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海新报》
1911年间创刊,在江苏南通出版。陈琛出资创办。刘伯英任主笔,陈竹坪、王苣搴为编辑。日刊,最初出版对开一大张,后增至二大张,继而因新闻缺乏仍改为一大张。
内容着重南通,海门两县的新闻,有时评、小言,另辟文言副刊,载词赋诗章。销数最多时达二千余份。该报颇能反映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1929年5月28 日被国民党加以“反动”的罪名,勒令停刊。 《绣像小说》
1003年5月27日(光绪二十九年五月初一)创刊,在海出版。半月刊。 由商务印书馆发行,李宝嘉(伯元)主编。1906年4月(光绪三十二年三月), 因李宝嘉逝世,停刊。共出七二十期。线装本,拷贝纸铅印。三十二开本大小。每期双面四 十页。每本售价两角。
所刊十分之九是小说,有创作的,也有翻译的。每回都配以绘画两幅,所以称为“绣像小说”。其余十分之一篇幅载戏曲、歌谣及杂著。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及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图书馆藏有原件。 《理工报》
又名《理工》。1907年2月15日(光绪三十三年十一月十一日)创刊,由旅欧工科学生主办。稿件在德国柏林编好后,交上海商务印书出版。月刊。宾步程编辑。
现存1--7期,第七期为1908年7月 出版。北京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原件。 《理学杂志》
1906年12月30日(光绪三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创刊,在上海出版。月刊。编辑薛蛰龙(公侠),发行者丁初我。书本式,道林纸。售价4角。每册140余页,封面有彩色,内有插图。发行所小说林、宏文馆合资会社。
序言中称:“人谓我中国不富强而抑知其理科之实幼稚。”为此出版这本杂志。
其体例分类十二类:一、图画、二、论说、三、学术、四、理论、五、实习、六、教材、七、历史、八、新报、九、工艺、十、演坛、十一、小说、十二、丛录。
现存1--6期,第6期为1907年8月出版。上海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藏有原件。 《梧州日报》
广西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刊办的刊物。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创刊,在梧州出版。甘绍相、区笠翁等主办。 《梧江日报》
1911年4月在广西梧州创刊,同盟会员刘掘等主办。 《梧报》
广西的第一家报馆。1898年8月 创刊。在梧州出版。由向子振、李体乾、姚#辞等集股创办。 栏目为:谕旨、章秦、论说、边事、官场近事、商务情形、各省新闻、各国电报。该报章程载明:“报事专主纪实,必访闻的确始行登报。所载时务,有关系者,仍当采择汇登,载明来历,俾阅者便于流览,并非有意抄录重复。”并讲明撰著论说刊载作者姓氏。 见《中外日报》1898年8月18日--8月20 日。 《梅州》
反清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刊物。1908年11月13日(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日)创刊,旅居日本的广东梅州(今梅县市)籍人问津在日本东京编辑、发行。该刊第一期于1908年出版,第二期于1910月1月 出版。撰稿人大多是旅居日本的梅州人或国内的梅州人。
该刊的宗旨是:“俾吾州人,皆获出于二十世纪之潮流,以自全其种族。斯即吾梅州杂志发刊之所有事也。”栏目有:论说、时评、译丛、文苑、小说、撰录、杂俎等。它所刊载的文章、图画等几乎都是反应当时梅州地方的情况。 《教会七日报》
1901年3月创刊,在上海出版。由基督教伦敦会主办。管秋初、袭尉主编。 《教会新报》
1868年9月5日(同治七年七月 十九日)创刊时,初名《中国教会新报》周刊。上海林华书院出版。自1872年8月13日(同治十一年七月二十八日)的第五年二百另一卷起改称《教会新报》,出至1874年8月 第七年三百卷止。从1874年9月 5日第七年三百另一卷开始,改称《万国公报》每周发行。林乐知(Young J·Allcn)为主笔,慕维谦(Willia m Muirhead)、艾约瑟(Joseph Edkins)为助理。 《教会新报》的栏目有:政事、教务、中外、杂事、格政等。以宣传宗教为主,销路不畅。 上海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均藏有原件。
