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史》 实施方案
一、课程说明
1、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学前教育本科的专业基础选修课。 2、主要内容
本课程主要内容:中国古代学前教育及思想、中国近代学前教育及思想、中国当代学前教育及思想、外国古代学前教育及思想、外国近代学前教育及思想、外国当代学前教育及思想。
3、课程任务
包括中国学前教育史和外国学前教育史两大部分,通过该课程学习,学生应初步了解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历程和相关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学前教育思想和实践,开阔眼界,为学前教育基本理论的学习打下基础。
4、学时学分
本课程3学分,54学时,开设一学期。 二、教学媒体与教学资源
1、文字教材:《学前教育史》是本课程学习的主教材,由唐淑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9年10月第2版。
2、多媒体课件:主要讲授学生难以理解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需要通过直观演示的内容,使学生通过网上的实时与非实时直观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掌握。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收看并下载存储。
3、利用 BBS 讨论板进行网上讨论,解答学生的问题,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
4、在教学平台上开辟教学辅导栏目,定期发布教学重点与难点的解析文章,定期刊载形式多样的练习题,供学生学习参考。
5、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就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6、音像教材
录像讲课是对文字教材的内容的阐释与必要的补充,以加强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本课程录像讲课共16讲。
教学媒体使用信息表
教学媒体 文字主教材 IP课件 网上辅导
三、教学过程指导
按照中央电大开放教育的学习模式,教学应以辅助学员开展自学为主。面授辅导应侧重于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历程和相关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的讲解。 1、教学指导
教学辅导应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课程考核说明,进行学习方法、重难点辅导讲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2、自学指导
文字教材是学习的主教材,除教科书之外,福建电大还配备扩充学习材料。学员应认真自学,上好辅导课,并结合工作实际,通过独立思考完成平时作业,尤其要多上网,并利用课程网站课件进行自学,多发帖,多与其他同学交流。 3、远程辅导、答疑:
指导分析 主要内容 主要作用 时间安排 系统介绍教学内教学大纲的具体18周 容 教学重点难点 化 帮助学生消化教网上播放 材 针对学生反映安灵活安排 排 (1)网上服务:
通过福建电大在线网页提供与教学进程相适应的教学辅导。 福建电大网站:http://www.fjrtvu.edu.cn/ (2)电话、信件服务:
课程教师:李金艳,联系电话:0591-87841085(每周二、四下午)。
通信地址:福州市铜盘路15号福建电大教学管理处 社科系 李金艳老师。 (3)BBS讨论:
注意专业网页最新信息或进入电大主页教学讨论区。 四、教学活动安排
1.定期召开双向视频师资培训会,省电大主讲教师讲解教材疑难问题、学
习方法、考核等相关问题;
2.统一安排4次书面作业,由福建电大资源管理处负责下发作业册。 3.网络信息发布:每月发布一次辅导内容,并随时发布其他相关的教学信
息;
4.网上BBS讨论:安排2次。 五、教学建议
(一)教学课时安排(建议安排24学时面授辅导课) 第一章古代学前教育 2学时 第二章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2学时 第三章 近代学前教育的产生 2学时 第四章近代学前教育的演进 2学时 第五章 现代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 2学时 第六章 当代学前教育的发展 2学时 第七章 外国古代学前教育 2学时 第八章 外国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2学时 第九章 近代学前教育实践 2学时 第十章 近代学前教育思想 2学时 第十一章当代学前教育实践与理论 2学时 复习课 2学时 (二)教学方式建议与要求
1、教学组织形式。根据本课程理论性极强的特点,各分校在实施教学时,应从实际教学效果出发,相应地采用以下教学组织形式:
(1)个别化自主学习; (2)小组学习、协作学习; (3)集中学习。
2、教学手段。教学手段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互相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本课程可采用的教学手段有两类:
(1)传统手段; (2)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3、教学方式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可采用研讨式、讲练式、案例式等。
六、考核要求
考试依据本大纲和教材,目的在于了解考生对本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掌握。《学前教育史》课程考核由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两部分组成。
本课程的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考核总分为100分,形成性考核占综合成绩的30%,终结性考试占综合成绩的70%,综合成绩达到60分及以上(及格)方可获得本课程相应学分。
(1)形成性考核
形成性考核由三次网上考核构成,考核采取开卷答题方式进行。 形成性考核的重点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网上形成性考核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更好的自主学习、自助学习,更好地实现教学互动。通过网上形成性考核也可以加强对地方电大教学过程的指导与监督、教学效果的了解与评估。
第一次形成性考核
考核内容:文字教材第1章至第4章。 考试形式:题库出题,学生自动组卷。
考试题型:单项选择题(25题,每题2分,共50分)、判断题(25题,每题2分,共50分)。
进度安排:完成第1章至第4章教学任务后,做第一次作业。
考核时间:90分钟。 第二次形成性考核
考核内容:文字教材第第5章、第6章、第7章和第8章. 考试形式:题库出题,学生自动组卷。
考试题型:单项选择题(25题,每题2分,共50分)、判断题(25题,每题2分,共50分)。
进度安排:完成第5章至第8章教学任务后,做第二次作业。 考核时间:90分钟。 第三次形成性考核
考核内容:文字教材第9章至第11章。 考试形式:题库出题,学生自动组卷。
考试题型:单项选择题(25题,每题2分,共50分)、判断题(25题,每题2分,共50分)。
进度安排:完成第9章至第11章教学任务后,做第三次作业。 考核时间:90分钟。
(2)期末终结性考试采用预约考试的方式,以百分制评分,占学科总成绩的70%,即70分。开卷题的考核既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也重视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考核。全省统一时间,统一命题。
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的综合成绩达到60分及以上(及格)方可获得本课程相应学分。
七、教学过程监控
省电大从以下方面对本课程的教学过程进行监控,以保证本实施方案的顺利实施和课程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1、加强教师管理,检查教师资格。《学前教育史》课程辅导教师必须为本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并具有一定的实际教学经验。
2、各分校要按照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做好教学安排。要组织辅导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教学实施细则,做好集中辅导、小组学习、个别化学习的安排。其中课程集中辅导安排要注意两点:
第一,充分利用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和手段,做好集中辅导安排;
第二,根据课程特点和资源配置情况适度安排辅导学时,面授辅导学时不少于总学时的1/3为宜。
3、加强学生自学过程管理。对学生自学提出明确的要求,给予方法指导,提供必要的支持服务。并通过学生学习手册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媒体选用情况、学习进度、学习小组活动情况等。
4、加强教学辅导管理。要制订课程安排表。并通过检查教学日志、学生座谈、听课等方式检查教学辅导的内容和效果。
5、加强形成性考核作业的检查和管理。学生应按教学进度完成作业。凡要求由教师批改的作业,每次作业均要求教师按百分制全批全改,并折算成形成性考核成绩。通过课程安排表、教学日志、小组学习登记卡、学生学习手册、学生平时作业等对形成性考核成绩进行审核和验收。
省电大将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学工作开展检查。并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对各分校提出整改意见。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学前教育史》 实施方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