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建立智慧城市的途径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6-1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建立智慧城市的途径

摘 要: 智慧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和新实践。本文综述了欧洲中小智慧城市的现状, 重点介绍了欧洲智慧城市建设的几个成功样本, 以先进理念启示未来城市建设。 关键词: 智慧城市; 欧洲中小城市; 建设

在当今信息化发展中,“智慧城市”可以说是必然趋势。“智慧城市”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改变人们交互的方式,提高实时信息处理能力及感应与响应速度,增强业务弹性和连续性,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和谐发展;同时还可以实现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有效解决“信息孤岛”、“数字鸿沟”等问题。那么,欧洲各国为了顺应这个趋势,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来发展“智慧城市”呢?对我国建立智慧城市又有何借鉴或启示呢?

欧洲中小智慧城市发展基本内容主要有: ( 1) 智慧经济。知识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发展, 经济运行遵循市场规律, 注重市场体系的完善, 广泛参与国内外竞争与合作。

( 2) 智慧公众。重视素质教育的普及和质量, 培养学术型和技能型人才。

( 3) 智慧管理。通过电子政务等模式, 拓宽政府与公众沟通渠道, 实现公共事务管理的分权化、科学性和透明度。

( 4) 智慧环境。包括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环境友好、生态可持续发展等。

( 5) 智慧流动。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现代交通运输技术, 如互联网、物联网等增强城市中各类资源的流动性。

( 6) 智慧生活。个人和家庭通过电视、电话、电脑、手机等组成的资讯网络, 与外部网络实现互通, 获得全方位的沟通服务, 包括医疗服务、远距教学、安全监管等服务的供给, 以此全面提升城市生活品质。

欧洲智慧城市建设将城市信息系统与经济发展、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紧密结合, 优化城市管理决策、创新技术、扩展产业空间、全民提高城市生活品质。通过公众的广泛参与和自上而下的信息反馈机制推动城市建设与社会高度融合, 经济社会发展更智能化、更能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 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四点: ( 1) 以区域性战略和创新打造智慧城市建设基础。2009 年制定欧盟绿色信息通讯技术发展计划、欧洲电网计划;2010 年5 月, 欧盟发布5欧洲数字化议程并支持欧洲会联网项目、欧洲汽车互联网项目的研究开发。

( 2) 强调以绿色信息通讯技术实现向低碳经济的转型。促进节能信息技术产品的开发和应用, 通过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技术的融合, 如建设智慧节能房屋、智能电网、远程视频会议、无纸化办公等, 实现技能减排, 构建生态效益经济 , 打造绿色知识社会 。

( 3) 鼓励公众参与, 强化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欧洲中小城市在政府、非政府组织、社区和志愿者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协作下, 开展全民教育, 尤其重视对弱势群体的信息化素养和就业技能的培训。

( 4) 打造宜居的城市环境。以人为本, 通过智能化改造提高公众生活的网络化程度和城市公共服务水平。重点发展智能交通、全面推行电子政务、加强智能化环境保护、提高城市的质量和包容性。

欧洲中小智慧城市案例主要有:

(1)英国伦敦市政府先后提出了电子伦敦(e-London)和伦敦连接(London Connects)战略,两项战略都是从政府如何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的角度,阐释信息化在更好地传递服务、降低成本方面的重要作用。

(2)法国巴黎市政府于2006年推出“数字巴黎”计划。这个计划主要围绕三个目的:快速发展光纤网络,推广WiFi以及全民共享网络。为此,巴黎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各地方政府普遍成立由市长、市议会议员、电信专家组成的工作小组,小组下设城市、农村、企业和电子政务四个项目推动小组,负责在各领域推广宽带网络和应用服务项目;要求各级政府行政管理部门提供的窗口服务必须进入网络;在推进政府、企业和家庭上网的同时,积极推广电子商务、网上教育、网上医疗、网上救助、消费卡、居民卡等信息服务,鼓励更多的企业和居民应用网络;积极发展电子政务,带动全社会信息化的发展。

(3)荷兰阿姆斯特丹在2000年就启动了智慧城市建设,主要目标是建立起政府、企业与公众之间的协作关系,以便更好地节约能源。智慧城市的诸多项目聚焦在为公众服务的创新技术的研发上,并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目前,阿姆斯特丹的智慧城市建设主要有四个主题:可持续性生活、可持续性工作、可持续性交通、可持续性公共空间。

