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导论复习题(一)
1.环境科学研究的对象、任务是什么?
答:环境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环境;任务就是抓住人类活动与环境质量这一矛盾的实质,研究期间对立统一的关系,充分认知二者之间的坐用与反作用,掌握发展规律,促使环境质量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的演化。 2.什么叫环境问题?
答:(一)广义: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狭义:只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使自然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一切问题。
3.何谓全球环境问题?当前世界关注的全球环境问题有哪些? 答:(一)即全球范围内生态环境退化的问题
(二)有人口问题、城市化问题、淡水资源短缺问题、植被破坏—物种灭绝问题、危险废弃物越境转移问题、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等。 4.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各有哪些特点?
答:发达国家:1、环境质量已有明显改善2、部分环境问题未解决,新环境问题又产生。发展中国家:1、生态环境破坏,有环境卫生和大城市污染2、先污染后治理。
5.当前我国环境问题的特点是什么?
答:(一)生态环境问题:1、森林生态功能弱2、草原退化难以根本改变3、水土流失、土壤沙化、耕地被占4、水旱灾日益严重5、水资源短缺
(二)环境污染严重:1、大气污染严重2、水污染严重3、城市噪声污染严重4、工业固体废物增加。
6.解决化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答:1、控制人口
2、发展经济实力,长期付出巨大财力物力治理 3、科学进步发展,用科技解决环境问
1
7.何谓生态系统?它具有哪些结构和功能特性?
答:(一)生态系统就是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 (二)生态系统分为必要的和非必要的两部分。
(1) 必要的部分又分为非生物和生物成分两种。前者包括阳光和营养成分,供生产者合成有机物质之用。后者包括生产者、分解者和转变者:生产者又称为自养者,以绿色以绿色植物为主,还有一些能借光合作用生长的菌类。分解者能使生物体分解成为无机物质。转变者是细菌,其作用是将分解后的无机物转变为可供植物利用的营养分。
(2) 非必要的部分主要是各级消费者,它是靠生产者的有机物为生的,故又称为他营养者或异养者。 对环保的意义:
8.何谓生态平衡?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有?试举例你熟知的破坏生态平衡例子。
答:(一)任何一个正常的生态系统中一定时期内,生产者、消费者和还原者之间都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这种平衡状态就叫生态平衡。
(二) 因素:1、自然原因2、 人为因素 (三)物种改变引起平衡的破坏;环境因素改变引起平衡破坏。
9.生态学具有哪些一般规律?这些规律对于指导生产活动和环境保护有何意义? 答:(一)
1、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 2、物质循环转化与再生规律 3、物质输入的动态平衡
4、相互适应与补偿的协同进化规律 5、环境资源的有效极限
(二)对发展农、牧、林、副、渔各业均有指导意义。
10.试述当前世界和我国人口状况的特点是什么?
2
答:世界:世界人口增长缓慢,各地增长率有很大差别,发展中国家增长率大于发达国家,世界人口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率缓慢,人口老龄化,人口出生性别比增高,人口质量堪忧,流动人口增长。
11.试述当前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是什么?
答:人口增长速度快,人口增长两极分化,城市人口急剧增长,人口老龄化加速。 12.为什么说人口增长对环境造成压力?
答: 人口增长对土地资源的压力,人口对森林资源的影响,人口对能源的影响,人口对水资源的影响。
13.什么是适度人口?影响适度人口的因素有哪些?
答:人口发展与国土资源和经济发展互相适应,这时的人口数量称为适度人口。 影响因素:国家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就业情况。 14.为什么施用化肥能污染环境?应如何防治? 1)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 2)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3)大气污染 4)土壤污染 5)危害人群健康
防治:1)防止农药污染的途径 2)现有农药合理使用
3)加强生物防治并推广无公害农药
15.试系统分析各类常规能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一、化石燃料的影响 1)开采过程的环境影响
包括开采工人的事故与职业性伤亡以及地面或地面生态系统破坏。前者以井下采煤最为严重,后者则以露天采矿最为明显。 2)运输过程的环境影响
3
煤炭运输过程不仅需要消耗大量能源,而且在堆存和装卸过程中还会发生自燃或扬尘污染大气环境,并由于浸出水的流失而污染周围水系。
因油船事故和油船外排洗舱水而进入海洋的石油对海洋造成严重污染。 3)加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
煤加工过程中不但在洗选是排出大量洗煤水和干燥时产生灰尘、NOx、SOx,而且在气化和液化过程中会排出大量污染物。
石油加工过程或炼油厂运转过程中排放的废物数量比煤气化和液化时排放的多10倍以上。
炼油厂的原油或精制油产品储库,也可能发生跑油事故。 4)利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1.全球气候变化 2。热污染
首先,水温升高使藻类的繁殖加快和固氮藻的固氮速率增大,使水体各类无机氮含量都增加
其二,水温升高使藻类种群结构发生改变 其三,水体温度的增加也影响浮游动物的生存 其四,在强曾温区内,底栖生物的增加也十分突出
其五,由于水体周围气温升高,昆虫苏醒次序更迭,破坏生态平衡 3.其他污染物及酸雨 二、核电站与环境 1)慢性辐射的影响问题 2)放射性废物的环境问题 3)反应堆的安全问题
16.你认为该如何利用生态学原理解决人类的能源问题? 答:控制人口,减少能源消耗; 利用太阳能;
4
多渠道解决能源供求平衡; 充分利用能源并减少浪费。
17.你认为人类未来的能源主要有哪些?这些能源的开发利用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答:自己发挥:太阳能,地热能,核能等 18.我国目前能源消耗状况有哪些特点?
能源产量低,人均能耗量少;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能源构成以煤为主,
污染严重;农村地广人多能源供应短缺。 19.有哪些途径可以解决我国的能源问题?
1)煤的综合利用与燃料改进技术
2)保护农村生态平衡的能源政策 3)开发多种能源 4)节约能源
20.试述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答:1)提高水的利用率,开辟第二水源 2)调节水源流量,增加可靠供水 3)加强水资源管理
4)增加下水道建设,发展城市污水处理厂 21.用哪些指标表示污水的水质? 答:悬浮物; 废水中有机物浓度; pH值;
污水中细菌污染指标; 污水中有毒物质指标。
22.水体的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有哪些?
答:悬浮物,废水中有机农度,pH值,污水的细菌污染指标污水中有毒物质指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环境科学导论复习题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