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对我国产业发展与就业的统计研究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6-0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对我国产业发展与就业的统计研究

摘要: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面临产业的结构调整,而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扩大就业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本文列举了1990年~2008年全国就业人员分别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上的就业构成和三类产业的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数据,运用SPSS软件得出的这些数据与就业率的相关性,来探讨近年来产业发展与就业情况的相关关系,并建立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就业与产业间的线性关系,得出结论并预测。最后就如何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作者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相关性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we have to face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expansion of employment i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is a critical issue. This article lists the country from 1990 to 2008 were employed in primary industry secondary industry tertiary industry on the composition of employment and three categories of industry GDP and gross product data. Using SPSS, the data derived from the correlation with employment rates to explore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employment situa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nd the author established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to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employment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draw conclusions and predict the future . finally, on how to achieve economic growth and employment growth, positive interaction, the author gives her own proposals

Keywords: Industrial structure, Employment structure, correlation

1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一、引言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竞争环境,我国经济运行到了一个战略性调整的转型期。为了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国家在宏观经济上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保持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逐步形成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不仅要优化产业组织结构,也要调整区域产业格局。这也必然会导致我国庞大的劳动力群体的就业形势发生相应的变化。反过来,就业情况也反映了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变量。

如何在平稳较快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较充分就业,是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一方面要解决经济市场中的诸多问题与矛盾,更重要的目标是要以人为本,保持就业稳定,要对产业结构变动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做一个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引导我们做出正确的战略性决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至关重要的。

二、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问题现状

(一)我国产业结构现状

我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为:第一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包括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从世界范围内看,大多数国家第一产业的增加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在60年代之前是上升的,而在60年代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英、美等发达国家工业部门的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开始下降;各国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都呈上升趋势。由此也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化以后,以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为主要内容的第三产业逐渐成为其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下表给出我国1990年---2008年的产业结构情况,可以看出90年以来我国的第一产业比重是在逐年下降的。

2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表格1 我国1990年---2008年的产业结构 年份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GDP 第一产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业比重 5888.422 7337.099 9357.376 11915.73 16179.76 19978.46 23326.24 26988.15 30580.47 33873.44 38713.95 44361.61 49898.9 56004.73 64561.29 73432.87 84721.4 103879.6 120486.6 第二产业比重 第三产业比重 18667.82 5062.00 7717.40 21781.50 5342.20 9102.20 26923.48 5866.60 11699.50 35333.92 6963.76 16454.43 48197.86 9572.69 22445.40 60793.73 12135.81 28679.46 71176.59 14015.39 33834.96 78973.03 14441.89 37543.00 84402.28 14817.63 39004.19 89677.05 14770.03 41033.58 99214.55 14944.72 45555.88 109655.17 15781.27 49512.29 120332.69 16537.02 53896.77 135822.76 17381.72 62436.31 159878.34 21412.73 73904.31 183217.40 22420.00 87364.58 211923.50 24040.00 103162.00 257305.60 28627.00 124799.00 300670.00 34000.00 146183.40 0.271 0.413 0.315 0.245 0.418 0.337 0.218 0.435 0.348 0.197 0.466 0.337 0.199 0.466 0.336 0.200 0.472 0.329 0.197 0.475 0.328 0.183 0.475 0.342 0.176 0.462 0.362 0.165 0.458 0.378 0.151 0.459 0.390 0.144 0.452 0.405 0.137 0.448 0.415 0.128 0.460 0.412 0.134 0.462 0.404 0.122 0.477 0.401 0.113 0.487 0.400 0.111 0.485 0.404 0.113 0.486 0.401 所选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2009》

(二)我国就业问题现状

经济发展中,一般来讲产业结构变化和就业变化具有同样的发展规律。在产业结构变化中,产业结构向着以农业为主到以工业为主,再到以第三产业为主的方向发展。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在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开始向第三产业转移。下表反映了我国就业人员在三类产业中的分布情况。

3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年份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就业人数 64749 65491 66152 66808 67455 68065 68950 69820 70637 71394 72085 73025 73740 74432 75200 77877 78244 78645 79243 表格2 我国1990年---2008年的产业就业结构 第二第一产第二产第一产第三产业产业业就业业就业业就业就业比重 就业人数 人数 比重 比重 38914 39098 38699 37680 36628 35530 34820 34840 35177 35768 36043 36513 36870 36546 35269 75825 76400 76990 77480 13856 14015 14355 14965 15312 15655 16203 16547 16600 16421 16219 16284 15780 16077 16920 33970 32561 31444 30654 11979 12378 13098 14163 15515 16880 17927 18432 18860 19205 19823 20228 21090 21809 23011 18084 19225 20629 21109 60.1 59.7 58.5 56.4 54.3 52.2 50.5 49.9 49.8 50.1 50 50 50 49.1 46.9 44.8 42.6 40.8 39.6 21.4 21.4 21.7 22.4 22.7 23 23.5 23.7 23.5 23 22.5 22.3 21.4 21.6 22.5 23.8 25.2 26.8 27.2 第三产业就业比重 18.5 18.9 19.8 21.2 23 24.8 26 26.4 26.7 26.9 27.5 27.7 28.6 29.3 30.6 31.4 32.2 32.9 34.8 所选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2009》

三、对产业结构与就业问题的分析

(一)相关关系的分析

设定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所占比重为X1,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为X2,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为X3,作为自变量;就业比重为Y,作为因变量。根据文中所给数据,利用SPSS软件对各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如下结果:

4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表格3 各变量相关性

Y X1 X2 X3 Pearson Correlation Sig. (2-tailed) N Pearson Correlation Sig. (2-tailed) N Pearson Correlation Sig. (2-tailed) N Pearson Correlation Sig. (2-tailed) N Y 1 19 -.824(**) .000 19 .585(**) .000 19 .847(**) .000 19 X1 -.824(**) .000 19 1 19 -.817 (**) .000 19 -.985 (*) .000 19 X2 .585(**) .009 19 -.817(**) .000 19 1 19 .709(**) .001 19 X3 .847(**) .000 19 -.985(*) .000 19 .709(**) .001 19 1 19 **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 (2-tailed).

从这张表中,我们主要选取因变量与各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可知:根据Pearson 相关系数可以看出X2的系数为0.585,相关性是比较小的;X1 、X3 与因变量的相关性很明显,相关系数的绝对值都大于0.8.其中X1是与Y负相关的,即第一产业的GDP比重如果增加的话,会导致就业比重的下降;而X3是与Y正相关的,也就是第三产业在GDP的比例增加,会带动整个就业人员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也就是说,第三产业在国民生活中的地位越重,我们的就业情况将会越充分。为了进一步研究就业情况和产业间的发展关系,下面采用回归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 (二)初步回归模型建立

根据1990年~2008年相关经济数据,参考上表我们选取X1、X2、X3 三项指标,建立如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Y=b0+b1X1+b2X2+b3X3 +u 其中 Y——就业比重

X1——第一产业在GDP中比重 X2——第二产业在GDP中比重 X3——第三产业在GDP中比重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对我国产业发展与就业的统计研究在线全文阅读。

对我国产业发展与就业的统计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109992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