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m模型介绍
背景
过去几年中在不断增长的竞争压力下,很多组织都把信息技术集约型业务(IT intensive business)外包给服务提供商。根据2002年对300家公司进行的一项问卷调查,93%的公司在积极进行业务的外包,而外包全球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根据2002年对全球外包市场的预测,到2006年信息系统外包市场规模达到1100亿美元,并以12%继续增长;业务过程外包(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到2003年达到1720亿美元,并以16%继续增长,客户服务(Customer Care)外包到2003年达到860亿美元,并以20%继续增长。整个外包市场在20年后将超过1万亿美元。
对于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外包服务(IT-enabled sourcing services)来说,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管理并满足顾客的要求。而由于这类服务的自身特点和技术的快速变化使事情变得更为复杂。为此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软件研究院的IT服务资格中心(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s Qualification Center, ITsqc)开发了电子外包能力模型(eSourcing Capability Model, eSCMSM),为外包提供商(Service Provider)与发包客户(Client)提供了衡量和改进外包能力的框架。就象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成为软件开发活动的事实标准那样,eSCM很可能成为外包活动的事实标准。
模型概况
模型分为服务提供商外包能力模型(eSCM for Service Providers, eSCM-SP)和客户外包能力模型(eSCM for Clients),分别适用于服务提供商和客户。客户eSCM现在仍然在开发之中,而eSCM-SP经过1.0版(2001年11月发布)、1.1版(2002年10月发布),并将于今年4月正式发布2.0版。2.0版将保持相对长时间的稳定,在今后的4年中没有发布新版本的计划。可以说模型的开发与实验阶段已经完成,并将进入实施与推广阶段。基于2.0版的培训与评估将逐步展开。
模型开发与推广
开发团队的核心成员包括珍 希够博士,比尔 汉福利博士,杰夫 普渡,和马克 鲍克等。他们都有丰富的模型开发经验,都是软件CMM的早期参与者。鲍克和普渡是软件CMM的作者之一,汉福利是人力资源CMM作者之一。
珍 希够博士是IT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在1988年到1993年她是软件工程研究所(Software Engineering Institute, SEI)经验方法项目主管,期间她带领的团队开发了用于软件CMM评估的问卷表以及用于快速进行软件CMM评估的即时解析方法。她曾经是国家软件能力研
1
究的首席调研员。
Hefley博士是IT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他曾经在SEI带领团队创立人力资源CMM,也是人力资源CMM评估方法的作者之一。他是用于软件CMM评估的CBA-IPI主任评估师,用于CMMI评估的SCAMPI主任评估师,以及人力资源CMM的主任评估师,并在美国、欧洲和亚洲有着丰富的咨询、培训和评估经验。
Purdue先生是IT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他曾经是软件CMM的合作者之一,其后在工业界进行长期过程改进与质量管理方面的咨询与评估工作,是软件CMM的国际权威之一。
Paulk先生是ISRI的资深系统科学家。从1987年到2002年他一直在SEI从事过程改进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他是软件CMM1.0版的第一作者,也是软件CMM1.1版的项目主管。他也参与了ISO15504,ISO12207,ISO15288等软件工程标准的制定。他在软件过程改进领域享有盛名。
另外,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软件研究院的咨询师赵悦将积极参与该模型在亚洲的推广。赵悦拥有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软件工程硕士学位,有多年CMM和CMMI的咨询和培训经验,并且通过eSCM1.1版和2.0版的培训。
卡内基梅隆大学为模型的开发组成了由知名公司参加的模型参加团体。公司包括埃森哲(Accenture)、EDS、IBM全球服务(IBM Global Services)、Satyam计算机服务(Satyam Computer Services)和TSQC等。通过在这些公司的试点实施,对模型的应用取得了大量的经验和数据。
模型简介
eSCM也是一个由最佳实践组成的模型。eSCM-SP2.0版一共有84个实践(Practices),用三维构造组织在一起。首先,模型分为5个能力级别(Capability Levels),分别是: - - - - -
其次,模型分为10个能力域(Capability Areas),它们分别是: - - - -
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 人员管理(People Management) 成绩管理(Performance Management) 关系管理(Relationship Management) 1级:提供服务(Providing Services)
2级:始终满足需求(Consistently Meeting Requirements) 3级:管理组织成绩(Managing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4级:通过创新提高价值(Enhancing Value through Innovation) 5级:持续优秀(Sustaining Excellence)
2
- - - - - -
技术管理(Technology Management) 危兆管里(Threat Management) 合同制定(Contracting)
服务设计与部署(Service Design & Deployment) 服务交付(Service Delivery) 服务移交(Service Transfer)
最后,模型按外包的阶段分为 - - - -
下图是整个模型三维构造的简单概括:
进行阶段(Ongoing) 初始阶段(Initiation) 交付阶段(Delivery) 完成阶段(Completion)
3
模型的价值
对服务提供商来说,采用此模型可以 - - - - -
对客户来说,可以用这个模型来评定服务提供商的能力,以此来对多个服务提供商进行可靠的比较,来降低外包的风险。
对现在的能力有系统地进行评估
提高自身的能力,建立、管理、扩大与客户之间的外包关系 通过认证来证明自身所具有的能力 增加市场份额 降低失败的风险
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escm模型介绍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