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经济学》习题
《生活中的经济学》之经济学与生活 习题
一、单选题
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d )。
A、资源的绝对有限性; B、资源的充足性;C、资源的稀少性; D、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2、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主体是( a )。
A、居民户; B、厂商; C、劳动者; D、政府; 3、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a )。
A、均衡价格理论; B、消费者行为理论; C、生产者行为理论; D、分配理论; 4、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 )。
A、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B、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D、宏观经济政策;
5、(a )奠定了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基础。
A、亚当·斯密; B、马歇尔; C、凯恩斯; D、萨缪尔森; 二、判断题
1、自由取用物品是零点价格时供给小于需求的物品。( 0 ) 2、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1) 3、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存在稀缺性(1 )
4、“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用问题。( 0) 5、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0)
《生活中的经济学》之供求与生活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会导致粮食制品的均衡价格下降( b ) A、鸡蛋价格上升 B、良好的天气情况 C、牛奶价格上升 D、收入上升
1
2、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汽车的价格上升,将导致(b ) A、汽车需求量的增加 B、汽车供给量的增加 C、汽车需求的增加 D、汽车供给的减少
3、粮食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当粮食产量因灾害而减少时( b) A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粮食产量下降
B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粮食价格会更大幅度上升 C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粮食需求量会大幅度减少
D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不变,因粮食价格上升与需求量减少的比率相同 4、政府把价格限制在均衡水平以下可能导致( c ) A、买者按低价买到了希望购买的商品数量 B、大量积压 C、黑市交易 D、A和C
5、如果价格下降10%能使消费者的购买量增加1%,则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c )
A、富有弹性 B、具有单位弹性 C、缺乏弹性 D、弹性不能确定 二、判断题
1、需求就是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购买的商品量。0 2、限制价格应高于市场价格,支持价格应低于市场价格。0
3、在商品过剩的条件下,卖者之间的竞争会压低价格;在商品短缺的条件下,买者之间的竞争会抬高价格。1
4、商品短缺所带来的价格变化,会进一步导致短缺数量的增加。0
5、假定需求不变,供给的增加将引起均衡价格的下降和均衡交易量的减少。0 三、计算题
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100-5P,供给函数为Qs=-50+5p,求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
QA 100 5P PR 15
Q1 50 5P Q1 25
2、某商品的价格由20元上升到30元后,需求量相应减少10%,问该商品的需求弹性是多少?该商品价格变化对总收益有何影响?
2
四、问答题
1、支持价格运用有何作用?政府应如何处理过剩产品?
答:支持价格运用的作用有两方面:一是积极作用。从长期限来看,支持价格政策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因为:①稳定了农业生产,减缓了经济危机对农业的冲击;②通过不同农产品实施不同的支持价格,可以调节农业生产结构;③保障了农业利益,有利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二是消极作用。支持价格的运用,会增加政府的财政支出,使政府背上沉重的财政包袱。 要维持支持价格,政府必须收购过剩产品。政府将过剩产品收购后,应如何处理?一是出口。出口可缓解供过于求,又可增加外汇收入。这是最好的处理办法。但这要求产品质优,同时他国对该产品不设进口限制。在不影响正常出口的情形下,也可考虑无偿援助他国。二是库存。通过库存调济市场余缺,丰年存入,歉收投放。但这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产品是可以库存的和产品库存费用较低,否则库存会得不偿失。三是销毁。销毁商品是对生产力的破坏,是资源的浪费,但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在一定条件下,也是必要的、有益的。
