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汇总 附表七
1693 1696 1693 1417 1417 3798 3069 1419 3770 40769 20.52 20.52 20.52 20.52 20.52 56.43 41.04 20.52 56.43 564.3 4 4 4 4 4 11 8 4 11 110 0.7 0.7 0.7 0.7 0.7 2 1.5 0.7 2 20 8281 8296 8281 6929 6929 6755 7506 6941 6706 7251 120 120 120 120 120 330 240 120 330 3300 第二层空调区最大冷负荷,湿负荷,新风量汇总
空调 房间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汇总 附表八
冷负荷最大值 面 积 Q (w) (m2) 1641 20.52 1632 20.52 1413 20.52 1391 20.52 1413 20.52 1404 20.52 2819 41.04 1391 20.52 1413 20.52 2794 41.04 4440 59.28 1404 20.52 3047 41.04 1641 20.52 1413 20.52 1413 20.52 3047 41.04 2794 41.04 1404 20.52 3030 41.04 40787 572.3 人 数 湿负荷W (人) (kg/h) 4 0.7 4 0.7 4 0.7 4 0.7 4 0.7 0.7 4 8 1.5 4 0.7 4 0.7 8 1.5 12 2.2 4 0.7 8 1.5 4 0.7 4 0.7 4 0.7 8 1.5 8 1.5 4 0.7 8 1.5 112 21 热湿比ε(kJ/kg) 8025 7983 6910 6804 6910 6867 6895 6804 6910 6833 7239 6867 7452 8025 6910 6910 7452 6833 6867 7410 7125 新风量Gw (kg/h)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240 120 120 240 360 120 240 120 120 120 240 240 120 240 3360 第三层空调区最大冷负荷,湿负荷,新风量汇总
第11页共32页
空调 冷负荷最大值 房间 Q (w) 301 1641 302 1413 303 1413 304 1413 305 1399 306 1413 307 1413 308 1627 309 1641 310 1413 311 1413 312 3047 313 314 1632 315 1404 316 1404 317 1404 318 1391 319 1404 320 1404 321 1391 322 2788 323 2794 324 1404 325 3030 汇总 40539 附表九
面 积 (m2) 20.52 20.52 20.52 20.52 20.52 20.52 20.52 20.52 20.52 20.52 20.52 41.04 20.52 20.52 20.52 20.52 20.52 20.52 20.52 20.52 38.76 41.04 20.52 41.04 572.3 人 数 湿负荷W (人) (kg/h) 4 0.7 4 0.7 4 0.7 4 0.7 4 0.7 0.7 4 4 0.7 4 0.7 4 0.7 4 0.7 4 0.7 8 1.5 0 4 0.7 4 0.7 4 0.7 4 0.7 4 0.7 4 0.7 4 0.7 4 0.7 8 1.5 8 1.5 4 0.7 8 1.5 112 21 热湿比ε(kJ/kg) 8025 6910 6910 6910 6844 6910 6910 7958 8025 6910 6910 7452 7983 6867 6867 6867 6804 6867 6867 6804 6818 6833 6867 7410 7082 新风量Gw (kg/h)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24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240 240 120 240 3360 第四层空调区最大冷负荷,湿负荷,新风量汇总
空调 房间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冷负荷最大值 面 积 Q (w) (m2) 1646 20.52 1418 20.52 1404 20.52 1418 20.52 1404 20.52 1418 20.52 1418 20.52 1632 20.52 人 数 湿负荷W (人) (kg/h) 4 0.7 4 0.7 4 0.7 4 0.7 4 0.7 0.7 4 4 0.7 4 0.7 热湿比ε(kJ/kg) 8051 6936 6869 6936 6869 6936 6936 7984 新风量Gw (kg/h)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第12页共32页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420 421 422 423 424 425 汇总 附表十
