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人力资源开发的问题和对策
内容摘要: 社区人力资源开发对和谐社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是我国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体现,只有切实搞好社区人力资源开发,才能进一步实现和谐社会的大目标。 当前我国的社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不容乐观,社区人力资源开发跟不上社区物质建设的步伐。主要表现为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别较大,学校培养与社区实际需要脱节。本文对我国社区人力资源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地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社区人力资源开发 以人为本 和谐社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民对社区服务的要求日益提高,和谐社区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社区人力资源开发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和谐社区建设,是以马克思人文理论为基础,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促进社区居民物质精神文明进一步发展,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目标。
一、我国社区人力资源的现状
(一)社区人力资源规模巨大。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有着巨大的人力资源规模。据统计2009年底我国劳动力资源106969万人,比2000年增加11267万人,就业人员77995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1120万人,分别比2000年增加5910万人和7969万人。如此巨大的人力基数,使得我国的社区人力资源规模相当可观。
(二)社区人力资源质量较高。《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中提到我国2009年在校普通高等教育高中生达2434.28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生2144.6万人,研究生140.49万人,职业教育在校生2195.16万人。大量受过高等教育、具有
专业技能的人投入到社区工作中,使社区人力资源质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1】 (三)社区人力资源结构失衡。我国社区人力资源分布不均,主要表现为东部地区优于中、西部地区,城市优于农村。在《人力资源开发概论》一书中提到,近
年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受高等教育比例分别为19.5%、8.0%、5.0%,但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有80%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农村和城市间发展也极不平衡,农村受高等教育比例不到20%,农村受过高等教育的有高达80%的人选择城市。实际从事社区工作的人中专业不对口的高达67%,无相关工作经验的更是高达80%。特别是受过与农业相关的教育和培训的人,每百人里只有1.9个人,农村社区人才严重缺乏。【2】总的来说,我国的社区人力资源结构严重失衡。
二、我国社区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官员思想认识不足
政府官员的思想认识不足是制约我国社区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因素,在构建和谐社区的进程中,要成功开发社区人力资源,没有各级政府的主导与参与是不行的。然而,事实上各级官员往往是重视经济发展,脑子里是物质资料生产蓝图,行动上追求政绩,使得社区人力资源开发很难被提上议事日程。殊不知,社区人力资源开发是以人为本的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体现,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没有各级政府官员对此的清醒认识,就不能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就不能为社区人力资源开发提供客观条件,就不能搞好以人为本的和谐社区建设,将会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别较大
我国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使得我国的社区发展也不极平衡。东部地区拥有我国半数以上的财富,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居民精神文明的提高,为其社区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因而东部地区已然形成较为完善的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总结出了一套系统的社区人力资源开发经验。然而,在我国的西部地区虽然有丰富的物资和人力资源却得不到合理的开发,这就使得西部地区的社区发展缓慢,一直没有形成适合当的社区管理和社区人力资源开。因此,必须要科学规划,结合各地区实际情况,形成各地区互补发展,否则就不能实现各地区平衡发展,必将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再者,我国农村和城市发展也不平衡。城镇比农村有更好的物质和人才基础,有更好的实现社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客观条件。我国城市拥有我国半数以上的人力资源和财富,高度城市化使得人口集中,
形成了完善的城市社区,有较为合理的社区管理体系和社区人力资源开发体系。然而,我国大部分的人口都居住在农村,人口分散,还停留在村落阶段,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村社。当前正处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时期,是发展农村社区的契机,必须要把握好时机,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发展农村社区人力资源开发,进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学校培养与社区实际需要脱节
我国的学校教育大多只是在理论上进行,实地调研学习比较少。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很少真正下到社区,没有深入的调查社区发展方向和社区实际工作需要,没有动态的调整课程的设置和培养方向,就不能适应社区发展,不能培养出社区实际需要的人才。另外,学生往往只学习理论知识,而没有社区实际工作经验,虽然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却不能将所学与实际工作结合,白白浪费教育资源。要知道,如果不将学校与社区接轨,将理论教育与社区实践相结合,就不能培养出社区需要的人才,我们有的只是会读书却不会做事的庸才,这样的不能适应社区工作的,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不能推动社区的和谐发展。
三、社区人力资源开发建议与对策 (一)提高各级政府官员的认识
政府制定利于社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政策,将其纳入施政纲领,消除相关障碍,并提供一定优惠,使基层政府把社区人力资源开发提上议事日程。要从上往下,积极监督,切实参与,才能使各级政府官员重视社区人力资源开发,并发挥好导向作用,积极参与,吸引资金投入到社区建设中,合理配置资源,使社区人力资源开发落到实处。各级政府官员要下到社区调研,切实了解社区工作的重要性,把握好社区发展的动向,知道社区工作的实际需要,进而了解社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才能使得各级官员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并愿意参与到其中,使得社区人力资源开发又好又快发展。
(二)科学规划,促进区域、城乡平衡发展
国家统一规划,深入调查和实践,制定出科学的发展方针。利用发达地区的资源辅助落后地区的发展,同时要发挥地方优势,合理开发,真正实现好友快发展。发达地区的社区人力资源开发起步较早,有丰富社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经验,而不发达地区虽然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却无法合理开发,这就需要利用发达地社区
人力资源开发经验来帮助不发达地区的社区人力资源开发工作,这样才能最优化发展其社区人力资源开发,实现各地区互补发展,实现整体意义上的平衡发展。 农村方面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吸引资金发展农村社区人力资源开发,建设起农村社区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发展相关教育和培训。相关工作人员要到农村工作第一线区调查和实践,了解农民的切实需要,并同社区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相结合,制定出农村社区人才实际培养方向,要多多学习农村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培养出理论扎实,技术过硬的农村社区工作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农村社区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才能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理论与社区实践相结合
科教兴国,教育为本。要搞好社区人力资源开发,必须要搞好教育,培养出优秀的社区人才,才能实现社区和谐发展。然而,怎样搞好教育,就是理论教育与社区实践相结合,以科学的先进的理论为指导,结合社区实践经验,来做社区工作。要让教育工作者多下社区,展开深入的调查,动态的制定课程,做到学校教育与社区实际接轨。另外,学校要安排学生下到社区去,真正的做一做社区工作,通过自我实践来提高自身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的社区人才,是把社区人力资源开发落到了实处。
总之,要促进和谐社区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做到以人为本,搞好社区人力资源开发。只有做好社区人力资源开发,才能建立起一个优秀的社区管理和服务队伍,才能适应社区发展的需要,并促进社区进一步发展,促进的和谐社区建设,促进构建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2010年9月10日 [2]谢晋宇 《人力资源开发概论》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年
[3]叶剑峰 《以人为本,人定胜天》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8年06期 [4]龙云兰 《论以人为本的社区人力资源开发》 《学术论坛》 2008年第07期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社区人力资源开发的问题及对策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