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相关制度规定(重点掌握) (一)业务工具方面 1.《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下发(假币收缴凭证)和“假币”印章样式的通知》(银发[2000] 90号)
(1)印章的样式与规格;
(2)印章的正确使用:油墨颜色、加盖位置。 2.《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收缴、鉴定假币专用凭证印章样式及使用说明的通知》(银发[2003] 104号)
(1)收缴、鉴定假币专用凭证的使用方式; (2)《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书》的样式与规格; (3)假币鉴定专用章的规格与使用; (4)假币收缴专用袋的规格与使用。 3.《关于反假货币信息系统启用新凭证的通知》(银货金[2010] 55号) (1)《货币真伪鉴定书》的样式、规格与填写; (2)《假币收缴凭证》的样式、规格与填写; (3)《假人民币没收收据》的样式、规格与填写。 (二)假币实物管理方面 1.《中国人民银行假币处置规程》(银货金[2006] 58号) 假币的借用: (1)借用手续; (2)借用凭证; (3)借用期限。 2.《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做好假人民币收缴上作的通知》(银发[2009] 98号)
假币实物的解缴:由按季解缴调整为按月解缴。 3.《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假人民币收缴工作的通知》(银货金[2013] 159号)金融机构现金清分中心发现假币: (1)处理流程; (2)解缴时间。 (三)信息系统方面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做好反假货币信息系统试运行工作的通知》(银发[2009] 374号)
(1)运行时间;
(2)解缴流程:电子比对文件的发送、新类型假币实物 的单独提交;
(3)《假币收缴凭证》:规格调整、填制方法。 (四)现钞设备管理方面 1.《人民币鉴别仪通用技术条件》(2010年) (1)颁布时间;
(2)鉴别仪的划分类型与划分标准。 2.《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做好商业银行人民币现钞处理设备管理工作的通知》(银办发[2009] 125号) (1)现钞设备的范围;
(2)现钞设备定期升级的频率要求和记录要求。
(五)履行报告义务方面 1.《公安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反假币工作的通知》(公通字[2009]43号)
(1)柜面假币案情报告的数量要求和时间要求; (2)假币收缴情况的定期分析要求。 2.《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下阶段反假货币工作的通知》(银办发[2014] 113号)敏感信息的主要内容、报送要求。 (六)解决假币纠纷方面 1.《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外误付似币专项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银办发[2013]14号) (1)专项治理工作的总体目标; (2)现金清分的概念和分类; (3)机械清分的概念; (4)手工清分的概念;
(5)全额清分的概念和范围; (6)全额清分的时间要求; (7)冠字号码查询的记录对象、实现模式、传输1要求、时间要求、数据要求、存储方式、查询方式;
(8)信息定期反馈和检查制度;
(9)缴存中国人民银行回笼款项中假币差锚通报:通撤频率、通报指标、惩戒措施。 2.《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明确全额清分和冠字号码查询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办发[2013]197号)
(1)关于“一口半”清分机的操作规定;
(2)商业银行之间已清分款项的差错责任认定; (3)冠字号码查询系统的建设要求;
(4)存取款一体机冠字号码查询的时间提前要求;
(5)纠纷解决机制:申请及受理条件、查询方式及时限、查询结果处置、异议调解处理。 3.《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局关于加强冠字号码查询检查工作的通知》(银货金[2013] 161号) (1)制定目的; (2)检查对象; (3)检查范围; (4)检查内容; (5)检查方法; (6)检查重点。 4.《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局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冠字号码查询解决涉假纠纷工作指引(试行))的通知》(银货金[2013] 165号) (1)制定目的; (2)适用范围; (3)相关概念;
(4)不同来源现金的冠字号码记录方式;
(5)冠字号码查询的受理期限、受理流程、处理时限、结果处置;
(6)冠字号码再查询的受理期限、受理流程、处理时限; (7)相关簿证的使用与保管; (8)相关罚则。 5.《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局关于开展银行业金融机构冠字号码查询分类贴标工作的通知》(银货金[2014] 105号) (1)张贴标识的分类、含义; (2)张贴标识的时间节点。 (七)残损人民币兑换方面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做好特殊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 2007]280号)
