驱使下过分追求包装效用。 包装能对商家和消费者进行宣传推介、使用指导并树立品牌形象从而引导、吸引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发生。因而企业在利润最大化目标的驱使下,往往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随意夸大商品包装的体积,采用豪华材料装饰包装产品,从价值判断上误导消费者。 2.消费者方面,消费行为盲目攀比,消费社会化。 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增加收入的同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人们开始从忽略商品的包装逐步发展到注重商品的包装,甚至讲究商品的包装。商品外包装是否雍容华贵,几乎成了人们选择商品价值时最重要的标准。另外部分人的追求奢华高档而忽视实际价值的思想则助长了过度包装的蔓延。
按照消费理论,豪华包装的商品应划归为奢侈品,其消费由富裕阶层来实现,一般收入者只消费普通包装的正常商品,这样社会商品的提供才能在不同收入阶层间实现平衡。 3.政府方面,立法缺失,管理不力。
对于包装行业的立法目前仍处于相当不完善的状态,导致商家在利益的驱使下,钻法律的空子。可以说,过度包装现象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化、法制及文明程度。因此,从目前的情况看,真正遏制过度包装,建立节约型社会,需要全社会作出共同的努力,特别是各级政府及行政监管部门,要在法规的细化及实施上下工夫 问卷调查相关结果:(结果直接以百分数形式表示) 问题8.您认为产生过度包装的原因何在?
a.企业盲目追求利益,缺乏自律b.居民生活水平提高 c.消费者虚荣心作祟 d.其它__________
结果:8. a.53.03% b.1.15% c.42.42% d.3.30%(法制不够完善等) 从结果看来,超过半数被调查者将过度包装的责任归咎于生产企业,同时又有近半数消费者认为虚荣心作祟是主要原因,可见,过度包装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双方共同造成的结果——“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不能只关注生产厂家的责任,消费者自身的原因也应该被重视。加强对消费者的节约型社会的教育,应该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七、过度包装的解决方案
针对研究出的几点原因,我们对过度包装问题提出下列解决方法:
1.企业和市场方面,加强行业自律,肃清市场的不正之风,因为企业的运作是在市场的调控下进行的,因此要加大对市场的规范力度,也就是要加强国家对市场的宏观调控。
2.增加立法,不少专家认为,法律规范是解决过度包装问题的最好途径。首先,尽快制定和完善主要商品的包装标准,尤其要制定高档消费品和几类特殊商品的强制性包装标准。二是应当明确地把过度包装列为商业欺诈行为,按照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规进行日常监管处罚。三是在产业政策的设计上,要体现出“反对过度包装”的导向。从税收政策和产业准入政策上,鼓励一般商品的“无包装”和高档消费品的“简单包装”,强调包装要无害于生态环境、人体健康并可循环或再生利用。
我国应大力提倡适度包装,开展广泛的消费宣传,增强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感,在满足人民不断提高生活水平需要的前提下,形成节约资源的消费观念。实际上,消费者需要的是产品本身,而不是只有一次性的使用价值的包装。今后,我国首先应立法限制过度包装,建立消费品包装方面的法律法规,规定消费品包装材质、包装与商品的重量、体积比等内容。 另外,可以运用价格、财税、金融等手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的作用,改造包装印刷产业,同时建立环保包装产业链。比如,政府可以对环保包装材料的生产实行减免税制度,在一次性包装用品的价格形成机制中加入环境成本,让包装印刷企业在过度包装中无利可图。
与此同时,建立专项管理部门也是十分必需的,因为目前来看,质量监督部门,工商管理部门,社会团体等都很难对过度包装进行管理。 3.对消费者的教育同样不可缺少。在国家大力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对消费者进行节约意识的教育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如果社会风气得不到改变,即便有了《包装法》,商品过度包装恐怕也难以根治。中国消费者应增强绿色消费观念,自觉抵制商品过度包装,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让商品过度包装失去生存土壤。 问卷调查相关结果:(结果直接以百分数形式表示)
问题9:您认为采取何种手段能够遏止过度包装问题的加剧?(多选) a.政府立法,对过度包装商品进行严格控制
b.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和教育
c.媒体曝光,对过度包装行为进行声讨 d.其它___________结果:a.65.15% b.31.81% c.16.67% d.3.03%(生产者自身改变等)
从结果可以看出:消费者对于解决过度包装这一问题,对政府有着强烈的依赖性。一方面,政府的确应该出台措施制止这股不良之风,另一方面,仍有三分之二左右的消费者忽视了对自身的反思,因此,对消费者进行节约型社会的教育势在必行。 八、对整个研究过程的思考: 首先,该选题经过了多次挑选才确定下来,我们主要是希望选择一个贴近课程内容而且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的课题,过度包装问题是近年来引起多方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其中牵涉到行政、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研究这一问题使我们不仅对这个问题本身有了深入细致的了解,也从中发现了社会经济发展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其次,这次的研究由于属于时事类问题,相关书籍资料的搜集有些困难,于是我们主要借鉴了相关杂志和报道,其中内容有些片面,但总体上还是反映了问题的本质。再者,为了辅助研究,我们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从调查的结果看,对研究的帮助较大,从中我们也学到了不少研究的具体方法。最后,由于对实际问题的研究我们的经验并不多,研究过程中难免有很多纰漏和不足,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正,不断积累经验,在以后类似的研究中能完成得更科学、更全面、更出色。 参考文献:[1] 刘思敏《过度包装的辨析》,《上海包装》,2003
[2] 柴野 《商品包装不要花架子——有感于德国人的包装环保意识》,《光明日报》,2005 [3] 李剑 《建议立法限制商品过度包装》,《中国青年报》,2002 [4] 武军、李和平,《绿色包装》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5] 王润球,周柏林,刘琴《论过度包装治理的路径选择》,《中国包装工业》,2003 [6] 吕庆华,《商品过度包装的危害及其防治》,《当代财经》,2006 [7] 《过度包装何时休》,中国网,2007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独立研究报告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