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高考题荟萃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6-1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练习题

一、 单选题(24×3分)

1、.“道,独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与此哲学观点相通的是 A.自然从来不飞跃 B.物理不外于吾心

C.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D.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 2、(2011年高考山东卷25)2010年7月,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潜水深度 首次达到3759.39米,有力推动了我国深海探矿、海洋打捞事业的发展。这表明

A事物的发展取决于人类认识的提高 B改变自然规律可以服务于物质生产 C人类能够创造自在事物之间的联系 D只有尚未认识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3、(2011年高考上海单科政治卷19)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有“天地成于元气,万物乘于天地” 的说法,认为“元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这种哲学观点属于 A.朴素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4、(2011年高考海南卷18)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对把自己的哲学视为“纯粹思辨的观念”和 “书斋里的学问”,强调“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从而实现了哲学的变革。这表明 ①是否研究时代的迫切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本质区别[来源 ②关注与无产阶级利益相关的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 ③哲学社会功能的缺失是以往旧哲学区别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标志 ④为无产阶级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 A.①② B.②⑨ C.②④ D.③④

5(2011年高考上海文综政治卷20)下列对世界的看法既唯物又辩证的是 ①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②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 ③万物独化,物各自生 ④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2010高考·全国新课标卷20)“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

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7、(2010高考·全国新课标卷26)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8.、(2010年高考·山东卷25)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

1

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 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 ②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 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 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9、(2010年高考·江苏卷2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 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10 2009年7月22日,全球约有3亿人观测三百年一遇的日全食。对于这次日全食的时间和最佳观测地点,许多天文机构及专家早有了精确的预报,与古时人们不能认识其现象与本质形成鲜明对比。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体现了( )

A.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B.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11、3.【2011·艾青中学预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在生活上,这一思想对很多人有借鉴意义:心态好就能超脱世俗杂事的困扰。在哲学上,这一思想属于( )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朴素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12、.“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这一说法

A.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它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B.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它认为有一个主宰万物的天 C.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它坚持人与规律的统一 D.是机械唯物主义观点,它割裂了人和自然的关系 13、(09海南模拟)“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 A.主张物质和意识辩证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C.主张意识是物质的感应的唯物主义观点 D.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 14、(09南京模拟)“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陈设,总之,构成大宇宙的一切物体,在心灵以外没有任何存在;它们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被知道。”下列选项中与以上说法相一致的是 A.上帝造人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C.气者,理之依也 D.万物运动皆为心动 15、“无中生有”、“指鹿为马”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成语,它们共同体现的观点是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唯物主义的观点 16、(2009·豫南七校高三联考)在古代欧洲,有过这样一首诗:“那时候,上面的青天还没有称呼,下面的大地也没有名字,其阿玛诗(即海洋)是大家的生母,万物都和水连在一起。”这首诗体现的是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唯心主义观点

2

17、(2010年成都模拟)“神创造了这个世界”( )

A.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 B.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体现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D.属于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18、09届江苏姜堰中学模拟)在哲学发展史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

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③实践基础上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④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③④

19、汉川大地震发生后,地震预报再次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美国地震专家指出,从现在的地震学研究水平来看,精确的短期预报的确是不可能完成之事;从地震专业角度看,地震的长期预测是可以实现的,这主要基于地震学家对断层历史的研究。从哲学角度看,上述对地震预报的认识( ) A .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B .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 .属于不可知论的观点 D .属于唯物主义和可知论的观点 20、“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水土之气,升而为天”与“劳动过程结束时的结果,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两种观点分别属于(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观点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D.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21、.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

A.“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

B.“世异则事异,世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C.“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22、列宁指出“聪明的唯心论比愚蠢的唯物论更接近于聪明的唯物论。聪明的唯心论即辩证的,愚蠢的即绝对的,不发展的。”对这一论断理解正确的有

①唯心主义是人类智慧树上一支不结果的花 ②旧唯物主义都是愚蠢的 ③聪明的唯物论是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④只要存在聪明的唯心论,就能实现聪明的唯物论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3、(2009·广东,25)“我看到苹果的颜色和形状,嗅到它的气味,摸到它的光滑,尝到它的滋味,就形成对苹果的认识,所以苹果的存在就是我的感觉的相加。”这种观点属于认识论上的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24、(2008·江苏单科,27)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

A.联系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矛盾的观点 5、(2010年高考·江苏卷26)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了 A.实践的观点 B.革命的观点 C.阶级的观点 D.历史的观点 A.民间的“实惠”思想

B.《老子》的思想 D.《本草纲目》的思想

3

25.(2009·上海,15)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以下属于哲学层面的意识现象是 C.欧几里德《几何原本》的思想

26.(2009·上海,14)“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通过长期观测和研究提出来的。在此基础上哥白尼通过进一步的观测和研究,提出了“日心说”,推翻了托勒密的结论。这一著名的科学史实证明 ( )

A.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客观世界B.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主观世界 C.正确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 D.正确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 27.(2009·重庆,31)人们曾用求神膜拜自然 用思维证明自然 后来用观察、想象和检验 摸清了大自然的脾气 但景象不断变幻

大自然在微笑—— 仍然没有供出她内心的秘密

——摘编自{英}W.C.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科学的“思维”能证实大自然“内心的秘密”

B.摸清“大自然的脾气”,就是对不断变幻的“景象”的感知 C.只有不断摸清“大自然的脾气”,才能接近“内心的秘密” D.人们能认识不断变幻的“景象”,也能彻底把握“内心的秘密”

28.(2009·江苏,25)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 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

29.(2009·江苏,28)“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C.意识活动具有生动形象性 A.人能够认识和改造世界 B.要勇于突破和改变现状 C.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D.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1.(2009·江苏,31)《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这表明 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郑板桥的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B.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 D.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

30.(2009·江苏,29)右边的漫画《爱鸟工程》给我们的启示是

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4

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32.(2009·全国Ⅰ,28)“面对金融危机这一全球性挑战,世界各国需要加强政策协调、密切合作、①能够改变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②可以推动经济主体对经济活动的积极参与 ③能够摆脱物质条件制约,促进经济复苏 ④可以促进经济形势向好的方向转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3.(2009·福建,36)2009年4月,甲型HINI流感开始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扩散。我国借助国际力A.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B.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解开自然之谜 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选规律 D.在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中,意识起着促进作用

34.(2008·广东文基,14)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 A.①②

B.③④

D.②③

①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②一元论和二元论 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①③

35.(2008·广东理基,60)将冰凉的手伸进一盆温水感觉到水热,将湿热的手伸进去又感觉到水凉,于是有人认为“物是感觉的集合”。这种观点是 A.机械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共同应对。在些关键时刻,坚定信心比什么都重要。”这一论述表时,信心作为对前景的良好预期

量组织攻关,在短时间内成功研制出甲型HINI流感的快速诊断方法。这表明

36.(2008·山东文综,22)《红岩》的作者,在一次次查阅有关档案、走访烈士的战友、搜集先烈们①坚持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 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统一 ④重视做好量的积累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7.(2008·山东基本能力,9)“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警示人们要珍惜年华。古人对时间的体验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②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④叹长河之流速,送驰波于东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8.(2008·江苏单科,26)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A.心外无物 C.理在气先

感人事迹的基础上,成功塑造了江姐等典型人物形象。这启示我们要

与此类似的是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D.存在就是被感知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高考题荟萃在线全文阅读。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高考题荟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111077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