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教材分析
本实验既是对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验证,也是对高倍显微镜操作要领的巩固;既是在诸章节中发生迁移的重点内容,也是历年来各种考核的热点话题。因此,本实验的成功与否,关系重大。
教材首先介绍了该实验的“实验原理”。以高等植物细胞为例,从观察部位、分裂过程、工具选择、观察目标等诸方面做了详细的理论阐析。 教材接着说明了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目的要求。要求学会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掌握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斤的制作技术。以达到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识别能力、判断能力和动于操作能力。
教材第三部分清楚地列出了该实验所需要的材料用具,特别是所列盐酸、酒精、龙胆紫或醋酸洋红等溶液,在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搞清他们的作用。
教材第四部分更为详细地介绍了该实验的方法和步骤。从装片的制作、分裂过程的观察、固定装片的演示,一直到绘图的要求点滴不漏地作了说明。
为此,我们必须对该实验的知识结构和操作事宜做到胸有成竹,以确保该实验的成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 识记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2. 学会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过程和技巧。 3. 绘出有丝分裂中期的简图。
能力目标:1. 巩固显微镜的操作技能。
2. 理解相关溶液的作用机理,培养分析能力。
3. 通过根尖的培养、装片的制作、显微镜的使用,培养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1. 通过小组进行根尖培养及实验过程的相互配合,培养协作精神。 2. 通过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行为变化的辨别和判断,使学生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
1. 观察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细胞特征,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2. 掌握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技术。
3. 理解各时期中染色体数和DNA数的变化规律和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
洋葱根尖临时装片的制作。 实验原理
观察部位:植物体的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的细胞(细胞分裂旺盛)。
分裂过程: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分为间期和分裂期的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不同时期细胞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有各自的特点。
观察过程:先用低倍镜找到根尖生长点的细胞(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正在分裂),再用高倍镜辨别各时期的染色体(染色质)变化,并判断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 染色原理: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龙胆紫或醋酸洋红等)着色。 材料用具:
材料:培养好的洋葱(或蒜葱);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体积分数为95%酒精溶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
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剪刀,镊子,滴管,解剖针等
做法指导
指导学生预习:结合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实验目标预习该实验内容。从理论上掌握根的培养方法、装片的制作技术和观察时可视目标的寻找与辨别。
指导学生制片:固定时间取材,通常是上午的10时至下午2时分裂活跃,尤其是上午10时至11时20分最活跃,解离时间不易过长或过短,否则根尖未充分解离或使根尖过分酥软且染色体成分破坏。漂洗是为了洗去盐酸,防止解离过度而影响染色。染色液的浓度和时间一定要掌握好,染色不能过深,否则一片紫色将无法观察。加盖玻片时应注意防止产生气泡;压片时复加载玻片的方向与底部载玻片相同。
指导学生观察:巩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特别是高倍镜的调节要熟练而规范。提示学生低倍镜下寻找的目标是生长点的细胞;高倍镜下辨识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注意抓住可视目标,即低倍镜下的正方形细胞(生长点细胞)和高倍镜下的染色体特征(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特别注意:各时期细胞内的染色体行为变化,必需在几个细胞甚至几个视野中才能找全。 教学过程
导课:1.细胞增殖是靠什么方式实现的? 2. 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哪几种?
3. 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教学目标达成
实验四: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装片的制作
取材(上午10时至下午2时、根尖2 — 3mm,原因 )
解离(15%盐酸—95%酒精、3—5min,目的 )
漂洗(清水、10min,目的 )
染色(0.01g/mL龙胆紫或 、3 — 5min)
制片(放根尖、滴清水、加盖玻片、覆载玻片、轻加压) 讨论:(1)盐酸和酒精的作用是什么? (2)清水漂洗的作用目的是什么? (3)龙胆紫或醋酸洋红的作用是什么?
(4)制片前为何用这些溶液处理根尖,其目的是什么?
答案:(1)盐酸和酒精的混合液起解离的作用,杀死根尖细胞,溶解细胞间质,使细胞容易发生分离。
(2)清水漂洗的作用即洗去材料中的解离液。
(3)龙胆紫或醋酸洋红的作用是使细胞中的染色体着色。因为,染色体很容易被这样的碱性染料染色。
(4)使细胞分散开来,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更为明显,以利观察。 二、有丝分裂的观察
低倍显微镜下寻找分生区细胞(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正在分裂)
高倍显微镜下辨认分裂中期细胞(染色体排在赤道板上)
移动装片,寻找和辨认相邻细胞中有丝分裂的间、前、后、末四个时期的细胞。
(强调:抓住各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理解教材上的模式图与实际状态的视野图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演示:在讲台上提前准备好分别调出一个细胞周期中“间、前、中、后、末”五个时期的5台样镜(固定装片)供学生观察。
学生观察:对照自己的实验结果,轮流到讲台上观察样镜。特别是自制装片不理想的小组同学更要仔细观察,并分析原因。 三、绘制简图
提示:(1)寻找清晰可数的“中期”镜样。 (2)实事求是地画出一个细胞。 (3)在相应位置注释说明。
绘图:在实验报告单的相应位置绘图。 四、结论与讨论 讨论:
1. 从细胞周期来看,下列现象各发生在所给选项的哪个时期? A. 间期 B. 中期 C. 后期 D. 末期
(1)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非常清晰 (2)着丝点分裂,被纺锤丝牵向细胞两极的是 (3)细胞赤道板处出现细胞板现象的是
(4)细胞中变化复杂,但视野中又很难观察到的是
2. 根据你的体会,请说出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三大关键是什么? 3.讨论并绘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变化规律的坐标图像。 答案:1. (1)B (2)C (3)D (4)A
2. (1)剪取根尖时要在细胞分裂最活跃的时期(上午10点 — 12点);
(2)解离时间要充分,要将根尖细胞杀死,细胞间质被溶解,使细胞容易分离;
(3)压片时用力大小要适中,要使根尖压平,细胞分散开来。
3.演示投影片,并简要说明有丝 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周期),染色体 和DNA的变化曲线,以供参考。
结论:
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全过程分为
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期又包括前期、 中期、后期和末期。各时期细胞中的染 色体发生着有规律的变化。
教学目标巩固
一、 实验结果分析巩固
实验中我们发现洋葱根尖分生区的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细胞绝大多数处于分裂间期,分裂期的细胞数目极少。这是因为分裂间期从时间上来说要占到细胞周期的90% — 95%。
实验中我们清楚地观察到有丝分裂各时期细胞中,染色体发生着有规律的变化。即: 分裂间期:细胞中有明显的核膜、核仁。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