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博物馆展示设计讲义 - 图文(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6-1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节 门厅、进厅设计 一.门厅

? ?

组织好交通人流

一般设有咨询台、存包处、存衣处、纪念品销售处、供观众休息、交往的坐椅等。

二.进厅

? ? ?

门厅、进厅可以依靠空间的构成、色彩、光影、材料、装饰等表现博物馆的主题、文化内涵与艺术感染力,它集功能性、艺术性、象征性、趣味性于一身。

引导观众进入陈列室的交通枢纽 进入陈列室的前奏

进厅可分为前厅式、中庭式、走廊式与过厅式四种形式。前厅式与中庭式的进厅在入口层可以兼作陈列室的序厅。此外,还可能与门厅合而为一,兼有门厅与进厅的双重功能。

三.其它公共空间

观众服务设施包括问询处、存衣、小件寄存、纪念品销处、书店、餐饮、小卖部、休息、厕所等。

第二节 陈列室平面设计 一.陈列室的平面布局形式

陈列室的类型与它的参观路线有关,可分为口袋式、穿过式、混合式三种类型。

二.陈列室的陈列布置形式

博物馆的展品分为平面展品与立体展品两大类。

展品在陈列室中的布置形式可分为周边式陈列、独立式陈列和混合式陈列三大类。展品陈列布置的形式关系着参观路线的合理组织。

1.周边式陈列——1)单线陈列

2)双线陈列

2.独立式陈列——

3.混合式陈列——1)三线陈列

6

2)灵活陈列

三.陈列室的视觉分析

?

当平均观看距离为0.6—1.2m时,所观看的范围只是视线高度以上30㎝多一些,和视线高度以下90cm之内。随着展品尺寸的增大,视距也应增加。将中国人的平均视线高度定为1.55m,给

?

出由展品高度确定视距。

陈列室的大小除了与影响视距的展品大小有关,还与展品布置的方式有关。

单线平面展品 双线平面展品 两边平面展品,中间立体展品

a=2—3m

7

双线立体展品 三线立体展品 一边隔板 两边隔板

一边立体展品 中间立体展品

第三节 陈列室的空间设计

一. 充分运用各种空间限定方法

墙面的位置和隔断的高低,天花板、地面、展览设备的造型、色彩、比例以及展览物品等,都是分隔、组织、诱导空间和产生境界的空间因素。

二. 陈列空间要与展品及展示的特点相结合

观众对展品的观赏绝大多数是平视,但也有仰视、俯视的需要。不同主题的博物馆,不同展品的陈列室,不同方式的陈列展出都有适合各自特点的最佳观赏方式。根据这些特点设计陈列空间能为观众提供良好的观赏环境和多角度的观赏。

三. 陈列空间要为观众营造良好的观赏氛围 四. 陈列空间要为观众提供良好的空间体验

重视群体空间组织安排,也就是空间序列的设计。空间的组织要层次分明,有节奏,有变化,不能千篇一律。空间的过渡要顺畅,同时还要注意空间序列的整体性、连续性。

第四节 陈列设备设计 一.展架

? ? ?

作为吊挂、承托展板,或拼联组成展台、展柜及其他形式的支撑骨架器械

独立的和灵活的展示道具,不仅可悬置,挂置展物,还可以架构形态,塑造空间。

现代新型展架多遵循展具的可拆装性和可伸缩性原则,强化了功能的多样性。在材料方面,多采用铝锰合金、锌基铝合金、不锈钢型材、工程塑料、玻璃钢等。

二.展墙与展板

? ? ?

用作隔墙的展板尺寸应该大些,既可以在上面直接裱糊纸张、照片或不干胶等,亦可以悬挂轻质的展板。

另一类用作展架上的镶板,直立在地上的展板,或吊挂在墙体上的展板,尺寸都不宜过大,一般常用的规格为:60x90、60x180、90x180、120X240、240X240厘米等几种。

另一类用以分隔展示空间、悬挂实物展品、张贴文字、以及分散人流等的屏障物也可视为是展板类道具的一种,常用到的有屏风、帷幕和广告牌之类。

三.展柜

? ? ?