《万国公报》前身是《教会新报》,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作《教会新闻》误。《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另列《教会新闻》条,沿误。 《教育》
留日学生创办的教育专业杂志1906年11月30日(光绪三十二年十月十五日)创刊,由爱智会主办。日本东京教育杂志社编辑发行。月刊。洋装大三十二开本。主要撰稿人有蓝公武、张东荪、冯世德等。另有潘志僖、钱应清、王颂贤等也曾为该刊提供稿件。每册约一百二十页。社址在日本东京神田区仲猿乐町4番地。总经售处为上海开明书店。
该刊宗旨:“涅毁为心,道德为用,学问为器,利他为宗”。主要栏目有:社说、学(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哲学、哲学史、国学、群学、名学)、科学、思潮、批评、记事、杂俎、问答 、文苑等。主张融和东西学说以“匡正人心”,鼓吹教育求国,反对政治革命。
除在国内发行外,还销售香港、南洋、欧美、日本各地。预定每月一期,阳历十五日发行。但实际上只出了两期,第三期仅风目次预告,其终刊原因不详。 《教育今语杂志》
1910年3月10日(原件署共纪年二千七百五十一年正月二十九日)创刊。月刊。编辑兼发行初署教育今语杂志,第三期改署庭坚,实系陶成章等创办,章炳麟(独角)为主要撰著人。社址在东京小石川区大#町50番地。
该刊以“何存国故,振兴学艺,提倡平民普及教育”为宗旨。“演以浅显之语言”,故名教育今语杂志。每期七十页。洋装,书本式。栏目有:社说、中国文字学、群经学、中国历史学、中国地理学、中国教育学、附录等。
担任撰述编辑发行诸人皆尽义务。开办费及房屋器具诸杂费,均由参加该社的人员担负。 《教育世界》
我国最早的研究教育学及教学法的刊物。1901年5月(光绪二十七年四月 上旬)创刊,在上海出版。由教育世界社发行。初为旬刊,后改半月刊。初出版时为线装本,自第69号起改为新式装订,大三十二开本。由罗振玉发起。王国维、周家树、汪有龄、高风谦等编译。
该刊宗旨有三:“一引诸家精理微言以供研究,二载各国良法宏规以资则效,三录名人嘉言懿行以示激劝。”栏目有文篇、译篇、学校、卫生、文部等。初创时只有文篇、译篇两个栏目。文篇多半是罗振玉写的论文,如《教育私议》、《教育五要》等,也有一些翻译的论说或关于教育方面的公牍。其他各栏均 为译文,而且都是译自日文书刊,介绍日本的各学科规则、各学校法令、教育学、学校管理法、教授法、各种教科书等。
现存最后一期为1908年1月 (光绪三十二年十二月下旬)出版的第一百六十六号。各篇连载文章均 在此期续完,估计是终刊号。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等处藏有原件。 《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第81页称:“初为旬刊,共出116期”,误。 《教育杂志》(天津)
1904年12月 创刊,在天津出版。半月刊。天津直隶学务公所编印。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起取名《直隶教育杂志》。 详见《直隶教育杂志》。
《教育杂志》(上海)
1902年2月15日(宣统元年正月二十五日)创刊,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陆费逵主编。月刊,每月二十五日发行。1932年12月 曾一度停刊,1934年9月 复刊, 卷期续前。第一卷出十三期,二十四卷出了四期,其余各卷均 出十二期。该刊在抗日战争期间曾迁长沙、香港等地出版。1948年12月终刊,共三十三卷。周予同曾担任过该刊主编。洋装本。每期八十至一百页。创刊时每册售银元一角。发行所:上海北河南路北 首宝山路商务印务局。
以“研究教育、改良学务”为宗旨。主要栏目有:图画、主张、论说、学术、教授管理、教授资料、史传、教育人物、教育法令、章程文牍、纪事、调查、评论、文艺、谈话、杂纂、质疑答问、绍介批评、名家著述、附录等。
云南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贵州省图书馆、华东师大学图书馆等处藏有实物。
