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图的纵横坐标必须标“量、标准规定符号、单位”。此三者只有在不必要标明(如无量纲等)的情况下方可省略。坐标上标注的量符号和缩略词必须与正文中一致。
照片图要求主题和主要显示部分的轮廓鲜明,便于制版。如用放大缩小的复制品,必须清晰,反差适中。照片上应该有表示目的物尺寸的标度。
b.表
表的编排,一般是内容和测试项目由左至右横读,数据依序竖排。表应有自明性。
表应编排序号(见2.2.2.2b)
每一表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表号置于表上。必要时,应将表中的符号、编、代码、以及需要注明事项,以最简练的文字,横排于表题下作为表注,也可以附注于表下。
表的各栏均应标明“量或测试项目、标准规定符号、单位”。只有在无必要标注的情况下方可省略。表中的缩略词和符号,必须与正文一致。
表中不宜用“同上”、“同左”、“″”和类似词,一律填入具体数字或文字。表内“空白”代表或无此项,“_”或“?”(因“_”可能与代表阴性反应相混)代表未发现,“0”代表实测结果确为零。
如数据已绘成曲线图,可不再理列表。 c.数学、物理和化学式
正文中的公式、算式或方程式等应编排序号(见2.2.2.2b),序号标注于该式所在行(当有续行时,应标注于最后一行)的最右边。
较长的式,另行居中横排。如式必须转行时只能在+,-, ,÷,>,〈处转行。上下式尽可能在等号“=”处对齐。
示例
大于999的整数和多于三位数的小数,一律半个阿拉伯数字符的小间隔分开,不用千位撇。
示列:应写94652.023567 不应写成94,625.023,567 d.计量单位
论文中使用的各种量、单位和符号,必须遵循附录E“相关标准”所列国家标准的规定执行。单位名称和符号的手写方式一律采用国际通用符号。
e.符号和缩略词
符号和缩略词应遵照国家标准(见附录E)的有关规定执行。如无标准可循,可采纳本学科或本专业的权威性机构或学术团所公布的规定;也可以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编印的各学科词汇的用词。如不得不引用某些不是公知公用的、且又不易为同行读者所理解的、或系作者自定的符号、记号、缩写词、首字母缩写字等时,均应一一在第一次出现时加以说明,给以明确的定义。
2.2.2.5 结论
论文的结论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的各段的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应该明确、精练、完整、准确。
如果不可能导出应有的结论,也可以没有结论而进行必要的讨论。 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仪器设备改进意见、留待解决的问题等。
2.2.2.6 致谢
在正文后对下列各方致谢:
指导完成论文工作的导师、协助导师指导论文工作或提供便利条件的个人或组织(教研室、实验室等);
在论文工作中提出建议和提供帮助的人;
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 其它应感谢的组织和个人。
致谢应实事求是,切忌浮夸与庸俗之词。 2.2.2.7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应项目齐全、内容完整、顺序正确、标点无误。具体要求如下:
(1)著录格式: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3],…。
(2)排列顺序:根据正文中首次引用出现的先后次序递增,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一致。
(3)作者姓名:作者姓名全部列上。
(4)参考文献类型及标识:根据GB3469规定,对各类参考文献应在题名后用方括号加单字母方式加以标识。
可列于参考文献表的文献类型包括图书、期刊、会议论文集、专利和学位论文等。其著录格式分别如下: a.学术期刊文献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b.学术著作
[序号]作者.书名[M].版次(首次免注).翻译者.出版地:出版社, 出版年: 起-止页码 c.有ISBN号的论文集
[序号]作者.题名[A].主编.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d.学位论文
[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起-止页码 e.专利文献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f.技术标准
[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g. 报纸文章
[序号]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h.报告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i.电子文献
[序号]作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文献网址或出处,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附:参考文献著录中的文献类别代码
普通图书:M 会议录:C 汇编:G 报纸:N 期刊:J 学位论文:D 报告:R 标准:S 专利:P 数据库:DB 计算机程序:CP 电子公告:EB
2.2.3 附录
附录是作为论文主体的补充项目,并不是必须的。 2.2.3.1 下列内容可作为附录编于论文后。
a.为了整篇论文材料的完整,但编入正文又有损于编排的条理和逻辑性,这一类材料包括比正文更为详尽的信息、研究方法和技术更深入的叙述,建议可以阅读的参考文献题录,对了解正文内容有用的补充信息等;
b.由于篇幅过大或取材于复制品而不便于编入正文的材料; c.不便于编入正文的罕见珍贵资料;
d.对一般读者并非必要阅读,但对本专业同行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e.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推导、计算程序、框图、结构图、注解、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件等。
2.2.3.2 附录与正文连续编页码。每一附录的各种序号编排见2.2.1.2.c。第一附录均另起页。
3 学位论文打印及装订 3.1 论文必须用电脑双面打印。
3.2 封面标题用1号宋体,副标题用2号宋体,封面下方部分用3号宋体与3号楷体(所填内容,如作者姓名、导师姓名等),一级标题用3号黑体,上下各空一行,二级标题用小3号黑体,前空12磅,后空12磅,三级标题用4号黑体,前空6磅,四级标题用小4号黑体,前空6磅,后空6磅。正文用小4号宋体,每版正文35字/行,32行/页。
3.3 纸张用A4(210mm 297mm)标准大小的白纸,封面用白色铜板纸。论文打印时,纸的四周必须留足空白边缘,每一面的上方(天头)和左侧(订口)分别留边20mm-25mm以下,下方(地脚)和右侧(切口)分别留边20mm,以便装订。
3.4 硕士学位论文的书脊用小三号仿宋字书写,上方写论文题目,中写申请人姓名,下方写学校名称,距上下页边均为3cm。如下图: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最终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