2、利用需求弹性理论对“薄利多销”进行分析。
1)厂商的收益与其销售价格和销售量相关,并且都有是正相关,然而,一般情形下,销售价格和销售量却是反向变动的。 (2)销售价格和销售量的变动幅度取决于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3)当商品富有价格弹性时,降价会带来销售量增加且销售量增幅大于价格降幅,其结果是总收益增加,对厂商有利,这就是“薄利多销”的实质。
《生活中的经济学》之消费与生活 习题
一、选择题
1、总效用曲线达到顶点时,( B )
A、平均效用达到最大点; B、边际效用为零; C、边际效用达到最大点; D、平均效用与边际效用相等;
2.如果一份肯德鸡的边际效用为3,一件金利来衬衫的边际效用为20,当二者的价格分别为15元和150元时,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应该是(B )。
A、增加衬衫或减少肯德鸡的消费; B、增加肯德鸡或减少衬衫的消费; C、同时增加或减少二者的消费; D、对二者的消费量不变;
3.如果一个小包子的边际效用为5,一个苹果的边际效用为10,当二者的价格分
3
别为0.5元和1.2元时,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应该是( A)。
A、增加小包子或减少苹果的消费; B、增加苹果或减少小包子的消费; C、同时增加或减少二者的消费; D、对二者的消费量不变;
4.已知消费者的收入为50元,商品X的价格为5元,商品Y的价格为4元。假定该消费者计划购买6单位X和5单位Y,商品X和Y的边际效用分别为60和30。如果他想实现效用最大化,他应该( A )。
A、增加X和减少Y的购买量; B、增加Y和减少X的购买量; C、同时减少X和Y的购买量; D、同时增加X和Y的购买量;
5.已知消费者的收入为50元,商品X的价格为5元,商品Y的价格为4元。假定该消费者计划购买6单位X和5单位Y,商品X和Y的边际效用分别为40和40。如果他想实现效用最大化,他应该(B )。
A、增加X和减少Y的购买量; B、增加Y和减少X的购买量; C、同时减少X和Y的购买量; D、同时增加X和Y的购买量;
二、判断题
1、对于同一个消费者来说, 同样数量的商品总是提供同量的效用。0 2、序数效用论认为商品效用的大小取决于商品的价格。0
3、只要商品消费数量连续增加,消费者得到的边际效用就一定减少。0 4、消费者均衡就是消费者获得了最大边际效用。0
5、按序数效用理论,消费者均衡点应该是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交点。0 三、简答题
1、钻石用处极小而价格昂贵,生命必不可少的水却非常之便宜,请用边际效用的概念加以解释。
商品的价格不是由其作用来决定的, 是由其边际效用决定的,即
水
虽然对人来说非常重要,但水量很多,最后一单位的水的边际效用相对比较小,所以水的价格相对较低,而钻石的数量非常少,最后一单位钻石的边际效用相对比较大,所以其价格较高。
2、向低收入者发放实物津贴带给他们的效用小于相当于这些实物的货币津贴。你认为这种看法正确吗?为什么?
正确。货币可购置自己喜欢的即效用高的商品,而且可以购不同的商品即边际商用高的商品。而发放同一种实物,可能对该商品本身就不喜欢,即效用不高,而且发放的
4
数量越多效用越低即边际效用在下降
《生活中的经济学》之博弈与生活习题
一、选择题
1、最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的是以下哪个市场( A )
A、农产品市场; B、轻工业品市场; C、重工业品市场; D、旅遊产品市场; 2、对于垄断厂商来说,( C )。
A、提高价格一定能够增加收益; B、降低价格一定会减少收益; C、提高价格未必会增加收益,降低价格未必会减少收益; D、以上都不对。
3、最需要进行广告宣传的市场是( B )。
A、完全竞争市场; B、垄断竞争市场; C、寡头垄断市场; D、完全垄断市场;
4、一个参与者所得是另一参与者的所失的博弈是(A )。
A、零和博弈; B、正和博弈; C负和博弈; D、非零和博弈;
5、一个厂商生产整个行业产出的总成本,比由两个以上厂商生产这个产出的总成本低,从而形成的垄断是( C )。
A、寡头垄断; B、垄断竞争; C、自然垄断; D、行政垄断; 二、判断题
1、市场竞争机制必然存在优胜劣汰。( 1 ) 2、一切垄断都要反对。( 0 )
3、上策均衡(占优策略均衡)是指当对局者选择的都是上策的均衡。( ) 4、企业面对序列博弈,先行者优势就是成功的关键。( 1 ) 5、非零和博弈是既有对抗又有合作的博弈。(0 ) 三、简答题
1.彩电行业为什么会发生价格战?从长远看,这种价格战对社会有利还是不利?政府是否应该限制?为什么?
彩电行业是一个寡头市场。因产品有差别而有垄断性,又因产品的替代性强而有激烈的竞争,主要是争市场份额,因此,竞争中打价格战是竞争的必然。 从长远看,这种价格战对社会有利,有利于彩电行业资源整合,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消费者。 政府不必运用行政手段干预价格竞争,只要彩电市场没有价格串谋,没有非公平竞争行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生活中的经济学》习题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