展柜类通常有靠墙立柜、中心立柜(四面玻璃的中心柜)和桌柜(置于视平线以下,便于俯瞰展品)、布景箱等。

展柜的结构有固定式、可拆装式和折叠式。固定式结构多为博物馆等专业性、常设性的展示所用。拆装式、折叠式多为周期性、短期性的活动型展览使用。

桌柜通常有平面柜和斜面柜两种,斜面又有单斜面和双斜面之分;单斜面通常靠墙放置,双斜面则放置在展厅中央。桌柜的通常高度是:平面柜的总高为105—120㎝;斜面柜总高为140㎝左右;进深70—90厘米;柜内净高20—40厘米。

布景箱是只供一个方向观看,类似橱窗的龛橱式大展柜,内部可以设置各种场景,使展品呈现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中,使展示更加生动。布景箱一般高度为180-250㎝,或者更高;深度90—150㎝以上,长度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布景箱的背部和顶部两侧应设计成弧形,以造成空间深远的感觉。为保证布景的真实效果,大型布景箱的深度至少应为宽度的1/2以上,在照明的设计上也应有所侧重,以突出展品的效果。

?

四.展台

? ?

展台类道具是承托展品实物、模型、沙盘和其他装饰物的用具。

大型的实物展台,除了组合式的展架构成之外,还可以用标准化的小展台组合而成,小型的展台类似积木(也称堆码台),多被制作成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几何形体。其特点是灵

8

? ? ?

活性、机动性强,可得出新的展台效果。

在形式上可制作成复合体式的结构,例如正方形或长方形套箱式积木、圆柱形套筒式积木等。这不仅易于在组合使用时容易配列,同时又便于存放、搬运,节省空间。 在陈列中,一般是较大的展品使用较低的展台,小型的展品则用较高的展台。 旋转展台的运用可使观众从不同的角度观看展品,多方位的品评展品。

五.护栏与标牌立座等

? ?

护栏分固定式和移动式两大类。

标牌底座的构造形式也比较多,组合系统中多利用护栏配件装配,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加工定制。

六.其它辅助设施设计

第六章 陈列艺术设计之“软件”设计 第一节 陈列组合设计 一.整体的陈列组合

在确定陈列总体艺术风格的前提下,对陈列进行总体的布局安排,比如空间分配,内容段落的划分,各部分展线长短的权衡,序幕与结尾的重点处理,在陈列全线中在哪段哪节上设定重点陈列等等。

绘画中的“疏能跑马、密不透风”,就是讲空间利用的变化。陈列也是这样,不能处处总是摆的满满的,要有适当的空间,要有“喘息”的机会。这不仅是为了眉目清楚,还可以使观众得到精神上的调剂。

二.组合陈列法

1.系统分类陈列法

即将展品按分类系统分门别类地排列。这种方法简单明了,眉目清晰,使人一目了然。 2.复原陈列法(场景复原陈列)

将考古现场或遗迹保留下来作为陈列品,或根据展示的主题布置出复原的场景。复原的方法有成套文物组合复原法、文物与环境组合复原法、文物与模型组合复原法、文物与图象组合复原法、文物与实际操作组合复原法等。它使某些历史现象或自然环境再现于陈列室中,使观众犹如身临其境,有强烈的历史感和真实感。 3.景观陈列法

这是选取某一历史现象的场面或某一自然生态的场景加以仿制,生动地再现于陈列室中。一般都有较强的感染力。景观陈列法和复原陈列法不同之处在于,复原陈列法必须完全按照当时的本来面貌,而景观陈列法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形象加以概括,结合运用。全景画陈列法是景观陈列法的发展,配合以声、光、形象的多媒体表现,更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4.对比陈列法