(1)特殊残损人民币的含义、兑换、缴存; (2)特殊残损人民币的兑换凭证和兑换工具; (3)相关罚则。
(八)人民币收付业务方面 1.《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币收付业务管理的通知》(银发[2006] 154号)
(1)金融机构提高现金服务意识的要求;
(2)金融机构加强回笼人民币整点工作的要求; (3)中国人民银行加大人民币流通监管力度的要求。 2.《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增强爱护人民币意识维护人民币流通秩序的通知》(银发[2006] 217号)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符理条例》的相关规定; (2)“爱护人民币”宣传中应向公众告知的相关内容; (3)执法检查中重点查处的相关行为。 3.《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币收付业务管理的通知》(银发[2009] 18号)
(1)金融机构办理券别调剂和残损券兑换的义务; (2)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强回笼人民币整,.点的要水; (3)金融机构加强反假货币宣传的要求; (4)金融机构加强柜面假币堵截能力的要求。 4.《银行业金触机构存取现金业务办理办法》(银发[2012] 289号) (1)制定目的、制定依据、适用范围、相关定义; (2)管理权限;
(3)开办存取款业务的基本条件和申请程序,审核要求和审核时限以及审核同意后的相关手续;
(4)存取现金业务的预约管理,缴存发行库回笼券的清分规定和检查要求; (5)存取现金业务的终止情形、终止手续和备案要求; (6)中国人民银行监督管理的内容、时间和通报制度; (7)开办行存取现金业务的违规情形和违规处理。
货币百科反假货币2016年理论辅导第二季
之三——题型(一)
题型(一)
一、单选题
1.依照《中国人民银行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C 假币收缴、鉴定实施监督管理。
A.中国人民银行总行 B.金融机构
C.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
2. C 人民币是我国第一次不依赖国外,全部实现自主设计、印制的。 A.第一套 B.第二套 C.第三套
3.第五套人民币1元、5角、1角硬币背面主景图案分别是__C__。 A.菊花、梅花、牡丹花 B.牡丹花、荷花、兰花 C.菊花、荷花、兰花
4. 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纸币背面主景下方的凹印缩微文字“RMB100”“人民币”作了_A__的调整。 A.长度适当缩短 B.字体适当缩小 C.字体适当增大
5. 1999年版第五套人民币发行采用__A__原则。 A.一次公告、分次发行、新旧版混合通用、逐步回收旧版 B.一次公告、一次发行、新旧版混合通用、逐步回收旧版 C.多次公告、分次发行、新旧版混合通用、逐步回收旧版 6.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纸币在设计上突出了__C__。 A.大人像、大国徽、大面额数字 B.大人像、大水印、大盲文标记 C.大人像、大水印、大面额数字
7. 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公告发行时间是__B__。 A.2005年9月1日 B.2005年8月31日 C.2005年10月1日
8. 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纸币在正面主景图案右侧增加了 C 公众防伪特征。
A.白水印
B.双色异型横号码 C.凹印手感线
9. 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纸币调整了公众防伪特征隐形面额数字的__C__。 A.票面位置 B.字体
C.观察角度
10.第五套人民币50元纸币的光变油墨面额数字的颜色变化是 B 。 A.蓝变金 B.金变绿 C.绿变蓝
11.金融机构在办理业务时发现假币,由该金融机构__A__业务人员当面予以收缴。 A.至少2名 B.至少3名 C.至少4名
12.第五套人民币各面额纸币的盲文面额标记均在__B__。 A.正面左下方 B.正面右下方 C.正面右上方
13.第五套人民币各面额纸币上的隐形面额数字均在票面的_C___。 A.正面左下方 B.正面右下方 C.正面右上方
14.第五套人民币硬币外缘采用边部滚字防伪技术的是__A__。 A. 1元硬币 B.5角硬币 C.1角硬币
15.人民币纸币票面裂口2处以上,长度每处超过 C 毫米以上不宜流通。 A.3 B.4 C.5
16.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反假币工作的通知》(公通字[2009] 43号)要求,金融机构一次性发现假人民币面额 A 以上的,应在当天将有关情况通报公安机关。
A.200元(含) B.300元(含) C.500元(含)
17.人民币纸币票面缺少面积在__B_平方毫米以上不宜流通。 A.15 B.20 C.25
18.人民币纸币票面污渍、涂写字迹面积超过 A 平方厘米以上不宜流通。 A.2 B.3 C.4
19.金融机构应于 C 前,实现取款机、存取款一体机及柜台渠道记录的冠字号码集中到地市分行或省分行统一管理。 A.2013年年底 B.2014年年底 C.2015年年底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反假知识整理 - 图文(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