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关于Moldflow分析准确性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6-1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关于Moldflow分析准确性

由于软件做了很多假设(因为无法完全模拟复杂的实际情况,也没有必要), 一些实际生产中的加工、装配上原因引起的成型缺陷软件就无法预测。 例如,

由于原材料没有烘干导致产品表面的水花纹; 由于加工装配的精度差异, 引起的一模八穴(自然平衡)中, 有六穴变形合格,另二穴变形太大。

如果这些问题领导安排你去用Moldflow解决, 建议你多买几块豆腐(我撞…………)。

在应用Moldflow进行工作之前,

一定要明确软件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扬长避短), 只有这样,

软件才能发挥作用, 个人价值也能得到提升。

我的看法,

软件最大的长处在于:

1、验证产品结构;2、确定浇口位置和数量;3、预测熔接纹和困气的位置;4、检验冷却水路效果; 5、翘曲变形量和变形原因;6、可以确定成型工艺的基本出发点(模温、料温、保压时间、成型周期等)

moldflow cad doctor 不能处理stp file... igs, stp, 那个问题较少? CAD Doctor要读入STP文件, 需要相应的MDL的LICENSE.

相比较而言, STP问题较少.

但STP文件要输入MF中, 也需要MDL的LICENSE.

继续讨论下网格算法对分析的影响.

Moldflow一共有三种算法:中性面,双层壳体和3D实体. 中性面是最初模流分析的算法, 现已很少应用(抽中性面的过程太复杂), 此处就不多讨论.

双层壳体网格算法适合壁厚很均匀的薄壁产品, 此类产品在塑胶件中也是最多的,

所以绝大多数用户都是使用双层壳体网格。

3D适合厚壁产品及厚薄变化很大的产品, 如汽车门把手、电动工具等。

如果网格算法没有选对, 则分析结果就不准确。 如一个小电子联接器, 只有20多mm长,

但由于壁厚变化很大,

用双层壳体计算的变形趋势就与实际情况相反。 只有3D的变形分析才准确。

判断选用哪种算法的一个简便方法, 就是看产品的截面,

如果截面的宽与高的比值大于6, 则定义为薄壁件, 适于双层网格算法。 反之,则要用3D网格算法。

具体怎样确定一个新产品的浇口位置和数量?

最佳浇口位置建议

★必须将浇口设计在壁厚最大的区域。 ★浇口不能设在高应力区域附近。

★对于长零件,特别是增强型配混料,如电动机可能,应该沿纵向而不是沿横向或在中心设置浇口。 ★如果在两个或以上的型腔,零件和浇口应与沿注道对称布置。

★轴向对称零件,例如齿轮、盘、叶片等,最好使用隔板浇口并且应在中心设置浇口,或者在三板模具上设多个浇口,以获得良好的实际流动特性。

★有一体式铰接的零件在布置浇口时,应使熔合线远离铰接点。在任何情况下。都应避免将熔料停止流动部分设计在铰接点附近。 ★杯形零件(例如小壳体、电容器杯等)的浇口应设计在底座附近,以避免产生空气气穴。

★对于管形零件,应使熔料首先填充一端的圆周,然后再填充管本身的全长部分。这样,可使熔料流动前沿避免产生不对称形状。 ★在塑孔栓、熔出型芯和其它金属镶嵌件周围镶嵌模塑时,熔化的树脂应能够在镶嵌件周围流动,以尽可能减少镶嵌件位置的不准确。 ★对于不可见缺陷(例如浇口痕迹)的外露表面,可以将浇口设在内部,用遂道式浇口供料至弹出销上。

★在复杂的零件及具有不同形状的多型腔模具上,浇口位置应尽可能使熔料流动前沿在填充过程中避免产生短暂停止。

这些建议显然并不能函盖所有应用情况,在实际情况中总是要妥协以求得平衡,这取决于具体模制工艺的复杂程度。不过,应在计划阶段就尽可能深入地考虑我们的上述建议。Moldflow有最佳浇口位置分析类型,可自行设定哪些区域不能放置浇口,并且最多可同时自动确定10个浇口. 。

那么怎么可以在MF一次设定自动确定多个浇口, 然后分析呢?

MPI6.2之前的版本,

只能做一个最佳浇口区域的分析.

MPI6.2和AMI 2010、AMA 2010现最多可自动确定十个最佳浇口区域。

成型原材料的选择正确与否, 对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Moldflow分析运算需要的塑胶材料性能包括: 1)、热学性能:比热和热传导率; 2)、流变学性能:粘度曲线; 3)、PVT曲线;

4)、推荐的成型工艺参数; 5)、机械学性能; 6)、收缩性能; 7)、含填充料属性;

8)、通用属性:供应商、类别和牌号。

Moldflow最新版本软件(AMI 2010 R1 & AMA R1)的材料库中,收集了400多个厂商,8000多种塑胶材料。但国内一些小材料公司出于技术保密或经济上的考虑,没有把原材料送交MF材料实验室做测试,故这个材料库中国内的材料较少.

所以我们做分析时,选择原材料的优先顺序如下:

1、直接在Moldflow材料库中搜索选用;(MF材料库中有此种材料,最理想)

2、联系原材料供应商,要求*.udb文件;(国内有些材料厂商材料性能经过MF测试,但保密要求,厂商自己拿着材料性能文件,可向厂商索取,直接调入MF材料库中)

3、要求原材料供应商提供详细材料性能;(国内还没有一家厂商能测出如此全的性能数据,很难)

4、通过Moldflow材料实验室测试;(如果你是原材料厂商大的客户,常使用某种材料,可要求原材料厂商送交测试,MF可能收取一定的费用)

5、选用性能相近的替代材料。(一定要由原材料厂商的技术人员确定,不能自己随便定)

如果是曲面很复杂的图形,那要用哪一种方法即选择那种类型的网格?

客户每次都传来IGES档,品质相当差,一打开就破面,有什么可以补破面让MF读取分析 Moldflow CAD Doctor是个很好的处理CAD文件的工具. moldflow cad doctor 不能处理stp file... igs, stp, 那个问题较少? CAD Doctor要读入STP文件, 需要相应的MDL的LICENSE. 相比较而言, STP问题较少.

但STP文件要输入MF中, 也需要MDL的LICENSE.

工艺参数的设置

也对分析结果有很大的影响.

1、前期分析:采用Moldflow推荐的工艺参数,之后根据分析结果,调整工艺参数。从而确定基本的工艺出发点,并最大化成型窗口; (说明一点,MF分析采用的是工艺窗口中的一个点,而实际试模时可能是工艺窗口中的任一个点,所以不能苛求MF分析结果与实际成型一模一样。MF分析预测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向)

2、产品试模后,或Moldflow工程师有丰富的调机经验,可通过更符合实际的螺杆曲线和保压曲线,控制成型过程;(这种控制方式,分析结果与实际成型结果较符合。但前期分析很难做到)

3、经过Moldflow分析并试模后,应详细核对分析工艺参数是否与实际试模参数有差异,并找出差异原因:产品特点、材料特点、注塑机损耗、模架尺寸、注塑工程师水平、环境等。从而总结也本公司本行业产品的经验值。(这一点绝大部分用户都没有做这一步。没有对比,就不知道自己分析的结果对不对,能不能解决问题。如果不对的话,问题出在哪)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关于Moldflow分析准确性在线全文阅读。

关于Moldflow分析准确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110327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