张静庐《中国近代出版史烊》初编作“1809年创刊”,误。 《教育研究》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创刊,江苏昆山县出版。不定期刊。编辑者为昆山县教育会研究部,印刷者东方印刷所,发行者昆山县教育会。
主要栏目有:论说、研究、报告、选录、杂著、评述等。
现存最后一期为1921年12月 出版的第28期。上海图书馆、广东省中山图书馆藏有部分原件。 《教育界》(广州)
1907年2月(光绪三十三年一月)创刊,在广州出版。
栏目分:论说、历史、地理、法政、几何、理化、外国文、诗词、小说、新颁条令、调查、中外要闻等。
《教育界》(陕西)
清末陕西出版的革命派刊物。 《教育新报》
1905年5月30日(光绪三十四年五月初一)创刊,在日本东京出版。由留日湖北教育会编辑及发行。月刊(实为不定期刊)。该会为当时留日学生所组织,正、副会长为张国溶、匡一,此刊为该所出的会刊。印刷者为荻原胜次郎。馆设日本东京神田区三河郎町一丁14番地。
该刊“以输入关于教育之新知识,谋内地教育之完全发达为宗旨。”主要栏目月:论说、演说、报告、附录等。
现存1--3号,第3号为1909年4月15日版。上海辞书版社藏有原件。 《教保》
基督教监理会在华出版的刊物。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在上海创刊,林乐知(Young John Allen)主编。1904(光绪三十年)与福州吉牧师合办的《华美报》合并,改组为《华美教保报》。 《菁华报》
1898年9月16日(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一)创刊,在江西萍乡出版。半月刊。每月初一、十五(夏历)出版,全年出二十册,二月十五日起,十二月初一止。由顾燮光主办。线装杭连纸,中国聚珍板旧法浓墨单面印刷。每册约六十页,售洋一角四分。馆设江西萍乡县署内小蓬莱书室。
该刊声称采辑稿件以“持论明通,关系中外交涉及新政、新学、新艺”为标准。封面印有“豫宁葛成春题”的字样。经费除署捐资二百元购各书、各报外,其余均由办报人筹集,不收外人资助。 主要栏目有“谕旨、奏疏、中外近事、东西洋情、实学汇要、经济文萃等。 现在1--3期,上海图书馆藏有原件。 《著作林》
晚清文艺期刊。1906年间(光绪三十二年间)创刊,原在杭州出版。月刊,每月十五日(夏历)发行。所见到的共二十一期,最后一期发刊于1908年12月 (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前十六期为木刻本,从
第17期起改为铅印。杭州一粟园出版。主编陈栩,字蝶仙,又署天虚我生。自十二期后添聘潘少文(双吟楼主)等,一同主持选辑。十六期后,除陈蝶仙仍总撰辑外,又有义务撰辑杨古韫、潘兰史、沈孝耕、许伏民、吴眉孙、何颂花、华痴石、徐冠群、孙芸伯、周子炎、戚饭牛等。编辑部在上海跑马厅后德福里。 该刊以、古文、词、笔记为主。凡刊登近世名人逸事伟绩之稿,每页须纳刊资二元,写真(照片)半页,纳报费五元,如编入附刊专集,每字收刊资洋二厘,后改为每页 收洋一元。引外又有社课一栏,凡录取的文章需要交一定的刊登费用。这种刊用了文章还要纳费的事,在二十世纪的报刊史上可谓特殊的例子。 1908年8月 著作林月报社迁至上海,同年十二月 《国闻日报》创刊,《著作林》并入该报后停刊。 原刊不注出版年月。现存1--19期,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四川图书馆均 有藏有部分原件。 《萃报》
以新闻为主的综合性周刊。1897年8月 22日(光绪二十三年七月二十五日)创刊,在上海出版。主笔为朱强文(克柔),与张之洞关系颇密。从第21册起,移至武昌出版。连史纸聚珍版印刷,版面较32开略狭。每期约三十页。馆设上海泥城桥新马路。
栏目有:谕揩、中国要务、各国要务、中华新闻、外事新闻、路透电音、中外通论、本馆文编等。出版一年左右停刊。
现存1--24期,最后一期为1898年6月13日版,广东省中山图书馆藏有原件。
查该报刊创刊号扉页题七月十八日,实为定稿日月。现据所载《本馆告白》作七月二十五日出版。 《萃新报》
倾向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1904年6月27日(光绪三十年五月 十四日)创刊,在浙江金华出版。主编人张恭、刘琨、盛俊等,均 为革命党人。半月刊,每月初一、十五(夏历)发行。每册约六十页,售价百文。连史纸聚珍版印刷。第六期起用有光纸。发行所设金华中学堂右首吕城祠内。
