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空巢家庭现象浅析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6-1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空巢家庭养老问题浅析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加剧,空巢家庭现象越来越严重,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也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对空巢家庭的含义和成因分析,发现空巢家庭养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对策。

关键词:空巢家庭 人口老龄化 养老问题

网上有个视频叫《老人与年》,描述的是一个老人等不到儿女的回家,孤独的过完又一个年,深山老林,只有一条大黄狗的陪伴。其实早在1980年,世纪老人冰心就在她的名作《空巢》中将“空巢老人”的晚景寂寞描绘得栩栩如生。如今,中国的空巢现象及其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早已远非改革开放初期的景象了。

目前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城乡家庭养老条件明显缺失。有专家称,“空巢家庭”将是21世纪我国城市,甚至是许多农村地区老年人家庭的主要模式。因此

一、空巢家庭现象的含义及其成因分析

在家庭生命周期理论中,杜瓦尔认为家庭生命周期分为八个相互联结的阶段,空巢期属于其中的第六阶段,是指从第一个子女到最后一个子女陆续离家出走这个阶段。在空巢时期,成年子女因就业、服兵役、上学、结婚等因素离家,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对于空巢家庭的分类,根据穆光宗的观点,有两种分类方法:第一种分为群空巢家庭和类空巢家庭,前者指单身空巢家庭和配偶空巢家庭,后者指子女不在身边但其他亲属在身边的空巢家庭;第二种分为年老的空巢家庭和年轻的空巢家庭。

我国出现大量空巢家庭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个人家庭、社会变迁、思想文化等因素。 第一,个人和家庭影响因素。空巢家庭在传统社会中极为罕见,但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尤其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生育率普遍下降,

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家庭规模不断缩小,家庭结构趋向“小型化”和“核心化”。同时,由于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住房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由于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不同不愿意和父母居住在一起,选择独居。第二,社会结构转型和变迁。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速度加快,劳动力流动日益频繁,流动频率逐步提高,中国正在经历着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改革开放初期,全国离开户口所在地外出打工的农民流动人数大约在100万~200万之间,但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流动人口已高达1.47亿,占总人口的11.28%。劳动力的流动和迁移使更多的年轻人选择离开父母,到外地寻求更好的发展和工作机会。第三,思想观念的改变。传统家庭的观念是养儿防老,大家庭以血缘为纽带,共同生活,一起劳作,但是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思想素质不断提高,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发生了重大改变,从注重伦理关系转变为重视经济关系。父母和子女在生活习惯、价值观念、活动方式上差距加大,因此,双方都更倾向于分开居住,由此产生了空巢问题。

二、人口老龄化下空巢家庭对养老带来的挑战

其实空巢家庭现象增多的背后最重要的还是中国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趋势。

从老年人口规模看,中国是世界上最多的。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78亿,是全球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3.6%。

从老龄化速度看,中国是世界上最快的。“十二五”期间,中国将迎来第一个老年人口高峰,年均增加860万左右,预计到“十二五”期末全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2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6%。2021~2035年,中国将出现第二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年均将增加1100多万人。

根据联合国公布的数据,2000年中国老龄人口比重与世界平均数相同,均为10%左右,到2010年我国上升3.3个百分点,而世界平均数只上升了1个百分点。预计未来40年,世界老龄人口比重将上升10.8个百分点,而我国将上升21个百分点。

从解决老龄问题的难度看,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老年人口增速加快、高龄老人增速加快、空巢化加快”等三个特点,老龄工作面临的困难之多也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所没有的。

人口老龄化,同全球化、城市化和气候变化一样,被视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四大挑战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家庭结构的变化,独居老人的数量越来越多,他们的养老、健康医疗等问题逐渐凸显。

空巢老人的生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部分空巢老人的经济相对困难,无法保持基本生活水平。

良好的经济状况是保证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基本物质基础,由于老年人退休后,退出劳动力领域,缺乏必要的劳动技能 收入大大减少。部分农村老人仍以家庭为主要依托 ,但在空巢家庭中,儿女都不在身边,加之青年人自身生活,供养孩子的压力,他们的经济负担非常沉重,也不能时时给父母以经济上的补助。

其实我觉得这个问题最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并不完善。虽然到2011年为止,我国的养老保险实现了全覆盖,但是这只是补了了缺位,并没有起到多大的实际作用,保障水平很低的,很多时候不能解决老人的经济问题。

在《老人与年》中,老人因为没钱提前出院,总是在破落的昏暗的墙角数着不多的几张皱巴巴的钱,一遍遍在我脑海中徘徊。

二是空巢老人的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健康、人身安全、生活照料等问题突出。

据调查显示,空巢老人家庭的老年人患病率达80.7%,比非空巢老人平均患病率高10.03个百分点 对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更大而由于无人照料,使空巢老人病情加重或暴死家中的例子时有发生。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没有足够的体力和精力照顾自己,尤其是很多患有慢性病、大病的老人,更无法照顾自己基本的饮食起居。在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水平有限,儿女又不在身边,社区资源有限,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很容易使空巢老人患病、面临着很大的生存风险。