(4)经济形象, 智慧卢森堡。有“欧洲首都”之称的卢森堡其国际地位十分重要, 拥有欧洲法院、欧洲议会总秘书处、欧洲投资银行、北约总部基地等众多国际机构。通过将信息通讯技术应用于金融业, 卢森堡成为欧盟首个拥有全国性公共密匙基础设施的国家。通过大幅提高网络速度, 建立商业互联网交换点, 卢森堡致力于发展成欧洲的最主要电子商贸平台之一。钢铁行业, 卢森堡人均钢铁产量居世界第一, 且注重开展国际合作。传媒领域, 该市拥有欧洲最大的广播集团卢森堡广播电视公司和欧洲卫星全球公司, 在欧洲传媒业占有重要地位。卢森堡注重科技研发创新, 政府不断加大在研发领域的投入, 注重对各类公司的创新管理,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5)奥胡斯智慧公众。根据2007 欧盟委员会发表的5欧盟智慧城市报告, 丹麦奥胡斯市在“智慧公众”一项中从70 个中小城市中脱颖而出, 名列榜首。奥胡斯是个年轻人居多的城市, 其受教育程度高于丹麦平均水平。究其原因, 首先, 该市拥有完善的教育设施, 包括像奥胡斯大学在内的众多高等学府。其次, 奥胡斯移民众多, 多元文化极具包容性。该市每年举办奥胡斯文化节, 融合移民民族特色。此外, 奥胡斯博物馆、歌剧院、音乐厅等文化设施齐全, 每年举办多种文化活动。第三, 通过制定52009- 2019 年公园发展计划提高公众参与度。如公众参与具体的社区目标愿景制定、商讨优先发展投资项目等, 改变以往被动型管理模式, 在新政策制定前夕, 通过在公众、政治家和城市管理者之间的广泛互动, 提高公众对政府决策的参与度, 实现透明管理。

对“智慧城市”建设的启示:

“智慧城市”建设是在新理念引导下城市发展的新动力,前几个案例分析中的五个城市分别从不同的技术视角、不同的应用场景展示了其成功。在“十二五”时期,中国许多城市都面临着如何实现更高阶段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如何实现城市科学管理的挑战。根据这样的要求,据不完全统计,已有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武汉、苏州、宁波、佛山等约10余个城市不约而同地将“智慧城市”列入“十二五”规划并着手实施。然而,中国大陆的“智慧城市”建设与全球一流水平的“智慧城市”建设还有很大差距。案例分析中四个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均起步较早,目前都已取得了显著成绩。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如何借鉴和吸取案例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情,进而形成适合自身的智慧城市建设策略,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重要问题。

(一)政府部门应深刻认识“智慧城市”的内涵,并尽早制定政策和规划

当前,有些城市虽然打着建设“智慧城市”的旗号,但是其建设理念、内容和措施与“数字城市”、“信息化建设”或“技术创新”基本相同。借鉴案例经验,深刻地认识“智慧城市”在“城市综合发展”层面上的内涵是成功建设“智慧城市”的前提。案例还表明,“智慧城市”建设对政策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在“智慧城市”建设起步较晚、基础薄弱的情况下,政府部门就更有必要以“智慧城市”为发展方向尽早地开展规划和设计,及时地引导城市建设快速发展。

(二)积极鼓励民间力量参与,促进相关信息产业发展

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部分城市明显存在着政府“包办”、忽视公众参与的问题。为此,各级政府部门应借鉴案例经验,加强与公众的互动,以获取公众对其广泛深入的支持,使智慧城市建设惠及全民;同时应提倡竞争机制,充分运用市场力量以提高建设效率,保证建设质量,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本土信息产业的发展。

(三)加强“智慧服务”,摈弃简单的“技术应用”与单纯的“智能管控” 很多地方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强调“智能管控”多,而忽略“智慧服务”,这与“智慧城市”应在本质上致力于“改变组织之间的信息交互模式,优化政府、企业和全社会协同机制”的思想是背道而驰的。唯有以案例为榜样,针对具有迫切需求的民生问题,将信息化手段与完善服务的理念和措施相结合,才能建成真正的“智慧城市”。

(四)注重完善相关信息资源、法规标准等配套“软件”

目前,一些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设时着重研发和应用先进智能技术,而忽略完善信息资源、法规标准等配套软件,这种建设思路必然事倍功半。案例经验告诉我们,“智慧城市”也代表着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城市中的各项活动均以信息资源为媒介,并按照信息社会的规则来完成,因此,不但要夯实技术和网络设施等硬件基础,还要完善配套的软件,加强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建立健全信息社会相关的法规标准。另外,要加大公共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我们讲城市运行管理、居民服务、产业服务,这些都需要以信息化为基础和支撑。通过公共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大规模智慧城市应用成为可能,并可以降低应用系统开发的难度,加快开发的进度,降低部署的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并避免重复建设。

(五)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有序发展 “智慧城市”建设的难点不仅在于先进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更在于形成广泛的公众认知、体制障碍的解除、人才瓶颈的突破及持续投资的形成。为此,“智慧城市”建设必须要有科学的方法,遵循如下共同规律:

①不同城市必须结合本地发展的需求和实际,制定差异化的建设策略和方案;

②要规避脱离城市实际、不计投入、急功近利的思想,对于基础条件较为薄弱的城市,更要根据本地的信息化、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的现状逐步探索、循序渐进;

③要深入研究本地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需求和特征,有效地评估投入产出的效益,形成着眼长远需求的“智慧城市”建设方案。

智慧城市建设必然会改变城市人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对应对城市病,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技术和金融的创新,需要有统一的标准和完善的法规,更需要政府的引导和市场的主导。但是发展智慧城市要防止一哄而起,急于求成,炒作概念,特别是要防止把智慧城市作为一个筐,把一些无关的东西往里面装,希望我们智慧城市的建设能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我们相信我们通过城市的智慧的发展,我们一定会迎来一个幸福城市、智慧城市、绿色城市和和谐城市的时代。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建立智慧城市的途径在线全文阅读。

建立智慧城市的途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111076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