1974 1418 1418 3013 1922 1410 1410 1410 1410 1396 1410 2805 2893 1410 1410 1410 2969 42665 20.52 20.52 20.52 41.04 20.52 20.52 20.52 20.52 20.52 20.52 20.52 41.04 38.76 20.52 20.52 20.52 41.04 592.8 4 4 4 8 4 4 4 4 4 4 4 8 8 4 4 4 8 116 0.7 0.7 0.7 1.5 0.7 0.7 0.7 0.7 0.7 0.7 0.7 1.5 1.5 0.7 0.7 0.7 1.5 21 9655 6936 6936 7369 9401 6897 6897 6897 6897 6828 6897 6860 7075 6897 6897 6897 7261 7196 120 120 120 24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240 240 120 120 120 240 3480 第五层空调区最大冷负荷,湿负荷,新风量汇总
空调 房间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汇总
冷负荷最大值 面 积 Q (w) (m2) 1655 20.52 1791 20.52 1486 20.52 7565 99.36 11657 149 4027 49.68 1791 20.52 3323 41.04 3248 41.04 1675 20.52 1486 20.52 1486 20.52 2956 41.04 2860 38.76 1486 20.52 48233 624.1 人 数 湿负荷W (人) (kg/h) 4 0.7 4 0.7 4 0.7 20 3.7 30 5.5 1.8 10 4 0.7 8 1.5 8 1.5 4 0.7 4 0.7 4 0.7 8 1.5 8 1.5 4 0.7 124 23 热湿比ε(kJ/kg) 8095 8762 7268 7400 7602 7879 8762 8126 7944 8193 7268 7268 7229 6995 7268 7610 新风量Gw (kg/h) 120 120 120 600 900 300 120 240 240 120 120 120 240 240 120 3720 第13页共32页
附表十一:
各楼层空调区最大冷负荷,湿负荷,新风量汇总
空调 楼层 底 层 第二层 第三层 第四层 第五层
冷负荷最大值 面 积 Q (w) (m2) 40769 564.3 40787 572.3 40539 572.3 42665 592.8 48233 624.1 人 数 湿负荷W (人) (g/s) 110 5.6 112 5.7 112 5.7 116 5.9 124 6.3 热湿比ε(kJ/kg) 7251 7125 7082 7196 7610 新风量Gw (kg/s) 0.917 0.933 0.933 0.967 1.033 ( 热湿比线=冷负荷Q / 湿负荷W )
四、 空调系统设计方案
4.1空调系统的确定
比较不同系统的优缺点,根据不同房间的用途 与分布,分别选择适合的系统。 附表4.1
全空气系统与空气-水系统方案比较表
比较项目 全空气系统 空气-水系统 1空调与制冷设备可以集中布置在机房 1只需要新风空调机房、机房面积小 设备布置1.机房面积较大层高较高 2.风机盘管可以设在空调机房内 与机房 2.有时可以布置在屋顶或安设在车间柱3.分散布置、敷设各种管线较麻烦 间平台上 1.放室内时不接送、回风管 1空调送回风管系统复杂、布置困难 风管系统 2和新风系统联合使用时,新风管较2支风管和风口较多时不易均衡调节风量 小 1可以根据室外气象参数的变化和室内负荷变化实现全年多工况节能运行调节,充1灵活性大、节能效果好,可根据各分利用室外新风减少与避免冷热抵消,减室负荷情况自我调节 节能与经少冷冻机运行时间 2盘管冬夏兼用,内避容易结垢,降济性 2对热湿负荷变化不一致或室内参数不同低传热效率 的多房间不经济 3无法实现全年多工况节能运行 3部分房间停止工作不需空调时整个空调系统仍需运行不经济 使用寿命 安装 维护运行 使用寿命长 设备与风管的安装工作量大周期长 使用寿命较长 安装投产较快,介于集中式空调系统与单元式空调器之间 空调与制冷设备集中安设在机房便于管理布置分散维护管理不方便,水系统布和维护 置复杂、易漏水 第14页共32页
温湿度控制 可以严格地控制室内温度和室内相对湿度 对室内温度要求严格时难于满足 空气过滤与净化 消声\\隔振 可以采用初效、中效和高效过滤器,满足过滤性能差,室内清洁度要求较高时室内空气清洁度的不同要求,采用喷水室难于满足 时水与空气直接接触易受污染,须常换水 可以有效地采取消防和隔振措施 必须采用低噪声风机才能保证室内要求 风管互相空调房间之间有风管连通,使各房间互相各空调房间之间不会互相污染 串通 污染,当发生火灾时会通过风管迅速蔓延
附表4.2
风机盘管+新风系统的特点表
1)布置灵活,可以和集中处理的新风系统联合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 2)各空调房间互不干扰,可以独立地调节室温,并可随时根据需要开停机组,节省运行费用,灵活性大,节能效果好 优点 3)与集中式空调相比不需回风管道,节约建筑空间 4)机组部件多为装配式、定型化、规格化程度高,便于用户选择和安装 5)只需新风空调机房,机房面积小 6)使用季节长 7)各房间之间不会互相污染 1)对机组制作要求高,则维修工作量很大 2)机组剩余压头小室内气流分布受限制 缺点 3)分散布置敷设各中管线较麻烦,维修管理不方便 4)无法实现全年多工况节能运行调节 5)水系统复杂,易漏水 6)过滤性能差 适用性 附表4.3
适用于旅馆、公寓、医院、办公楼等高层多层的建筑物中, 需要增设空调的小面积多房间建筑室温需要进行个别调节的场合 空调系统选择表
房间类型 503室CAD机房 空调方式 全空气系统 送回风形式 上送上回 第15页共32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广州市某商业楼空调设计说明书-BY AWV - 图文(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