由于老年人机体功能下降及对各种危害因素的抵抗能力下降,发生跌倒、摔伤、烫伤等的几率增加。此外,有些犯罪分子瞄准空巢老人家庭这个弱势群体 进行盗窃、抢劫、诈骗等犯罪活动,老人因孤立无援而深受其害。2012年4月19日桂林就有一\空巢老人\煤气中毒死亡20天后才被发现。

同时调查显示,有58.2%的老年人不能照顾自己,在做饭、买菜、洗衣等日常生活上需要接受帮助。空巢老人患病率较高,家庭在老年人的生活照料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内蒙古清水河县北堡乡桦树沟村成了所谓的老人村,这块土地已经“留不住年轻人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甚至很多家庭都是一个老人一个家。2岁的王四肾脏不好,经常腰痛,有时实在干不动活,就趴在田里,一边爬一边“扒拉”着松松土。年轻人走后,老人们需要打理家里的一切,其实,这个家不过一个人而已。

三是部分空巢老人缺乏精神慰藉,情感无法得到有效满足;

一方面 在空巢家庭中,子女远离父母外出求学、工作、生活,无法时时陪伴在父母身边,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另一方面,由于社区公共资源有限,特别是在农村,文化娱乐设施非常缺乏,空巢老人没有活动产所,也时常无人聊天,精神空虚会使病残率提高和导致各种生理和心理问题。

“儿孙满堂全家福,天伦之乐笑开颜”的传统文化背景下,空巢的出现使老人进入了“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生活状态。调查显示,有42.6%的空巢老人有非精神病

性心理障碍 表现为情绪低落 焦躁不安 孤僻 抑郁等 这些心理问题若不能及时解决,有可能使老人陷入心理危机,甚至发展为空巢综合症。

“每天像窝在鸽子笼里一样。”患有心脏病的吕奶奶说,她平常很少出门,怕在外面晕倒。自己在家每天用一个舀水大铝勺做两顿面条,“吃罢就干坐着”。子女经常给她钱,送来的食品总也吃不完,不受饿也挨不着冻,只是无尽的“寂寞难以打发”。

“最盼望过年,像小孩子一样了。”吕奶奶苦笑道。只有每年春节期间子女们才能回来聚一聚,但往往正月初五初六开始,“家在外地的要回去,本地的也要忙他们的工作,又剩下我一个人”,刚刚“热乎”起来的心窝又复归寂寞。

精神空虚,是不少空巢老人面临的共同问题。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天盛社区76岁的汪秋菊老人,独生子常年在外地开油罐车,三四个月才回来一次。老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等疾病,严重糖尿病引发了白内障,她只能模模糊糊地看路,2010年因此摔断了腿,钢板至今还没取出来。为此,她很少出门,

只是偶尔出去买点菜和馍馍回来。儿子担心她再出意外,每天下午都会打电话问她身体如何、吃啥了。“我现在每天就等着儿子5点钟的电话了!一个人在家里很孤独,然而待不住也要待,没事就在屋里转圈圈,人真是老不得!”

三、解决空巢家庭养老的对策

2011年,国务院印发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在高层部署中,未来五年,中国将以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为重点,加快社会化的老龄服务体系建设。其中,加快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大力发展居家和社区照料服务,加强对失能老人和高龄老人生活照料和各项服务,大力培养居家养老服务中介组织和志愿者队伍,统筹发展机构养老服务,加快老年人护理康复服务等六大发展重点,均是对位解决“空巢老人”精神寂寞、生活照料等现实困难的可行举措。我们在这再对空巢家庭养老提出以下对策。

一、制定并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从社会宏观层面维护空巢老人的权益。 在人口老龄化和老年家庭空巢化形势下,制定并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帮助空巢老人克服诸多生活及心理危机,保证社会和谐健康发展,是国家和政府义不容辞的社会义务和历史责任。政府除应逐步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医疗保险制度,老年福利设施等外 还应针对空巢老人这一特殊群体,以空巢老人的需求为导向制定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从宏观层面维护空巢老人的权益,以解决空巢老人面临的实际问题,逐步提高其生活质量,最终使空巢老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目标。

二、发扬传统的孝文化,强化家庭养老功能。

空巢老人是社会的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的养老同样有物质的需求,也渴望得到子女亲情的关怀。然而他们的子女很多为了生计常年在外打工,与自己天各一方。从中国传统的“孝文化”来说,子女理应赡养年迈的、曾经为自己辛苦付出的父母,发扬我国优良的家庭养老传统。子女当自己不在父母身边之时,除了应托人照顾家里的老人之外,还要经常打电话回家问候老人家,通过电话进行感情和思想的交流。让空巢老人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需要转变思想,恰当地处理好中国历来最难处理的婆媳关系,对于自身与子的矛盾应该积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空巢家庭现象浅析在线全文阅读。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空巢家庭现象浅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111031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