惯用的对比手法是新与旧、过去与现在、多与少、大与小、精与粗、贫与富、真与假之间的对比,以比较、对照的方式,使观众产生强烈的印象。 5.集中陈列法

对某些成套的物品或体积较小的物品聚集陈列,以形成整体印象。 6.中心陈列法

以一件展品或一个问题为中心,其余围绕它而展开。这种手法常用以突出主要展品和主要内容。 7.连续式陈列法

连续式的陈列像是一本书,也像一本连环画,陈列场景一个接着一个,连续不断,一气呵成,整体感很强。

第二节 陈列方法

博物馆陈列品的品种繁多,从它们的信息特点来看,可划分为有体物与无体物两在类。人的视觉、

9

触觉都能感知的物品是有体物,如实物、模型等。用录音、录像、光盘等所记录的人类文明和人类环境的见证则属无体物,人的视觉、听觉能感知无体物的存在。现代博物馆革新了传统博物馆的展出方式,它们不仅展出有体物,还通过多媒体与电子技术向观众展示无体物。 ? 有体物的陈列展示

1.悬挂式陈列

? 墙上设有可固定展板的装置或悬挂展品的轨道,更换展品比较灵活。 2.悬吊式陈列 3.展柜式陈列 4.放置式陈列 5.地台式陈列 6.壁龛式陈列 7.动态陈列

? 展品在运动中向观众演示某种自然现象、自然规律或某种功能

? 动态陈列在演示中大都需要观众参与进来,自己触摸,自己操作,亲身实验。 8.操作式陈列

第三节 柜内设计与文物的艺术加工

?

实物的摆设,应该根据它原来的面目。适合俯视的要放得较低,适于仰视的要放得较高。鼎的陈列方向应该是双足朝前、一足朝后。丝织品图案要分清上下,不可倒置。文物是非常珍贵的,要给人以稳定的感觉,特别是易损坏的文物,更要注意稳定感。

实物的陈列,应体现其属性。属性分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自然属性中有的是可见的,有的不易明见。可见的如标本的大小、形态、质感、量感、色彩、纹理等等,不易见的如比重、结构、性能等。要突出实物的形体美、色彩美、质地美等,可加必要的衬托。衬托的方法并不仅仅限于背景的平面衬托,也可以运用点、线、面、体以及形象背景的衬托。亦可配合辅助形象展示,例如用轮廓线示意图表现人们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的情况,实物被放在轮廓线示意图内的相应位置,使之一目了然。利用图解、显微镜放大,全息摄影、慢镜头与快镜头处理、仪器测试等,把不可见性变为可见性。社会属性则常常与文物产生的社会环境、使用条件、流传经过有关。揭示文物的社会属性除了文字说明外,还可以采用恰当的形象化手法。

?

第四节 传媒和音像效果设计(无体物的信息传播)

陈列展览已由过去单一的通过视觉形象使观众得到感受,逐步发展为通过声像设备使观众的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嗅觉、味觉等各种感官得到多种感受。

在陈列艺术设计中,把现代传媒的各种装置和实物展品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达到浑然一体的效果。这种装置在陈列中所占的空间往往不多,但内容传播的信息很大,而且是动态的演示。

现代传媒装置与实物展品的组合形式大概有以下几种方式:

1.自成单元,与文物标本等实物资料陈列并列。现代多媒体展示有:投影、等离子(液晶)播放屏、触摸屏、幻影成像、电子图书等等。

2.多媒体展示与实物、沙盘、模型等组合陈列。

3.音响效果设计,博物馆中的音响资料可分为解说声响、自然声响和人工声响三种类型。解说声响,是通过讲话来传递意义的(比如说我们国内现在很多大型博物馆都配备有讲解机)。自然声响,是由动物的发声或动作,比如飞、跑、吃、攻击、摩擦等动作所产生的,以及风、雨、浪、喷火、雷鸣、树断、火焰燃烧等自然现象的声音。人工声响,包括语言、歌谣等声音和用乐器发出的声音,还有人类动作(打、切、吃、刮削等)所发出的声音,火车、电车、汽车、飞机、工厂、大炮、战车等机器发出的声音。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博物馆展示设计讲义 - 图文(2)在线全文阅读。

博物馆展示设计讲义 - 图文(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111067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