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地区区域性棉花原种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2005年续建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背景
和田地区是全国级贫困地区,下辖七县一市,90年种植棉花面积40万亩,到2000年棉花面积增加到60万亩,棉花生产水平也逐年增高,由90年代的50余公斤增加到98年的85公斤。和田地区洛浦县1991年被国家列为优质棉生产基地,并承担自治区棉花区域性原种生产基地项目建设任务,2000年棉花面积13万亩,平均单产达95.5公斤。根据和田地区“十五”规划,到2010年全地区棉花面积将达到100万亩,为此继续加大棉花区域性原种生产基地项目的建设力度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也是提高和田地区棉花单产,在林果、园艺尚未发挥效益的近期,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加快和田地区整体脱贫致富的重大举措。
和田地区位于新疆南部,地处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沙漠南缘,距自治区首府近2000公里,现有人均耕地不到1.5亩,种植棉花是大多数农民获取现金的主要方式。和田地区属大陆性暖温干旱气候,四季分明,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光热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年辐射量136.1千卡/平方厘米,平原绿洲平均气温11.4℃,大于等于0℃积温4576.7℃,大于等于10℃
积温4126.2℃,无霜期217天,平均降水35.2毫米, 蒸发量2226.2毫米,日照时数2653.7小时,占可照时数的60%,适合棉花等作物的种植。
和田地区洛浦县现有人均耕地1.78亩,2000年棉花面积13万亩,平均单产达95.5公斤,总产9550吨(19万担),是和田地区的植棉大县。现有耕地面积39.47万亩,人均耕地1.78亩。据统计1998 年棉花面积13万亩,该县多鲁乡耕地5 万亩,其中棉花面积2万亩,是洛浦县棉花种植大乡,承担自治区棉花区域性和田洛浦原种生产基地项目的良种繁殖基地的建设任务。和田地区洛浦县种子公司(站)棉种加工厂,紧靠县城,位于洛浦县杭桂路,占地面积15400平方米,交通便利,水电设施基本配套。1996年建造的泡沫酸棉种加工厂,年设计生产加工能力3500 吨,但由于种种原因,设计加工能力一直未能达到,虽几经改造,只能勉强保证本县棉花用种,还不能达到向全地区供种的能力。
二、项目主要内容: 1、项目已完成情况:
在洛浦县实施的“十五”新疆优质棉基地建设品种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和田地区洛浦县区域性原种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购买并安装种子加工设备、棉花轧花设备和种子检验设备,进行厂房、棉种检验室、种子晒场和库房等设施建设,并对棉花原种繁育田进行配套完善建设。本项目在自治区计委、
自治区农业厅、地区相关业务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洛浦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努力下,现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立项情况:
和田地区洛浦县区域性原种生产基地项目是自治区十五期间的续建项目,项目实施地点在和田地区洛浦县多鲁乡。该项目95年起筹备,于2000年10月开始申请立项,本项目根据和田地区棉花生产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计划,项目建设期为3年,计划于2001-2003年完成。经过前期的紧张准备,2001年全年完成项目建设地点的选址、建设内容的确定等内容,在自治区农科院农业经济与科技信息研究所的帮助下完成了项目可行性研究并上报。在2002年5月才完成建设所需的手续,并于2002年10月7日向和田地区计委申请开工,自项目建设开工以后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1、种子库房建设:1500平方米的彩钢棉种子库房于2003年4月份正式开工,截止2003年8月库房建设工作全部完成。
2、种子检验室建设:100平方米的种子检验室建在原种子站院内亦已完工,部分检验仪器、设备到位,已投入使用。
3、棉种加工厂建设:棉花种子脱绒加工厂仍建在原洛浦县棉种加工厂院内。在2003年11月全部完工。
4、已完成土地平整的任务。在棉花良种繁育乡——多鲁乡根据规划要平整及改良土地3000亩,已全部平整完成,并完成了相应的配套建设内容。建设防渗支渠1.5公里,建设防渗斗渠
3.2公里;建设配套桥、涵、闸10座,按计划完成项目建设要求的各项工程任务。
(二)以上完成项目产生的效益
通过以上项目的实施,截止到3月15日,棉花种子脱绒加工厂已加工1236吨棉种,创造经济效益25万元,可种植棉花25万亩;洛浦县棉花种植面积13万亩,每年可节约棉种390吨,按每亩节约用种量3公斤计算,可节约农业收入97.5万元。种子发芽率可由加工前的80%提高到90%以上,种子净度由90%提高到98%以上,提高了棉种品质。
由于棉种质量不断提高,数量能够满足需要,和田地区棉花播种面积将不断扩大,产量将逐年提高。可以极大的促进全县畜牧业发展及棉花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帮助农牧民脱贫致富。还可以增加土壤肥力,实现用地养地耕作制度,从而有效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农区小气候,使整个生态环境逐步向良性循环发展。 2、续建项目情况:
为了适应和田地区“十一五”规划,紧紧依靠农业产业化脱贫致富,把棉花产业做大做好,彻底解决和田地区棉种退化,棉种仓储设施和棉种加工能力不足的问题,2005年 5月 15日,自治区计委下达《关于做好2004年优质棉基地第二批项目建设的通知》中关于编报实施方案的通知(新计农经[2005]651号)。根据通知精神,和田地区区域性棉花原种生产基地2004年国家又投资 50万进行续建。具体情况如下:
一、建设内容、地点、年限及投资规模
和田地区区域性棉花原种生产基地主要负责优质棉花种子的扩繁和生产。进行种子生产田的土地平整、厂房、晒场建设;引进种子加工生产线一条,完善种子检测设备等。为基地建设提供优良的原种。区域性棉花原种生产基地建在和田地区洛浦县种子站。
建设起止年限为2005年7月1日-2005年12月31日。 投资规模2005年为国补资金50万元。
三、项目管理与运营 1、项目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张鹤云(地区农业局局长) 副组长:姬传平(地区种子站站长)
赵德华(地区种子站副站长)
成员:汪玉河(洛浦县种子站站长)
王玉军(洛浦县计委主任) 艾力(地区种子站副站长)
2、项目管理
项目由自治区农业厅统一管理。和田地区农业局为项目承担单位;地区种子站为项目实施单位;洛浦县种子站为项目完成单位。
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建设的规划、实施和监督检查。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和田地区区域性棉花原种生产基地续建实施方案一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