该刊以“开通民智”为务。栏目有:社说、哲理、地理、计学、实业、时论、丛谈、小说、文苑、纪事、上谕、学说、政治、教育、史专、附录等。第六期起栏目分:上谕恭录、著述门(社说)、言论编辑门(社会、哲理、政法、教育、军事、舆地、学说、传记、历史、科学、计学、实业、卫生、文学时论、丛录、文件、小说、文苑),时事编辑门(内政纪、国际纪、世界纪、实业纪、琐闻记、海外记、日俄战纪)和附录门(浙东上游名人传、浙东上游文献录、浙东上游文明新史)。
出版至第六期即被清政府以“言语狂悖”罪名查封。由于张恭等人得知消息较早,所以待禁封令下,“该报之门面早改易矣”。后改名《东浙杂志》继续出版。 上海图书馆、浙江图书馆藏有原件。 《营口官报》
1907年夏(光绪三十三年五月)在营口创刊。营口官报局主办。
该报以“开通社会政治之智识”为宗旨。其内容以摺奏、文件为主,而于中外新闻、私家论说也偶有选录。 《营商日报》
1908年间(光绪三十四年间)创刊,在营口出版。由营口商会总理潘达球等主办,为商会的附属机构。日报。以交流商业情报为主要目的。1910年(宣统二年)曾代表营口报界。参加上海《时报》和《神州日报》发起的“全国报界俱进会”。 《黄汉新闻》
1911年10月 在湖南长沙创刊。 《黄浦潮》
1911年(宣统三年)创刊,在上海出版。由上海钱庄同行创办。主任编辑徐馨荃。主要刊登花界新闻。有次因报道京剧名武生振庭狎妓一事,巡捕房意欲予发传票,报馆得知后登广告谎称主笔已离只,报纸即自行停刊。此报出版时间不长,销数也不多。 《基督徒报》
中国基督征会主办的宗教性刊物。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创刊,在上海出版。
《基督徒新报》
教会发行的白话报刊。1880年(光绪六年)创刊,出版地点不详。 《基督教会报》
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主办的杂志。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创刊,在上海出版。 《基督教旗报》
南京出版的基督教杂志。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创刊,月刊。 《梦花杂志》
1911年4月 创刊,南京存古斋出生,为不定期刊。 吉林大学图书馆藏有创刊号一册。 《盛京报》
俄国人办的报纸。1904--1911年间创办,在沈阳出生。日刊。 《盛京时报》
日本人在东北创办的代表性报纸。1906年9月1日(光绪三十二年七月 十三日)创刊,在奉天(沈阳)出版。为《顺天时报》公司所创办,受满州铁路公司津贴。中岛真雄兼任该报总办。主笔菊池真二。日出一大张。1925年改组后,由佐原大琥接办。社址在奉天省城(沈阳)大东门内龙王庙后身。 该报吹捧军阀张作霖,是日本军国主认政府干涉中国内政的舆论机关。 《捷影报》
以小报形式出版的期刊。1904年7月 (光绪三十年六月)创刊,在上海出版。旬刊。报纸印刷,每张售钱九文。馆址在望平街口。
内容专载“近年来各省善恶因果之事,祸福报应之人,以及秘要药方”等。报名“捷影”是寓“善恶之报,捷如影响”之意。设有论说、新闻、医药等栏。 《救时报》
清末重庆出版的日报。公见于戈公振《中国报学史》。 《常报》
1911年(宣统三年)创刊,在常州出版。旬刊。主笔周淦生。
据1911年2月9日《民立报》记载:“常府士绅以郡城无交通机关,爰筹集资款,购办机器组织常报。” 主要栏目有:上谕、要电及武进、丹阳两县消息。完全用白话编写。 《常昭月报》
1909年10月3日(宣统元年八月二十日)创刊。常昭月报社出版,常昭教育会发行。发行所:常熟寺前大街海虞图书馆。印刷所:上海新衙门对过汇通信记书局。主持者庞树柏。每月二十日发行。 该报宣称以“推广教育,改良社会为宗旨”,“由教育会同人组织记载两邑学务及地方公益事月出一册故定名为常昭月报。”有论说、记事、文牍、演稿、批评、文艺、专件、杂俎等栏目。 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有原件第1--4期。 《晚报》(上海)
1898年创刊,在上海出版。由英商出资经营。1905年时已停刊。 《晚报》(成都)
四川省第一份晚报。1911年在成都出版。主编樊孔周。其内容主要是揭载第一次四川省临时议会的丑闻,批评议会的一些做法。 《鄂报》(1907)
1907年1月11日在汉口创刊。馆址在汉口英租界怡园对面。日出一大张,销售约二千份。主办人王民仆。
以“不阿谀当道”,“独树一帜”为宗旨。停刊日期不详。 《鄂报》(1911)
1911年间出版,在汉口发行。创办人汪康平。只出五天即被查封。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中国近代报刊名录(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